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下小学高段语文的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分析
2023-11-04宋士林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圣井学区学校250220
宋士林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圣井学区学校 250220)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将智慧课堂与项目化学习模式相结合,能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在智慧化课堂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智慧课堂与项目化学习的概念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发展下,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打造能开启学生智慧的智慧课堂,通过智慧化的教学管理与学习评价模式,能够极大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智慧课堂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与智慧化学习支架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项目化学习模式是以具体问题为导向,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最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呈现学习效果,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项目化学习是以项目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完成相应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语文课程的项目化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已有文本内容来生成思想观点,产生独立见解并生成个性化思维。
基于智慧课堂下组织语文项目化学习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资源,也便于教师为学生给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在活动开始前,由教师为学生推送学习资源,课堂上通过发散性观点与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学生看法,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支持带领学生探究知识。教师能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课堂表现,学生可将完成的学习任务上传至平台,由教师提供指导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查看、共同分析,极大扩展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空间。
二、智慧课堂下小学高段语文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
1.精准掌握学情,提出驱动性问题
对于高段语文的项目化学习而言,提问是一个重点,教师需借助驱动性问题带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以便掌握学情,确保提出的驱动性问题具备针对性。在实施项目化学习前,教师可借助“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在有针对性地设计完问卷内容后,可发送至班级微信群中要求学生填写。学生填写提交后,问卷星会自动统计结果,教师在查看到统计结果后,可创设报表进行分类统计与交叉分析。通过整合上述调查资料,教师基本上可以掌握学情,再结合教学内容,就比较容易提出驱动性问题。针对高段学生年龄特点,驱动性问题的设置需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开放性。驱动性问题应当属于高阶问题,需将“是什么”的低阶问题转化为“如何”“怎样”“为什么”的高阶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步探索,最终以实物作品或探究报告方式呈现出来。二是情境性。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热点事件与生活话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项目化学习。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教师需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突出问题设计的情境性。三是挑战性。驱动性问题要求教师给学习设计具有支架效果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引导学生主动用自己不擅长或不熟悉的方式来寻找答案,通过整理加工和分析探究得出结果。
2.推送项目资源,提升学习深度
驱动性问题设置完毕后,由教师根据问题内容精心制作项目资源,利用智慧课堂推送至各个学习小组,旨在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化学习的具体方向,提高他们资料收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在六年级《泊船瓜洲》的项目化学习教学中,课前通过问卷星调查显示,学生对作者王安石及其笔下的山水诗知之甚少,教师便可在课前即利用电子书包与云平台为学生推送关于王安石山水诗的介绍,可选择《江上》《书湖阴先生壁》《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若耶溪归兴》《定林所居》《江宁夹口三首》等山水诗代表作,古诗下面有对应的介绍和注释,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篇古诗进行阅读并做出批注。教师将选择同一首古诗的学生组成小组,大家可在小组内交流看法,相互浏览其他成员的思考结果和批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比较系统的了解了王安石其人及其山水诗的创作特点与艺术特色。最后,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对小组汇报内容的形式不作限制,可谈谈小组成员总结的体会,也可有感情地朗诵所选古诗。
智慧课堂的应用为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延伸了传统语文课堂,学生可接触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和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更具有效性和多元化,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探究需求。
3.拓展学习时空,增强学生素养
项目化学习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任务,无法在一节课或几节课中完成,需要小组成员持续性围绕问题组织学习与探究,教师需利用智慧课堂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以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泊船瓜洲》项目化学习中,整个学习任务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智慧课堂掌握学情,设计驱动性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分组设置并制定项目化学习方案;第二阶段,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分步骤实施学习方案;第三阶段,学习成果展示与总结评价。学生完成整个学习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将学习周期设置为三周。在三周学习时间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间较少,多数情况由教师通过智慧课堂提供线上指导和答疑。在本案例项目实施阶段,首先,教师应确定好具体学习任务,带领学生探究王安石其人与其山水诗,指导学生归类和分析问题,确定研究内容——“王安石山水诗的类型”“王安石山水诗的特色”,在课堂上为学生传输获取信息的具体方法,由小组成员来各自制定学习方案。其次,教师利用电子书包与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推送关于王安石山水诗的学习资源,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项目化学习,除了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以外,学生还可以自行借助网络平台来寻找资源,对古诗内容进行分析与揣摩,以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观点。最后,教师应定期通过云平台组织线上交流和互动,邀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参与体会,智慧课堂将每位学生都纳入学习活动中,大家共同参与,学生在线上可随时表达观点和看法。教师既可为学生提供学法指导,还可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的变动,根据学情变化来调整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
为了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定期利用云平台来组织知识抢答,如“王安石的山水诗与其他诗人的山水诗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王安石其人?”“除了老师提供的内容外,你还知道王安石有哪些山水诗?”……这类活动不会受时空因素限制,学生可通过留言和抢答参与,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慧课堂的应用为学生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新的空间,极大地方便了生生合作和师生交流,而该种模式在传统语文课堂中很难实现。在智慧课堂中学生也有了更多选择空间,便于学生高效汲取知识,从而提高其语文能力。
4.创设项目情境,展示学习成果
项目情境的创设也是借助智慧课堂来进行的,智慧课堂中有图片与音视频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针对学生需求提供适合的项目情境,让学生配合这一情境来展示学习成果,这将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在《泊船瓜洲》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智慧课堂的现代化呈现方式,以精美视频、配音解说和演示PPT 的方式来展示成果。如A 组在展示成果时,一边播放清丽婉转的古筝音乐,一边解读《江宁夹口三首》:“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诗人乘船到江口,停船后诗人上岸看到了寂静的景致,江面波光浩渺、月色茫茫,朦胧月光若有若无,此时的画面是静态的,很快关门声打破了寂静,让画面变得动态,最后诗人画风一转,描述了枯树在降水的侵袭下摇摇欲坠,让诗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通过对月色、江水、舟、小店、灯、枯树、江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索、沉寂、凄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探寻岁月流逝的复杂心情,既有自信也有愁苦与孤寂。《江宁夹口三首》第三首的造景方法与《枫桥夜泊》类似,诗人的观察非常细腻,比之《枫桥夜泊》,王安石的描述更为深刻,在描述景色的同时又暗含人生哲理,别具匠心……”
动人的音乐配合文字介绍,很快就能将学生拉入特定的场景与氛围中,学生反响非常好。其他小组还可以通过绘本、手抄报等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有的小组将这类资料制作成视频,让展示环节异常精彩,学生沉浸在充满画面美和音律美的学习氛围中,明显提升了语文高阶思维。
5.创新评价方式,组织多元评价
智慧课堂支持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让教师能够对学生做出全程评价,还能根据学生诉求来调整评价方式。一方面,教师要关注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在三个阶段学习环节交流讨论次数等做出评价,并定期组织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自评与互评结果由小组成员负责填写。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了解到学生在各个阶段项目化学习情况,根据学生表现来予以鼓励或纠正。教师还可引入弹幕这一评价形式,在线上交流时,学生可发送弹幕,此类评价方式新颖有趣,让学生在发送弹幕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火花。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总结性评价。由教师根据项目化学习特点为学生设计评价标准,并由教师利用智慧课堂来完成总结性评价。
三、结语
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智慧课堂得到了大力发展,而项目化学习被认为是可提高学生高阶能力的一项新型教育模式。基于智慧课堂支持下的项目化学习,让语文课堂呈现出新样态,改变学生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有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