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的“灌输教育”:固本与创新相统一

2023-11-12张洛嫣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课程思政创新

摘  要:灌输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靠“灌输理论”而创立的主客体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并非是一种单向度的灌输式教育。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灌输教育面对不利形势,坚定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结合,是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迫切需要。文章借鉴“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的哲学思维,秉持固理论之本和创方法之新相统一的原则,道明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中,理论总是第一要位的,只有将理论本质完整呈现在思政课堂上,才能使教学方法的创新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为灌输教育正名。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灌输教育;课程思政;固本;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0-0047-04

随着新时代思想开放化程度的大幅提高,西方思想文化一拥而入,学界再次掀起对灌输教育的批判浪潮,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遭受到很多非议。“灌”字逐渐被社会和学术界所诟病,将灌输认定为一种填鸭式教育,剥夺了学生思考或教育的自由,严重影响了对青少年思想启蒙教育的效果。为了协同灌输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诸多教育者着眼于改变教学方法力求解决灌输教育的根源问题,例如,趣味思政课、红色文化活动、翻转课堂等。追求创新却未能兼顾对于理论本质的传授,教学内容流于表面,虽调动了受教育者积极性,但对理论本质探索不够深刻,无法让理论为实践所利用。因此,为了科学的推行思政课改革,正确发挥灌输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必须驳斥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偏见并剖析原因,澄清固理论之本与创方法之新的统一关系。

一、驳灌输教育的偏见:以灌输教育的三种特性为视角

(一)灌输教育具有客体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存在的关键因素是“差距说”,即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们现实思想状况之间的差距[1]。受年龄、家庭环境、心理健康水平等因素影响,从事“灌输教育”活动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作用程度不一,甚至起到反作用。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人民是决不会被腐蚀的,但人民却往往会受欺骗,而且唯有在这时候,人民才好像会愿意要不好的东西。”[2]同时,客体的复杂性恰恰导致了认知的差异化,需要对其根据灌输理论不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由此受教育者才能够自觉判断获取信息的正当性,不会站在国家利益的对立面,而是把握人民立场、勇担民族抱负和胸怀世界责任。

(二)灌输教育具有阶段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为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理论说服人就是灌输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即受教育者的接受,教育者需从幼年到老年,从无到有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教育,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实现理论认同。而理论掌握人即灌输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即激发受教育者的自觉性,自愿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向其他灌输教育的客体渗透理论知识,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人,实现情感认同。这两个阶段是不可割裂且循环往复的,灌输教育的全过程伴随着主客体的相互转化,单把教育者看成是能动的主体,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被动的客体是机械主义的,需充分考虑被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有传有承、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才能实现灌输的真正价值。

(三)灌输教育具有根源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本质通过灌输教育阐释出来,同时灌输也表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职能的经常性。灌输教育的来源于列宁《怎么办?》中所提到的“灌输论”,列宁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并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5]。为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工人必须通过阶级观念与政治观念的外部灌输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灌输是对工人阶级社会民主主义意识的能动性唤醒。反观当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导致理想信念有所淡化,青年缺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的“斗争精神”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精神”。而灌输的本质包含着深刻的阶级性、斗争性以及批判性,灌输教育扎根于灌输理论,应对青年树立政治意识具有颇深的影响力。

二、坚守理论阵地,固理论之本

(一)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6]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它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当“真经”来念[7]。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依托,本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却出现了因过于注重思政课创新被形式化、边缘化的现象。依照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讲时政,却以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为缘由无形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探求。

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支持和学科支撑,在推进学科建设之外必须贯彻落实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需稳扎稳打,致力于使广大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积极传播者、坚定践行者;受教育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断汲取知识力量并创新思维,才能把握规律,追求真理,在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征途上越走越远。高校思政课的灌输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理论的主导性作用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满足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教育青年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二)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8]。古有诸子百家争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创造“四大发明”启发了人们的科学萌芽;近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激壮呐喊,青年学生挺身而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追求的五四精神;今有“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女排精神,“能吃苦、能攻关、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是经得起历史多次检验并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珍贵结晶。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底色越来越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国最深厚的软实力。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应把长远目光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容的学习上,不仅是对传颂中华传统文化“喊口号”式教育而不解其质,知“卧冰求鲤”却不解真正的“孝道”。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弘扬更需要传承,只扬不承、只知不做的教育是于事无补的。高校思政课的灌输教育应提高灌输的“质”而非一味追求“量”,发扬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接续培养以礼为序、依礼而行的新时代青年。

(三)固理想信念之本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集中体现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是其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就是要求铸牢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可见,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也是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的具体体现[9]。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具有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如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必须让思政课理论内容从精神层面深入人心,从理论彻底到彻底说服的关键在于理论能否转变为精神,真理本身是不易变化的,具有客观性、一元性,但精神却是易理解的、多变化的、传播性较强的,只有把理论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寓于理想信念中,才能让理论之光照亮前行的方向。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未来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青年理想信念的树立关乎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实现。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理应从青年时期培养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运用灌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个人自信,坚定“四个自信”,让信仰的力量在青年中引发共情共鸣。“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青年的自信为国家自信开路,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把自身理想信念与共同理想信念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去。

三、优化灌输形式,创方法之新

(一)创师生思维模式之新

高校思政课课堂中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说教教育,而被教育者一直处于聆听状态,此种传统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思政课课堂的僵化,也将灌输教育引入了灌输式教育的歧途。因此,创方法之新首要任务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主客体思维,增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与应用。

理论认同层面,坚持教育者在灌输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及在高校思政课中向聆听客体的转换,聆听同时充分发挥其监督与指导作用,把握理论知识的正向传播方向,归纳总结理论基础框架,补充完善理论细节内容;培养被教育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树立课堂主体意识并通过实践着力推动实现其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标[10]。

情感认同层面,只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精神交互,才能使主客体思维的转化有效发挥,师生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对高校思政课的灌输教育至关重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需要彼此了解、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尤其是要清楚各自所面临的教学难点与学习难题。灌输教育从不是主体对客体单方面的硬性输出,老师要懂得学生“能学什么”“愿听什么”,适宜地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情景表演、小组讨论等。更重要的是,学生该首先正确认识理论武装的重要性问题,从自身出发端正学习态度,对老师坦诚相待,及时反映,同心协力做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

此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应聚焦发力“教师思政”,倡导全员参与育人;聚焦发力“学生思政”,做到全过程精准育人;聚焦发力“课程思政”,打造全过程精致育人;聚焦发力“环境思政”,实现全方位的保障育人,由此构建起系统科学的思政教學模式。

(二)创网络传播方式之新

在网络还未广泛普及、新媒体没有盛行时,高校开展的思政工作主要以公开课、讲座、板报、文艺宣传演出等传统传播形式,此种传播形式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法实现及时的有效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逐步走到人们的眼前并吸引了广大高校学生及社会群体的关注,高校也积极地将思政工作引入基于互联网的平台中实现高效的传播。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E-mail、网站推广、微视频、抖音等,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教师可以传播直观的思政教育信息,如视频、语音、图像、文字等,同时教学形式也由传统的板书教学转为多媒体、微课等直观、清晰的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对新鲜事物本就充满好奇。因此,此种教学模式倍受学生的好评,也收获了较高的教学成效,这也极大地拓宽了思政工作的网络传播方式[11]。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理论是具有条条框框的、不变的,但是理论说服人并掌握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灵活的。真理需要无数次实践的检验,认识真理也同样需要时间,因此高校思政课改革不大可能着力于理论本身的构建,而是主要在于被教育者接受理论的方法上创新。

网络是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针对高校思政课灌输客体大部分为年轻人的特点,灌输教育理应顺应时代潮流选择更为年轻人所接受的教学方式,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把握,例如慕课、雨课堂等,采用线下课堂与线上网络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理论课堂参与度,正确利用互联网工具助力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建设[12]。

理论是网络舆论的传播主线。网络使大众更加方便获取时事热点消息,相反也容易让大众潜移默化地受到消极言论的影响。高校思政课应该增添针对网络舆情有关课程,有的放矢地根据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舆论进行精确筛选,坚持发挥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主线作用,这种理论灌输为学生应对一切网络舆情提供了辩证判断基础,巩固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灌输理论的根源地位,分清灌输与灌输式的本质区分,实事求是搞思政课改革,与时俱进促思政教育发展。针对高校思政课的灌输教育,理应坚守固本为主,创新为辅的对立统一原则,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前进一步。注重理论内容不等于填鸭式的灌输,理论问题要从理论本质而非方法论角度入手解决,首先应做到对“把理论放在第一要位”的观念的灌输,辅之以大数据时代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的支撑,把固理论之本与创方法之新有机结合起来,才是行之有效的灌输教育。

参考文献:

[1] 席翠婷. “灌输”在新时代德育中的应用探究[J]. 西藏教育,2020(09):50-54 .

[2] 卢梭. 社会契约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郑永廷,刘书林,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 王云霞. 高校思政课应处理好“内容为王”教学模式的三对关系[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4.

[6]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J]. 中国发展观察,2018(09):2.

[7] 习近平.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 人民日报,2019-08-05(03).

[8] 曹桢,喻一珺,王钰菡.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探讨[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2):59-67.

[9] 武永亮,武传鹏. 基于课程特点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新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15-17.

[10] 苏继文.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灌输教育[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9(05):67-69.

[11] 梁美英. 创新灌输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4):145-147.

[12] 张江艺. “十四五”时期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时代内涵和发展逻辑[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6):66-72.

(薦稿人:韦洪发,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作者简介:张洛嫣(1999—),女,硕士在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课程思政创新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