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视角下短视频的展演空间生产与重构

2023-11-03王志峰赵博文

编辑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短视频受众

王志峰 赵博文

【摘要】媒介技术的迭代促进了影像呈现的生态环境改变,短视频创作技术手段的虚拟化、互动化、沉浸化,推动了接收终端的移动化、碎片化、私人化,赋予了短视频传播的新路径、新表达。文章基于受众视角,运用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框架,考量媒介技术对于短视频的功能性意义,对网络短视频的创新发展和文化新变作出思考。

【关键词】受众 短视频 展演空间 观演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10-088-06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10.011

在媒介生态的演变历程中,视频影像展演的观受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考量这一观受关系的语境,可以发现短视频的展演空间作为影像意义传播与建构的场所,不断助推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升级,构建了新的传播格局。近年来,短视频的受众传播行为、消费行为、观看心理成为研究热点,数量庞大的短视频受众成为连接社会行为、审美心理、信息传播的关键纽带,“短视频无论从内容还是传播路径上看,均是一种民间表达。此种民间表达很容易产生内容与受众的广泛性,并建立受众与短视频之间的情感共鸣”。[1]以短视频受众视角进行媒介传播的策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内容传播者建立起更广泛有效的传播路径与展示方式,同时还可以在贴合受众需求、引导受众习惯等维度,重构短视频的生产机制与传播链条。然而,当下短视频与受众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受众心理与行为本身,却忽略了短视频的本体,即其独特的媒介价值与展演形态。本文尝试运用展演空间这一分析视角,基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框架考量这一观受关系的语境,力图揭示短视频的展演空间作为影像意义传播与建构场所的重要作用,即其不断助推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升级,构建新的传播格局,加快推动传播方式向移动化、碎片化、私人化迁移。具体而言,本文拟在梳理视频影像展演的媒介迭代脉络的基础上,考察短视频展演空间的要素特征,论述短视频赋能下大众影像观演关系的重构。

一、视频影像展演的媒介迭代

学界对于展演空间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城市博物馆、传统节庆、戏曲/戏剧表演、舞台互动等领域,但随着表演媒介与观看形式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短视频成为大众日常观看形式,视频影像展演的观受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媒介即环境”,媒介生态所描绘的是“利用媒体研究来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人类文化观”。[2]媒介技术的变革推动着社会的生活样式和大众心理的变化,并为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新载体。媒介形态的换代往往体现为后继媒介对过往媒介的功能性补救,新媒介的产生意味着新的传播方式与相关行为的出现,与社会语境、文化空间等相互关联。视频影像在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断变换的展演空间。早期电视业的兴起催生了纪录片、综艺节目、晚会等文艺形态,使得公共性议题在影像中获得了具象化的表达,相关的社会事件与文化事项被影像的表达机制中介化为一套话语体系,形成了独特的荧屏观看仪式空间。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仪式观”的理论概念,他认为大众媒介的传播“是一种行为方式,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互动——它不仅仅是再现或描述,事实上它是对世界的形塑与建构”。[3]影像媒介所折射的展演空间,既承载着真实世界的镜像话语,也提供了让人们反思人生境遇、向往美好生活的可能性。随着短视频侵入并占领大众的娱乐生活,基于受众视角体察其媒介的空间展演作用,能够更好地认知其对于现实的观照意义。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大量兴起、短视频全链路营销模式逐渐成熟,新兴的短视频载体既与电视媒体和鸣,折射出草根创作与主流话语之间的张力,也让影像展演的个体空间辐射大众文化的广阔视域。在视频媒介嬗变的过程中,用影像讲故事是其展演空间不变的核心能力,也是媒介研究中往往被忽视的问题,表现为故事本性与媒介特性的脱节。有学者认为:“因为媒介介于人们与外部环境之间,时常被当作人们实际体验的生活环境,当媒介成为一种日常程序,为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媒介所传递的内容或媒介被使用的方式,媒介本身的价值和作用极易被忽视。”[4]因此,应以整体性的视野考察搭载故事的媒介本体。由此可以发现,媒介技术推动着各类文化形态完成现代元素的转变,潜移默化地构筑观众的期待视野,并呈现出多样态、圈层化的故事讲述与传播格局。媒介环境学探讨的是“人们感觉、感知、体会、思考、认识、理解和再现周围世界的方式,如何受传播媒介固有的符号性质和感知性质的塑造”。[5]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我们要思考的是,短视頻作为一种媒介形式,具备了何种特定的展演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去观照和讲述周围的世界。

二、当下短视频展演空间的受众生态

当代社会的读者、听众、观众或者社会学意义上的受众和大众实际上是由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所造就的。[6]人们置身于短视频所打造的媒介场域之中,而媒介技术在改变短视频内容的同时,也使得该类文艺形态的展演空间发生改变,从而不断拓新短视频这一文艺类型,积极发挥其透视微生活、传递正能量的媒介优势,带来了网络文艺观念与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1. 受众本位:系统化的传播格局

受众观是指媒介对受众角色、身份和地位的整体观念意识,是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观念、 价值信念等在受众角色认知中的反映。[7]当下短视频媒体的受众观,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网络媒介传播的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系统观念统筹网络短视频发展,网络文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结构性的系统思维存在于对视听内容模块的规划中,一些短视频平台通过构建优质内容相关话题矩阵,延展IP的孵化效应与生命周期,开发短视频系列影视作品,形成特有的叙事方式、视听奇观与主题形式。抖音短视频创作者朱铁雄凭借“国风变装”出圈,其短视频内容涵盖了变脸、舞狮、孙悟空形象等多重国风元素,汲取本土文化记忆,形成民族美学的特有展演空间。

其次,大众视野的创作与传播方式使得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相互联通。以快手、抖音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不仅存在着创作内容的展演,而且实现了基于社交关系的人际关系展演,即各用户可以在功能区进行点赞、评论、互动、分享等操作,从而使彼此间具备了较强的交互性。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的网络短视频,通过各自的弹幕空间,形成了受众共同参与、集体观看的屏幕场域,既具有鲜明的田野色彩,也使得作品本身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文本,而是扩展为短视频传播中充盈的意义空间,短视频弹幕的交流性反映了其用户群体独特的智性活动。

最后,当下的创作者应注重以整体性思维,加强短视频在作品主题和导向层面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如在重大和特殊时间节点推出的春晚题材短视频、冬奥题材短视频,围绕传统文化推出的传统节日题材短视频、传统技艺题材短视频等。近年来,不少文旅类短视频尤其“出圈”,以各地文旅局领导班子为主要“表演者”的短视频,掀起了带动文旅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浪潮,四川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等都通过民族风格的装扮、古风意境的营造等,实现了在短视频展演空间的另一身份塑造。

2. 受众共享:联袂化的跨屏体验

在当下的融媒体语境中,从早期的多屏共生到横屏与竖屏共存,不断满足着日益多样的大众观看需求。可以说,自电影院建立之初,及至影视工业技术体系的建立,横屏一直是视频影像的主要展演形式,且观众群体对其更为熟悉。随着短视频的大量出现,以竖屏为主的观看方式日趋常见,因此,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均设置了横竖屏切换的模式。这尤其体现在一些影视剪辑类的视频中,其本身的横屏构图更适于短视频平台的横屏模式,而一些竖屏拍摄的视频,则通过切换横屏,获得了不一样的观看体验。一部分用户尽管有着横屏观看的习惯,但也可以通过横竖屏的联动,实现观看模式的自如转换。这种横屏与竖屏形式共存的网络短视频观看体验,满足了当下观众对各类视频的观看需求。

在这种联袂型模式下,短视频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断挤占长视频的市场空间,但这种新的模式也为长视频焕发新的活力提供了契机。首先,短视频需要注入影视工业体系创作的优质内容,而传统影视作品也同样需要短视频的宣传流量,从网络微短剧、竖屏剧等新兴形式可见一斑。这些剧集除了添加部分短视频相关原创内容之外,其主要内容往往是相应电视剧、网络剧爆款作品的衍生,如爱奇艺平台推出的充满奇闻怪谈、珍禽异兽乃至异能人士等奇观元素的《唐朝诡事录》,在播出后获得了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抖音平台紧接着推出的衍生剧《大唐来的苏无名》,收获了“每集开头的独白可以看出编剧的功底比同类短剧要好太多”,“ 好看是好看就是太短了,不过作为过渡,还是可以接受的”等好评。短视频《中国守夜人》利用全媒体渠道,采用不同媒介形式的协同叙述,基于手机+电视的双屏互动,形成全网覆盖的移动互联矩阵式传播。由此可见,短视频的跨屏互动,接续了剧集的长尾效应,相比粗制滥造的原素材剪辑,能够更好地反哺长视频的营销推广,助推二者实现互利共赢。

当前,政府相关部门正在主导以合理化、动态性的系统思维规划短视频的受众空间。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施行,国家文化专网加速建设,网络短视频的传播获得了更为开阔的空间,也具备了与电视等传统媒体一道发挥数据支撑作用的可能性。如快手平台将算法机制与平台普惠、公平价值观相融合,把流量的分配权交予用户自身,更好地填补了短视频产业的需求空白,使得文化消费与传统业态巧妙地嫁接于商业领域的产业融合与运营,获得市场青睐。

3. 云端受众:直播化的演绎空间

随着短视频直播技术不断成熟,网民的观看习惯以及消费习惯逐渐向移动端、碎片化形式转移,网络短视频直播快速发展,表现为各种“直播+”形式的出现,使得短视频直播产业链结构日趋完善,为传统的网络视听行业拓展了云端这一崭新空间。学者朱靖江等认为:“短视频社交构建起的虚拟社区中,内部社区成员的自我认同不仅在视频拍摄和与陌生人的直播互动中被发现和形塑,更在‘快手和‘抖音所代表的城乡身份文化分类中实现反身性重构。”[8]伴随着短视频直播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不断下沉,不同群体的用户都享受到了短视频直播带来的便捷,特别是草根创作者与大众之间形成了双向互动的桥梁。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相关商户为了吸引消费者,需要定期举办推销活动或新品发布会等进行品牌营销推广,但举办线下推广活动的投入成本较大,且传播范围十分有限,仅仅能覆盖来到现场的一小部分消费者,无法解决活动结束后的二次传播和用户转化等问题,营销效果甚微。而短视频直播的形式,则可以凭借直播+活动营销的商业模式为商户创造无障碍的展演空间,整合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渠道,既降低了前期的营销成本,也扩大了其品牌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影响力度。有学者指出:“以往强势传播、单向传播的思维容易引起受众的抵触情绪,随着新媒体普及后传受双方间界限的模糊,受众对传播内容拥有了更多自主性。”[9]如“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的词条曾登上抖音热搜榜榜首,通过视频营造的烧烤摊实景,辅以现场实录的食客采访,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关注,直接助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同时,众多草根创作者借力相关热门话题成为头部网红,随后为其所在地的文旅事业代言,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追梦。如 “蜀中桃子姐”以美食、生活为标签,在短视频内容中创造出一种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空间,在传承中华美食传统手艺的过程中兼备生活哲思;抖音短视频创作者朱铁雄的“國风变装”视频融合了川剧变脸、舞狮等技艺,辅以服装和特效技术,收获了广泛关注,他的每个视频均有数十万乃至百万次的播放量,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代际传承与精神赓续。通过短视频传播或直播助力商业活动,也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关做法不仅风险较低,其盈利方式也越来越多元,既有商家为开展推广而支付的服务费,也有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打赏。当前,网络短视频和直播的盈利模式已具有流量收益、付费咨询、内容营销、打赏集赞等多位一体的多元变现功能,相关衍生产品的推广、分成费用也相当可观。

三、传受一体:短视频观演关系的重构

当前,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代社会生活的条件、社会文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情感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尤其表现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催生的短视频观演关系。短视频观演关系的构成与网络传播去中心的特征相贴合,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和自上而下的宣传导向,被以个人为中心的互动传播网络逐渐取代,当今的广大用户既是视频内容的接收者,也是视频内容的创作者,而且可以自如地选择视频的内容元素。下文将进一步从娱乐秀场转向文化标识、实景剧场转向虚拟舞台、浅层快感转向内容主体三个方面论述这种观演关系的嬗变及其对应的价值内涵。

1. 传受互动:场景体验与文化标识

短视频从传统的内容制作方式转型为全新的视听模式,走上了专业化、大众化、精品化的路线。垂直细分类短视频更加注重知识性与专业性,传统视频类型在时代语境中再次获得了“青春”与“新生”。以影评类短视频为例,在影院里优质作品稀缺的当下,大众消费者更习惯于观看影视解说类短视频,重温经典或获取新片预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短视频平台上的影视解说账号担当了专业解读的意见领袖角色,通过“搬运”剪辑后的影视片段进行二次创作,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用户观看一部长剧的需求。与此同时,解说的专业程度也与观众的偏好呈正相关,一些较为小众的文艺片能够获得较为广泛的关注,相关短视频起到了作品推荐和深度解说的作用。

从本质上讲,短视频创作者走向精品化、品牌化道路,需要确定目标受众、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传播圈层、用户黏性及消费力等基本因素,并进一步明确创作团队在地域、形式等方面的优势,处理好文化标识与故事内容的关系。同时,要注重影像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跨越与映照,发挥真实影像资料的可视化作用。如“国家记忆”系列短视频中,《淮海战役备忘录》中毛泽东手书的电文,《大鲁艺》中鲁艺文艺工作者的照片、笔记,均是一代人富有历史厚度的文化记忆的见证。一些作品的展演空间运用设计时尚的数据图式,有机融入具体的生命个体与场景,这种个性化的感官表现方式也增强了短视频的可看性。依据真实人物与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批中国应急管理系统工作者故事的新闻类短视频《中国守夜人》,在新华网、央视频、人民视频等平台播出后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在心潮澎湃中感受到了应急管理系统工作者这一职业的使命担当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其中的诸多感人镜头也在Facebook、YouTube等国外主流视频平台获得广泛传播和认可。

然而,数字时代各类媒体内容繁多且富足,促使流量成为了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争夺地,一部分媒体善于利用受众群体的刺激点,制造特定的噱头或段子。所谓“守正为本,创新为魂”,追求话题热度与粉丝流量、营造性别对立、传播虚假历史观等做法只会让短视频陷入低质洼地。筑就短视频的本土特色,应在追求品牌化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融媒思维,形成多平台联动,短视频内容的创新应贯穿创作与宣发的各个环节。2022年7月,爱奇艺与抖音达成协议,长短视频平台开始合作对影视解说等类型的短视频创作进行探索。爱奇艺平台授权抖音,将其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部分长视频内容,用于短视频创作,实现长短视频展演空间的跨界交融。在相关协议的许可下,《长风渡》《以家人之名》《亲爱的,热爱的》等热门剧集作品的二次创作,在抖音获得了较高的热度,从而再次提升了剧集的影响力。爱奇艺出品的网剧《一闪一闪亮星星》在抖音站内形成“暗恋天花板张万森”等互动话题,话题内视频播放量超过40亿。这种长短视频的联动不仅为网络视听内容的推广开启了新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短视频展演从时间维度做出了传受关系的改变,由此进一步激发了网络视听行业的动力与活力。

2. 受众载体:虚拟舞台的空间升级

与博物馆、戏曲、戏剧等传统的展演空间相比,短视频接触受众的展演形态是连接线上线下空间的数字屏幕。由于数字空间本身的媒介特征,短视频展演天然地具有高互动性、高传播性的场域特征,并由此形成了迥异于传统媒介的影像组合性与舞台虚拟性策略。从行业发展层面来说,网络短视频创作平台应通过输出正能量视听内容、创新展演模式等手段,促进受众空间的升级与发展。从作品生产层面来说,唯有创新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创作本身也需要创新。短视频诞生的后现代文化语境,是一种漠视时间、历史扁平化、拒绝宏大叙述的文化形态,在短视频的展演空间中,现实生活的实景剧场转换成了镜像的虚拟舞台。这里的虚拟舞台包含两重含义:一是通过短视频的影像空间实现媒介特质的变化,如文字向影像的转换等;二是不同媒介场景中观看视角、人物身份乃至文化内涵的嬗递。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短视频《内蒙古 一往无前奔腾+》,通过“手绘长图+动画短视频”的组合形式,将卡通形象“奔小腾”置于一段融合手绘长图、3D建模、音效等多种创新手段的草原场景中,其驾驭蒙古马前行的历程,也正是“一人、一马、一条路”的设计理念和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的具象化展现。在这一卡通场景的空间演绎下,地域文化与民族元素实现了交融,并通过主题宣传的统摄,拉近了与广大受众的审美距离,实现了虚拟舞台的实景意义。

有研究发现,“曾经被大众文化挤压在相当逼仄的展演地带的美声、民族歌唱和器乐演奏等严肃艺术形式以生活美学的形态重新复活在广阔的短视频时空中。廖昌永、郁钧剑、王丽达、于海洋等老中青歌唱家的声乐表演,郎朗、于红梅、陈军等演奏家的器乐表演收获了较传统媒体中更为广泛而持久的关注”。[10]一部分音乐类短视频聚焦嘉宾和观众群体,在其搬演舞台现场二次空间中,既回望中西方各类音乐诞生的辉煌历史,也展望民族音乐的未来道路。综艺节目《声生不息》通过其抖音官方账号制作了连续三季395个短视频作品,运用短视频的“画中画”展演空间,将节目嘉宾解读舞台现场、讲述人生故事的畫面串联,无论是林子祥、叶蒨文等乐坛前辈,还是以飞行歌手形式不断加入的年轻乐者,都在短视频中以蒙太奇式的组接进行呈现,形成了乐坛矩阵,使得这种新老歌手的形象交融的形式在短视频的空间中,既表征着港乐的传承不绝,也为当代青年提供了解国家历史、体察社会新貌、探寻文化源流的契机。在节目组制作的歌曲集锦短视频中,《男儿当自强》《海阔天空》等经典港乐呈现了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其中蕴含的奋发理念让作品跨越了时空限制,使不同代际的观众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尤能激发当下青年群体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

3. 受众诉求:内容主体的深层探索

海德格尔认为:“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1]以图像呈现为主体、以大众接受为终端的短视频,一方面在屏幕组合、跨端组合方面表现出更为灵活的协同形态,另一方面也在内容主体层面综合运用多种元素,不断实现对自身的深度开掘。短视频以其富含娱乐性质的媒介空间,在传播层面交融了语言、文字、音乐等多种形式,从而更加便利地打破传播壁垒,尤其凸显了视觉冲击的力量。如此一来,短视频的媒介空间作为一种新型剧场,更让人们认识到文本和舞台之间从未有过的和谐。但是,短视频由过去娱乐性质的浅层满足向文化意蕴的深层过渡,这一应然的话语诉求需要通过文化与媒介技术的共同努力才能转变为实践,从而在审美形象性感受与知识一体性解读的层面让受众得到双重满足。在功能性层面,短视频实现由知识科普向故事讲述的转变,也更利于行业生态的持续良性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维度。

其一,短视频影像展演参与主流价值观表达。当前,网络视听行业渐趋规范,如2022年年初“网标”的使用凸显了网络视听行业管理意识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网络剧片报审的程式规范。在此情况下,网络短视频作品想要真正赢得大众口碑,需要着力找准选题、讲好故事。短视频平台沉浸化、移动化、交互化的方式为受众带来了便捷的观看体验,但在一些作品的内容质量方面,还需要避免空心化、雷同化、浅表化等创作问题。要想构建面向未来的传播矩阵,各大网络平台应借助讲好故事这一抓手,优化生产机制,合力营造规范的生态,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助力。如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端”、云视网及全台融媒体矩阵策划的11集系列短视频《民族之声传金句》中,藏族、傣族、佤族、傈僳族等民族的主播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期间的精辟论述,将全国两会精神有效传达到各民族的基层群众之中,扩大了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

其二,短视频影像展演内嵌传统文化的核心意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影响并根植于短视频影像的表达,一些优秀的短视频作品在为民族文化建档的基础上,也以其丰富的文化元素,向受众提供了从过去寻找未来的契机,使得优秀的中华文化掷地有声、有迹可循,帮助大众建立深厚的文化自信。短视频创作的精品路径不仅源于题材的独特性和故事的可看性,更关键的是一些精品作品蕴涵了个人与民族、地方与国家、当下与历史之间的情感认同,肩负用小视频辐射大领域的主体性责任,起到了维护民族文化安全、树立文化认同的作用。随着大众文化自信的加强,戏曲等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日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多个领域彰显着独特的风采。以戏曲题材短视频为例,一些人因为喜欢德云社等曲艺社团的艺人而对传统戏曲唱段产生了热爱,如德云社团队表演的《四郎探母·坐宫》中的“叫小番”,就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在当红曲艺社团的流量引导下,这些团体的粉丝对传统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的媒体平台不仅“改变了戏曲文化传统的依托舞台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而且“由于新媒体传播成本低,较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兴趣爱好”,[12]从而创新了戏曲生存的生态格局和艺术表现形式,使得戏曲艺术的价值凭借多元的新媒体平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利奥塔提出,随着社會发展,科学、文化、艺术的语言游戏规则发生了改变,而这也标志着当下的文化定位。毫无疑问,网络短视频展演空间的变化,不断适应着不同时代语境下大众的喜好,也反哺着创作者对短视频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与升级。一方面,随着网络短视频内容创作与商业运作模式的渐趋成熟,短视频平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也进入规范化、长效化阶段,彰显“网上网下同一标准、同一尺度”的管理思维。短视频管理的规范化降低了生产者的工作成本,使创作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内容本身,在制度引导下探索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技术赋能下传受关系的不断升级,对网络短视频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媒介即意识”,新时代语境下,更需要短视频创作者始终葆有勇攀创作高峰的信心,坚持内容为王的创作导向。立足网络视听行业的新发展阶段,当下的短视频从业者应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平台生态的良性格局,在对传受关系准确认知的基础上,丰富展演空间的形态,持续推动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昱君. 媒介系统依赖下的短视频受众研究[J]. 编辑之友,2020(7):74-78.

[2] 马修·福勒. 媒介生态学:艺术与技术文化中的物质能量[M]. 麦颠,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7.

[3] 詹姆斯·凯瑞. 作为文化的传播[M]. 丁未,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9:76.

[4] 王一鸣. 中国故事国际传播视野下网络文学的本体结构与特性[J]. 编辑之友,2023(2):31-37.

[5] 林文刚. 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 何道宽,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

[6] 爱德华·索杰. 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 陆扬,等,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

[7] 马锋.“受者本位”幌子下的“传者本位”——社会转型期“受众即消费者”观念本质论[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51-57,95.

[8] 朱靖江,高冬娟. 虚拟社区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重构——基于移动短视频应用“快手”的人类学研究[J]. 民族学刊,2019(4):47-53,112-114.

[9] 邓秀军,唐斯琦.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城市形象短视频的符号整合与文本重构[J]. 中国电视,2022(9):79-83.

[10] 战迪. 短视频展演的数字审美与情感逻辑——基于“非常规数据库”的视角[J]. 现代传播,2022(5):120-126.

[11]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下)[M]. 孙周兴,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99.

[12] 樊霄英. 传播学视域下新时期群众戏曲文化发展策略探析[J]. 四川戏剧,2021(8):161-164.

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Short Video Exhibition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ence

WANG Zhi-feng1, ZHAO Bo-wen2(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Sanya 572022, China; 2.College of Theatre and Film,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media convergence, the iteration of media technology affect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mage presentation and brings profound impact. Short video has been endowed with new path and new expression due to the virtualization, interactivity, and immersion of short video cre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mobility, fragmentation, and privatization of receiving terminal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 apply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dia environmentalism to consider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media technology for short videos,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online short videos.

Key words: audience; short video; exhibition space; spectator relationship

作者信息:王志峰(1976— ),女,山西大同人,海南熱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赵博文(1993— ),男,山西霍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短视频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