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机化学”课程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的设计与实践

2023-11-12赵燕熹刘成超林爱华黄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2期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无机化学改革

赵燕熹 刘成超 林爱华 黄涛

[摘 要] 课程考核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分析了大学课程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无机化学”课程提出了过程性、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增加过程性考核及其在课程最终考核成绩中的比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积累了学习经验。过程性、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全面衡量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了更加公正、合理的成绩评定,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过程性考核;改革;无机化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化学类无机化学课程考核方法探索与实践”(JYX19086);2021年度中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建设导向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设计的实践”(JYX21048)

[作者简介] 赵燕熹(1979—),男,山东兖州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多相催化与催化材料研究;刘成超(1985—),男,湖南龙山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多相催化与催化材料研究;黄 涛(1966—),男,湖北咸宁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多相催化与催化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32-0090-04 [收稿日期] 2022-07-14

引言

课程考核是高等院校检验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反映学生对课程核心知识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情况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其中考试是最基本、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检查及评定方式,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往往采用期末考试来衡量学生最终的课程学习和教学质量情况。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在最终课程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使部分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学习没压力,课堂上不听讲、不做笔记,下课不复习,而期末考试时出现临阵磨枪、找所谓的“考试重点”突击学习的现象,从而失去了课程知识的连续性,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有些学生为了通过课程结业考试,铤而走险,考试作弊。由于这些学生的作弊,尤其是对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而言,给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蒙上了阴影。

这种较为单一的考核方式不仅不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也无法使教师通过课程的评价和管理,及时帮助学生检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过程性和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已被认为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1-4]。例如,陈世界等[5]提出了“平时成绩+课程论文+章节总结+期末考试”的多元化考核模式,来降低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练萍等[6]通过增加平时作业、平时测验、课程论文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来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于剑峰等[7]则提出了“课后习题作业+实验操作与报告+知识总结和理论联系实际课外作业”等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考核办法。杨芳等[8]对中美“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对比探讨,提出国内“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应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更加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学院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学基础及元素性质等基础知识,是中学化学课程与大学化学课程及其他專业课程的桥梁,学生在此期间取得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9]。为此本文在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和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最终考核成绩中的比重方面进行了尝试,探讨了该措施对学生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过程性考核内容的设计

大一新生刚刚结束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活,解除了升学的压力,精神上和学习上都会有所松懈;学习方式仍习惯延用中学时的被动方法,还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进度,这种情况一时难以转变。再者,中学的化学与大学在化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以及安排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进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学校原有课程考核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完善,丰富了平时考核成绩的组成和方式,并增加其在课程最终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来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最终课程考核成绩组成为: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则由章节测验或随堂测验(20%)、作业(15%)、课后讨论和探讨(5%)、预习与复习(5%)、课堂表现与出勤(5%)组成。

1.随堂测验就是根据已讲章节的重点、难点等内容,选择一些问题进行随堂考试,每次所用时间5~15分钟。随后将答案收回,并对试题进行讲解点评。近年来,采用了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教师可及时查看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所讲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根据这些及时反馈的信息,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已讲的知识点给予集中复习补充。随堂测验,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的注意力,加深对所讲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对后续课程内容的讲解起到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作用。成绩也会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这对学生课程的学习也具有警示、督促和激励的作用。

2.章节测验就是当一章或知识点相近的几章内容授课结束后进行考试。例如,对“无机化学”第一学期的《化学热力学基础》《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三章分别进行测验,这三章内容相对来说有些难度,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每章授课结束后进行考试,对学生来说本章知识点还比较熟悉,考试相对轻松,这样也能督促学生平时就要认真学好每一章的内容。《化学平衡》《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三章内容一起进行测验,这三章的内容知识点较为相近,有些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接触过部分内容,相对容易一些,三章一起考试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便于学习记忆。

3.课后作业和讨论就是在课后布置少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来巩固课堂所讲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出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上及时给予补充或讲解;也可以根据学生对多次作业的答题情况,分析出个别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及时地提醒个别学生要加快学习进度或强度,或者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大一新生自律性普遍较差,布置作业和讨论有助于提醒学生在课下对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

4.预习与复习,主要是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及时复习所学知识。根据学生对上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的课件、视频或者参考资料等的点击量进行评分。此数据可反映出学生课下是否预习和复习,教师可及时给予提醒并随时关注。

5.课堂表现与出勤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结论、要点、解题思路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进行回答、说明,并给予实时评判。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或者回答次数给出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同时可增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关注程度,并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出勤主要是考核学生课前或课中的到课情况,一定程度上可杜绝学生请假、旷课、早退的情况。课程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前或课中签到,大大减少以往课堂点名占用教学时间的问题。

二、过程性考核的效果

经过连续两年对过程性考核办法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主要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

图1为连续三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成绩分布图,图1中第一届为未实施过程性考核办法某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布。第二届为只实施过程性考核办法中章节测验的某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布,由此可以看出只进行了章节测验,学生的整体成绩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60分以下人数所占百分比大大减少,90分以上人数所占百分比有所增加。一般期末考试大部分安排在考试周进行,学生考试的科目多,复习时间短,不能很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章节测验,有利于学生及时复习,掌握好每一章的知识,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复习的压力。第三届为按照本文所述课程考核办法进行课程评价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布,由此可以看出,此时90%以上的学生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上,高分成绩的学生数所占百分比進一步增加。

图2为此三届学生的最终课程考核成绩的成绩分布图,由此可见第二届和第三届全班所有学生的最终课程考核成绩均为及格,学生成绩分布比较理想。增加过程性考核以及提高过程性考核成绩在最终课程考核成绩中的比重,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考核成绩,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这项改革体现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了更加公正、合理的评定。改革的实施减少了学生一考定成败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对后面三年课程学习的压力。

(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该课程考核办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全年学生的出勤率达到98.5%,杜绝了无故旷课的情况,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课堂知识的积累,课堂上积极思考并与教师互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得到提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课下采用学习通、微信、QQ等方式与教师咨询和讨论问题的学生大量增加,同学之间利用各平台讨论问题的热情也有所提高。通过平时测验,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意识到学习上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使学生认识到了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效果,扭转了不良的学风。

(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增加过程性考核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评阅学生的作业、随堂测试和章节考试试卷等,但通过及时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发现和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以后的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比如对于配合物的构型与杂化方式的随堂测验,学生的正确率只有70%,对于其余30%的学生通过建立临时的QQ或者微信群进行课下讲解讨论,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教师也可适当调节教学进度,增加对该部分内容讲解的时间和习题训练难度及次数。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分析学生章节考试和作业成绩的分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多次得分较低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详细了解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较低的原因,分别给予鼓励和帮助。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考核和监测,一方面可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考核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结语

基于过程性、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意识,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推动了学生对固有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了良好的学风;较全面真实地评价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课程考核改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可行的教学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梁永锋,龙冬梅,张志峰,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无机化学课程立体化考核评价模式构建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8):18-22.

[2]李玲.进阶式分组任务在无机化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8):28-33.

[3]朱亞先,周立亚,匡勤,等.国内化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群调研与教学建议[J].大学化学,2022,37(11):7-17.

[4]崔小梅.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1(2):145-148.

[5]陈世界,李金龙,白丽明,等.制药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时刊,2015,29(7):50-52.

[6]练萍,杨衍超,李媛艳,等.高师院校无机化学课程考核改革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4(3):99-101.

[7]于剑峰,曾景斌,刘大鹏,等.非化学化工专业“大学化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实践与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4):87-92.

[8]杨芳,陈玉焕,孙姣,等.中美无机化学课程比较与探讨:以美国康奈尔大学与河北工业大学无机化学课程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4):117-123.

[9]尹霞,赵艳,赵敬哲.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无机化学混合教学的实施[J].大学化学,2021,36(7):187-191.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Diversified Process Assessment Method of Inorganic Chemistry Course

ZHAO Yan-xi, LIU Cheng-chao, LIN Ai-hua, HUANG Tao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Course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c link in cours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university course assessment system, and proposes a procedural and pluralist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 for Inorganic Chemistry courses. Through the procedural assessment and increasing its proportion in the final assessment of the course, it stimulates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 cultiv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good studying habits, and accumulates learning experience. The procedural and pluralist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 comprehensively measures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gives a more fair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enrich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promote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rocess assessment; reform; Inorganic Chemistry

猜你喜欢

过程性考核无机化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分析大学无机化学新实验内容的设计及实践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二)
分子轨道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案例教学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