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我国乳腺癌筛查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

2023-11-07吴凯平陈伟贤

广西医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发文乳腺筛查

贾 卫 吴凯平 陈伟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230万例,死亡病例68.5万例,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1]。研究表明,3%~10%的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诊断延迟可能是导致乳腺癌转移率、病死率增高的原因之一[2-3]。因此,将乳腺癌管理关口前移,积极开展乳腺癌筛查,在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乳腺癌筛查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乳腺癌筛查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乳腺癌”“筛查”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设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初步检索出2 713篇文献(见图1)。人工剔除会议纪要、征文启事、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等,最终纳入2 029篇文献,并以Refworks格式导出。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图

1.2 研究方法 采用CiteSpace 6.1 R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4]。软件参数设置如下:时间跨度设置为198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单个时间切片为1年,阈值项选择Top N并设为50,词语来源为标题、摘要、关键词,剪切方式选择pathfinder(寻径网络法),其余参数为默认值。依次对发文量、研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包括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

2 结 果

2.1 我国乳腺癌筛查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年度分布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我国乳腺癌筛查的文献最早发表于1989年,1989—2007年的年度发文量较少(均<20篇),2008—2013年的年度发文量迅速增长,而2014—2021年的年度发文量呈波动增长趋势,虽然2014年、2018年的年度发文量较前一年有所下降,但该阶段的年度发文量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均>140篇),见图2。

图2 我国乳腺癌筛查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年度分布

2.2 我国乳腺癌筛查相关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 采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研究机构可视化图谱,共得到1 777个节点和1 194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 8,连线稀疏,说明研究机构呈分散状态,合作较少。全国共有1 777个研究机构发表乳腺癌筛查相关文献,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多为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其次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见图3、表1。

表1 我国乳腺癌筛查相关文献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

图3 研究机构可视化图谱

2.3 我国乳腺癌筛查相关文献的作者分布 采用CiteSpace软件生成作者可视化图谱,共得到4 348个节点和13 186条连线,网络密度仅0.001 4,表明作者间合作密度与频率较低,见图4。发文量排名前15的作者依次为李静(14篇)、王欣(14篇)、石菊芳(12篇)、陈万青(10篇)、孙强(10篇)、代敏(10篇)、李霓(10篇)、王乐(9篇)、连臻强(9篇)、陈可欣(9篇)、李佳圆(8篇)、张斌(8篇)、柳光宇(8篇)、李江(8篇)、韩历丽(8篇),上述作者的合计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7.24%。

图4 作者可视化图谱

2.4 关键词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出现频次排名前15的关键词见表2。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对数极大似然率聚类算法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图谱模块值Q值=0.472 5,平均轮廓值S值=0.786 3,表明聚类合理、结果可信[5]。关键词聚类图谱共形成13个热点主题,即筛查、乳腺钼靶、宫颈癌、乳腺疾病、乳腺肿瘤、癌症、肿瘤筛查、肿瘤、乳腺超声、乳腺摄影、卫生计生、二级预防、深度学习。

表2 出现频次排名前15的关键词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2.4.2 关键词突现分析:进一步分析关键词的突现情况,共得到12个突现词,其中持续时间最久的突现词是乳腺摄影,突现强度最高的是乳腺钼靶,最新突现的是乳腺钼靶和深度学习,见图6。

图6 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 论

3.1 我国学者对乳腺癌筛查研究的关注度逐步升高 陈耀如等[6]于1989年提出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性,随后相关研究进入探索期(1989—2007年),该时期的年度发文量较少。而2008年起发文量开始大幅增长,这可能与2008年原卫生部启动城市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有关,且2009年我国农村地区两癌筛查项目启动,筛查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在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学者对乳腺癌筛查研究的关注度迅速上升。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国外乳腺癌筛查率与诊断率大幅下降[7],但我国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未见明显波动,可见在疫情期间乳腺癌筛查研究仍处于重要地位。

3.2 乳腺癌筛查相关文献的高频发文机构与发文作者 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均来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且多为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乳腺癌筛查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与科研实力。其中,来自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王欣团队早在1997年就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查相关研究,且侧重于探索筛查模式、筛查效果与质量评估等[8-9];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李静团队与多个研究机构形成合作关系,致力于探讨乳腺癌筛查技术、分析筛查结果、循证研究及指南制定[10-11];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孙强团队在乳腺癌筛查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针对不同人群的筛查策略[12];以陈可欣等为代表的团队,致力于乳腺癌筛查方案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13-14];以柳光宇为代表的团队,侧重于探索乳腺癌筛查模式、比较成本效益与分析筛查结果[15-16]。但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仅局限于研究机构内部,跨机构、跨区域团队的合作相对较少,这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筛查研究的持续发展。

3.3 我国乳腺癌筛查研究的热点主题 CiteSpace软件可通过聚类算法生成研究领域的知识聚类,并提取标签以标注聚类结果,以此反映研究的热点主题。本研究将高频关键词与聚类结果相结合,并参考相关文献,将我国乳腺癌筛查研究的热点主题归纳如下。

3.3.1 农村妇女为乳腺癌筛查研究的热点人群:研究显示,与城市妇女相比,农村妇女确诊乳腺癌时病理分期更晚,这可能与农村乳腺癌筛查率普遍较低有关[17-18]。农村妇女由于受经济卫生条件的限制,加之疾病认知与自我保健意识等相对较差[19],其参与乳腺癌筛查的意愿较低[20],故被视为乳腺癌筛查重点人群。尽管近年来针对农村地区的筛查政策与资金支持不断增加,但如何提高该群体的筛查意愿、合理安排筛查时间与场所、完善筛查及随访模式等仍是研究的难点。此外,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妇女大规模进入城市工作,由于住所不固定、收入相对低、对环境不熟悉等,该群体参与乳腺癌筛查的意愿仍偏低[21],值得进一步关注。

3.3.2 两癌筛查为重点关注的筛查方式:两癌筛查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之一,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以35岁及以上女性为筛查对象,以乳房体检和超声检查为主要手段,筛查过程具有多部门合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等特点。研究显示,2019年我国总体两癌筛查率为52.6%,且预计到2030年将高于90%[22],其不仅惠及广大女性,也为科研工作者明确乳腺癌流行现状、识别疾病危险因素等提供了有力依据。但从开展过程来看,两癌筛查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贫困地区缺乏良好的组织计划、筛查结果阳性诊断标准不一致、筛查发现原位癌的比例较低、尚未建立完善的随访与转诊制度等。因此,两癌筛查仍为研究的热点主题。

3.3.3 筛查技术是出现较早且持续较久的热点主题: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超声、乳腺摄影(乳腺钼靶)、深度学习等筛查技术为乳腺癌筛查领域的热点主题。其中乳腺摄影早在1993年突现,突现时间持久,2018年以“乳腺钼靶”这一名称再次突现,为经典的研究方向;深度学习于2018年突现,是近年来的前沿热点。结合相关文献发现,筛查技术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不同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包括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的比较;二是不同技术用于乳腺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三是不同技术筛查影像结果的分析。

乳腺摄影又称乳腺钼靶,具有较高的影像分辨率,可发现微小钙化灶及肿块征象,在欧美国家被视为乳腺癌的主要筛查方式,但其在致密型腺体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因此不完全适用于筛查乳房小而致密的亚洲女性。相比之下,乳腺超声在致密型腺体中具有较高敏感性[23],且具有便捷、廉价、无辐射等优点,因而国内指南推荐单独使用乳腺超声对一般风险人群进行乳腺癌筛查。人工智能辅助筛查和诊断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等技术创建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可实现对图像预筛查、自动生成部分诊断报告等,从而为医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24]。现已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几乎与医学影像专家水平相当,该途径或可提高乳腺癌筛查效率,解决基层机构医师少、技术参差不齐造成的筛查准确率不高等问题[25]。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较好,但其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知晓率低、行业标准缺乏等方面限制。

3.3.4 健康教育是促进筛查行为的主要干预手段:知识缺乏会限制癌症筛查行为[26],而我国女性对乳腺癌预防与筛查知识的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27]。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成为促进筛查行为的重要手段。彭惠诗等[28]发现,通过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女性对乳腺癌的认知水平、消除认知偏差,提高筛查参与率。蒋燕等[29]进一步比较了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教育对社区妇女乳腺癌筛查知识、筛查信念的影响,发现前者的效果更佳。可见,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筛查是一种需长期坚持的健康行为,其受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社会心理学或行为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所构建的健康教育方案或可更好地发挥促进健康行为的作用。此外,“互联网+”线上干预或成为未来主流的干预形式,但线上媒介的开发与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仍有待探究。

3.4 小结与展望 我国乳腺癌筛查研究历经3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王欣、李静、孙强等高产学者已形成凝聚力较强的研究团队,但学者间跨地域、跨机构的学术合作仍有待加强。目前乳腺癌筛查研究以农村妇女作为热点人群,以两癌筛查为主要契机,以健康教育为促进筛查行为的重要手段,以乳腺超声、乳腺摄影(乳腺钼靶)、深度学习等筛查技术为热点主题。今后乳腺癌筛查将立足现有医疗资源促进全社会参与,不断提高筛查的覆盖率、准确率,也将融入更多数字化技术来提高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研究数据仅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难以保证结果的全面性;缺乏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研究,未来可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发文乳腺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