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思政建设探究

2023-11-06高寅菲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7期
关键词:思政建设高校体育

高寅菲

摘  要:高校体育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之举。本文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分析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具体情况,采取积极发展和转移策略,逐一解决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当中认同感不足、行动力不足、协同性不足和制度化不足等问题。通过调动核心行动者的方式,发挥高校在体育思政建设网络中的绝对作用,打通强制通行点,扩充高校体育思政教学内容,制定群体利益链,完善体育思政教学绩效考核体系,调动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的三方行动者积极性,形成稳固的行动者发展联盟,助推高校体育思政建设落地。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  高校体育  思政建设  强制通行点   群体利益链

Study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or Network Theory

GAO Yinfei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s, Datong, Shanxi  Province, 037009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aliz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also an important act of promoting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ollege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adopts positive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strategies to defeat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identity, lack of action,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lac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college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ne by one. By mobilizing the core actors, the absolute rol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network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 compulsory access points should be opened up, the content of college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hould be expanded, the group interest chain should be formulated,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 of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hould be improv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three actors in college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mobilized, and a solid development alliance of actors should be formed. Promote college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landing.

Key Words:Actor network theory;College sports;Civic politics construction;Mandatory access point;Group interest chain

基于行動者网络理论对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网络进行探究,能够帮助高校工作者精准把握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存在的薄弱之处,化解其中问题。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于高校体育思政建设探究有着良好适应性,能够不断激发行动者参与进来,调动各方行动者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实践引导理论支持,构建新时期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发展网络,扩大影响范围。

1行动者网络理论与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的内在关联

在20世纪70年代哲学、科学就已经朝着社会学方向延伸,形成科学实践哲学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1]。以布鲁诺·拉图尔、米歇尔·卡龙为代表所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社会、科学以及教育领域等方面均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并且成为分析探讨社会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人们在进行知识建构和生产的过程当中,包括人的主体以及共同体在内的人类力量,和知识建构所需要的规章制度、设备、仪器、内容、地点、时间等非人类力量,行动者网络理论将人类力量以及非人类力量均视成行动者或施动者,共同构建出内部的行动者网络。部分行动者会选择走出设定的环境,与企业、政府、媒体和公众打交道,招募和吸引更多行动者参与进来,通过将生产知识和成果转移出去的方式,构建更加广泛而密集的行动者网络[2]。

行动者网络的理论特性与高校体育思政建设有着较高的契合度。

首先,高校体育思政建设融合人类与非人类力量、自然与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知识杂合体。

其次,在整个传播的过程当中,教师、学校和学生通过转移、动员的方式扩大行为规模,实现思政建设体育课程和学生之间深度联合,产生多重性、抑制性的行动者网络。

再次,学校及老师作为网络的发起者,动员各类媒介与资源构建起支撑体育思政建设的网络基础,让学生提升体育思政水平变成可能,也为其他行动者的知识学习力实现设置强制性通行点。

最后,就转移这一环节来说,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的多方行动人员都拥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在不同利益诉求和立场诉求上推动转移行为的持续发生,包括利益赋予、利益动员、利益征召和问题呈现[3]。

2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的问题显现

2.1认同感不足,高校体育思政建设三方自觉性被压制

行动者对于所处环境以及所从事工作的积极性来源于自身认同感,也是各方行为主体参与构成行动者网络的重要基础[4]。在高校体育思政网络建设当中,各方行动者对于思政建设的认同感普遍较差,部分体育教师对于思政建设仅停留在政策和概念层面,就体育学科如何落实思政建设理念缺乏深入探究和了解,无法从教师角色上进一步承担起教书育人、改善思想思政水平的责任。尽管认识到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由于体育课程的规制,虽进行相应的尝试,但结果却未能达到预期设想,造成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建设内容过于呆板,忽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品德的塑造,影响人才培养和道德培养。结合高校的具体教育层面来说,不论学生、教师亦或领导,大部分针对体育思政工作存在较差的共情能力,很难将体育课程内容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以及报效祖国相关联,并且缺乏关注国家大事小情的热情和兴趣。学生本身缺乏强烈的自我认同,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当中,学生作为重要的一环,也应强化自我认同,拥有改变自我的力量。许多学生认为此事事不关己,本身人微言轻,自身影响力无法撼动社会的大发展方向,缺乏体育思政工作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导致现如今许多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缺乏行动者支持和行动者基础。

2.2行动力不足,高校体育思政建设被架空

认同感不足导致行动力不足,影响到网络内部行动者的发展进步。当下政府对于思政建设工作的推进脚步开始放缓,时至今日,有关体育思政教学的指南内容尚未出台,保障性政策和辅助性政策很难落实,行动者教学无从参考、无所依据,致使课程推进效率很难保障[5]。对于思政资源的挖掘,主要来源于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创设和优化。尽管体育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思政资源汇聚和思政教育特性,但在具体思政建设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对于思政资源内在特性认知不足、无法找准思政教学与体育课程对接的问题。课上只是机械性展现思政元素,很难发挥实际育人的作用,并且部分教师无法深挖思政资源,疏于从体育运动项目角度探讨思政切入点,弱化体育课程与思政教学的整合性。对于思政资源的梳理和挖掘始终影响最终的传输水平和教学效果。充足的思政资源,也是保障体育教师有序推进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思想建设规律和学科特性,从不同运动项目当中充分挖掘思政资源,结合课外训练、运动竞赛、课堂教学的方式,传递显性思政元素,凝聚隐性思政使命,为体育教学提供充足的思政资源。然而多数高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缺乏经验,通常只注重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体育竞技成绩。对于体育思政建设这项长期育人的工作,泄于督导、耐心不足,导致高校行动效能无法展现。学生群体在领导忽视教师资源发掘不足的情况之下,对体育思政教学的反应欠佳,在各种形式上的研学课程和训练当中配合性较差,缺乏主动实践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3协同性不足,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组织松散

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行动者在行动者网络发展中无法发挥出关键力量,行动力不足诱发协调性欠缺,影响到行动者网络整体的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6]。许多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存在明显协同性不足,在人员协同方面,高校体育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单一互动途径和互动方式,很少有组织专门对体育教师进行集体教研和集体培训。在思政教学时,通常以单兵作战和自我摸索为主,抑制教学内容优化;在环节协同方面,呈现出显著不足。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的整体网络建设来说,从发展的頂层设计到最终的底层落实,缺乏明确的层次体系,在执行环节上存在显著脱节,缺乏落实的措施。就体育教学这一关键内容来说,在主题选择、案例分析、元素挖掘、教学融入、课例设计和效果检验等方面存在衔接不良、设计混乱,内容生硬等问题,导致最终创设的思政课程与体育教学毫无关联,无法达到教书育人效果;在区域协同方面,大部分高校选择各自为政,区域间未形成强有力的育人合力,并且受到资源竞争、教育壁垒、利益博弈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各高校之间在体育思政建设工作当中,通常互不通气,阻碍体育思政课程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影响育人合力的发挥。

2.4制度化不足,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少保障

制度化薄弱是影响行动者网络的重要问题,拥有有效健全体育思政建设制度,是更新体育思政建设课程规范教学环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和培养体育教师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7]。结合宏观发展层面来说,《通知》和《纲要》当中规定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思政建设机制,强化课程内容与思政工作的密切联结。部分高校也依据有关的精神指引和建设要求,开展专业内部思政建设工作。但从微观发展的角度来说,体育思政建设在具体推进时,对于评价形式过于强调,导致体育教师侧重偏向于科研成果获得以及教学成效提升,如在职称晋升、奖惩和评比方面,过分强调科研成果产出,对教学中增值性和过程性评价则较少,体育老师的思政建设能力高低很难判别。现如今许多激励机制过分单一,一味强调物质奖励缺乏相的精神奖励,致使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倾向于物欲化,影响到言传身教以及以身作则。

3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高校体育思政建设的发展路径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推动之下,就上述问题进行审视,结合当前体育思政建设的发展实际,明确强制通行点,提升行动者行动能力,完善群体利益链条。

3.1调动核心行动者,发挥高校在体育思政建设网络中的绝对作用

高校始终在思政建设当中占据着无可比拟的位置,也是体育思政建设的落地场域和执行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出高校核心行动者的作用。强化教育理念宣传,高校通过定期组织师生调研会、专家座谈会以及交流会的方式,宣传思政理念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励教育工作者能够追求自己职业理想。树立学生爱党报国的远大抱负,用理念的力量松动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当前陈腐的土壤,也为其他的行动者行动扎下自觉思想。形式创新方面,当前体育思政课程在建设和工作推广方面存在模式单一的问题,通常依靠行政督导方式进行推进,需要借助家庭和社会力量融入现代科学信息手段,搭建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家校联动、校企联动、专家联动,依靠教师发展中心、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等方式,实现教学创新、教学培训和合作探究,为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奠定基础;打破组织壁垒方面,高校应着力打破政教处、组织部、宣传处、学工部的壁垒,减少互不通气和各自为政的情况,搞好体育思政课程为基础,形成发展合力,把握教学组织课程设计评审方案,落实多环节、多主体、多要素的发展关系,切实履行好发展职能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为更好推动高校体育思政建设落实,需要设置各方行动者密切行动的强制通行点,充分提升思政资源创设能力,挖掘体育课程与思政相关元素。

3.2打通强制通行点,扩充高校体育思政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思政课程建设时,要始终把握内生性原则,发掘有关的教学资源,从教学视角入手,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始终与立德树人这一整体目标相关联,强化体育态度、体育情感和体育道德的培养,以规则为切入点,将学生的规则意识、竞赛意识与思政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完成多维发展的教学目标。结合专项发展的视角入手,把握体育学科的课程特色,每一项运动本身都有着具体的内在价值,如北京冬奥精神、女排精神,相关知识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处理,将其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体育需求,强化对于专项知识全面认识,结合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历史的眼光探究体育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在授课中善于结合有关知识点,讲解体育学科的历史贡献、发展成就以及当下学术前沿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发展历程。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要求,讲述体育行业潜在产业和优势產业,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学生进行合理教学安排。从文化发展角度,强化专业自信和学科自信,提升思政教学水平,开阔体育课程的人文视野,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课程相结合,让体育教师在进行思政建设时有强大的支撑,强化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自信,对于体育专业的自信。

3.3构建群体利益链,完善体育思政教育绩效考核体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育教学当中没有固定的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办法才是进行思政建设的最优解,改变传统渗透式说教式的填鸭式教学办法,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匹配思政建设内容,在教学计划落实时挖掘思政元素办法,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传播话语,体育课堂倾向于技术型和知识型,思政课程则更倾向于政治性和价值性。因此在体育思政建设当中,需要将思政课程话语转向为体育课程话语,再将政治话语转变为日常话语。体育教师也需要以身作则,立足课堂话语的示范性,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给予学生榜样示范,强调课程话语的互动性和引导性。此外,体育教师也要强化课内、课外的连接,使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合的方式,推动思政教育全方位落实,达到课内、课外育人成效的最优化。强化校内校外的廉洁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到取长补短、联合发力,利益驱使会激发行动者行动效能,调动行动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体育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纳入高校领导层面的政绩考核当中,通过满意度评价、自评工作和第三方评估方式,完善绩效评估内容,搭建透明化、合理化功利机制,促进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履行。要将体育思政教学能力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职称晋升、绩效评定、年终奖励挂钩,引导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思政课程有关的教育培训课程创新和教学实践中,将体育思政课程学习结果纳入到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中。通过学生互评、自我测评、教师评价、追踪反馈等方式,将学生的体育思政学习成果和表现与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选、班干部评选相挂钩,将其设定为合理科学的指标权重指向,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养德,履行自我职责,积极健全转移策略,消除行动者网络之间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沟通渠道不畅行为和利益博弈行为,让利益变成价值,关注学生与教师的同频幅度,增强彼此获得感,强化评价主体间交流能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来实现质性评价、长期性评价和多元评价,通过树典型抓标杆的方式评审教师水平,通过情感激励、兴趣激励和行为激励等方式,强化体育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4结语

高校体育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根本的要求,也是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利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探究高校体育思政建设,能够帮助高校体育思政建设开拓分析思路、丰富研究内容,为后续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指导。高校体育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化、长期化的工程,需要持续激励各方行动者,构建联动协同的网络化发展体系,以此形成稳定坚固的行动者联盟,推动高校体育思政课程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储节旺,罗怡帆,莫玲.行动者网络理论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OL].情报理论与实践:1-13[2023-07-14].

[2]王清梅,钱俊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3(6):97-103.

[3]吕志伟,王云珂.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问题聚焦与破解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17):133-136.

[4]陈潭,刘璇.行动者网络参与社区营造的再生产——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区适用性分析[J].行政论坛,2023,30(3):47-55.

[5]谭宏泽.社会治理视域下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再审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26-134.

[6]杜然然,巩霞,高东平等.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中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4):192-196.

[7]张静,任祖泉,陈程.供需理论视角下高校体育学科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武术研究,2023,8(4):146-149.

猜你喜欢

思政建设高校体育
煤矿生产区队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对农村商业银行职工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提升策略的探讨
党校教育要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后勤工作要以育人为己任
浅谈电力工会加强企业思政建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