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3-11-08王霞

关键词:传统音乐课堂

王霞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教育内涵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的重任。所以,小学音乐教育不能只依赖于教师的知识传授,更不能单纯地展示歌唱技术,而要把它融入文化中去。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从文化传承与融合的高度去思考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加深他们对音乐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音乐 传统文化文化 融合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8.045

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素养发展至关重要。所有学科和教师都有责任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教学中。音乐课程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優势。首先,音乐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相较于其他学科,它拥有广泛的教育材料。其次,音乐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情感投入,有助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最后,与更抽象的主题相比,音乐的情感特征与学生的思维非常吻合,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然而,将音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在接下来的分析中,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种策略和途径。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智慧,蕴含着对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的理想、精神和民族品格。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必须优先将传统文化融入音乐课堂,让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传承和接触传统文化的平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音乐课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融入传统文化的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精神和价值观。它对促进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课程教育的背景下,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育,学校必须加强其在音乐课堂中的存在感。这需要增加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此外,音乐课堂为学生积极接触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独特的平台。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音乐课程,学生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音乐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包括对传统音乐流派的探索、音乐作品中文化象征意义的研究、传统乐器的欣赏以及民间歌舞的探索。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成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增加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联系,学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智慧,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理想、精神和价值观。在小学课程中,音乐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成功地将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育,学校必须更加重视传统文化,让学生全面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此外,音乐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平台,让他们积极接触和继承传统文化。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音乐课程,学生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音乐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多种途径,包括对传统音乐流派的探索,对音乐作品中文化象征意义的考察,对传统乐器的欣赏以及民间歌舞的探索。这些方法使学生能够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感,使他们成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参与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保护传统文化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新技术显著提高了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效率。然而,这种进步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无意间盖过了传统文化的光芒。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音乐课堂传统文化的教学至关重要。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最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提高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从目前的小学音乐课本中来看,相当多的歌曲都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与世俗的解释不同,在音乐课上通过音乐探索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音乐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演唱者的情感,从而在学习和歌唱活动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方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具备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技能。

3.了解历史文化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音乐,它们是艺术表达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代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脉络,展现了传统价值观。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文化遗产。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技巧,很少关注音乐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着各种挑战。而通过在小学课堂上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领悟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文化。

4.培养创造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时代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文化元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真实体验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本质。这种体验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促进文化、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之间的和谐互动。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着力点少

音乐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规划。然而,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是课程的核心,而传统文化元素往往嵌入在教材中,需要教师去发现和提炼它们。不幸的是,一些教师忽视了这一问题。例如,他们可能会强调《采莲谣》和“京胡”的教学,因为它们分别与民间音乐和传统乐器有明显的联系。相反,在教授《节日舞》时,教师可能会认为它与传统文化缺乏切实的联系,不太注重整合这些元素。因此,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融入可能会变得不那么突出,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方法单一

传统文化教育和音乐教育虽然遵循不同的教学原则,但可以有效结合起来。音乐教育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传统文化包含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强调认知理解和文化认同。因此,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教学方法的优化,而不是仅仅依靠音乐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承认这种区别,但他们可能很难掌握传统文化教学的基本规则和重点。因此,他们往往采取相对简单的说教策略,直接给学生讲课。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但未能符合各种文化固有的传播机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3.视野狭窄

如前所述,音乐课程包含民间音乐和民族乐器等传统文化元素,但这些并不是音乐课程的全部。一些音乐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往往只关注与音乐相关的传统文化,导致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下降。这种局限性阻碍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最终阻碍了文化素养的发展。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1.认识传统文化,奠定文化基础

要有效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全面了解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古今中外的优质音乐作品。音乐作为一种历史上被人们珍视和传承的艺术形式,提供了一种捕捉美好瞬间和情感状态的手段。中国传统音乐涵盖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多种门类,这些音乐门类各有不同的音乐氛围。尽管现代西方音乐在当代音乐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但至关重要的是,小学音乐教师承担着将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重大责任。比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介绍充满历史韵味的京剧等戏曲作品,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艺术文化的热爱,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他们进一步探索和学习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2.开展趣味教学,促进文化传承

为了进一步让小学生欣赏我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音乐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创造性的教学技巧。比如,可以通过逐步引入《诗经》等具有历史和艺术的作品,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我国最早的诗集。这种综合诗歌和音乐的古老艺术表现形式在古代非常流行,在社交聚会和宴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歌曲仍然是人们喜爱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多种地域风格。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区别使课程变得更有趣。

比如,民教版小学音乐教材《我的家在日喀则》就体现了西藏风光。为了让学生沉浸在体验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穿着藏族服饰参加活动,让他们与音乐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让他们了解藏族独特的文化,培养对祖国之美的欣赏,实现文化传承。

3.借助乐器教学,体验传统文化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乐器种类繁多,古籍记载,先秦时期的民族乐器有30多种。中国古代乐器代表了我们民族音乐的精髓。弦乐器的共鸣旋律可以吸引听众,忧郁的曲调催人泪下,欢乐的旋律振奋人心。音乐具有深深触动个人的力量。比如“笙”作为一种声音悦耳迷人的管乐器,是我国典型的民族乐器,“笙”属于侗族和瑶族常用的乐器。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可以展示“笙”的迷人声音,同时解释“笙”的起源和结构。这种互动体验很可能会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促使他们学习其他乐器。教师们可以通过精心制作各种乐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例如,在学习《静夜思》时,就可以利用笙演奏这首诗,在古诗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可以在演奏中真正感受到乐器的魅力。

4.渲染文化氛围,渗透音乐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期间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更广泛的文化环境,渲染课堂的文化氛围。通过将京剧视频融入课程,教师可以逐渐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一旦课堂气氛变得足够活跃,教师就可以通过在线资源来补充他们的教学,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国粹是这样的。引入这些新元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促使他们努力学习。

比如,《唱大戏》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各种精彩的戏剧。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讲解带领学生探究豫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准备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示范,展示真假音的演唱方式。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可以讨论不同类型的中国戏曲,如京剧、评剧、黄梅戏、越剧和豫剧。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发现。

5.新旧结合,让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如今,音乐界已经出现多种流派,其中许多流派融合了西方元素与我们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比如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音乐、新民族主义音乐与摇滚、爵士、流行音乐等,这些音乐深受当代年轻人的欢迎。然而,在新音乐层出不穷的浪潮中,不可忽视我们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要创作超越世代的永恒音乐,必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周杰伦的《兰亭序》便是融合的典型,这首歌曲在当今社会颇受欢迎。教师可以将这首曲子介绍给小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特的音乐体验。通过新旧元素的结合,传统艺术和文化能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这代表了小学音乐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最终目标。当代社会,年轻人往往对新的音乐文化表现出崇敬之情,不经意间忽视了这些流派的根基在于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而应该继承和弘扬。因此,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希望,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想人选。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民间音乐的魅力和对各种乐器的探索来吸引青少年学习者的兴趣。通过这些经历,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从而使他们能够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总之,虽然当代社会倾向于拥抱新的音乐文化,但必须记住这些流派的基石在于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应该被珍惜和传承。因此,小学生作为火炬手和未来的希望,是传承这一宝贵遗产的最合适人选。

综上所述,要实现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渠道。音乐课程在融入传统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教师应重视并积极组织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当前,小学音乐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分别是着力点少、方法单一、视野狭窄。对此,音乐教师要系统把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敢于跳出教材,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倩倩《浅析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第9期。

[2] 叶帅《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研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8期。

[3] 林云霏《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评鉴》2018年第1期。

[4] 于东《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3期。

[5] 樊国娟《中国礼乐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考试周刊》2020年第24期。

[6] 刘慧娟《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小学音乐课堂》,《新课程》2021年第28期。

[7] 孙立鑫《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思考》,《中华少年》2018年第14期。

[8] 周梦菲《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当代音乐》2020年第3期。

[9] 马长芹《弘扬传统音乐文化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儿童音乐》2014年第10期。

[10] 余贤君《小学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S1期。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老传统当传承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