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初探

2023-11-08方荣

关键词:数学知识传统数学

方荣

摘 要:将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初中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显著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果,这与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教育框架尤其相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该指导包括确保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独立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将数学文化知识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数学的情感投入。本文旨在阐明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数学教育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传统数学文化 初中数学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8.024

近年来,德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已融入许多学校的语文课堂。然而,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数学学科也同样重要。通过这样做,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并培养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堂,不仅有助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教育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为了有效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师必须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教师必须主动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传统文化顺利、成功地融入学习过程中。

一、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课程往往缺乏参与度,这使得学生很难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学生可以体验到耳目一新、新颖的学习方式,最终激发对数学学习的更大热情。

2.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除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分析思维之外,传统文化的融入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这种整合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整体素养和多样化技能,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3.有助于沉淀民族精神

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有助于沉淀民族精神。中国拥有丰富的古代数学典籍,如《九章算术》《五经算术》等,为现代数学奠定了基础。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应该了解这些相关的古代著作。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对数学原理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对祖先智慧的了解、认可、学习与内化,从而为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二、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许多学校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重视不够

当前,人们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高考升学率,往往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凝聚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令人敬佩的传统美德。遗憾的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这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学校和教师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数学教师培训项目,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所需的基本技能。

2.许多数学教师缺乏传统文化教学的经验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德育和传统文化教学应该由语文或思想政治教师专门负责,许多数学教师忽视了将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教学中的重要性。此外,数学课堂上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使许多教师不熟悉有效教授传统文化所需的技术。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遇到了障碍。数学教师应积极寻求同事的指导并学习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弥补这一差距。

3.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

传统文化向数学课堂的渗透应力求将传统文化内容与数学课程无缝结合。目前,许多数学教师只是机械地遵循课本内容,导致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脱节。这种脱节减弱了学生全面学习这两门学科的能力,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针对这一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练习,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无缝融合。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巧妙地吸收传统文化知识。

三、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数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易经》是一部罕见而深刻的哲学巨著,其中融入了富有启发性的数学思想。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教学也必须随之做出改变,弘扬和保存传统数学文化已成为数学界的共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本中经常出现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通过这些故事感受到数学的迷人之处。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这些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阐明数学概念。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数学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作用。学生们开始意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培养了他们对未知而迷人的领域的欣赏能力。

2.综合资源让学生理解传统数学文化

教师将传统数学文化有机融入教学,能够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心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种整合使学生能够将数学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養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对数学的专注态度。更有利于将德育内容有效融入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同时让学生沉浸在传统数学文化中。随着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发展,他们对数学知识和数学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将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初中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调数学概念的内在本质。这种方式保证了数学文化的核心精髓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数学文化及其本质特征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形成的数学思维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超越了数值计算,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能够鼓励学生独立、自觉地解决问题,深入探究数学知识中蕴藏的传统数学文化,体验数学的无限魅力。总之,为了增强学生有效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融入传统数学文化理念。这种方法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来处理数学问题。此外,教师还应适应初中生具体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抓住机会融入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营造传统数学文化学习氛围

传统数学文化包含着数学精神、数学思想、观点、方法、语言等相互作用而衍生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社会功能。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课堂,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习惯、价值追求的角度来思考数学问题。教师通过将传统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能够营造有利于学习数学文化的氛围。这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性,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对数学文化的欣赏能力。通过创新的方法,教师可以培养初中生严谨、专注的数学素质。

此外,教师还应设计与传统数学文化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深入了解数学概念的起源以及发现数学概念的数学家的个人背景,教师可以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学习榜样,营造适合学习的课堂氛围,丰富传统数学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传统数学文化与数学学科的关系,从而提高对数学的理解,产生学习数学传统文化的兴趣。

4.通过互动教学学习传统数学文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力,强调将传统数学文化思维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此,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才能螺旋式提升,从而促进传统数学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鉴于初中生数学知识积累有限,对传统数学文化的深刻内涵理解有限,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互动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探索数学与传统文化知识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传统的数学文化,并阐明其与数学问题的关系。该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方向,进行互动学习,深入研究核心数学主题,探索数学与文化方面的关联。教师通过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互动的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传统文化知识。

此外,教师可以促进小组合作并分配传统数学文化与相关数学内容相结合的学习任务。每组学生独立工作,揭示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识别数学问题中嵌入的传统数学文化的元素。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数学文化的理解能力。小组互动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分配时间给每个小组,通过自行决定的演示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成果。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凸显探索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传统数学文化的意义。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PowerPoint幻灯片、物理演示、表演或图形和文本的组合进行,使学生能够提高多个维度的数学能力。这种方法还创建了小组之间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小组的学习模式。无论采用何种呈现方式,学生都应强调传统文化与数学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他们对传统数学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这些努力,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责任感。通过互动教学方式,将传统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活动,教师使学生能够踏上充满文化意义的数学之旅。

5.借助数学社团,彰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随着教育的改革,社团作为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欢迎的辅助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它们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的平台。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该政策要求学校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利用课余服务时间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服务平台,建立高質量的数学社团,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弘扬传统数学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要建立一个高质量的数学社团,必须优先考虑学生的兴趣。数学社团不应被视为单纯的数学辅导班,因为这可能会加深学生对数学抽象和呆板的印象。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年龄、性格和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参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带领他们进入迷人的数学世界。例如,可以采用数独、华容道、孔明锁、点阵图等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此外,导师可以通过鼓励俱乐部成员收集有关数学的短篇故事或展示和交流有关具有历史影响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此外,设计融入历史典故、数学谜语、图形设计挑战或短剧重演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社团的良好体验。数学社团通过提供刺激、愉快的环境,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热情,同时让他们沉浸在传统数学文化的美妙之中。这些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数学社团内开展的引人入胜的活动有助于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最终,高质量数学社团的建立使教师能够在创造教育空间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激发并赋予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社团为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实践方面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以刘徽的《海岛算经》为例,他在书中利用三角函数来测量高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测量校园旗杆的高度来指导学生应用这个概念。通过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测量体验,增加学生对这一理念的认识。这种亲身实践的方式激发了他们实践、讨论、进一步实践的热情,使他们认识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定理,也凝聚着古代学者的汗水、智慧和毅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文化知识进行追溯。例如,在社团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尝试重现祖冲之发明的指南车和“水碓磨”,尽管这些创造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可能显得简陋,但它们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发明。这些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学生通过手工艺实践,领略先辈的聪明才智和传统文化,形成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参加数学社团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以鼓励他们反思我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了解古代学者在科研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以及他们为数学进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通过将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该学科的价值。数学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先人创造的文化感到自豪和钦佩,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热情。

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育中,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种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全面理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数学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重要意义,点燃他们对这门学科的热情。学生可以在提高自身数学能力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数学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新忠《初中数学课堂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路径》,《中学课程辅导》2022年第26期。

[2] 汪晓勤《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若干路径》,《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6期。

[3] 陈晓婕《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策略研究》,西南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4] 何秀萍《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学周刊》2022年第9期。

[5] 邹国栋《立足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初中数学教学魅力》,《天津教育》2021年第13期。

[6] 李夏英《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构建初探》,《文理导航》2021年第2期。

[7] 乔传刚《基于传统文化渗透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之思》,《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17期。

[8] 蔡泉泉《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文理导航》2020年第7期。

[9] 屈景兰、潘祥万《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构建初探》,《数学教学通讯》2020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传统数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