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1+N”体育活动研究

2023-11-04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255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双减体育教师动作

邱 悦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 255000)

“1+N”体育活动,是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多种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项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素质、体能指标和兴趣来自主选择参与的体育项目,从而促进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双减”政策下,小学生课后时间更加充裕,传统的单一体育活动已无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创新体育活动形式,为学生量身定制一套兼具趣味性、互动性和运动性的体育活动计划,以提供最佳的体育运动体验。

一、设计趣味活动, 激发运动潜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只有当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才能获得更多的益处。在有限的课后时间内,体育教师应始终以“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兴趣和喜好。设计一些富有游戏性质的体育活动,将体育运动元素与活动内容有机融合,从而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这种设计理念在丰富课后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发掘运动潜力等方面都将发挥关键作用。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时间有所延长,体育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新颖、独特、有趣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挖掘他们的个人运动潜力。此外,这些趣味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在一天紧张的学习后放松自己,释放精力,增强自信心。

以“连续篮板球接力游戏”为例,其活动规则是将学生划分为人数均等的小组,每个小组以8~10人为宜,在活动开始前,各小组列成纵队站在篮球场罚球区位置。教师发出游戏开始指令后,每个小组排在第一位的队员,向前运球,并同时跳起向篮板位置砸去,然后快速退回队尾。这时,排在第二位的队员接住正在下落的篮球,确保篮球不落地,并再一次砸向篮板……以此类推,直到该小组队员失误为止。最后根据砸篮板成功次数多少排出名次。这种带有游戏性质的体育活动不仅有趣,而且体现了篮球运动的特点,学生在其中可以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和培养意志力。

在设计课后服务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轻松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游戏类体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易于操作,即确保设计的活动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参与率在99%以上。只有设计出符合大多数学生体质要求的活动,才能得到学生认可和支持。第二,互动性,即活动内容应以集体活动为主,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机会。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对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将起积极促进作用。第三,兼容性,即设计的体育活动项目既要考虑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又要考虑活动的运动特质。如前面提到的篮板球接力游戏,既具有游戏性质,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各项机能。

二、设计竞技活动, 增强竞争意识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随着年级的升高,文化课学习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如果文化课基础不够扎实,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道路。目前,许多小学生对待文化课的学习态度较为消极,缺乏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服务的机会,设计竞技类体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帮助他们积极转变学习态度,成为文化课成绩优异、身体素质强健的优秀学生。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竞技类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这些活动可以结合小学阶段的体育达标项目,设置一些有趣的比赛环节。一旦学生参与比赛,他们的注意力将完全集中在比赛项目上。如果是个人项目,学生会全力以赴争取比赛荣誉;如果是团体项目,团队合作将激发他们的团结和合作精神,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这种竞技类体育活动对于激发斗志、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如“跳绳”这一体育运动项目,跳绳作为小学阶段的体育达标项目,不仅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层次,而且能够提升体质、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年级或班级内部举办跳绳比赛。比赛可以分为不同的项目,如速度跳、花样跳和耐力跳等。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运动潜力,同时也培养了竞争意识和上进心。以速度跳比赛为例,在比赛前,学生需要做一些简单的赛前热身运动,以避免在跳绳过程中发生扭伤、脱臼等事故,当各小组参赛队员就位后,场外裁判应做好计时工作,精准记录每个参赛队员的跳绳成绩。最后,根据每位参赛队员的跳绳总个数来确定前三名队员名单。

这种竞技类的体育活动使课后服务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也可以通过相互竞争来提升个人体育素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设计竞技类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以下积极影响:首先,无论是集体比赛项目还是个人比赛项目,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即发挥最佳竞技状态以取得优异比赛成绩。在这一目标带动下,运动潜质也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其次,进入比赛环节后,参赛小组之间、参赛队员之间会形成一种激烈的竞争关系,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希望自己所在参赛队取得好成绩,每一名学生无形中产生强烈竞争意识。这种意识在平常学习中也能发挥作用。最后,开展课后体育活动的初衷是增强体质、激发斗志、磨炼意志,而这种正能量充盈的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三、设计集体活动, 提升体育素养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需要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学生往往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课后作业和课外辅导,课后体育锻炼时间有限,导致一些学生的身体机能出现问题。这不仅影响学业,还影响健康成长。在“双减”政策实施后,课后作业压力减轻,辅导时间缩短,课后体育锻炼的机会增加了。特别是在课后服务政策推行后,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体育运动时间。因此,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后体育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质和个人喜好,设计一些集体运动项目,如搏击操、健美操、啦啦操、韵律操等。这些项目的共同之处在于,只有所有同学一起参与,才能充分展现运动之美。

以“啦啦操”这一受众度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向学生传授“啦啦操”动作要领与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对每一套动作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动作。“啦啦操”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个动作都需要经过仔细斟酌与重复练习,才能将这种运动形式的激情、豪迈、热情、奔放的气息表达出来。因此,在动作要领讲授环节,教师应精确而详细地演示每个动作。如果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动作,可以录制一些高难度动作的短视频,供学生参考。如最常见的“拍手”动作,拍手时,两手臂需要在胸前击掌,双手位置略低于脸。需要注意稳、准、狠,尤其在节奏感掌控方面,如果个别学生跟不上节奏,集体表演效果将大打折扣。另外,学生在做高“V”字动作时,手臂侧上举并略微前倾,举成“V”字型,而伸直的手臂必须具有足够力道,否则“V”字型的外观形态也会受到影响。在学生熟练掌握“啦啦操”动作要领后,教师应当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啦啦操”集体表演。通过举办类似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群体活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可以看出,设计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对培养和锻炼学生体育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集体性体育活动互动性强,其营造的群体运动效应能够给观赏者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力,尤其在运动过程中,大家步调一致、口号一致、动作整齐划一。这种壮观宏大的场面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激情与活力,使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第二,集体性体育活动带动力强、号召力强,尤其对于平时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说,在这种群体性氛围熏陶下,也会投入最佳运动状态,也会逐渐养成勤于锻炼、乐于锻炼的好习惯。第三,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身体各方面机能得到充分锻炼。因此,在开展课后服务体育活动时,教师应当遵循“均衡发展”理念,在设计单人、多人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也将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纳入到设计方案当中。这样一来,才能使每一名在校学生都得到运动与锻炼的机会。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的课后服务"1+N"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应围绕一个体育主题,设计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双减体育教师动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