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习作单元课堂“读思达”教学法应用探究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

2023-11-12缪仲琼福建省柘荣县实验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读思达

缪仲琼(福建省柘荣县实验小学)

由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读思达”教学法,是建立在加德纳认知过程理论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认知输入(阅读)、认知加工(思考)、认知输出(表达)的学习过程,指向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等语文关键能力,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单元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创新习作教学范式。“读思达”教学法,是以“读”为切入点,以表达为最终目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度思考,同时在思考中实现读写迁移,进行个性化表达,以此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深加工,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和能力。

一、阅读材料,积累素材,找准“写什么”

(一)精读教材,借鉴方法与策略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精心编排了多篇文本。并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了习作任务。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部分内容,各项教学内容的编排,均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

精读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海上日出》一文按日出的变化次序,着重描述了太阳跃出海面、穿透云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对海上日出的动态性描述;《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以参观的先后次序,分别介绍了道路、洞口、外洞、内洞和出口的游览情况,着重描述了外洞的狭窄,内洞的黑暗、奇、大等特点。两篇精读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了本单元的语言元素,即了解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的阅读训练要素、学习按浏览顺序写景物的表达训练要素,其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掌握写作技巧。

“交流平台”则是通过对精读课文的剖析,对所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整理和归纳,深化学生对所学到的写作技巧的认知和理解;“初试身手”旨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写作技巧,发展表达能力;“练习例文”部分编排了《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文章,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并通过批注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按照风景的先后顺序来描写风景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游_________”,要求学生出一处印象最深刻的地点,按参观游览的先后次序把它写出来,并写出景物特点,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习作实践,最终形成习作成果。

在学生对教材进行初步的解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单元内每篇文章的关键信息以及游记类文章常用的描写手法进行总结归纳,完成表1,以表格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便于学生在日后的阅读和习作中,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二)积累素材,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就必须要从生活、教材、课堂、网络等不同角度收集和积累语言材料,为后续习作奠定基础。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妙手写美景,巧手著奇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新课开始前,向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习作素材单,一是要求将自己游览过或想要游览的地方,记录在素材单上;二是要求学生在网上收集关于介绍景点的文章,并在素材单上摘抄描写景物的语句和片段。前者旨在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为后续写作提供蓝本,后者通过真实的文章,呈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从历史、山水、艺术等不同角度进行习作实践的素材,通过自主学习任务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习作写作重心,引导学生明确“写什么”,进而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不知道从何开始的难题。

二、思考写法,练习思维,掌握“如何写”

思考是对阅读过程的加工和建构,思考具有客观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的特性,通过思考,可以使学生掌握习作方法,知道要“如何写”,并发展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逻辑思维以及批判思维。

第一,辨析习作文题,明确习作方向。文题是习作的总纲领,指明了习作的方向,辨析文题是学生进行习作的关键,只有读懂、读对文题,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学生的习作偏离题目或者跑题。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中,本单元的文题是“游”,在辨析文题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后要求“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多数学生都表示对自己会对某个景点的游玩项目或者美食的印象较为深刻,但是上述内容并不能称之为“游”,面对学生对文题的错误思考,教师可以采用合理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反复阅读文题,思考描写游玩项目或者美食是否与文题相符,在质疑和思考过程中,学生会明确本单元的习作文题是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游览过的地方,重点是要写出景物的特征,游玩项目或者美食不能成为习作主体,防止写作过程中出现偏题的现象。在对文题进行思考和辨析后,学生会准确地找出习作所要考核的重点,进而明确习作中心思想和主要方向。

第二,思考篇章结构,习得写作妙方。文本篇章为学生提供了可用的语言素材、写作方法以及习作范例,通过对篇章结构的思考,有助于帮助学生习得写作妙方,使学生可以将其应用于习作之中,不断丰富习作内容和习作结构。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四单元习作单元教学中,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部分“游_______”的习作素材,已经基本明确了习作方向和结构,但是如何将整体性的思考具体化,怎样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游览过程或者景物特点,则成为学生现习作阶段面临的新问题。为帮助学生解决此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思考《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回顾游览路线,在文中画出关键词,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提炼双龙洞各景点的特点,归纳写作方法。

第三,探索写作脉络,体悟写作方法。本单元编排的精读课文,虽然在写作方法方面各有侧重,但是都体现了清晰明确的写作顺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以一种特定的次序来写风景的写作方法。例如,《海上日出》的主要写作方法是按顺序写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定点观察,准确地把握太阳的颜色、形状、亮度的变化,写清楚太阳变化的顺序?使学生明确作者并不是通过一次的观察发现的,而是将多次的观察结果相叠加,通过“一开始”“转眼间”“过了一会”“到了最后”“一刹那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写清楚晴朗时的日出、多云时的日出、厚云时的日出等不同天气情况的日出景象。《记金华的双龙洞》在第一段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记叙游金华双龙洞的过程,抓住不同景物的主要特点,运用“见闻+感受”的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一些过渡句,写清楚参观顺序。

三、表达成文,理清思路,帮助 “写下来”

表达是一种将阅读和思考可视化的表现,学生利用图画、语言、符号等具体化的形式,将自己的理解、感受、判断等内在思维和素养表示出来,表达既是对阅读的检验,也是对思考的深化。在表达成文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帮助学生将所思所想“写下来”。

第一,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习作实践时间。在习作练习中,实践是最主要的环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教育教学需要以生为本,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需要做好学生习作实践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当地给予其启发和指导,帮助其更好地进行习作练习。习作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生成与其年龄和学段相符的读写能力,充足的实践时间可以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和思考,并使其可以将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迁移运用到习作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第二,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习作帮助与指导。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习作作为小学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不知道如何下笔或者无法用文字语言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其产生对习作的抵触情绪,越不会习作,越不想习作,产生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学情有充足的了解和掌握,在习作教学中重点关注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群体,适当地给予启发,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侧重倾听此类学生的想法,并通过正向激励的语言或者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缓解学生的写作焦虑。

第三,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创造意识。创新可以使老生常谈的习作文题创造活力,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使学生跳出写作模板观念的束缚,以创新性的方式对写作手法和语言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促进学生实现思维创新、行文创新,另辟蹊径表述观点,使习作成果显得新鲜、独特。为实现学生创造性的表达,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辨析问题或生活中的现象,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写出“新”“奇”“美”的文章,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读思达
高中思想政治“读思达”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
数学本真教学
“读思达”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学促教 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