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3-11-12傅琳陈张平张帆
傅琳 陈张平 张帆
[摘 要] “项目管理”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满足学生工程认证毕业要求与企业就业需求的课程之一。结合“新工科”对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分析课程存在的问题,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战驱动教学模式,从丰富教学内容层级、形成以项目调研报告+小組项目+企业微课的实践教学形式、构建动态的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及提升教师自身项目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在教学中实践应用。
[关键词] 项目管理;新工科;教学改革;就业;项目实践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的项目管理课程建设与实践”(YBJG202266);2022年度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仿生扑翼飞行器”(GK229909299001-402);2021年度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能机器人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202102385001);2020年度浙江省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思‘产‘教‘研‘创五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2063)
[作者简介] 傅 琳(1986—),女,浙江宁波人,硕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工程师,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研究;陈张平(1987—),男,浙江德清人,硕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无人自主系统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研究;张 帆(1976—),男,浙江东阳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装备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32-0053-04 [收稿日期] 2022-12-31
引言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从2017年2月以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新工科行动路线(“天大行动”)和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1-2]。在中国工程教学专业认证协会颁布的2022年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提到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毕业要求:理解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3]。
“项目管理”不仅是学院相关新工科专业的一个毕业目标,也是一门基础必修课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符合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的需求。以学院为例,近五年学院毕业本科生就业去向排名前五的单位为华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高科技企业已经广泛认可和应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模式,“工作项目化,执行团队化”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工作的基本范式,部分企业已开始推行敏捷管理。因此,如何上好“项目管理”课程、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充分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涯,为将来就业需求打下一定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管理”课程的现状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此前“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校级选修课由管理学院开设,2020年起,学院为使该课程适应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和毕业生就业行业特点,重新改革“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践。
该课程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学形式单一
课程内容以教材为主,课堂教学多以板书、多媒体等传统教学形式为主,采用教师课堂教授和课后习题相结合的形式,由于理论知识抽象,学生几乎没有项目开发场景的认知,理解起来存在较大的困难,也缺乏针对本专业实际“项目管理”场景下的案例分析。
(二)考核方式单一
课程成绩基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以考勤和作业为主,占20%~30%,期末成绩占70%~80%,基本上期末理论成绩决定了学生的课程成绩,实践成绩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缺乏全面的针对课程特点的考核模式。然而,“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项目管理”的知识要充分应用于项目实践才能转化为学生的个人能力。“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评价也来源于学生期末成绩,忽略或者较少关注学生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随堂测验、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
(三)学生完全没有项目管理经验
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专业相关的项目经历,部分导师制学生参加导师项目仅仅参与部分事务性工作,没有全程参与项目甚至主导项目进展。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抽象、枯燥,特别是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等需要结合实际“项目管理”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和掌握,挫伤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上课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战驱动教学模式
“项目管理”既是一种专业的方法和工具,又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每个本科生在毕业时都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按照PMBOK的定义,“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其问题核心在于“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项目管理”的所有本质和特点都源自项目这个定义。“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其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它需要探索采用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研究符合专业需求和学生工程管理意识能力培养的“项目管理”课程授课方式势在必行[4-5]。
(一)以专业特点和行业前沿,重构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契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增加学生的竞争力,以始为终,由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切入点,将“项目管理”教学置于具有专业行业特色的开发场景下,通过系统化的理论讲授,引入行业项目管理最新发展,以场景案例辅助理解如何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流程和工具进行项目管理,以实战演练体验实际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在团队或组织中形成管理项目的基本能力,以此建设满足专业目标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教学形式、内容和层次如表1所示。
“项目管理”的理论教学围绕“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和五大过程组为基本授课范围,项目的计划与控制包括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项目十大知识领域重点介绍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4个核心知识领域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增设项目管理国际新趋势、IT类行业敏捷管理、项目管理新工具等知识,完善教学内容,打开学生的全球视野。
在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场景化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既有来自授课教师的科研项目管理、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管理故事,也有行业龙头企业研发案例等,围绕场景案例和具体项目讲解知识点,使学生借助具体化场景和项目实践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小组项目以每组4~8个学生进行项目分析和实战演练,要求分组中包含项目经理、干系人(客户、公司内部经理等)、项目成员等,在课程开始时从备选题目中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按照课程教授进度完成项目阶段内容,在课程结束前1~2周进行项目汇报,输出项目报告。
企业微课邀请企业研发或项目经理讲授企业正在做的项目案例,分享企业在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具,项目经理来自学院毕业生就业排名前十的企业,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实际的项目管理现状。
(二)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创新工程教育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由于学生在项目管理实践上的零基础,对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成本管理、进度控制等复杂内容理解困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混合式教学优势和课程特点,重构传统课堂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形成“项目调研报告+小组项目+企业微课”的实践教学形式。
项目调研报告由学生自主选题和调研方向,以与专业相关的国内重大科研科技项目中,如探月工程、长征七号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项目,从项目管理的某个要素,比如成本、质量、时间等,搜集资料并分析该要素在该项目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和实施措施,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项目注重与学生交流、探索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结合的分角色实践,让组内学生模拟项目经理、组员、客户、相关方,实践项目管理的活动,如采用Project制作项目计划、生成WBS、制作项目进度图,采用Word或Excel拟定项目章程、项目报告等;在项目各阶段,由项目经理(即组长)向项目干系人汇报项目进展、项目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项目后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将至少3次根据项目情况发布项目变更,以模拟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和不可控因素,由项目经理向干系人提出变更请求,干系人分析项目具体情况后,审核变更请求,以此使学生全方位体验项目全过程管理内容,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理解,形成针对具体项目场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结束时,由每组汇报本组项目实施情况。教师若在小组项目中发现优秀实践或典型问题,可以作为案例进行总结。
(三)基于课程实践性特点,构建动态的过程考核方式,持续改进教学
课程考核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全面评价体系,从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用、思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主要从考核项、占比、考核方式、考核维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具体考核方式如表2所示。在原考核项目基础上增加项目调研报告、小组项目的考核内容,降低期末开卷考试的分值占比。通过作业、书面考试等形式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项目调研报告考查学生搜集项目资料并从项目管理的某个维度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应用的能力,通过小组项目考查学生在实际项目场景下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前人的经验应对和解决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小组项目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分方式,使评分指标全面。这样通过多元化的考核形式,确保对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做到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注重教师自身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项目管理本身及相应的支撑技术和服务在不断演化,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项目目标。例如,“项目管理”领域中出现了项目工作常态化、敏捷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全球化和虚拟化等新趋势,美國项目管理协会已于2021年正式启动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提出了项目管理的12项原则和8个项目绩效域,并基于此重新构建了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授课教师是项目管理教学的主导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现国内教材大多是经典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的新发展和新趋势,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持续改进改善教学内容与质量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知识水平,除了巩固经典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外,应该主动学习项目管理国际前沿和自动化、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管理优秀案例,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考取PMP等“项目管理”证书;同时,授课教师也应该走出校园,多与专业领域的项目经理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参加相关的培训讲座,能够将专业的最新发展和专业领域内的“项目管理”咨询与授课学生分享。
结语
“项目管理”是新工科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也是一门结合理论、工程实践和个人素质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本文基于新工科教学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立足于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针对“项目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现状,提出理论+实践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动态过程考核方式、提升教师自身项目管理水平等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包括项目调研报告、学生分角色小组项目实践教学、企业微课、建立教学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等,以满足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和工程认证的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普遍感觉实践内容有趣且紧跟实际应用,本课程在教师学评教成绩统计中名列全校前15%的水平,获得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2]“新工科”建設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3]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非书资料:T/CEEAA 001-202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2:4.
[4]赵旭,刘培培,谭惠文.基于“学—赛—创”模式的“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8):52-55.
[5]韦家崭,陈平,刘荣进,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175-176.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Reform and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FU Lin, CHEN Zhang-ping, ZHANG Fan
(School of Automation,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jors such as automati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for engineering certification and employment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for engineering tal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ourse and constructs a student-centered practical-driven teaching model, which is applied in teaching from enri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level, form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form of project research report+group project+enterprise micro-lesson, building a dynamic teaching process assessment method and improving teachers own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employment; project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