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2023-11-04姚瑞达安徽省泗县泗城中心校234399
彭 静 姚瑞达 (安徽省泗县泗城中心校 234399)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提出,要通过课程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几项核心素养,其中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维度的核心素养。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秉持正向的情感价值观,能够有效进行自我调节。根据新课标要求,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具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个体,可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需求,更能够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小学生处于成长早期阶段,更要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乐观态度、自尊自信等心理品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以“道德”和“法治”为基本要素,其中道德是广义的概念,指有关学生心性和品行发展的一系列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领学生心理成长。在社会竞争力日趋加大的背景下,不少学生承受过大学习压力,心态受到影响。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与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不可或缺,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模块。但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块整体不太受重视,力度也不够。教学实践中更加侧重传统的德育和法治教育,主要关注引导学生掌握生活中的规则,心理健康教育则受到忽视。相比其他教育模块,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松散、零碎,难以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方法陈旧。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学生心灵的教育活动,只有深入学生内在世界,才能够产生成效。真正触动学生内心,则要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活动来实现,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更为完善的精神世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多理论说教而少实践体验,多教师宣讲而少学生参与,并未唤醒学生情感体验。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对学生发展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学生往往只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概念,而没有切身体验,也无法实现心理上的成长。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实践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根据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育策略。
1.立足教材内容,挖掘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材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点,教师要善用教材中的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教材中部分课程的主题体现了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导向。例如,二年级下册《学做“快乐鸟”》一课具有情绪教育的作用,可以让学生了解快乐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并习得一些保持快乐和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部分课程的主题本身虽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太密切,但是课程内容具有培养心理品质的价值。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名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重在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体会家庭的温馨。本单元的主题侧重亲情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将会获得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这间接有助于心理品质提升。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内容,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关联具体情境,促进隐性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生活适应力。开展教育时,应与具体情境关联起来,让学生通过情境习得积极的心理经验。
一是引入故事情境,体会人物心理。故事情境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来呈现,生动的故事更能够触动学生内心。学生从故事中受人物精神感召,会在不知不觉中完善自我。例如,二年级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旨让学生了解,通过坚持可以克服困难,达成长远目标。教材中列举了几个情境,如坚持背唐诗、坚持给花儿浇水、坚持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名人故事,给学生讲解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故事。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最终经过五万次左右试验才取得成功。爱迪生的故事表明,只有坚持才能取得预期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内所学,谈谈听故事的感受。
二是结合生活情境,开展主题讨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将学习活动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利用课内所学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每名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作为情境引入课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二是结合与课程有关的情境开展主题讨论。例如,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突破旧有模式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发现挑战第一次对生活的助益。课本中用插图给出了一些情境,包括第一次买东西、第一次学习做饭和第一次玩溜冰。其中部分情境可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观察课本插图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相似的情境,建议学生用“我试过……当时心理……试过之后”的结构来表达。学生的回答包括:“我试过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当时感觉特别没有信心,但是试过之后觉得战胜了自己。”学生在列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重温了当时的心理体验,对挑战第一次有了更深理解。每名学生列举的生活情境,也是对其他同学的启发,有助于共享有价值的心得,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态度。
3.借助亲身体验,实现潜移默化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说教和灌输的方法为主,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再在体验中内化经验。
一是设计游戏活动,获得心理体验。小学生天性活泼,喜爱游戏活动。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能够点亮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收获心理体验。教师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设计游戏活动,要体现心理成长价值,要有助于学生收获新的心理经验。例如,一年级下册《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一起游戏的快乐,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教师在课中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游戏以每两名学生一组的方式实施。其中两名学生将相邻的两只脚绑在一起,用跳跃的方式前进,一直到抵达终点。游戏结束后,教师再鼓励各小组分享游戏过程中的心情,讨论玩耍和合作的感受等。教师集中引导学生谈论用这种方式前进和一个人独自步行的差别,突显共同游戏的心理价值。游戏活动要与讨论活动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游戏体验、沉淀游戏心得。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可整合到个体的心理结构中,让学生形成喜爱与人交往的态度。
二是注重家校合作,开展实践活动。新课标中提出,“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教学效果。学习书本知识后,学生只习得了浅表的经验。当参与实践活动,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切身体验,实现自我提升。教师可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关联双主体的教育资源组织实践活动。例如,二年级下册《奖励一下自己》一课,提倡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奖励自己的优点或成功做好的事情。教师以家校合作方式实施实践活动,提出可通过亲子沟通制定一个实践目标,再请家长来发奖。为加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可由亲子之间共同确定奖的名称和美术设计方式,如一名学生学会了拌凉菜,获发“凉菜制作小能手”奖状。家庭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将各种各样的奖状带到学校,并向大家分享自己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本次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总体上提升了学生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追求进取的态度。此外,每名学生选择的实践活动类型不同,获得的心理体验也不同,学生实现了个性化发展。
4.构建和谐关系,做好心理导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外部关系会被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如果学生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将会获得稳定积极的心境,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除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外,教师个人也要构建和谐关系,做好心理导师。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让每名学生的个性能够被“看见”,闪光点能够得到认可。要为学生点点滴滴的努力提供积极反馈,让学生不断获得正向激励,发展积极心态。平时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了解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利用课内外时间帮助学生疏导情绪、认识自我。要积极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掌握恰当的观察方法、沟通技巧,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则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可以让学生获得受益终身的良好心理品质。教师要以教材为基本依据,立足学生学习规律施教,并注重发挥个人的心理疏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渗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全过程,要对学生持续施加影响,促进学生逐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