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景敞视主义下公共考古的文化传播研究

2023-11-11徐志宏

传媒 2023年20期
关键词:考古学网络化考古

文/徐志宏

网络时代,随着人们对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媒介掌控及使用的程度日益加深,传统的全景敞视(监狱)理论已经不再适合当下人们身处的社会图景,而反映众人掌握信息状况并形成围观结构的共景敞视(监狱)理论则更为符合现状。在共景敞视主义下,众人对权力机构、组织或个人的凝视成为常态,围观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此背景下,曾经一度笼罩着神秘外衣的考古学也开始主动褪去自身“不足为外人道”的外衣,走向大众,成为一种世俗化的专业活动,公共考古学的兴起正是其直接结果。

一、共景敞视主义下中国公共考古的勃兴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杰里米·边沁的“环形监狱”的基础上提出全景敞视主义理论(Panopticism)用以阐释一种旨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规训机制。在技术赋能下,全景敞视主义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优化,并转向共景敞视主义。

1.技术赋能推进共景敞视主义的出现。移动互联技术的兴起和大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图景。在网络化生存背景下,信息的获取变得重要且必需,媒介技术的发展也大大满足了人们掌控信息的心理。但随着去中心化的媒介不断发展,基于信息不对称而构建的金字塔式“全景敞视”图景受到挑战并陷入崩塌境遇。权力机构、权威组织及个人不再具有俯视公众、掌控全局的优势。再者,网络生存中公众间频繁的信息互动,日渐消弭社会阶层信息上下流通的壁垒,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一种围观氛围正在形成,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和控制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公众对待权威的态度,从“盲目”敬仰变为“围观”“质疑”。就整个社会来说“全景敞视”正在转向“共景敞视”。借助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公众的个人观点得以被释放,以往众人仰望权威管理者的情景变为众人监视权力拥有者的围观结构。在共景敞视主义下,人们彼此之间的信息互动成为外界、上级发布信息的补充,有时甚至是他们挑战、质疑权威信息的依据。因此,社会公共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必须走下神坛,接受大众的“指指点点”,走出一条平民化发展,世俗化演进的道路。这种情况下,公共考古学的勃兴就变得理所应当。

2.共景敞视主义促进公共考古学的勃兴。“公共考古学”一词最早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目前公认为它是从查尔斯·麦克吉米西(Charles McGimsey)出版的同名著作《Public Archeology》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可被译为“公共考古学”或“公众考古学”,其提出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考古资源保护和获得公共支持,并为考古资源研究、保存和发展开辟一个新途径。移动互联时代,共时化信息传播变得愈加普遍。以遗址所在地居民为主体的公共考古活动已经显得过分狭隘,当下的公共考古应当是包含了所有民众的大众活动。一方面,参与考古活动的人数变得十分庞大;另一方面,现实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面临挑战,考古学的发展不能再继续自身的高冷范式而必须走下神坛,成为众人可以接触的世俗化学问。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背景下,业已形成的共景敞视社会图景也为公共考古的勃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共景敞视主义下,公众的社会参与心理增强,人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习以为常。在公共考古这一专业领域的发展中,公众正在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借助新型媒介形态、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旷野考古也不再神秘,人们对考古工作的围观、体验由梦想照进现实。

二、移动互联背景下公共考古的新型传播形态

在共景敞视主义下,公众对权威机构、专业事务的凝视心理借由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形式得以实现,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成为公共考古学重要的传播渠道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认可。

1.微信公众号:新型公共考古论坛。微信公众号的组织化传播形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集聚一批从事考古学研究的专业人才,为他们创建一个了解考古工作进展、探讨考古文物价值、文物资源保护等专业性问题的场域。另外,微信公众号的私人化表达功能为有志于考古学的年轻人、对考古工作感兴趣的民众提供了观点输出的渠道。他们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跟进考古工作,虽然不能像考古网等组织化程度很高的微信公众号一样按时发文,但却也是公共考古发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例如,“挖啥呢”微信公众号整体上偏重于公众考古的推广,虽然很多内容比较轻松、学术性不高,却能很大程度地满足一般网民对考古工作的围观心理。从这个角度说,在共景敞视主义下的私人化微信公众号对公共考古的普及发展更有意义。毕竟很多时候,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往往是从偶然遇见的围观开始的。

2.网络直播:公共考古的新形式。网络时代公众的心理包容度更强,兴趣更为广泛,考古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而是普罗大众的集体参与。在当下的传媒生态中,自媒体异军突起,同时公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彼此之间互动频繁,在网络的世界中交头接耳,交换信息。网络直播考古中固然有组织策划的安排,公众的持续围观却也形成了不小的能量,这促使考古活动成为全民参与的公共事件。2021年12月19日上午9:00,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对房山区琉璃河考古现场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网络直播——《2021琉璃河考古新发现》,邀请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现场讲述,引领大众认识北京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琉璃河主动性发掘的深层含义。网络直播使得考古挖掘、文物鉴定和保护不再是神秘的高深学问,而作为常识面向大众广泛传播。借助网络直播平台,专家学者与网民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文物挖掘和保护方案、交流历史文化知识,公共考古得以以一种亲民化的姿态走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3.短视频:考古学的平民化、世俗化演进。在推进公共考古的网络化方面,短视频有自己特殊的用武之地。在全民参与短视频创作的时代,短视频与公共考古的联姻一拍即合,故事化的叙事让考古工作摆脱了枯燥的标签,剧情化的演绎将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巧妙融合在短视频的镜头语言和娓娓道来的解说词中,人们在观赏短视频的轻松氛围中完成了对考古工作的认知,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文物鉴赏能力和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培养了一批公共考古的忠实粉丝,全民参与公共考古的氛围正在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在全民参与短视频创作的时代,人人皆为他人的围观对象,共景敞视的社会结构愈加凸显,这也促进了考古类短视频创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总之,作为公共考古的新型传播形态,短视频的不断发展对考古学的平民化、世俗化演进功不可没。

三、共景敞视主义下公共考古的文化传播意义

现在人类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纠缠,共景敞视的图景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充满了好奇之心,他们窥探权威、审视专业,渴望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指点江山”。有主张而少论据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网民的一大特点,也是现代公众的一大特点。在共景敞视主义下,公共考古的文化传播意义是:通过网络化传播的各个环节施以影响让公众在不知不觉中强化考古学识、文物保护意识,认同公共考古的网络化发展方向。

1.网络主播的平民化解读推进考古学从冷门学科向大众化学识演变。随着公共考古在我国的普及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化考古网站、公众平台进入人们的视野,考古类自媒体账号也日渐繁盛,它们在推动考古学由冷门学科走向热门话题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专业机构及其媒体的网络主播利用自己的权威媒介身份,能够组织大型考古活动的直播活动,并能将专业的考古工作以亲民化、世俗化的语言进行解读,有助于公众改变其对考古学艰涩难懂的印象,推进考古学的大众化传播。另一方面,非专业出身的草根主播也热衷于自媒体直播,他们探访古迹、查找资料,以自己亲民化的形象和朴素的语言将考古学带入普通人的视野,使得考古学以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近公众。在对考古学的专业性认识上,网络主播的平民化解读是对考古学专业解读的有益补充,他们与网民的天然亲近感,在推进考古学从冷门学科向大众学识演进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

2.直播式考古的视觉冲击带动公共考古产业链的发展。直播中考古工作者的小心挖掘、精细清理,让公众的心也随之起伏;考古专家现场对文物的鉴别、品评,也让文物的价值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网络直播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并促使与考古工作相关的产业链迅速升温和获得了快速发展。例如从2021年12月豫博文创考古盲盒开始火爆出圈,带动无数文博爱好者成了“挖土一族”。直播式的公共考古给予公众全方位多视角感受文物之美的机会,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了人们对文物的热情,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文创产业以满足人们收藏品鉴的需要。例如,近年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考古项目、考古成果以及考古工具等不同角度出发,开发了帆布袋、笔记本、T恤衫、拓片摆件等各类文创产品,让更多的公众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杭州历史文化。与此同时,公共考古还带动了各地的博物馆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之一。一临近节假日,全国各大博物馆的网上预约参观量均会迅速增长。

3.短视频的剧情化故事演绎提高了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在短视频爆发式增长的时代,短视频的陪伴式传播,对网民的价值观形成和影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短视频开创了全民创作的新领域,短视频创作者通过剧情设置、亲民化的故事化演绎让公众在娱乐中体会考古工作的艰辛,让文物保护知识得以世俗化呈现并成为老百姓看得懂的专业知识。因此,在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能下,过去只存在于文物保护单位和考古工作者心中的文物保护意识,经由短视频的形象传播进入寻常百姓脑中。整体而言,在短视频传播中考古工作卸下高冷外衣,文物挖掘、品鉴不再神秘,文物保护也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自娱自乐,而这种世俗化的文物保护意识更契合公共考古发展的内在需求。

4.交互式传播体验促进公众在公共考古中实现文化认同。公共考古的网络化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公共考古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网络化传播形态对网民的传播覆盖,实现了强大的动员力。另一方面,为适应网络化生活的需要,公共考古通过直播镜头拉近网民与考古工作的距离、借助短视频的剧情故事化演绎文物考古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公众之于考古工作的参与热情,很大程度上能够在情感上赋予他们对文物故事的认同。看似是公共考古的网络化发展模式带动了网民对考古工作的集体围观,实则是考古工作适应了网民心理需求的特殊信息传达。网民之间的“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考古爱好者的线上互动和交流)恰恰是公共考古文化传播的过程,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这一传播过程的必然结果。

四、结语

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公共考古激活了民众广泛参与的热情。当参观考古挖掘现场,聆听考古专家现场讲解考古发掘过程、介绍考古成果成为一种日常的网络参与现象时,直播考古、在线考古在推进考古科普、提升中国公众的考古兴趣方面将会大有作为。在共景敞视主义下,网络直播、短视频演绎正成为公共考古的新形态,并赋予其新的文化传播意义,并在公众的网络化生存中焕发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考古学网络化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认知与传承:东西方考古学理论差异比较——以新考古学为例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比较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学者的“利器”之七
考古学是知识创新的科学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