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的现实困境及纾解

2023-11-04李紫艳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

摘  要  “双减”背景之下非书面家庭作业作为家庭作业形式之一,有着“减负、增效、提质”“育人”的重要功能。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是推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时代之需,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之径,提升教师作业研究能力的应有之义。然而,当前小学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存在着如下问题:对作业理解存在偏差,传统作业观难以打破;对作业研究的重视不够,作业设计能力有限;作业管理失效与失序,多元协同作业管理机制有待建立。纾解小学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之困,亟须更新作业认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并健全作业管理。

关键词  双减;非书面家庭作业;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3)08-0013-0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该政策明确指出“学校要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1]。“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代表没有家庭作业。作业问题作为“双减”的核心议题,厘清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的价值意蕴,分析当前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是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面临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价值意蕴:小学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为何

非书面家庭作业作为“双减”大环境下家庭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有着“减负增效”“作业育人”的独特功能。非书面家庭作业是学生依照教师所提的作业要求,在课后采用除纸笔方式以外,以巩固和完善课内所学知识、提升核心素养的作业,包括阅读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多种作业形式。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对发展学生素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及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书面家庭作业是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时代之需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当今时代教育的主旋律[2]。“双减”背景下,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非书面家庭作业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的书面家庭作业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凸显出来的功利化、去生活化等特点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脱离了作业育人的轨道。非书面家庭作业摒弃了异化的作业观,指向学生主體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实现学生“从做过渡到学,从课堂迁移到生活,从书面走向综合实践”的转变,其展现出的全面育人价值表现与核心素养时代要求学生所具备的品格相耦合[3]。

(二)非书面家庭作业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之径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数量过多或难度过大的书面家庭作业往往异化为学生的负担。非书面家庭作业对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意义在于:其一,非书面家庭作业没有机械重复地抄写,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式更多样。非书面家庭作业使课堂迁移到生活,使书面回归到实践,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静态”转为“动态”,更强调学生的“做”而不是“写”,要求学生在真实生活环境中把作业“做”出来,再从“做”过渡到真正的“学”。其二,“减负”与“提质”两者相互依存,“减负”的过程不能脱离“提质”。非书面家庭作业在减少书面作业量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潜能,减轻学生因繁复的作业而带来的心理负担,使得每位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非书面家庭作业是提升教师作业研究的应有之义

作业设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研究能力也应是教师应备技能之一,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作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4]。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是教师作业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教师作业研究能力是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的内生动力。通过设计非书面家庭作业,提高家庭作业质量,来缓解当下既要“减负”又要“提质”的不平衡,对教师在“双减”过程中提高作业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审视:小学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何难

(一)对作业理解存在偏差,传统家庭作业观念壁垒难以打破

长期以来,我国家庭作业观深受凯洛夫作业观的影响,强调单一知识的训练和巩固。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知识本位,未能从学生主体出发进行作业设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突出“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完善”的作业目的,他们认为学生缺少了(书面)家庭作业的巩固,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不完整的。传统的家庭作业观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顽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困于升学和分数的压力,部分教师的作业观与“双减”政策的要求匹配度不高,家长反对非书面家庭作业,传统的作业观与现代的作业观之间的壁垒很难突破,这成为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拦路虎”。

(二)对作业研究重视不够,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能力有限

教师作业研究能力作为教育闭环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理应受到学校和学科教师的重视。应然的作业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是平等的,作业的设计由教研组教师共同探讨完成。实然的作业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在教师入职前,学校很少组织关于作业研究的学习,这导致教师缺乏作业研究的意识,作业研究能力先天不足。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教学,对学生作业少有研究,从纵向不同学段的教师到横向的不同学科的教师,都缺乏作业方面的交流和研究,没有考虑作业设计的综合性,没有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最后,在职后培训中,作业研究与设计方面的培训内容也较为缺乏。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不是简单地设计非纸质的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差异,深入研究非书面家庭作业的分层和分类,关注作业的量度、质度、广度及效度。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高要求与教师作业研究低能力不相匹配,导致教师设计小学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时存在一些困难。

(三)作业管理失序与失效,多元协同作业管理机制有待建立

作业管理指教师或领导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各职能来协调组织各学科以及不同学段学生作业实践,从而实现育人目标的活动过程[5]。作业管理的有序和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作业能否發挥育人的功能。第一,教育部门虽在政策上提出作业要求,但在作业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缺乏监督、配合协调不到位的问题。第二,多数学校更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很少组织教师对作业进行研讨,大多无法提供作业设计的平台,没有明确规定非书面家庭作业评价的标准,忽视了对作业研究与设计的管理。第三,目前教师在作业设计与批改上大都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教学自主权的缺失。教师的精力被非教学任务分散,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中,这种情况投射到作业方面表现为教师一刀切地布置作业。作业设计具有专业性、科学性的特点,但由于教师作业研究能力不足和对作业设计的不重视,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作业体系。第四,家长对非书面家庭作业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一方面肯定非书面家庭作业的价值;另一方面认为如果缺少书面家庭作业,学生的学习就过于浅显,浮于表面。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有些家长会给学生布置额外的作业,变相地给学生增加负担。

三、困境纾解:小学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何为

(一)更新认知:坚持全面育人基本导向,冲破传统作业观念壁垒

认识决定行为,合理的作业设计理念指引正确的作业设计行为。面对作业设计的困境,学校、教师和家长亟须改变对作业的认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应该指向人,即作业设计必须是以人为本的,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因此,教育各主体需要革新对作业的认知,构建科学的作业观,以生为本,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实现作业设计从“育知”到“育人”的转变。学校、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到非书面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应该把作业视为学生成长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师、家长更要与时俱进,通过理解和透析政策来更新对作业的认知,使“减负”与“提质增效”协同推进。

(二)专业发展:激发教师内驱力,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加强作业研究是纾解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问题的应然路径。小学低年级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综合性较强,要达到减负、提质、增效的效果,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拓展和整合能力以及作业设计能力。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是一项体系化的工程。首先,作业设计能力是一种基于情感认同和专业自觉的能力,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激发教师的内驱力,转变教师的作业观念,提升其专业认同感和获得感。其次,需重构教师职前教育的内容,在培训课程中增加关于作业研究、设计的内容,加强对教师职前作业研究和设计的培训。最后,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各区域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作业研究、设计指导活动和交流活动,比如邀请学科专家、教研员等开展专题讲座和主题研讨,组织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经验交流活动等,增强各区域及学校之间的联动,共享作业设计资源,为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搭建平台。

(三)健全管理:厘清不同主体角色定位,构建多元良好协作关系

改变作业管理失效与失序的现状,需要提升规范作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政府、学校、家长多主体共同参与,明晰各主体在作业管理中不同的职责,以保证作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政府作为教育的举办者,在作业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和规范作用,对作业管理进行宏观调控:一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及规章制度,对家庭作业量和时间严格监管;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各方主体,为教师作业设计提供资源。学校作为作业管理的重要主体,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作业管理制度,对作业进行规范管理;开展作业管理教研活动,提升作业管理水平;鼓励多学科打破界限,设计多学科整合性家庭作业,确保家庭作业的合理性与教育性。教师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的作业政策,深入学习和研究家庭作业设计的理论,精准定位家庭作业目标,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作业设计的整合能力。于家庭而言,家长扮演着监督者和陪伴者的角色,学生在完成非书面家庭作业时更需要家长的参与。作为作业管理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家长要认清自己在作业管理中的角色,正视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育人价值,缓解教育焦虑,不给学生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

结语

非书面家庭作业是当前教师无法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前提下寻找到代替书面家庭作业的策略之一,更是让“双减”真正落地,实现教育提效增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各主体要正确认识非书面家庭作业的作用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同时也要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研究能力,以防作业形式流于表面,作业内容脱离学生实际,使得作业真正发挥育人的功效。

(李紫艳,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阳 55002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EB/OL].(2021-04-08)[2023-04-0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25/content_5602131.htm.

[2]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2):57-63.

[3]李武南,滕闽军,周昊天.非书面家庭作业:基于儿童发展的作业变革与十年探索[J].人民教育,2021(3):53-55.

[4]李介.“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革的困境及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2(5):58-63.

[5]张抗抗,杜静.从管理到治理:基础教育作业治理的内涵、框架与进路[J].中国教育科学,2021(5):98-107.

责任编辑:杨  扬

读者热线:027-67863517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简析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