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课中和声知识的教学核心要点构架

2023-11-07王玉苍

高考·中 2023年9期
关键词:音乐课高中

王玉苍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也逐渐突显出来,它不仅可以对学生开展德育和美育的相关教学内容,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与新时代的教育模式相适应,所以高中音乐教师需要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和声知识的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不仅能给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带来不一样的变化,还能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本文通过对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究了和声知识教學在高中课程中的可行性,还对和声知识的教学方法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和声知识

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是相对比较基础的,虽然会涉及部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其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主要的教学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将音乐作为终身的爱好。因此,高中教师在开展音乐课程的教学时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音乐的理论知识,应有音乐的相关基础技能,还要重视课程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此过程中的情感激发和价值观形成,使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对声部知识教学的研究和探析,使学生在声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让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推动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艺术特点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高中音乐课程不仅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而且还缺乏一定的艺术特点,同时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也更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培养,反而忽视了音乐教学中最本质的内容。可以说,如果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中缺乏足够的优秀音乐作品,那么学生的美育教育也得不到良好的培养。而导致音乐教学缺乏艺术特点主要就是因为音乐教师开展教学的方式太传统,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抑制了音乐教学中的艺术元素,其教学内容也更偏重音乐的理论知识,进而使音乐教学的真正价值得不到切实体现。同时,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而且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理解得不透彻还会让学生难以体会到音乐教学的魅力,进而无法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狭窄

大部分的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其教学重点主要放在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和应用上,却忽视了音乐教学的其他育人功能,使音乐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没能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也没能养成相关的音乐爱好,其审美能力更是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再加上高中音乐课程的排课量也相对较少,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不仅让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还削弱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另外,有的高中音乐教师在进行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时只会照本宣科,将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之中,使得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不到拓展,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也比较薄弱。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不科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中音乐教学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由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学生很难在课堂中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这不仅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部分高中音乐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知识讲得足够细致和具体,学生就会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入和透彻,其音乐的水平也会随之越来越高,但事实上,这样反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压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高中音乐课程中教学评价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其评价内容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但是却没有关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价值观等内容的体现,使得教学评价的方式不仅十分单一,而且还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得音乐教学的效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以和声知识为教学切入点的可行性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概述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也有了新的改变,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时,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对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培养,并将其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同时,高中音乐教师还应该重视教学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音乐的熏陶,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有关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进而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时,需要将审美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让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品鉴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他们能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而美育教育的开展就是通过对音乐中可感形象的利用对学生进行审美的熏陶,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让学生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高中音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音乐,使音乐成为学生的爱好。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变得愉悦和舒适,还能让学生对音乐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将音乐发展为自己的终身爱好。

(二)以和声知识为教学切入点

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对和声知识的研究,对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分析。第一,高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时,作品中的和声要素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而且学生在学习了声乐知识后,不仅对音乐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还能够在音乐鉴赏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它也是符合新课标理念中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标准。第二,和声相较于其他的音乐要素来说,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其美感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感受到,再加上如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和声知识的教学也更便于实施,因此和声知识教学不仅具备教学的可行性,还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三、声乐教学方法的研究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和声知识教学是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高中音乐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寻找合适的切入时机,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提升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促进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不仅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视频剪辑、音乐制作等,还对声乐知识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音樂教师可以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灵活应用提升声乐知识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声乐知识教学来说,主要采用的就是有关音乐制作的网络技术,其中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软件设施则涉及了有关编曲、录音等方面的软件。所以高中音乐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声乐教学中必备的教学辅助设备。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固定且单一,尤其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多种多样且十分丰富,而且还会因教师和学生的不同,以及具体课程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设备或教学手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辅助教师将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视听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识记能力,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而这也正是声乐教学中一直以来的教学难点,学生总是缺少对音乐的感受力,也很难在此过程中受到有关音乐美感的熏陶。为了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高中音乐教师可以将课件中的范例拷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对其慢慢地品味和琢磨,这样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音乐,还能让部分感受力较弱的学生也能通过课下的学习来提高音乐能力,进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音乐自信心得到了极大增强[2]。

(二)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

通过对高中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模块的研究,分析声乐知识教学在该模块中的教学切入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和声的魅力,进而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热爱。

以《长江之歌》举例说明,首先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然后对《长江之歌》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教学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快速、轻易地接受有关声乐知识的教学。同时为了使教学的切入更加自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将这部分的准备工作完成:将《长江之歌》涉及和声部分的八个小节的简谱和五线谱等合唱谱例准备好;将这八个小节里人声的4个声部的分轨音频录制好;两个学生录制一个声部,总共录制八名学生的分轨音频;让三名学生在课前掌握控制音频播放的步骤。教师在开展组织教学时,需要让教学环节具备一定的层次性,能够让教学的内容环环相扣,这是达成教学预期效果的关键。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教师先进行《长江之歌》中有关男低音声部的八小节合唱部分的音频播放,然后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首歌,知不知道歌曲的名字,听起来感觉怎么样;第二,播放有伴奏的男低音声部部分的音频;第三,将录制的男高音声部和女低音声部的音频分别进行单独的播放;第四,将前面播放的三个声部合在一起播放;第五,同时播发四个声部的音频;第六,让学生对女高音声部的音频进行鉴赏,然后再将男高音声部的音频和其一起播放,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其中的区别;第七,让学生进行每个声部的演唱,并和之前学生录制的音频比对,还可以再听听学生单独的音轨;第八,带领学生进行合唱;第九,欣赏完整的《长江之歌》;第十,讲解有关和声的知识,如声部的名称等[3]。

(三)歌唱模块的教学

通过对高中音乐教材的分析,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六个模块中的《歌唱》模块是最适合进行和声知识教学的,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可以对该模块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其适合开展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和声知识的教学效果。在教材中的《歌唱》模块里,合唱教学是重点内容,这不仅给和声知识教学的切入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该模块中有关合唱的作品也是最多的,而且所选取的皆为经典,比起其他的教学模块来说所能开展和声教学的音乐作品要更多[4]。从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所配备的教学设施来看,大部分高中的音乐课程都没有开设多个教学模考的资源和设备支持,由于作为必修课程的《音乐鉴赏》模块大概需要占用两学期的教学时间,所以学生基本需要到高二才能开始《歌唱》模块的学习,这期间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的音乐专业知识,其年龄的增长也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变得更成熟,再加上音乐基础技能的提高,使得学生在进行和声知识的学习时会更加得心应手,也能更快地掌握和应用。

(四)其余模块的教学建议

据调查,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除了《音乐鉴赏》模块和《歌唱》模块外,其余四个模块的选修人数都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可以将这四个模块的教学放在一起进行简要探讨和论述。首先是《音乐与舞蹈》模块,由于它的教学侧重点主要在于舞蹈艺术的相关内容上,所以并不适合以音乐的某一要素为教学切入点,音乐教师在进行声乐知识的教学时也不应从该模块入手,而《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也是同样的情况。在《演奏》模块中,如果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和声知识,那么学生对于合奏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对比以及节奏风格也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学生在具备一定和声基础后再进行演奏时,能够将曲谱中的音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将它们视为独立而没有生气的单音,而这样的演奏也会更加地富有感情。通常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都是对音乐有一定爱好,且本身具备一定的乐器演奏技能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授一些较难的和声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势让学生对声部知识的学习保持兴趣。最后,关于《创作》模块,其主要是教学歌曲旋律的创作,因此与和声知识的联系也相对较小,但是具备一定和声知识基础的学生在创作时不仅创作的歌曲难度会提高,其创作水平也会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在该模块中引入一些和声知识,但不建议涉及过多、过难的和声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需要高中音乐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使其能够和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相适应。因此,教师在对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时,可以采用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手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让高中音乐课程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中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琼梅.试谈高中音乐教学[J].南北桥,2019(13):89.

[2]周玉娥,张艺.案例教学在和声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6):120-123.

[3]唐文斐.新课标下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4]李隆庆.论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创新发

展[J].黄河之声,2019(23):98-99.

猜你喜欢

音乐课高中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