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M视域下“数学阅读”助推有效教学的探究

2023-11-08张世民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史阅读

[摘  要] HPM视域下的“数学阅读”是指借助史实资料启思激趣、拓展视野、挖掘潜能. 当前的“数学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存在怯阅读与被动读的现象,教师存在欠重视与欠底蕴的情况. 文章结合HPM阅读的意蕴,提出“数学阅读”助推有效教学的措施有:构建阅读情境,启智激思;阅读复述实验,发展认知;人文故事阅读,文化熏陶.

[关键词] HPM;数学史;阅读

1972年,在第二届国际数学大会上,数学史和数学教学关系国际研究小组(简称HPM)的成立标志着这一学术领域的诞生. 虽然HPM已经诞生了五十多年,但我国从2005年才真正关注到这一领域. 近年来,关于HPM的研究文献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但大部分研究都聚焦于数学史的价值,关于实践实证的研究虽然有一些,却比较单一. 为此,笔者基于HPM视域下的“数学阅读”促进有效教学进行了大量研究,现与同行分享.

“数学阅读”现状分析

提到“阅读”这个词语,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文科类的阅读. 其实,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调查发现,当前的数学教学在“数学阅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情感方面——怯阅读

当数学教材上呈现出关于数学史方面的阅读材料时,有些学生会选择直接跳过. 交流发现,这些学生对于与数学史有关的阅读材料有一种“胆怯”心理,觉得自己读不懂,即使读懂了,对解题也没有什么帮助. 正因为这种害怕阅读的心理,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呈现出恶性循环,读得越少,越不想读,越惧怕读,不读自然没有收获与感悟.

2. 学生主动性方面——被动读

教师虽然安排了相关的“数学阅读”内容,学生却因为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愿意参与阅读或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象征性地读一遍. 这种缺乏主动性的阅读是空洞、无内容的阅读,学生在“不走心”的状态下,只是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不带思考地去读,最终因阅读内容单一、机械、零碎,颗粒无收.

3. 教师观念方面——欠重视

有些教师本身就存在“重解题,轻阅读”的心理,对“数学阅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不仅不会向学生渗透阅读的重要性,还会选择直奔主题地授课,忽视教材文本中的阅读指导内容. 在这種背景下,学生自然不会重视“数学阅读”,更无法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4. 教师能力方面——欠底蕴

有些教师完全拘泥于教材,本身的数学文化底蕴不够,无法在“数学阅读”方面给予学生充足的指导,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即使这部分教师自身重视“数学阅读”,也会因认知水平的限制,而无法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造成学生的阅读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反馈与鼓励,以致严重消减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阻碍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以上几种情况阻碍了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的发展,致使HPM的落实受到了阻碍,这也是造成数学核心素养目标无法落地生根的原因之一.

解读HPM阅读的意蕴

1. HPM阅读的内涵

HPM是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的缩写,意指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融合. HPM阅读一般指以某个知识点的数学史相关材料作为阅读内容进行阅读、分析、领悟的过程. 学生在HPM阅读过程中,通过阅读、实验、复述、感悟来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在深度阅读中感知数学思想与认知的同化意义建构,实现唤醒原有认知、激发潜能、启迪心智等作用,从本源上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奠定基础[1].

2. HPM阅读的特性

(1)历史情境性

HPM阅读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史的重现. 学生所接触到的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都是前人提炼、总结的成果. 至于它们的由来,则可通过HPM阅读来获知. HPM阅读材料能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情境再现,学生能从中感知数学思想的变通与融合,追根溯源到数学知识的源头,为揭示知识本质做铺垫.

(2)知识系统性

HPM阅读与普通阅读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能将零散的数学知识“串珠成链”,学生能从丰富的阅读材料中感知知识从何而来,如何来,到哪儿去. 这也是回归到知识的起源,从其发展进程出发,让学生明晰其应用价值的过程. 学生在阅读中能主动地深层次建构知识脉络,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等,能为后续解题夯实基础.

(3)文化育人性

每一个知识的形成背后都凝聚着数学家大量的汗水,有些知识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重构才有今天的成就. 带领学生阅读知识背后的故事,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科研精神. 有很多数学成就起源于中国,中国数学家的钻研精神与爱国精神等都具有良好的育人价值. 学生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可以感知到数学学科独有的理性精神,以及先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这能为促进学生形成正向的数学观奠定基础.

(4)素养提升性

徐利治先生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融合数学史的教育,要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与功能. 对于数学教学,HPM阅读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能高度融合数学史与教学内容的特点,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2]. 学生在HPM阅读中,能基于自身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理解阅读材料,并与史实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能让他们对数学史形成辩证的认识.

HPM阅读促进有效教学的措施

设计HPM阅读应将一个知识的“前世今生”系统地整理出来,并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在阅读材料中,让学生在感知前人的智慧的同时建构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当然,数学HPM阅读并不单纯是课堂上的事情,还需要家校联动、通力合作,这样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的阅读资源,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实现高质量的阅读成效.

1. 构建阅读情境,启智激思

(1)思维导图助力HPM阅读

思维导图具有条理清晰、主题明确、短小精悍等特点,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应用频率越来越高. 借助思维导图实施HPM閱读,能让学生从某一范畴内的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知识的主要特征,发现事物的重要属性,并将这些特征与属性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组织结构的概括.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根据数学事物的具体特征,结合不同的概括方法,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相关原理、事实与理论. 这种启发学生智慧、激活学生思维的阅读方式是鉴别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的重要途径,能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教材中的数学史一般以文字的方式呈现;而关于几何方面的史料,则常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 如人们熟悉的勾股定理的证法示例以及黄金分割等的相关实例,都是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时,可设计教学场景,进一步对史料进行拓展与延伸,将与之相关的数学家、具体发现的内容、时空情境、知识内外转化等进行融合,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阅读材料的整理.

学生能从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中体验到知识的由来,感知知识形成的坎坷,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在充分了解知识的“前世今生”后,学生则会尝试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方法去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信息技术驱动HPM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助推学科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借助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驱动HPM阅读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设计“数学阅读”材料,并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场景与知识的演变中,切身体验数学家是怎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并在产生疑惑后是利用怎样的手段解决问题的.

场景的再现,将知识发展的典故、趣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体悟知识的演变过程,起到启思激趣的作用. 此外,丰富的场景也能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源自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2. 阅读复述实验,发展认知

数学实验是发展学生认知体系的良好方式,对促进学生的自我主体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HPM阅读同样可以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带给学生亲身体验,带领学生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将阅读上升到促进学生形成切身体验的范畴. 数学实验会带给学生一种多维、运动的场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到阅读中,直达知识本质,发展学生的认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机械重复地记忆数学概念、公式或运算法则等,难以真正地领悟其原理与内涵,但通过精细实验与复述的方式去挖掘其深层含义,则能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这种通过实验促使学生进行复述的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能让他们将数学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化到长时记忆模式.

数学史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着数学史的发展. 因此,设计阅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化,鼓励学生从被动的聆听者转化成主动的叙述者,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案例1 “图形旋转”的教学.

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费马点”的史料,并自主制作成微课,到课堂上播放、交流.

学生从费马这个人物的简介开始,提出费马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 早在17世纪,不少人都在研究“在一个三角形内,哪个点和各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问题,费马作为一个业余的数学家,第一个在△ABC内找到了能使PA+PB+PC的值最小的点P. 这一发现引起了数学界的轰动,该点也被命名为费马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新课授课,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积极地探索费马点的作图方法及如何运用图形旋转进行证明,教学成效显著. 由此可见,丰富的阅读方式,能拓展视野、启思激趣、发展认知,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3. 人文故事阅读,文化熏陶

教师设置阅读任务时,若布置大量雷同的学习任务或搞题海战术,容易导致学生对这些单一的刺激丧失兴趣;若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设置一些新奇的阅读材料,则不仅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案例2 “勾股定理”的教学.

勾股定理在数学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古往今来研究勾股定理的人也特别多. 在本节课授课前,教师可从勾股定理相关的一些小故事出发,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研究兴趣.

《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如下一个故事.

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 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 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 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 ”

从中可以看出在大禹治水时期人们就对“勾三股四弦五”有了初步认识,由此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自实践.

除此之外,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也相当有趣. 他在朋友家等餐时,意外发现朋友家的地砖上的三角形的三条边向外各自延伸出正方形,巧合的是“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与大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由此,他展开猜想与证明,最终得到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这两个经典的故事,不仅充分说明了数学源自生活,还告诉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伟大的发现或许就在生活的不经意间获得.

总之,数学史承载着诸多教学信息,是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学知识的重要纽带. 在HPM视域下设计阅读活动,可借助现代化技术、小故事等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深层次地认识知识内涵,提升“数学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助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明,汪晓勤. HPM的实践和若干启示[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Z1):117-120.

[2]邹佳晨,沈中宇,汪晓勤. 架设沟通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桥梁——基于HPM-2016的文献分析[J]. 数学通报,2020,59(12):14-19+40.

作者简介:张世民(1979—),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中学数学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数学史阅读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数学史上的骗子和赌徒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数”山有路“读”为径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