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地理教学的价值意义与实施策略
2023-11-04施凯
摘 要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利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地理教学有助于活化资源配置,促进知识理解;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育人实效;丰富课程内容,训练学科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乡土经验,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回归乡土地域,因地制宜,提高学生探索力;凝聚乡土精神,情智结合,增强学生爱国情;开展乡土体验,行知合一,训练学生实践力。
关键词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地理教学;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3)06-0075-03
一、走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就地理教学来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鼓励教师联系乡土实际,积极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活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而将原理和案例紧密结合起来,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
通常来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等反映群众文化并有着积极意义的一些教育内容,具体包括历史、地理、生态环境、科技、习俗和生活生产经验等不同内容。从分类上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分为实物资源和文献资源。实物资源即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资源,是可以直接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究的地理课程资源,如动植物、气候环境、土壤岩石、山川河流、胡泊沼泽等。文献资源主要是指各种有关乡土地理记载和研究的文献,以文本的形式存在,包括书籍、杂志、论文、国家统计资料等。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现实性强。现实性强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一大优点,它涉及老百姓的生活常识和社会经验,可谓“茶米油酱醋茶”无所不包。因此,学生习得的地理知识往往更接地气,也更细致、更生动、更有用。二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时效性强于普通资源。乡土地理是一个现实、活跃的领域,诸如公路、铁路、园区、工厂、城市化等现象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能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三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辐射性更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还是历史、文化、环保、人口统计、政策规划甚至可以推行有关走遍中国、一带一路等国际地理教育计划的重要工具。
二、乡土地理课堂资源融入地理教学的价值意义
(一)活化资源配置,促进知识理解
从教材使用的角度来看,案例既是教学的素材,又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和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将乡土地理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既能延伸、拓展教材内容,丰富地方课程资源,又能体现地理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对地理实际问题的分析、探究能力的要求,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从历史溯源来看,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教授,于1929年在其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1]这一阐述,从历史的角度鲜明指出乡土地理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具象的空间事物形成“从形到质”的紧密契合时,是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的。尤其对于阅历不足的青少年来说,这一点颇为重要。如果学生缺少对周围环境中山川、村镇、农田、道路、天气变化等感觉的足够经验,就难以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反之,教师若能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活化配置乡土地理资料,重新对知识、技能予以解构、重构,则大大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理解基础知识。
(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育人实效
从现行的教材观来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教材本土化的鲜明表达,在情感上带有天然的亲近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但可展现一乡一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还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育人材料。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积极联系乡土实际,创新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有利于优化教学结构,推动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
再从价值观塑造上说,带有“乡土味”的地理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形成如同主人翁般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毋庸讳言,“爱家乡”不仅仅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人感到非常亲切,更重要的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使学生直观而生动地了解到家乡建设成就的历史由来,感受到先人们在地理探索中的拼搏精神、奋斗精神,因此会更加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这既对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力有帮助,又对学生人地相关的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三)丰富课程内容,训练学科思维
巧妙地使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视角,实现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方面,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在对案例所展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问题创设形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只回答有关信息,而不回答有关概念的形成和因果关系的方式,来诱使学生提问或连续提问。比如,在“人口分布”上,教师采用多媒体等手段呈现世界人口分布的典型图片、视频或数据,而故意不谈及人口分布的特点、规律。实践证明,当学生产生兴趣时,他们往往会自主探究其中的地理知識。
另一方面,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由教师向学生延伸,甚至可以由学生自主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再通过小组合作、展示等方式,实现对问题的解决。仍以“人口分布”为案例,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创设的情境将为他们建构知识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说,乡土案例教学因其现场感、在地性和个性化的独特优势,更具思维训练的独特价值。课堂教学将从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关注,逐渐过渡到对思维的全方位训练上来,教师的关注点也将不再是具体问题或是“得到正确的答案”。这种转变吸引着学生不断地进行研究,努力寻找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更为精确的解释。因而在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担任教学的管理者和督导人角色。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或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依照问题情境来控制教学进程,帮助学生展开对于问题情境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地理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乡土经验,巧妙设疑,激发求知欲
地理事物分布及內在联系,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教学内容。当教学直观性差、感受性弱时,学生兴奋点就难以得到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训练就会处于弱化状态,教师也就无法实现“为思维而教”[2],整个教学浮于表面,仅在知识或应试层面,导致学生疲于应付。为此,教师利用真实情境,依托乡土地理事例来阐述、说明知识,将能有效活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时,学生仅靠课本提供的概念和简单事例,不足以对“生态农业”形成具体的感知,更遑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了。此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农民在果园里养鸡,稻田里养鸭,牛蛙池上架瓜棚呢?”学生们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发表各自的“见闻”。即使没有住在乡下的学生,也会被“氛围”感染,不断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获得不少鲜活的认知和感悟。当笔者看“火候”差不多了,就提出问题:“其实,这就是生态农业。大家能总结它有什么特点吗?”于是,课堂自然转入对生态农业的分析上来。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乡土情境都离不开“人”,尤其是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备课中需求真、求细、求活,将“人”与“事”、“人”与“景”有机结合起来。如此,教学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
(二)回归乡土地域,因地制宜,提高探索力
地理教材阐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距离远,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而地理图表又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故此,教师可适当借助乡土地理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近及远”地去观察、分析地理事象,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关于“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教学中,笔者结合自身所处的南通市通州区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对于周边装饰城、家具城、餐饮城等商业的布局所产生的影响。然后,笔者要求学生从参与的乡土实践中谈论自己的经历或感受。于是,许多原本枯燥的知识点,汇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乡土生活画面。
在地理教学中,诸多抽象的地理符号,如气象符号、等值线、矿藏符号、交通线等,既是学科特色,又是学生不易亲近的内容。但在乡土环境中,通过实地参观,或展示实物图像,抽象符号就如同被赋予了某种生命,有温度地“还原”其所代指的某个事物。学生对地理世界的探索欲望与探索能力会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得到增强。
(三)凝聚乡土精神,情智结合,增强爱国情怀
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积极融入德育,实现学科育人。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便能把智育、德育融为一体,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既定的教学计划之中。
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发展等知识后,笔者将本地的运盐河发展史引入教学,播放相关视频,介绍该运河在历史浪潮中的起起落落,突出其在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后,对民生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学生在运盐河的本土案例中不但深化了对“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发展”这一知识内容的认知,还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精神,甚至被先辈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从来不会来源于虚幻的口号,或空洞的教条,而是来自于学生对国家、地域、乡土的真实感受。教师要充分挖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提炼凝聚在其中的乡土精神,融价值观教育于知识教学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
(四)开展乡土体验,行知合一,训练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3]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课程教学,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以地理小实验、微型游学、文化考察、野外实践等形式,带领学生走出传统的教室空间,在广阔的乡土空间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城市空间结构》一课中关于“区域区位分析”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带领全班学生开展了课外实践活动。
开展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程理解力,因而常被学生所喜爱。可以说,当亲身投入到实地考察活动中,当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能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创造能力也会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他们在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也会懂得如何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当然,此类乡土特色鲜明的活动需要教师把学科知识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更多的功夫。
例如,学习《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一节后,笔者带领学生调查垃圾场,学生对垃圾数量之多感到吃惊。对此,笔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对垃圾进行分类,探究垃圾对人们产生的危害,了解垃圾的处理办法,明确“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这一说法的正确性(当地利用垃圾制取沼气,利用沼气取暖、照明等)。返校后,学生撰写了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收获较大。再如,学习《旅游资源分类》后,学生分工合作制作了精美的图片册,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施凯,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江苏 南通 226300)
参考文献:
[1]沈红.研究性学习:乡土地理教学的最佳方式[J].地理教学,2006(3):23-26.
[2]夏忠.为思维而教[J].教育评论,2020(5):145-1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
责任编辑:谢先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