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3-11-08徐孟慧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历史传统

徐孟慧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历史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学历史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从而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在中学历史课上,教师有时候只考虑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上教学历史内容,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认识。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让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初中历史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8.032

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在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有双重好处: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传统文化的注入,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滋养了学生的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育进行简要分析,其主要目的是探索这一教学方式的现实意义、现状和有效策略,希为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学科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已成为跨学科的重点工作。初中历史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造最佳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核心历史素养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美德和精神的宝库。引导学生领悟这一文化瑰宝,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育,能够让学生全面深刻领悟历史知识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思想感情、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有助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

随着课程改革浪潮的到来,初中历史教学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带动了历史教学的变革。新《课标》鼓励教育工作者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而且优化了学生的整体教学体验,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

3.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必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程,是发挥学科教学先天优势的重要策略。这种融合成为传统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催化剂。在初中历史领域,这种教学方法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在历史教学框架下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深入探索,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指数级的增长。这一转变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激发了他们承担起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虽然许多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融合方法,但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第一,过时的教学理念。教育工作者教学思路较为陈旧。尽管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范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新概念的内化还需要时间。因此,相当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没有主动将这些现代概念融入他们的教学理念中。相反,他们继续依赖传统的、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范式,阻碍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合。第二,对传统文化理解有限和教学方法不足。此外,一些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存在局限性,教学方法不当。因此,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未能深入探究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融合方式。他们在教学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而只是讲解了传统文化内容的某些方面。这种脱节的方式阻碍了将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

2.学生方面

人们常说“好学者不如乐学者”。这句谚语强调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或知识真正感兴趣时,他们自然会变得更加投入和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学生愿意学习,才能从中获得更有价值的收获。然而,对初中生传统文化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还不够。从学生角度上,这种现象可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首先,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课程作业量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许多初中生发现完成学科知识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外来文化被引入我国。因此,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屑一顾,认为它已经过时、无关紧要,这种态度阻碍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认真对待传统文化,从而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

3.家长方面

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状态,其各方面能力与成年人有一定差距,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有限。他们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严重依赖教师和父母提供的指导,尤其是父母。初中生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部分原因是家庭因素。一些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学习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家长可能不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和了解传统文化。另外,一些家长本身可能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未能创建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家庭环境,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氛围。家长方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限,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传统文化,领会传统文化魅力

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宝库,浓缩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这些教学资源应在教学过程中被充分利用起来。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這一机遇,有效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教师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他们的教学策略中,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氛围。这种方法有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此外,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历史课上启发学生独立探究传统文化智慧。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演变”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可以利用该主题内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各方面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这些语言符号的深刻本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产生积极的教育成果。

2.创设教学情境,研究传统文化内涵

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时常常遇到困难,影响了历史观的形成。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障碍,许多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选择在课堂上创建教学情境,使历史知识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时,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开创全新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这样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在开展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工作。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课程时,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历史探索,理解丝绸之路在跨文化互动中的意义。教师通过模拟“丝绸之路”,鼓励学生体会开放交流的重要性,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感。初中历史教师要擅长通过创新教学场景,应用技术手段,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

3.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践行民族精神

仅仅在课堂上阐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本质,不足以让学生了解其深刻的意义。这些解释必须辅之以相关的历史文化实践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他们对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此,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采取措施,组织与历史课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文化实践活动。这种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实际背景相结合的做法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性的历史文化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明代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整理,分析和讨论代表作品,同时探究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增进了对明代文学的了解,更体会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修养的同时,能够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教师要擅长以历史文化实践活动补充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将实践探究任务融入历史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4.融入地域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深入了解这些地域文化的内容和特色,并将其融入历史教育中,对于初中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这种融合不仅增强了历史教育的深度,也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最终获得积极的教育成果。

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历史文物博物馆和历史文化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将这些体验与具体的历史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这样的游览让学生能够更切实地了解他们所在地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增强了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力。将地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对于丰富历史教育内涵、培养传统文化意识至关重要。通过组织对当地历史遗迹和文化机构的参观,能够让学生与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促进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融合。

5.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强化教学效果

在中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体系演变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在塑造历史课堂教学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教学技巧的熟练程度,对传统文化在课堂上传播的效果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初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使历史内容与文化背景无缝衔接。这种方法有助于讓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本质上讲,初中历史教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课堂之间的桥梁。这些教育工作者通过掌握历史知识和教学技巧,确保传统文化能够被不断传承下去。因此,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个人文化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基础。这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育工作者应优先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坚持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立场上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这鼓励学生以平衡、准确的视角面对历史,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文化底蕴是一项长期工作。

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针对现阶段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历史课中遇到的具体挑战进行全面研究。在中国不断发展的教育体系和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成功融入初中历史教育中。这些措施旨在增强历史教育的意义,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育的真正融合。这种方法提升了历史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上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丰富教育经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展望未来,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探索新方法,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技能,教师可以有效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传递给学生,激励他们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参考文献:

[1] 张剑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渗透》,《家长》2022年第29期。

[2] 孙新华《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探究》,《中学课程辅导》2022年第29期。

[3] 顾培兰《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论坛》2022年第29期。

[4] 宋海滨《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三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二)》2022年。

[5] 许红婴《初中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究》,《亚太教育》2022年第18期。

[6] 王怀联《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三)》2022年。

[7] 杨涛《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路径》,《知识文库》2022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历史传统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