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层五维,润美育人”中学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3-11-02赵明孙艳易秀芬黄楠楠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赵明 孙艳 易秀芬 黄楠楠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更新现有的德育評价理念,不断完善目前的德育评价内容,并随之构建凸显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层五维,润美育人”德育评价体系。它强调“美”在道德、思想、政治、精神等方面的陶冶、教化作用,注重知行合一,从而适应时代发展、德育改革与学生成长的需要,推动中学德育工作现代化,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三层五维;润美育人;以人为本;德育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02.0085.03

“三层五维,润美育人”德育评价体系的宗旨是造就新时代下社会所需的全能型人才。本文深入聚焦“三层五维”德育评价内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六位一体”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的中学生德育评价主体系统,并通过重视“美”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润美育人”,让评价过程贯穿美的熏陶和教化,从而使学校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

一、“三层五维,润美育人”德育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只有基于科学的依据才能进行公正客观的德育评价。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特别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进程加快,人们对精神层面、道德层面的需求尤显迫切。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还要有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尚道德与人格。因此,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中学德育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学开展“三层五维,润美育人”德育评价,有助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

(二)适应德育改革的需要

目前中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德育效果差。中学德育评价的基本功能是对中学德育绩效以及相关因素进行价值评判。通过对现行德育评价制度的完善,可以更加深刻地促进当前中学的德育工作。为此,开展德育评价,让各个德育主体“一体共进”,有助于将学生政治思想、课堂表现以及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德育能够对学生产生引导、塑造作用,使学生的道德品格与社会发展相符,进而实现教育的目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德育的重要地位还未真正贯彻落实,部分学校出现“重智轻德”等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套客观、科学、切实可行的中学德育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本评价体系立足学生的发展,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能为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督导检查的实施提供有效机制。

二、当前中学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理念滞后,时代特征不强

德育评价理念科学,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德育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反之,如果德育评价的理念滞后,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将直接影响德育评价的真实效果。具体而言,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目前“基于知识教育”的理念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这实际上背离了德育评价的本质要求。第二,“参加活动就等于德育实践”理念对学校的影响较大,这种以“活动分”换取“德育分”的做法较为功利,忽视了对德育结果的评价。第三,德育评价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如时代需求与所在学校的地域特色不相匹配,以及纵向的小升初、初升高等学业递进无法实现契合等。

(二)评价目标泛化,评价缺乏实效性

德育评价目标是开展德育工作实践的依据,明确的德育评价目标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但是,当前部分学校对德育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尚未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德育评价目标设计。部分学校在设计德育评价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成长、发展和职业素养需要,设定目标脱离实际、缺乏科学性,导致评价目标不够清晰、合理。还有的学校德育评价流于形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无法将德育评价与学科教学实践融合,致使德育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参考价值不高,评价缺乏实效性。

(三)评价主客体对象单一,工作缺乏开放性

主体对象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德育成绩及表现的认定大多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完成。客体对象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德育成绩和水平的认定来源单一。为了应试的需要,部分学校会简单以学生考试成绩和班级平均成绩来判定德育水平高低,这就导致了师生对德育不重视的问题。德育评价工作应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之间形成互评体系,将德育课程中的具体要求深入贯彻到日常生活当中。全员参与,开放互助,这样才能够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四)评价体系弱化,创新性不足

一方面,部分学校尚未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德育评价机制,难以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未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相关学科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德育评价实践,致使评价体系创新性不足。另一方面,有些学校仍采用传统德育评价体系,导致在开展德育评价工作时各育人主体对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重视现阶段的评价而忽视其前瞻性和长效性。学校各部门之间信息联动薄弱,仅停留在被动消极的“配合”状态,导致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不能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大优势,未能做到资源高效调配和共享,导致评价的教育与激励作用不够。

三、新时代“三层五维,润美育人”德育评价体系构建

(一)强化立德树人使命,更新评价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之问指明了中国义务教育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在此背景下,中学德育评价应强化立德树人理念。学校德育评价以学生为对象,而学生又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所以评价的起点和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以人为本”。

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的意义在于摆脱传统评价只关注道德知识的记忆而忽视道德情感体验的误区,将强化过程从“由外而内”的导向转变为“由内而外”。学校在转变学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吸收道德知识,其理解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和高度自主的行为也会相应地得到发展。因此,道德评价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及个性的张扬,遵循他们自身的成长规律。

(二)聚焦“三层五维”德育评价内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评价内容。德育评价内容是实现学校德育愿景、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引领思想、凝聚力量,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就其实践层面来讲,德育工作者需要深化对新时代中学生德育评价的内涵认识,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聚焦德育评价的内容,实现“三层五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后,尤其关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德层面、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层面和以人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个人私德层面的评价。由此,三个层面再衍生出结合校情、学情的五个维度的评价内容,即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2]学校以这五个维度为内容主题,开展三个层面的德育工作。其基本思想是关注一个特定的主题,明确目标,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发课程内容,并探索与该主题相关的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教师精心整合这些社会资源,反复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去学习,使学生的认知呈螺旋式上升发展[3],最终在行为上外化,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三)构建“六位一体、三全共进”德育评价主体系统

“六位”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家长,“三全”是指全员、全程、全方位。长期以来,德育评价的主体往往是学校和教师,而学生、家庭、社会、家长等主体很少参与评价。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学校开展德育评价工作应不断探索新模式,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转变。特别是社会主体的参与,能够让德育评价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运用多样性的德育评价方法,落实“六位一体”主体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德育评价的片面性和封闭性问题,提高德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实效性。

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家长等“六位一体”全员参与,还需全程全方位多角度对评价系统进行完善。全程指评价从静态走向动态,突出过程评价,注重引领与调整、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全方位指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三全育人”教育实践的推进,德育评价工作应立足学科特色、与时俱进、强调创新,不断拓展和延伸德育评价方式,尝试打破传统德育工作的壁垒,拓宽德育评价路径,丰富德育评价内容。唯有如此,德育评价中的信息才能实现互动沟通,提高学生对德育评价的认可度,让学生在德育评价中不断认识自己,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提升德育评价效能,凸显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成才。

(四)评价过程贯穿美的陶冶、教化作用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4]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德育美学观”“欣赏型德育模式”的观点,其追求的核心是德育审美化。德育审美化已获得大量专家学者的认可并成为新世纪德育发展的新趋势。

以美润心,以美促德。“润美育人”很好地凸显了“以美浇灌心灵,以美滋养行为”的德育特点,育美和德育应融合一体。一是将美育与德育相互融合的德育评价研究,借鉴了美学的思想与方法,用德育之美浸润学生心灵、引导学生道德成长,将德育评价的建构与美育结合起来加以实践,既是理论研究又是实践研究,更是德育评价研究的方法论思索。二是有效解决当下德育评价所存在的理论化、形式化、标签化及量化倾向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德育评价的审美化、人文化、合理化、科学化发展。三是美育和德育结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践行真善美,远离假恶丑。

(五)评价指标注重理论和实践、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在德育評价过程中,方法得当可以促进中学德育评价工作的开展,使得对中学生的价值判断符合其发展真实状况。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及德育评价的现状,德育评价应注重“知行合一”,不仅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行”和“知”的结合意味着德育评价需要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应该建立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有严格规定的评估机制和大量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定性和定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量化评分就贴上价值判断的标签,难免有失公允。

新时代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有了新要求,所以加强道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的德育评价要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层五维,润美育人”评价体系凸显了美在道德、思想、政治、精神等方面的陶冶、教化作用,评价指标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中学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真正将这些方面耦合起来才能促进新时代德育评价的顺利开展,并创造一个更积极、更和谐的校内校外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共同发展和成长[5]。

(赵明孙艳易秀芬黄楠楠,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信阳464300)

参考文献:

[1]王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着力点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2):119.122.

[2]贺华文.“五位六自”生态化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18(36):33.34.

[3]贺华文.“五维六自”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21(9):14.15.

[4]周伟.以美育人:初中英语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教育视界2021(9):50.55.

[5]金玉荣.将“民主”带入数学课堂[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1):111.

责任编辑:刘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