APP下载

马克思生态观视域下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23-11-12乐琬秋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三农问题

摘  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环节,马克思生态观是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指引。我国在建设乡村生态文明上突破了传统机制的束缚,取得了诸多进步性成果,但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发展模式和农民环保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必须利用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保障,并不断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文化素质和意识,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乡村生态文明;“三农”问题;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0-0157-04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也是“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马克思生态观涉及范围广,理论内容丰富,对当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生态观的内涵

马克思关于生态观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概念或论述,其关于生态观的观点和论述零散地分布于著作、論文或是记叙中,但在各种零散的论述中,又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关于生态观的体系。马克思的生态观是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及其规律的总结。

(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是辩证的统一关系,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自然当中,人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变革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与自然密不可分。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整个生态观的核心内容,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并且人后于自然而产生,人与自然界又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与自然通过劳动这一中介,实现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劳动的条件,人类通过劳动进一步改造了自然,形成了人化自然并推动着自然界的发展。马克思强调要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劳动程度和恰当的劳动方式,促成新事物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下产生。

(二)人与社会可持续性的生态社会观

马克思关于生态社会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他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阐述中。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存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而社会作为人化活动的现实派生又与人一同以自然为依托,在这个严密的系统中,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密切联系不断发展的就是实践。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无限过程,但自然界的再生和恢复速度并不能与社会发展速度并驾齐驱,因此马克思主张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资源合理的利用,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协调发展,使实践更具理论性与科学性,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稳定继好发展的枢纽点,而又以其理论性和科学性推动认识的发展,增进生态文化的繁荣。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缺乏生态经济观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观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要充分考虑生态要素的重要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通过无限制地对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剥削从而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这种生产方式必定不会考虑自然的有限性,劳动的商品化刺激着资本主义的无节制生产,但是这种生产并不是出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劳动越来越脱离使工人受益的本质目的,劳动力越大则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大,双方逐渐形成对立状态。而要实现平衡的“物质变换”,必定要改变这种“畸形”的经济发展,通过绿色经济重新调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二、马克思生态观与乡村生态文明的关系

我国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文明最开始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业文明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有效的保护,生态文明也是乡村生态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物质资料得到充分满足的条件下,人们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开始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这与马克思的生态观念不谋而合,马克思关于生态的理念也自然而然地被应用到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之中。

(一)乡村生态文明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形式,生态文明以其资源的可持续性、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发展的特性与工业文明区别。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被作为奋斗目标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要建立系统化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党的十九大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重点要求,其中解决农业农村的生态问题则是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着力点。

(二)马克思生态观下的乡村生态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并没有对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刻变革,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资源环境的束缚力也越来越强,传统的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建设现代化乡村生态文明的要求,而绿色、持续、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则越来越成为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旋律。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借鉴和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用马克思生态观的概念来看待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

三、现阶段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得到明显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步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环境污染与农村经济发展甚至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性,人口不断增长,农业产量需要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量,大量有机肥和化学农药应运而生,给土壤土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关注农业农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问题和城乡发展等问题做了具体论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理念。党的十九大也强调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着力推动新农村发展,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更加具体,方向更加明确,效果更加显著。

(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措施就是对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通过合理规划乡村住房,修补和拆除旧房危房,对村落进行规划布局,明确行政村范围,通过土地整治归并拆除零散村落,在分析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农村宅基地的建设,使分散的个体变得集中,统一修护修补村房建设,使乡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通过修整农村道路、重新修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完善的乡村休闲娱乐健身仪器和场所,修整旱厕为冲厕,完善垃圾废物堆积的定点垃圾站建设,在整体上对乡村的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加快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建设一批森林乡村,保护古树名木,建设完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全面保护天然林[1],国家林业局和草业局也随之在2019年3月份印发《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的通知。2009—2019年,我国耕地面积由135385千公顷减少至127862千公顷,草地面积由287314千公顷减少至264530千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持续进行。全国化学农药使用量由2010年的175.8万吨减少至2019年的139.2万吨,农用薄膜使用量由2017年的217.3万吨减少至2020年的29.2萬吨[2],我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和总氮、总磷排放量在2016—2019年这3年内分别下降了38.5万吨、0.9万吨、2.8万吨和0.4万吨[3],通过减少化肥、农药和有害农用品投入、禁止焚烧秸秆、杜绝乱排乱放和加大生态治理资金投入,我国农业发展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将“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确立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的五项提升行动之一,提出“到2022年,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模式和经验”[4]。

(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制定和出台实施了多项举措,乡村生态和乡村文明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一系列措施和做法在实施过程中仍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减弱或是降低,达不到理想的结果。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滞后性上,近年来我国虽然极力推行新型农业,但实施范围却很受限,只有极少数地区可以引入机械化农业生产和家庭农场生产模式。我国的地形决定了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农业机械化水平注定无法与美国的大农场机械化水平相比,崎岖复杂的地形造成农业生产方式无法科技化和机械化,只能靠传统的人工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高投入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改善,传统生产需要靠人本身的劳动力,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开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地流入城市,而农村只有少数青壮年劳动力,无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是制度不够完善,我国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完善了关于乡村建设的制度,但着重点更倾向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缩小共同富裕的差距,农村管理的重点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乡村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及经济发展程度。在法律法规的执法上目前还不能对农业“浪费式”生产和消费起到制约作用,干部结对帮扶更多时候只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扶持上,没有对农民的生态意识和文化素质进行教育灌输。最后回到农民本身,青年劳动力的流失是造成农民无法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农村教育没有得到全面的覆盖,造成农民素质无法进一步提高,乡村文明思想宣传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等都是造成农民无法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原因。发展新型农业产生的多种产业垃圾、在建设乡村旅游过程中盲目开发土地不注重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也都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日益凸显出来[5]。

(三)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而认识最终也要回归实践。针对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根据马克思生态观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矛盾:

1. 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早已经不再适应中国建设的需要,我国应当继续将各种现代化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更佳的发展模式,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上增加对资源和生态的保护。除了农业生产现代化模式外,我国还应积极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农村产业多层次融合的新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分而治之”地发展大农场经济、农村合作社经济等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特色,在生态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推动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建设服务型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低污染、高产量的绿色无害化肥、农药,进一步降低有害机质对农产品和土壤的危害;通过科技创新制造更加节能减排的农业生产器具,在减少劳动力投入的前提下降低生产工具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播输送和出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降低农副产品的折损率。

2. 健全制度和政策保障

健全制度和政策保障包括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制度约束人们在农业生活中的行为和相关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方式,加大对污染农业资源、浪费农业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农村土地利用多形式开发过程中对破坏生物多样性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使农业生态文明活动有法可依,使生产者在农业活动中有法必依,相关执法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对农业生态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加快转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扩大农业生态补偿的范围,继续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积极修护乡村生态系统,加大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扶持,切实保护好农民在生态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利益。要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完善并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试点,确保土地合理利用,加大对农用地和耕地的保护力度,推动土地流转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加快乡村一、二、三产业的绿色融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和资金支持,发挥出农村土地最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干部结对帮扶的脱贫标准,在对帮扶对象实施物质资助的同时对他们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宣传,使贫困人口既在物质上脱贫,又在精神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思想。

3. 增强农民生态保护文化素养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物质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必定离不开农民这一主体。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实施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更是农业农村优秀成果的享受者,因此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体生态保护的意识。通过持续开展农民培训班,传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思想,并不断对农民群体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必备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群体应对新型农业发展带来的技术疑惑和风险挑战。通过对农民群体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使他们对农业农村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更有憧憬,从思想上起到动员和认同的效果。通过优化完善农村学校建设,使农村教育发展跟上经济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儿女上学困难问题,在农村中打开并填补知识输入的缺口,不断提高乡村教育事业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素质。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推动乡村老旧高耗能设备向绿色节能化设备转变,进一步推动循環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吸引高素质人才返校创业,带动乡村建设发展。

四、结语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结合马克思的生态观在不断创新的实践中收获突破性的成果,但也显露出了那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矛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正确看待问题,理性分析矛盾,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因地制宜地走好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步伐,为尽快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环保”关键词你都了解吗?[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3):5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2016—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EB/OL]. (2020-12-04). https://www.mee.gov.cn/hjzl/sthjzk/sthjtjnb/202012/P020201214580320276493.pdf.

[4] 王俐.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与品牌,2022(07):74-76.

[5] 季越.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D]. 聊城:聊城大学,2021.

(荐稿人:周原洋,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简介:乐琬秋(1997—),女,硕士在读,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三农问题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