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赏维度下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研究

2023-11-04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214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设置美术图像

许 霞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214000)

图像感知能力是小学美术中学生最应该掌握的能力。随着时代发展,生活中的图像越来越多,教导学生获得认识图像、分析图像的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打下基础。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图像感知能力是个体生命的基本意识,并且与想象力和审美密不可分,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新课标要求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应当设置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小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线美术教师讲究方式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意义

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审美能力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感受美带给人的快乐,提升生活品质和良好的心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美无比向往,会主动创造美,对于学生个人品质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力。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图像感知能力对于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图像感知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画面的分析能力,尤其体现在对书画的鉴赏上。学生利用图像感知能力能马上抓住其中的重点,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美,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将更加容易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可以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去发现深层次的美感,进而对于学生自己创作美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让学生的个性释放出来。

二、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欣赏维度下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运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采用小组化的教学模式、设置多种评价体系、在教学中设置手工制作等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提升。

1.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处于认知能力发展阶段,为了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教师应当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中,学生的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把学生的情感和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可以通过合适的教学模式,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把情感引入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其次,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学习,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图像感知能力。最后,可以设置有趣的场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抒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美术有关的资源,营造真实的场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执教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蔬菜的联想”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变魔术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学生对蔬菜实物进行观察,再按照颜色和大小给它们进行分类。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分析如何使蔬菜变成艺术品。采用联想竞赛的模式,小组讨论后再由各组代表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课后再由小组合作完成自己小组的作品。

采用多种的、合适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2.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

在欣赏维度下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可以设置关于图像的问题。小学课堂的本质是师生通过教学内容进行交流的过程,这些交流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并且自制力差,在学习当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设置图像有关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符合课本主题,适合小学生现阶段的接受能力,且要有趣味性。学生可以根据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教师问题设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问题的难度要适中,问题太难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问题太简单会让学生没有动力,问题要具有引导性,不能生硬和过于直接,而应该从侧面提问,让学生去自我探究。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图像有深入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在执教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变脸”一课时,教师先讲述中国川剧表演的历史,再观看中国戏剧的“变脸”绝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引出话题,提出问题:从图像的角度来看,“变脸”是如何实现的? 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纸,来感受折纸“变脸”乐趣。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使用纸来实现变脸,一起动手折纸,让学生在上面画上自己想要的画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究如何使做出的折纸脸谱能够“变”起来,这就考察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师生一起探讨,活跃课堂气氛,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3.采用小组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小学生图像感知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学生分组,精心构建发展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针对性探究。让学生在欣赏维度下,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当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美术欣赏课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教师应当设置学生熟悉的问题,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及时指导。小组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实现对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在执教小学美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设计的图书封面”一课时,教师讲述书本的基本知识之后,展示优秀的各种图书封面,引导学生对优秀封面的共同特点进行分析。教师组织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说出封面所需要的必要元素。在小组内,每个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成员可相互补充,小组长总结每个人的发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由每个小组展示选择小组代表自己小组的成果。小组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分享,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其他学生的鉴赏结果和观念,在小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实现学生的思想交流,锻炼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4.设置多种评价体系

培养小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设置多种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积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对知识点掌握的差距,达到总结经验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要多多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有时候是具有局限性的,无法全面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时候学生之间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评价和同伴评价是互补的,最后还需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于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都有清楚的认识,教师站在教导者的角度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最终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的方面不应该仅围绕学生最后的图像感知成果——创作的作品上,而应该放在学生采用的图像感知能力的方法上。例如,在执教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色的对比与和谐”一课时,教师采用课件展示色相环,教授色相环上相邻的色彩为邻近色的概念,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给学生准备邻近色块的模型,让学生锻炼掌握知识点。课后,首先,让学生自我评价,了解自我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发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并分析原因,重新掌握知识点。其次,安排学生相互评价,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和课堂模型的表现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身的不足。最后,再由教师总结评价,提升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推动学生欣赏能力的发展。

5.在教学中设置手工制作的环节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中设置手工制作环节。学生在欣赏艺术品之后,利用图像感知能力发现其中的美,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艺术品,体会艺术品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同时促进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提高。根据小学生现阶段好动的特点,教师应当在小学美术课堂设置手工制作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将知识和艺术相结合。小学美术因其课程特点,需要多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手工制作环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制作,特别强调有技术的操作能力,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手工意识。手工制作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手工制作可以帮助学生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感受。例如,在执教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剪纸”一课时,教师在讲授完课堂知识后,展示多种多样的剪纸和剪纸的历史,学生利用图像感知能力了解剪纸的艺术。教师为学生准备剪纸所需的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教授剪纸技巧,组织学生发挥想象力,动手做几幅剪纸作品,再在课堂上展示,由学生和教师评价。

三、结语

美术是一门开放性课程,需要提升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审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欣赏维度视角,在小学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采用小组化的教学模式、设置多种评价体系、在教学中设置手工制作等环节提升学生良好的图像感知意识、审美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设置美术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有趣的图像诗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