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茸香辣调味酱的研制

2023-11-07杜琨

食品工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调味酱花椒粉姜蒜

杜琨

武警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保障学院(西安 710086)

松茸(Tricholoma matssutake)为担子菌亚门伞菌目口蘑科真菌,生长在海拔3 500 m以上的温带和寒温带松栎等树木根部,是珍稀的天然野生食药两用菌,根据野生资源现状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2]。松茸素有“菌中之王”的美誉,其肉质肥厚、香气宜人、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风味成分及营养价值[3-4]。松茸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多糖、多肽、甾类、萜类以及多种酶等物质,具有增强免疫、抗癌、促肠胃、改善心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保肝脏、抗衰老养颜等多种功效[5-6]。

在我国,松茸主要产于东北地区、四川西南、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海拔较高的林区。松茸由于生长偏远山区、不易贮运、采收期短等原因,加工尚处起步阶段,仅有少数干制品、保健品和极个别药品的开发。松茸中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5.29%,其中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5.67%和6.21%。富含硒、铁和维生素E。因此,松茸在精深加工产品特别是调味品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此研究旨在利用松茸开发一种具有滋味鲜美、营养健康、风味独特、市场欢迎特点的香辣松茸酱,研究并优化其生产工艺,为此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新鲜松茸(四川成都沙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选用长度在7~9 cm,菌帽比伞柄大,未破膜的新鲜二级松茸);黄酱(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大豆油、小米椒、白砂糖,花椒粉、鸡精、葱姜蒜粉等(市售)。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HH-S4型A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SW-CJ-1F无菌操作台(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公司制造);XY280B手提式不锈钢蒸汽消毒器(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PHS-3C精密pH计(上海仪电雷磁仪器有限公司)。

1.3 操作工艺要点

原料验收:选用长度7~9 cm新鲜无病害的松茸,用流动水清洗干净。

预煮冷却:在12%的食盐沸水中漂烫3 min,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

盐渍:将冷却的松茸放入浓度为26%的沸食盐水中盐渍30 min。

切片脱盐:切成片状,在清水中脱盐至含盐量6%左右。

半烘干:在鼓风干燥箱中对松茸进行半烘干,使松茸含水量降低至50%~60%。

切碎:将半烘干的松茸切成细丁。

炒制:锅中倒入花生油,将松茸细丁、小米椒末炒香,再加入黄酱、白砂糖、花椒粉、胡椒粉、味精、葱姜蒜粉,控制温度在130 ℃左右,炒制时间5~6 min。

灌装:采用灭过菌的玻璃瓶灌装,不要装得过满,留有一定的顶隙。

排气封盖:在100 ℃水浴中加热排气15 min。真空封盖。

高温灭菌:将封盖后的罐头放入不锈钢蒸汽消毒器中,在121 ℃条件下灭菌50 min,迅速冷却至40℃以下。

成品检验:将灭菌后的罐头表面洗净晾干,去除低顶隙和炸裂罐,入库常温贮存。

1.4 试验方法

1.4.1 松茸半烘干时间的确定

新鲜松茸表面湿滑,不易切丁,对其进行半干处理,便于切丁,增强呈味。采用鼓风干燥箱烘至半干,根据预试验研究,将半烘干温度控制在55 ℃左右。进行2,3,4和5 h等不同时间的半干制,根据感官评定选择最佳的半烘干时间。

1.4.2 大豆油用量的确定

采用大豆油炒香松茸调味酱的各种配料,可增强松茸酱的风味,在60 ℃条件下,考察添加量15%,20%,25%和30%的大豆油对松茸酱炒制后的感官评定。

1.4.3 松茸酱配方的正交优化[7-9]

以松茸、黄酱、小米椒作为松茸酱主体。黄酱有利于松茸酱的酱体形成,增强其酱香味,采用小米椒使松茸酱增强香辣味。其他辅料花椒粉、葱姜蒜粉、鸡精、白砂糖等可增强其鲜香味,采用L8(27)对海鲜酱配方进行七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根据预试验,设置各因素的水平,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单位:%

1.4.4 感官评定标准

根据色泽、滋味、香气和形态等因素对松茸调味酱品质影响的大小,分别赋予相同的权重(色泽25%、滋味25%、香气25%,形态25%),由20名(男女各10)专业人员组成评定小组,按照感官评定标准,分别从4个方面对松茸调味酱品质进行感官评定,评分标准见表2。

表2 松茸调味酱的感官评定标准

1.4.5 松茸调味酱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感官指标检测,并对氨基酸态氮、总酸及细菌总数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半烘干时间对松茸调味酱品质的影响

松茸的半烘干时间影响松茸调味酱的品质。经55℃不同时间的干制,松茸肉丁呈现不同的感官品质,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55 ℃条件下烘干3 h的松茸品质最佳。烘制过程中,松茸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发生美拉德反应,蛋白质及脂类氧化降解,产生了新的风味成分,降低了水分含量,增强了松茸的特有鲜味。

2.2 大豆油用量对松茸调味酱品质的影响

加入一定量的大豆油对松茸调味酱的各种主辅料进行炒制,可以使松茸调味酱的各种主辅料受热均匀,炒出香味。大豆油用量是松茸调味酱炒制过程中影响酱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大豆油油温控制在130 ℃左右,不同大豆油添加量炒制的松茸调味酱品质见表4。

表4 大豆油用量对松茸调味酱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大豆油用量为20%和25%时,松茸调味酱色泽发暗,口感较干,松茸粒和酱分离;油用量35%时,松茸过于油腻,掩盖松茸的香味;大豆油用量为30%时,松茸调味酱色泽发亮色泽红亮,有松茸的香味,并伴有酱香味和香辣味,品质最佳。

2.3 松茸调味酱配方优化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松茸香辣调味酱的配方优化正交试验及结果见表5。在以半干松茸、黄酱、小米椒、花椒粉、葱姜蒜粉、鸡精和白砂糖为因素的情况下,对极差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各因素对松茸香辣调味酱感官品质的影响大小顺序:A>C>D>E>F>G>B(松茸丁添加量>小米椒添加量>花椒粉添加量>葱姜蒜粉混合添加量>鸡精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黄酱添加量),最优组合为A1B1C2D1E1F1G2。即松茸添加量为25%,黄酱添加量为42%,小米椒添加量为5%,花椒粉添加量为0.3%,葱姜蒜粉添加量为0.3%,鸡精添加量为0.5%,白砂糖添加量为6%。

2.4 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见表6。

表6 产品质量指标

3 结论

在传统调味酱生产工艺条件下,以新鲜松茸、黄酱、小米椒、植物油、花椒粉、葱姜蒜粉、鸡精、白砂糖等为基料,通过松茸半干制、切丁,基料炒制后制成的香辣型松茸酱,提升了松茸调味酱的营养和风味,并利用感官评价确定了松茸在55 ℃的半烘干时间为3 h,炒制需要的大豆油用量为30%,采用正交优化试验得出松茸香辣调味酱的最佳配方:松茸添加量25%,黄酱添加量42%,小米椒添加量5%,花椒粉添加量0.3%,葱姜蒜粉添加量0.3%,鸡精添加量0.5%,白砂糖添加量6%。按上述配方制得的松茸香辣调味酱产品色泽红亮,具有浓郁的松茸风味和香辣味,酱汁黏稠度合理,营养丰富,产品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为复合调味酱的开发提供了参数支撑和参考。

猜你喜欢

调味酱花椒粉姜蒜
HPLC测定花椒粉中罗丹明B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没胃口照样吃的香
煮好意大利面的四大绝招
麻婆豆腐
河蚬风味调味酱加工工艺及发酵条件优化
种地的智慧
烧菜放葱姜蒜可保护维生素C
莫跟风
我的葱姜蒜“进化史”
调味酱竞争格局预示潜在的市场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