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片段教学设计探究
2023-11-04赵娟姿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362000
赵娟姿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 362000)
近年来,片段教学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方面,如,领导检查教学情况、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教师之间研讨教学,以及开展教学比武、教师招聘、职称评聘等考核等。教学片段既有教研作用,又有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功能,“如何设计好片段教学”成为众多教师研究的课题。《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出台,为教师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思想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为教师积极探索优化片段教学设计的手段和方法提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向。
一、片段教学的意义
片段教学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集中展现了一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课堂教学的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表达、教学手段的创新使用等教学综合能力及水平。科学运用好片段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片段教学要求节奏紧凑,重点突出,容不得任何拖沓无效的设计,这正是高效率课堂所追求的。教师通过片段教学,能更精准地把握教学重难点、厘清教学思路,克服拖沓无效的教学设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片段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对于教者来说,片段教学需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精心预设教学活动,精密设计师生互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比平时的教学更讲究、更具挑战性,更需教师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对听者而言,片段教学的精准高效使自己能更好地分析教者的优缺点,将他人的教学去粗存精,化为己用,以此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二、片段教学存在的误区
1.重“表演”轻“落实”
部分教师认为片段教学主要是看教者的语言表达和课堂环节的顺畅程度,将片段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用华丽的语言和顺畅的环节来完成自己的“表演”,忽视了高质量的片段教学最重要的是体现课程标准的“落实”,即思想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等方面的贯彻和实施。
2.重“施教”轻“教学”
部分教师在片段教学设计时,重点关注自己如何施教,并以此展开教学设计,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事实。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学”,如何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是片段教学真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重“传统”轻“创新”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古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治世名言,近有陶行知先生“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现有习近平总书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金句……同样,创新片段教学设计也推动着片段教学的发展,创新与否成为评判片段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创新重设教学框架、创新使用教学方法、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活用教学板书等,都可以为片段教学添砖加瓦,使其大放异彩。
对于如何规避误区、设计优质高效的片段教学,笔者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从新课标导向入手,探究片段教学的设计。
三、以新课标为导向的片段教学设计
1.关注新课标的思想导向
新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据此,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甚至直接关系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质量。然而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
基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片段教学应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以九年级上册第八课“共圆中国梦”的片段教学为例。教师以王亚平个人的航天梦作为切入口,分析正是无数像王亚平这样敢于筑梦、逐梦、圆梦的中国航天人,中国人的航天梦才得以实现,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中国如何,要看现在的中国少年如何。
2.关注新课标的目标导向
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发挥着关键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新课标围绕五大核心素养,用具有统摄性、深刻性的大概念,描述了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该养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目标。
基于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片段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中国担当”的片段教学中,以“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中国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21亿剂新冠疫苗”“‘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等为例,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和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又如,在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的片段教学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为例,引导学生明白“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的道理,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提升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
3.关注新课标的创新导向
新课标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同时也吸收外来,将中外先进的优秀教育理念进一步融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教师应重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教育方式变革,“生本理念”贯彻始终,在遵循课程逻辑的基础上,更贴切学生的生活逻辑,增强课程适宜性。
基于道德与法治的创新导向,片段教学设计应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在教学中创新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重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坚持课程逻辑与生活逻辑相辅相成,综合学习与生活实践相互结合,因材施教,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是创新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谋求互利共赢”的片段教学中,打破原有的“应对全球性问题”“关心共同命运”这两个教材知识框架,根据教学需求创新性地将课程内容结构分为“地球怎么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们怎么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篇章。这样一目了然的创新结构设计,点明了结构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地球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凸显了关键知识点(全球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更精准地把握教材知识。创新优化课程内容洁柔,能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
二是创新设计课程组织形式。片段教学因其精简的特点,需要有亮点的创新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以下三种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参考意义。
第一,一体式活动。当片段教学指向的课程内容较为零散杂乱、较难开展活动时,可以创新设计一体式活动,使之贯穿课堂始终,让课堂杂而不散,浑然一体。比如,在九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片段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一体式活动。以“时空”主题(梦回1949、21世纪站等)作为课堂活动主线,带着学生探究中国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寻求解决方法。该活动设计形式新颖,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过程为“确定议题→解决议题→提升素养”。其优点在于,使学生全程参与教学,在解决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素养,彰显新课标的“生本理念”。在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片段教学中,笔者以《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视频为例,确定了主议题“闽山·闽水·幸福闽人”,并进一步确定了“美丽篇——闽江生态下的美丽物种”“富强篇——绿水青山下的金山银山”“幸福篇——闽山闽水下的幸福闽人”三个子议题。课前提供视频,要求学生分三组查找、总结资料,解决对应子议题,子议题探究成果以课堂汇报方式呈现。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升了小组合作探究、资料整合等能力,明白了“幸福闽人”之所以“幸福”是得益于国家的努力、人民的团结的道理,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
第三,情景小剧场。情景小剧场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能紧密联结课程逻辑和学生生活逻辑。在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的片段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景小剧场推动教学:以“小李的一天”作为时间线,将小李一天所见所闻的涉法行为作为素材,开展片段教学。贴切生活实际的情景小剧场,能引发学生共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推动课程教学进程,有利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创新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某一研究问题为核心,以某一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加强课程间的相互关联,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在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维护国家安全”片段教学中,教师以“大数据下的网络安全隐患”“外来物种入侵下的生物安全隐患”为例,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主干,运用地理、生物、信息科学等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我维护”的综合学习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