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3-11-09郑文凯王梅芳尼春萍衡春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元认知调节

杜 娟,郑文凯,王梅芳,梁 娟,尼春萍**,衡春妮

(1 空军军医大学护理系,陕西 西安 710032;2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3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系,陕西 西安 710018;4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陕西 西安 710032;5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西安 710038)

如何培养未来的医疗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更好地运用新知识来服务临床,自主学习在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战略中屡被提及。在护理学科中,现有循证实践和知识的不断累积以及患方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上说明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是改善本科护理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成效、促进终身学习理念形成的核心能力,受到国内外护理教育者的普遍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具备较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意识特征的基础上,能够主动寻求与利用客观资源,有效掌握和获取护理专业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1]。有研究发现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本科护理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更易取得成绩[2]。本科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本科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当前护理教育工作以及未来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元认知由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提出,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另一方面又要对自己的各种认知活动进行积极地监控和调节,这种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的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就称为元认知[1]。研究表明,元认知通过监测和调整个体认知中的不协调概念,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并对自我学习过程有周期性的规划、监控和调节,从而促进个人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3]。Jin等[4]的研究也发现,元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即元认知水平越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表现得越突出。尽管国外本科护理学生的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已经被证实,然而国内相关研究明显不足。同时关于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关系间的内部路径研究更不多见,即学生的元认知通过什么途径影响了其自主学习能力?这个过程又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或影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然而这些是认识和理解学生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的关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学生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复杂的内部联系路径,从而为提高本科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提供新思路。

护理人员必须是熟练的沟通者,他们需要与患者、家属以及团队中其他医疗人员等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有效的人际沟通被认为是任何护理人员的基本技能,也是安全护理实践的需要。但是,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相对嘈杂,极易导致其情绪化,这可能是开展有效沟通的障碍。研究表明,元认知意识水平的提高会有效改善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5]。而Chang等[6]发现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表明人际沟通能力对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影响。元认知是主体对其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基于元认知理论,在沟通中,个体可以使用元认知策略分析对方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沟通能力[5]。同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元认知技能调节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7]。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人际沟通能力强的人对周围环境了解较全面,更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自主学习随之增强[8]。由此推测,人际沟通能力在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可能具有中介作用。

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在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9]。尽管元认知能正向预测自主学习能力,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元认知的作用可能会被削弱。个体自我价值感水平越高的个体,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充分建立自信心,面临问题善于思考,有利于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元认知在高自我价值感群体中可能会显现出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①元认知、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价值感存在内在联系;②人际沟通能力在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可能起中介作用;③自我价值感在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可能起调节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元认知的测量

学生元认知水平由元认知意识清单(Metacognitive Assessment Inventory,MAI)评估,该量表由Schraw等[11]编制,用于测评学生元认知水平,该量表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管理2个维度,共5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52~260分,得分越高代表元认知意识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 0.981。

1.2.2 自我价值感的测量

学生自我价值感由青少年总自我价值感量表(Adolescent Sense of Total Self-Worth Scale) 评估,该量表由黄希庭等[12]编制并报道了满意的信效度。该量表包括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代表受试者自我价值感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 0.812。

1.2.3 人际沟通能力的测量

人际沟通能力由支持性沟通量表(Supportive Coemmicative Scale,SCS)测量,该量表由Whettcn等[13]于1998年编制,广泛应用于测评本科护理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以往研究中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14]。该量表包括辅导与咨询、提供有效的负面反馈和支持性沟通3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为2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受试者人际沟通能力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为0.936。

1.2.4 自主学习能力的测量

自主学习能力由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Scale,SLAS)测评,该量表由林毅等[15]编制并报道了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该量表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符合”至“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值1~5分。总分为28~140分,得分越高代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为0.845。

1.3 调查方法

参与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在与学校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征得同意后,利用护理本科学生班会时间说明本次研究目的和内容,获得知情同意后,将提前设计好的问卷星发至其微信,并进行现场指导。同时,调研人员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回收及质量把控。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5.0及Process插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来分析元认知、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价值感4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Bootstrap法检验中介作用,运用Process程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所有试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评价标准。

2 结果

本研究共收回905份问卷,剔除条目得分规律、作答时间过短等问卷,有效回收问卷85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36%。其中男生68人(7.96%),女生786人(92.04%);大一年级100人(11.71%),大二年级84人(9.83%),大三年级395人(46.26%),大四年级275人(32.20%)。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星被试自我报告的方式调查,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基于此,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匿名作答、反向计分等方法控制共同方法偏差,并对所有数据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检验,提取元认知、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价值感所有项目纳入主成分分析。析出16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第一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31.13%,小于40.00%,可认为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元认知、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价值感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性

四个变量的得分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r= 0.485,P<0.001)呈正相关;人际沟通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r=0.323,P<0.001)呈正相关;自我价值感与自主学习能力(r= 0.404,P<0.001)呈正相关。

表1 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价值感和元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2.3 人际沟通能力在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中介作用

将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采用Process插件中的模型4检验人际沟通能力在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见表2)。结果表明,元认知能显著正向预测人际沟通能力(β=0.185,P<0.001)和自主学习能力(β=0.172,P<0.001)。当元认知与人际沟通能力同时预测自主学习能力时,人际沟通能力显著正向预测自主学习能力(β=0.102,P<0.001),此时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正向预测作用仍然显著(β=0.153,P<0.001)。

表2 人际沟通能力的中介模型检验

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如表3所示,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直接效应量为0.153,95%的可信区间不包括0,人际沟通能力的间接效应量为0.019,95%的可信区间也不包含0,表明人际沟通能力的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了人际沟通能力之后,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表明人际沟通能力在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且中介效应占比为11.05%。

表3 人际沟通能力对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2.4 自我价值感在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人际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中的调节作用

采用Process中的模型5,运用Bootstrap法对自我价值感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以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为自变量,自主学习能力为因变量,人际沟通能力为中介变量,自我价值感为调节变量,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见表4和图1),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显著[R2= 0.314,F= 64.496,P<0.001],具体地,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β=0.103,P<0.001),元认知与自我价值感的交互作用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β=0.016,P<0.001),说明元认知到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过程受到自我价值感的调节。

图1 中介调节模型图

表4 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进一步简单斜率检验表明(见图2),在自我价值感得分较低时(M-1SD),元认知能显著正向预测自主学习能力(β= 0.039,t=2.188,P=0.029),95%的置信区间为[0.004, 0.074];在自我价值感得分较低高(M+1SD),元认知也能正向预测自主学习能力(β=0.167,t=11.949,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139, 0.194]。这一结果表明,随着自我价值感得分的提高,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作用呈现上升趋势。

图2 自我价值感在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调节效应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更加独立和负责地学习,从而挖掘潜力,提高才能。本研究探究了本科护理学生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485,P<0.001)。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4],即元认知意识水平越高的个体,其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越高。元认知是一种反思性思维,是认知识别、监控、反馈和调整影响自身心理状态、任务目标和学习策略的许多认知因素的过程。元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分析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研究证明,元认知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批判性思维,增强临床决策能力和专业价值[16]。元认知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监控和调节的作用,对学生其他潜在品质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因子[17]。不同水平的元认知能力对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机制不同,在面对同样的学习活动中,高元认知能力的个体能充分使用元认知技能,元认知技能包含计划、监测和调整,分别出现在认知活动的不同阶段,可使学习活动稳步推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而低元认知能力的个体缺乏对学习活动的监控和调整意识,导致其在学习活动中容易思维僵化,体验到更多的挫折,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18-19]。然而本研究表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不高,一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意识到自己采用的学习策略,并注意评估学习效果,通过分析学习中的不足,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掌握技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总体而言,护理本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2 人际沟通能力的中介作用

元认知不仅可以直接预测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人际沟通能力间接预测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发现,人际沟通能力、元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人际沟通能力在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11.05%。元认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3]。认知的知识是护理本科学生关于自己的认知资源及他们与学习情境之相容性的知识,即他们关于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等的知识,以及在何种问题情境下应该运用何种认知策略,如何最佳地发挥自己能力的知识。对认知的调节指一个学生在力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调节机制,包括计划、检查、监测、检验等。因此元认知水平越高的学生越善于评估、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故而在人际沟通过程中能不断总结沟通策略与技巧,思索在不同情境中如何发挥自己最佳的沟通能力并适时调节,以达到最优沟通效果[1,16]。简单来说,元认知水平越高的个体,对有效沟通的觉察和了解程度越高,与低元认知能力的个体相比,往往前者人际沟通能力更强。近年来,元认知被认为是人际沟通的核心要素,元认知水平越高人际沟通能力越强,这与以往研究类似[5, 20]。本研究显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越强自主学习能力越高(β=0.074,P<0.05)。人际沟通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他人之间在交往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是信息在个人间的双向流动[21]。沟通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方式和过程,人际沟通能力较好的本科护理学生往往更能接触及体会不同个体在面临同一问题的知行差异,在学习活动中,沟通能力强的学生在面临问题作出抉择时往往更能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有效沟通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从而使学习过程发展更为顺利,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强,自主学习水平也更高[22]。

3.3 自我价值感的调节效应

护理学生的高自我价值感可增强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本科护理学生中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还受到自我价值感的调节(β=0.016,P<0.001)。与低自我价值感的个体相比,高自我价值感的学生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更强。由此推测,护理学生的高自我价值感可增强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此外,有研究发现,高元认知能力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取得更高的成绩,与低元认知能力的学生相比,前者容易受到自己及同伴的接纳与肯定,随之自我价值感、自我评价以及自尊水平不断提高[3,22-23]。自我价值感水平越高的个体,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充分建立自信心,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元认知能力改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越高的学生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越强,因此,在培养及提高护理本科生元认知的同时,可通过提高其自我价值感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然而,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较低,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价值感均处于中等水平,人际沟通能力稍高,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元认知的培养与发展,注重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提高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自我价值感和人际沟通能力,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非常复杂,本研究仅仅探究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价值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和调节效应并不能完全揭示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以后还可纳入更多相关变量,构建更为系统、全面的模型;另一方面,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因此所得的结论难以推断因果关系,只能是对现状的一种描述,或是对一种相互关系的描述,但本研究也初步揭示了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未来可通过纵向研究对二者关系进一步验证。

4 结论

自主学习是护理教育中普遍采用的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积极应对今后护理工作中各种挑战的能力,护理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护理学生将来能提供优质护理奠定基础。本研究发现护理本科生元认知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还可以通过人际沟通间接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即本科护理学生高元认知水平可首先通过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进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本研究发现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还受到自我价值感的调节作用,即在低自我价值感条件下,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预测作用不显著;在高自我价值感条件下,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正向预测作用显著,表明高自我价值感的学生其元认知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强度更高。因此,护理教育者应该高度重视护理学生元认知、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价值感的培养与提高,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元认知调节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方便调节的课桌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