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3-11-08刘淑玲
刘淑玲
摘 要:在推进我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初中音乐逐渐受到了各个学校的广泛重视,为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以充分提高,一部分教师纷纷在音乐课堂中融入了创新元素,注重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有序地组织好对应的戏曲教学,和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进行相互协调,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戏曲 初中音乐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8.049
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实施戏曲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展现戏曲的独特魅力,通过传统文化熏陶以及渲染,使每个学生能够激发起对戏曲学习的兴趣,深入地探究戏曲的本质,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充分形成。教师要持续地更新现有的教育方案,突出现代化的教学思维,促进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
一、初中音乐戏曲教学的重点
为了保证初中音乐戏曲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按照实际情况明确主要的教育思路,科学规划好不同的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初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戏曲教学时要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为学生讲解戏曲是为了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更加高效地配合教师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再加上戏曲的剧种非常复杂,不同的戏曲种类有不一样的形式以及风格,在课堂教学前期,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戏曲的认知程度,有序地组织好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还需要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融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增强对戏曲的兴趣,并且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优化戏曲教学模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新《课标》中对实际教育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案,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迎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挖掘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再和学生的理解认知进行协调,让学生提高对戏曲文化的了解,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加深层次地挖掘戏曲背后所蕴含的知识,使戏曲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还需要提高对戏曲教学的重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充分提高,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能够对戏曲教学产生更高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配合生动的戏曲教学活跃课堂的氛围,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基础。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戏曲教学的价值
1.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为学生开展戏曲教学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是重要的美育教育手段。美育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生讲解戏曲方面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入手来开展高效学习,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素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每个学生可以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音乐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和传统文化观念,陶冶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操,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戏曲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内容非常的丰富,在为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能够对课堂产生充足的認知,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持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来为学生的戏曲学习提供重要的保障。
2.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中所涵盖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并且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初中阶段的戏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开展审美教学,通过音乐教材带领学生领悟和欣赏优秀的戏曲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感知戏曲音乐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持续扩展戏曲教学的内涵以及内容,之后再穿插传统文化,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激发出对戏曲音乐的欣赏兴趣,在情操和品格方面对传统文化产生独特的见解以及感悟,使戏曲教学课堂能够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将审美教育放在首要的教学位置,在为学生播放戏曲音乐的同时,逐渐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教师也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传承历史文化,使学生能够在感受戏曲的表现力和张力的同时,形成完善的形象思维,使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充分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多方面分析教学情况,提取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并且按照戏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感悟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充分强化。戏曲作品的种类非常丰富,并且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积极向上,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助于锻炼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感悟能力。例如,在音乐课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视听和发声训练,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3.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交流的次数在逐渐增加,西方文化进入我国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干扰,比如,一部分学生比较熟悉英文歌曲,但是对于戏曲作品缺少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程教育的价值,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展戏曲教学,促进学生能够感受到戏曲的魅力以及其背后的特点,突出现代化的育人思路,引导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为了促进课堂教学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在戏曲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精神塑造和精神引导方面,让学生能够受到音乐戏曲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实现戏曲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有效传承,突出戏曲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使戏曲教学效果能够符合预期的要求,另外,教师也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教学标准,为学生逐渐增加戏曲教学在课堂中的所占比例,再和课本知识进行连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音乐戏曲教学的策略
1.以戏曲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戏曲教学时,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到戏曲背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保障。教师要在教学初期带领学生对戏曲音乐进行感悟以及欣赏,深层次地挖掘戏曲背后的内涵音乐,真正体会到戏曲音乐中的真善美,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了解戏曲的基本内容,加强对戏曲传统文化内涵的科学认识,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作用。在课堂中,如果学生有任何的困惑,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再为学生整理相关的学习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能够追随教师的脚步,快速掌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对于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色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多方位的鼓励,逐渐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信心,按照教师的思路来完成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中处于积极和主动的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促使音乐课堂能够处于良性循环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八年级下册《铡美案》时,教师可以按照音乐鉴赏的要求为学生开展体验式的课堂教学,并且配合着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够体会这一戏曲的背后的情感以及主要的故事情节,感悟传统文化。在课堂开始時,教师要为学生展现唱腔以及念白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这一部分情境产生初步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可以融入趣味性的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京剧的唱腔以及特点,让学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这部分戏曲进行融合,体会到京剧唱腔在戏曲中的表现形式。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竞赛式的教学模式,看看哪个学生回答得又快又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完成回答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京剧中的传统文化,感受京剧本身的白话感,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进行示范。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使每个学生能够加深对这部分戏曲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审美能力,体会到戏曲的优美,为学生后续的戏曲学习提供重要保障。
2.层层递进
由于一部分学生在戏曲学习初期,难免会出现抵触和不理解的情绪,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戏曲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感受到戏曲中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且解决在学习时遇到的各项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上,促进学生根据戏曲的特点进行深入性的感悟,并且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形成学习思维,使每个学生能够了解戏曲中的传统文化,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地构思课堂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融合,当学生掌握基础内容之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掘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容,满足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与戏曲进行有机的协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武松打虎》,在教学初期教师要为学生播放这部分的戏曲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身在之前所掌握的戏曲内容来对戏曲动作进行观察,并且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试着说一下其中所蕴含的戏曲知识有哪些,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来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在后续教学时,教师需要按照戏曲教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分析一下各个动作和情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学生在准备工作中需要反复观看视频中的内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在课堂中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由于不同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一差异性,才可以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取长补短来理解戏曲背后的传统文化,营造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根据音乐的律动,合理安排自己的动作,演绎故事情节。在体验、想象和表现方面认识到戏曲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武松勇敢的精神,促进学生将自身的情感带入到课堂中,满足戏曲教学的要求。
3.渗透戏曲传统文化
戏曲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非常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明确激发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分析在戏曲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并且通过欣赏戏曲,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需要持续创新教学手段以及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可以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同时,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掌握戏曲学习的方法以及技巧,促进学生的学习思路得到有效丰富,满足新《课标》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梁山伯与祝英台》时,这首戏曲中所蕴含的传说故事非常感人,这一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封建礼教的残酷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预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网络中搜索有关这一戏曲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中,教师要先利用课堂前的5分钟,让学生试着说一下自己在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戏曲的特点,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帮助,完成教育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展示现代歌曲《化蝶飞》,让学生能够将这两首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在戏曲中的唯美情景,戏曲中的一些意境是现代歌曲无法比拟的,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戏曲的魅力。在后续教学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扩展课外知识,比如为学生展示越剧《十八相送》,再一次让学生和《梁祝》进行对比学习。通过对两个戏曲的对比性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还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戏曲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到人们在创作新剧时内心的感想,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的想法。教师要让学生说一下内心的感想,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让学生讨论一下,在接下来戏曲学习时,要以怎样的目标和方向来进行探究,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角度深入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戏曲教学为主要的基础,创新课堂教学体系,促进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及引导,快速把握戏曲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实现戏曲文化在课堂中的有效传承。同时,教师也可以扩大对戏曲音乐的推广力度,使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以充分强化。
参考文献:
[1] 彭戈《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新课程》2021年第25期。
[2] 马腾《传统优秀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体现》,《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10期。
[3] 王寓《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传承之我见》,《北方音乐》201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