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3-11-07李智刚
李智刚
摘 要:语文作为众文科之首,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一门重要学科,阅读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核心模块。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旨在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语文逻辑思维以及审美意识,是引导并帮助学生强化自身语文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学科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将核心素养科学合理地全方位渗透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透彻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架构,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质、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与文化认同感。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丰富授课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阅读教学环境,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过程中,进而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展开如下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在于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也在于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及文化理解力进行培养与提升。可以说,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及未来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新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长期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忽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索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导致学生缺乏阅读思维、语言系统架构出现缺失、阅读兴趣低迷,进而导致整体语文阅读教学成果不容乐观。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开展高效优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切实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综合素养是当前阶段高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
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随之发生相应变革。新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方位切实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打造全新教学环境,引导并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培养其具备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就业形势的专业能力及核心素养,成长为合格优秀的高质量人才。
语言的表达应用、语言系统的整体构建、语文思维发散与提升、文学审美及作品鉴赏加之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几大模块共同构成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应用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语文语言进行深度认知理解、内容梳理并总结归纳,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语言文字的特色特征及使用方法,进而切实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思维发散与提升则是指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语文学习及教师指导下,锻炼自身想象力、充分发散自身语文逻辑思维,进而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简单明了地表达自身观点,使自身语文思维得到优化升华的过程;文学审美与创造指的是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使学生切身实地感受到语言文字及语文阅读的魅力,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将其内化为自身进行作品创作的能力;文化理解与传承则是指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学习与分析鉴赏,传承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认知各个民族特色及文化,进而切实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立足于核心素养视角,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指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及表达能力、优化提升学生审美观念及品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其语文知识探索求知欲,进而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全过程[1]。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缺失实用性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仍沿用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分析文本内容,由教师直接进行文本重难点问题归纳总结,学生以“拿来式”学习方式进行文本内容阅读学习。这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授,使其对教师有极强的依赖性,无法切实培养并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索能力,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忽视学生阅读思维培养
纵观近年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大部分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多说,学生多听、多记”,这种教学氛围导致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学生所掌握的只是教师的文章阅读理解思路及技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阅读思维并没有得到发散培养,导致学生缺失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进而严重阻碍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后续学习以及未来发展。
(三)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导向
当前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通常由教师设定阅读目标,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目标自主设定经验,在脱离阅读课堂教学后自行设定阅读目标时,偏离主题、目标模糊,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指向,进而影响整体文本阅读效果,使自身阅读能力培养误入歧途。此外,部分教师在设定阅读目标时,过度依赖其他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自身阅读目标设定能力没有达到标准平均水平,加之不同的阅读内容有着不同的阅读目标,导致阅读目标设定不明确,进而致使阅读课堂教學活动的开展缺乏明确主旨、清晰层次以及实际价值,无法切实保证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影响阻碍学生阅读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四)阅读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调查研究表明,部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问题,评价体系不完善。大部分教师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过度依赖考试成绩,只以成绩的高低评定学生阅读能力的优良,加之高中生面临高考这一人生挑战,“唯分数”及功利性学习现象层出不穷,教师也过于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而忽略了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真实目的,忽视学生阅读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仅导致整体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化预期目标,也给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及后续学习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其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改革授课方式,强调内容理解
传统模式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对其投以足够的重视,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在这种环境下的阅读课堂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实际价值,缺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引导与培养,导致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革新教学理念,优化创新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文章解读能力及问题解答能力,培养学生养成独属于自身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转变教师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复述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梳理文章脉络、明确文章主旨、总结文章内容,进而贯彻落实对学生语言架构、逻辑思维进行培养与提升的新时期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除此之外,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任务教学法,也能够推动思维能力的培养与
提升[2]。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短歌行》教学为例,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了解作者曹操的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通篇阅读后,诗歌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有怎样的感悟。以这几个问题为课堂导向,明确阅读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文章内容,可以从根本上为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进而简化阅读难度,强调阅读内容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二)创设小组合作,激发创造性思维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科学规划课堂时间、合理划分学习以组内成员讨论形式,让学生解读文本内容,进而深化学习记忆、强化阅读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文章解读水平。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故都的秋》阅读教学为例,以作者描写故都的秋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怀等为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分析并归纳总结。学生可以依据文章内容进行自由讨论,积极发散语文逻辑思维,成员间相互补充、相互指正。在限定时间内讨论完毕后,指定组内成员陈述回答阅读问题,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与指正补充。通过小组讨论教学模式的创设,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踊跃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也能够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情形,构建师生、生生的有效和谐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其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夯实基础。
(三)重视深层分析,培养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只有充分并透彻掌握系统阅读和深层分析的阅读素养,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阅读文本的全面剖析、深度挖掘及归纳总结,才能够在根本上培养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综合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对其全面剖析的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进而强化学生文章鉴赏及阅读素养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行探索、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系统阅读。然后由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学生的系统阅读进行指正与补充。由此,全面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3]。
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进而切实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将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收录到教材内容中。以《红楼梦》经典选段《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章回内容,仔细研究、深度剖析并归纳总结人物特点、言语特色、人物刻画、细节描写等阅读要点。在学生分析总结完毕后,适当以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强烈的视听冲击下,融合内心阅读画面与视频图文展示,进而身临其境融入阅读文本中。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注重人物描寫和细节刻画,提升自身阅读素养,进而为后续阅读学习夯实基础。
(四)结合生活实际,提升阅读素养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注重课堂理论结合生活实际。语文阅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观点出发,依据课堂所学将阅读文本结合生活实际,进而提升自身对人生、事物、世界的感悟、理解能力。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温暖亲情,将自己代入到课文人物中,进而更加透彻全面地感知阅读文本人物情绪表达,激发学生同作者间的情感共鸣,进而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其文章解读能力。
(五)注重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科学合理创设良好阅读情境也是提升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有效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依据课文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文本内容中,进而深切体会并透彻感悟作者的真情实感。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提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观点、充分发散逻辑思维进行问题回答,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探索求知欲,潜移默化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进而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文章解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荷塘月色》为例,这是一篇经典写景散文,主旨内容为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在对该文内容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辅助教学手段创设相应阅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契合文本内容课堂环境布置,以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相关图文并搭配以相关背景音乐,由此,打造出全新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创作背景,结合作者其他文学作品《背影》《春》等,了解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及文体风格。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详细了解《荷塘月色》创作背景:当时正处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国。以此作为文章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提问学生:朱自清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文章开篇心里不宁静是因为什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概括作者夜游荷塘途中所见并剖析概括其特点意境以及整篇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提倡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阅读,学生的阅读材料仅限于教材内容、文本书籍,极大制约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当前网络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阅读素材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进而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和文化视野。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将阅读内容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形式呈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打造完善语文阅读学习体系。由此可见,适当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知识和写作技巧,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行培养与提升,潜移默化中引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及表达能力、语文思维及审美品味。因此,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多种手段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及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卫芳.对新时期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6):130-131.
[2]陈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再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2):172-174.
[3]王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天地,2019(3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