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对小学生专注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3-11-08韩拓

关键词:小学生传统课堂

韩拓

摘 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难免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或不经思考就盲目行动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专注力不足有关。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有重要作用,在课上融入传统文化可以优化学生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提供趣味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本文从传统文化视角探究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应当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 专注力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8.060

新时代的小学教育具有文化回归的特质。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还能训练学生的专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本文认为,应当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专注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发挥传统文化的实用价值。

一、小学生专注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专注力的内涵分析

专注力是人活动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指从事认知活动的动力。专注力是后天培养的结果,既包括了意志力,也包括对认知的主动思考。保持专注力可以对事物进行更加细微的思考。人对事物的专注力来源于事物对人的吸引力,也与自身的情绪状态有关,同时也来自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本文认为,注意力是专注力的浅层次表现,深层次的专注力表现为对学习活动的热情,对学习内容的深度思考和持续关注,是通过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相互转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能够根据所学进行自主实践。

2.小学生专注力现状

小学生专注力相对较弱。这主要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接触的社会事物较少有关。不少学生在课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或者不能在学习时进行深度思考,无法透过表象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认知,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足够的关注。例如,孩子在课上总是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缺乏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课堂自控能力不足,没能与教师和同学有效交往。

3.专注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有关小学生专注力的训练以专项训练为主,这些训练多为抗干扰训练、听广度训练或其他感官训练。但是,以上训练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专注力本身的认知,没能将专注力训练与学科结合,不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保持足够的专注力。

二、影响小学生专注力的主要因素

1.教师因素

教师是课堂学习资料的供给者,解决学习困难的引导者和推动情感共鸣的帮助者。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成功引入传统文化,是否能在课堂上借助传统文化引发学生的思考,是否能够借助传统文化设置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只有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精彩的教学环节设计,才能保持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例如,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做到事先体察学生情绪状态,恰当引入文化现象,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必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知识和自我反思当中。再如,如果教师能够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从提高有意注意出发,在课堂上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专注力。或从无意注意角度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基于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更好地保持學生的课堂专注度。再例如,教具的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专注度,让学生沉浸在某些特色教具当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环境因素

现代教学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教学环境指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环境。包括了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外部时事信息、家庭生活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决定了学生的兴趣指向,极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狭义的环境特指课堂的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的专注力保持得更加长久。例如,教室布置应当清新整洁,恰当使用具有文化特质的装饰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这样有助于保持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值得说明的是,教师是优化课堂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媒体视频呈现具有地方人文属性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不同于常规的学习用具,适度改变班级桌椅摆放的方式,恰当使用分组学习,或者在课堂上打破常规介入其他元素,都可以实现教学环境与内在学习需求的统一,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专注力引至教学内容当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3.学生因素

小学生的专注力相对较弱,容易被学习以外的因素干扰。学生自身因素极大影响着课堂情况,有时会因为自身因素导致学习专注力被分散。例如,通常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容易出现趴桌子、精神恍惚、情绪低落的情况,专注力很难集中,甚至出现所答非所问、情绪低落和缺乏学习自信心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如果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情绪出现异常波动,也会影响专注力。相比之下,如果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语言,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有充沛的学习精力,就可以保持更好的专注力。小学生处在认知发展变化的关键期,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是否接触过一些文化现象,是否具有良好的认知视界,是否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决定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恰当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构建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保持学生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保持学生的课堂专注力。

三、传统文化对专注力培养的作用

1.丰富课堂内容,提供训练载体

从本质上看,传统文化是用于学习的资源,是学生进行自我训练的载体,是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条件,更是优化学生价值观的工具。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更多的是借助传统文化现象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认知主动性,构建学生已有知识与学习任务的联系,激发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始终处在适度兴奋状态,在提高学生专注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嫦娥奔月》时,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相对简单,大部分学生对故事内容耳熟能详,学生专注力不高。如果从传统文化角度对这个故事进行延展性解读,把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与神话故事联系起来,既可以丰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又可以给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思想引导,升华学生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以更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2.营造文化氛围,优化培养空间

新时代的小学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教育,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小学生普遍不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很少有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缺乏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自然也不能对生活、学习或实践中的事物保持足够的专注力。为了提升专注力培养的整体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有必要借助文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体会保持专注的重要性。

例如,在古诗词教学时,小学生基于良好的记忆力能在短时间内背诵一些古诗,但是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并不深入,久而久之就忘记了背诵过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建设氛围,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古诗教学,运用图片、文字、视频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领学生进入古诗学习的意境,学生既能从中感受到古诗词的文化魅力,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以后的古诗词学习中保持良好专注力和主动性。

3.联系日常生活,渗透课堂内外

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传统文化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精辟总结和高度提炼,對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借助传统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间接性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当中,推动学生不断进行探索,达到培养学生专注力的效果。例如,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学改革更加重视开展“生活化”教学。很多小学校基于趣味化教学开设了孔子学堂,为了帮助小学生正确理解“礼”的内涵,有时会举办汉服表演或礼仪学习展示活动,包括向家长行礼、向教师行礼、向同辈行礼等。学生在这些练习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专注力,这种专注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化现象的认知,深层次进行文本解读,实现生活与书本的对照,更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足够的耐心,自愿付出更多的精力,间接提升学生专注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足够专注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整体上看,文化氛围的创设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还可以把书本上的传统文化现象,家庭或社会中的文化元素融合起来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小学生将课堂习得的文化知识与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相对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化的文化实践,达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力的效果。

四、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专注力的策略

1.运用传统文化创设学习的情境

专注力训练是一项较难的工作,难点在于保持学生必要的兴奋度,促进学生在专注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思考,将专注转化为学习成果,在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形成学科自信心,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教师还要基于传统文化创设学习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来培养和保持学生的专注力。相对其他学科,数学的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公式、定理难度较大,有时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设置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感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现象的理解,进而保持对数学学习足够的专注度,真正做到以文化现象让学生“知其然”,以必要的情境升华带动学生探究“所以然”,在保持学生专注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我国有丰富的传统图案造型,剪纸、中国结、脸谱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图案讲解几何图形中的基本概念,或者让学生专注于探索圆、方、锥等几何图形的特点,这对于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活动,降低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构建培养学生专注力的有效教学机制十分有帮助。

2.运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为此,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自主开展合作探究,在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专注力。例如,《三字经》是经典的学生启蒙读物。教师可以结合有关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教学,一方面通过多个相关故事来进行传统文化情感和精神熏陶。让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的学习内容,基于学生的课前自学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关课上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录制朗诵《三字经》的视频,在班级群进行朗诵展示,开展线上互评活动。或者由学生小组截取一段《三字经》内容来排演话剧小品,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文本的体验,进而提高培养学生专注力的效果,让学生以足够的专注度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3.运用传统文化提高学习主动性

运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仅要保持学生良好的课上状态,更要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推动学生课下进行自主探索,保持对课上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培养学生专注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除了在课上设置良好的情境氛围和组织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参与活动以外,本文建议教师将课上与课下融合,基于微课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传统文化的专注力培养价值。例如,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涉及大量传统游戏项目,包括七巧板、毽子、九连环等,这些游戏都可以用于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美术、体育等知识。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展示这些传统游戏器具,然后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制作,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边玩边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效果。提升学生专注力是贯彻“双减”政策必要条件,把专注力培养融入课堂内外,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专注于学习过程。

总之,在小学课堂上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兴趣,可以实现对学生专注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还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当中,从而进一步丰富课堂实践活动项目,切实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不断优化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方法,发挥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专注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孔文娟、孔伟《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名著阅读中的融合与应用研究》,《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年第28期。

[2] 张玉萍《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养成教育影响的研究》,《学周刊》2021年第30期。

[3] 杜丽英《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年第26期。

[4] 赵洪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究》,《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21年第9期。

[5] 张莉《小学德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0年第31期。

[6] 杨卫卫《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对策》,《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传统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老传统当传承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