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2023-11-11廖圣清舒瑾涵
文/廖圣清 舒瑾涵
南亚东南亚,毗邻中国西南地区,是亚洲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两亚之间的政治合作、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由来已久。当下,“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在眉睫。国际传播,即“探究国家、政府、民间社会、流散族群和个人行为者之间的各种跨界传播。”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传递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文化,在交流、交融中进一步牢固中国与两亚的关系,是新闻传播学科回应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的核心抓手。党的二十大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应当“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根本在于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本文通过讨论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国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主要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为中心,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各大高校协同推进。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坚定“强、新、特”的学科发展定位,在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发展体系等方面不断进取,培养了一批批“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南亚、东南亚各国国情和民情,熟练掌握现代化国际传播手段,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初步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范本。但是,随着国家发展新时期、新节点的到来,现有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难以满足我国与南亚东南亚深入交往的需求,存在种种问题。
缺乏专业性、跨文化性、全球性的培养理念。专业定位是新闻传播学科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以云南大学为代表的院校,积极培养国家亟需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但是,在实际安排中,仍旧沿袭原有传统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理念,无论是定位、思路、方案等层面,暂时未能全面转向以南亚东南亚为核心的国际传播,专业基础薄弱。长此以往,将会导致专家、教师、学生缺乏对学科方向的认同和归属感,从根本上给两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带来阻碍。
当下,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的跨文化性不足。随着我国文化和两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频繁交流、融合,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跨文化能力缺失明显。在文化层面,熟悉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习俗、信仰,并能将“中国故事”顺利转译到南亚东南亚语境中的人才较少。在语言层面,虽然英语已被广泛普及并运用在国际传播中,但是,信息要深入传播到当地群众,更需要擅长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马来语等小语种的综合性国际传播人才。在平台层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和两亚接壤的地区如德宏、西双版纳、百色等地缺少专业性的人才培养平台。
现有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主要集中于关注中国与两亚,区域特征明显,“全球理念”被置于压缩或边缘化状态。然而,全球性本身是国际传播区别于其他类型传播的特征所在,也是国际传播的最终目标。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更新、重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对“全球意识”“中国立场”“两亚视角”的整体性整合。
缺乏针对性、差异性、综合性的培养目标。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目标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此,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做了较为完善的探索,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着力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有跨学科知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这一目标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照,但也与一般意义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重叠,未能有针对性地凸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征。
此外,相关人才培养目标仍局限于传统媒体语境和业态之中,致力于产出“新闻”“广播电视”“编辑出版”等人才。在全媒介传播主导的跨国交往中,大多数院校仍旧无差别地沿袭此类目标。尽管近年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头渐长,但主要停留在技术培养层面的复合,未能实现专业、观念、思维等方面的深度转变。这种“无差异”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导致人才输出与传播实践难以匹配,专业理念与教学设置不合理等现实困境。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如采、写、编、评,往往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是沟通南亚东南亚和中国的纽带与桥梁,如果其文化积累匮乏、外语能力欠佳、沟通能力不足,便不利于打破各国人民之间认知、观念、认同等方面的壁垒,给南亚东南亚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商贸往来、情感交融带来巨大障碍。
缺乏精准性、系统性、前沿性的培养模式。现有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模式,缺少相应的知识体系、师资队伍;未配备起相应的课程结构、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院校引进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并通过举办暑期课程、研究生论坛、专家讲座等方式。但如果未在日常教学中将南亚东南亚和中国语境深度融合,不利于精准培养相应的国际传播人才。
缺乏系统性也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之一。具体而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缺乏逻辑、科学、连贯,学生难以充分吸收课程内容。在实习、就业中,高校、实习机构、用人单位之间,尚未形成培养合力,难以促进学界、业界之间的人才流通与落地。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前沿性。一方面,未跟进新媒介技术发展,在实践上大多依靠传统媒介技术和传播形态展开,现有新闻院校增加了新媒体理论和实践课程,但仅仅浮于表面,如只是在课程里增加“网络时代”“数字化”等背景。另一方面,未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最新进展与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对接起来,容易形成割裂和断层,造成画地自限、裹足不前的局面。
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
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应积极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探寻出路。树立兼具中国性、两亚性、世界性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设置富有专业基础、现实视野、伦理自觉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打造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管理评估三位一体的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
建立兼具中国性、两亚性、世界性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在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中国性与两亚性的理念密不可分。中国性,意味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观念,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导向。两亚性,要求关照南亚东南亚各国国情、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以共情两亚人民为核心,在文化共识、情感联结中,凝聚认同。始终要明确,应以构建中国—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为归旨,将中国性作为根基,积极探索与两亚性公平、开放、和谐交流、融通的可能,不断推动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
中国性、两亚性的理念应在良性互动中形成合力,最终回应世界性的人才培养理念。首先,应当摒弃“西方主义”重视少数人利益,“东方例外”的立场,秉持均衡、普适的国际传播理念,培养一批将自身命运与世界命运联系在一起,沟通两亚、中国与世界,以实现全体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的人才。其次,以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为行动节点,将中国文化、中国方案、中国故事转化为传播内容,编织从中国起点落脚南亚东南亚各国,辐射世界的国际传播网络。
设置富有专业基础、现实视野、伦理自觉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国际传播的理论、方法、技能的熟稔,是区别国际传播人才与一般新闻传播人才的根本。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应当摒弃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存在的“学徒心态”和“殖民话语”等问题,以开放、包容的理念,由国际传播前沿概念、理论、议题、领域、方法切入,与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语境相勾连,完善相关理论、方法,打造专业知识库。其次,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设置课程、工作坊、讲座、实训等方式,推动专业知识的更新、扩散与落地,带动学生边做边学。
现实情境是检验专业基础的试金石,也是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源泉。培养富有现实视野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目标,主张立足中国和南亚东南亚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专业的知识、技能,与关涉中国、两亚、全球的核心问题之间进行开放、平衡、动态的对话。具体实践上,一方面,推进跨国界、跨业态地进行人才实践、交流,鼓励学生体验式、观察式地亲身参与到差异化、多元化环境中的实践;另一方面,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由区域到国家的人才实践平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政策、平台支撑。
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还应追求与专业基础、现实视野相匹配的伦理自觉,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在专业追求与价值实现中,保留批判思维,坚守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第一,应当认识到中国不仅与南亚东南亚紧密相连,与世界各国也同处一个共同体,将沟通两亚,团结全球,视为应有的伦理自觉。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积极探索跨文化传播,实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第三,国际传播始终以两亚人民为中心,在坚守人文关怀中确立身份认同感,将人民幸福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视为伦理自觉。
打造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管理评估体系三位一体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管理评估体系是加强南亚东南亚人才培养的实践机制。课程体系设置,应当置于国际前沿、中国经验、两亚特色相辅相成的逻辑框架中。目前,国内外国际传播课程设置涵盖理论、技术、方法,涉及文化、法律、管理、计算机、健康等诸多领域。如复旦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英语新闻报道与写作”“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 等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球媒体传播”“数据与传播”“数字与全球传播”等课程;南加州大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跨国公司和全球化战略”“全球传播法律和伦理”“全球健康传播”“跨文化营销和品牌管理”等课程;墨尔本大学的“流动性、文化和传播”“全球媒介管理”“全球危机报道”等课程。除了参考国际经验,秉持开放、多元、融通的观念,多领域、多技术、多学科地创新优化课程设置。还应当安排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和南亚东南亚特色的课程,如关于中国、南亚东南亚各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小语种课程,等等。
师资队伍是推动课程展开的重要抓手。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的教师队伍需要具备跨学科、国际化的特征。在跨学科方面,应当注重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由新闻传播学科教师牵头,多学科教师参与的教师团队,纳入小语种、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教师。在国际化上,可以纳入有南亚东南亚学习、工作经验的教师,也可以引进来自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教师,为人才教育提供更大空间。
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评估体系,可以完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监督、评价、反馈环节。良好的国际传播人才评估体系,应当具备设立标准和效果评估的功能。既能给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给管理者、教师、学生提供参照;又能监督人才培养的过程,考察人才培养的结果。具体而言,在时间上,可以建立“前期调研、中期管理、后期评估的管理体系”;在参与主体上,建立师生协同治理的管理体系。
总结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人才强国、教育兴国战略,这为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下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把握云南地缘、人缘、文缘优势,开启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局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服务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展开国际交流,构建中国—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基础,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当强化价值导向,遵循学科规律,紧扣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顺应亚洲与世界的发展趋势,扎根中国与两亚社会实际,从理念、目标、模式等方面入手,丰富人才培养主体,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思路与举措,打造价值观、知识、技能、实践之间良性互动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可堪大用、才高行洁的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融合两亚传播特征,秉持全球格局;培养目标应当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培养有责任担当和伦理自觉的专业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打破国别、区域、学科、文化壁垒,在多元沟通中,继往开来地开拓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边界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