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的角色特质

2023-11-02闫闯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教师乡村振兴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成为新乡贤的重要代表。但新乡贤对于乡村教师而言是一种“自致性角色”,乡村教师只有通过主观努力形成一定的角色特质,才能真正发展成为新乡贤。立足于“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乡村教师新乡贤的角色特质主要包括以乡土文化为根基的知识特质、以乡土情怀为内核的情感特质、以留守乡村为定力的意志特质和以振兴乡村为指向的行为特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角色特质,能够促使乡村教师积极践行新乡贤身份,继而助力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特质;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02.0009.0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被赋予了崭新含义,“他们是新乡贤的重要代表”[1],应当“形成乡贤身份自觉”[2]。但契合新乡贤身份的乡村教师真正发展成为新乡贤,需要经过个人主观努力来实现。从角色类型理论来看,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并非一种由先天因素决定或由社会所规定的“先赋性角色”,而是一种通过个体主观努力进入某一社会位置的“自致性角色”。[3]进一步说,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是在社会客观期望和政策制度支持的基础上,经过乡村教师的个体主观努力,明晰了新乡贤的角色权利与角色义务,生成了新乡贤的角色观念,进而满足社会对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期望,用新乡贤角色规范自我行为的建构结果。[4]在实践中,乡村教师呈现出来的新乡贤角色,就是在符合社会对乡村教师新乡贤身份期待的行为模式和角色特征的前提下由其自我表现出来的结果。因而乡村教师只有通过主观努力形成一定的新乡贤角色特质,才能真正发展成为新乡贤。“特质”是指特有的性质或品质,该词一般用来描述个人的人格特点,具有鲜明的心理学话语表达特征。基于特质一词的心理学属性,立足于“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的角色特质可以分成知识特质、情感特质、意志特质和行为特质四个维度。

一、以乡土文化为根基的知识特质

乡村教师是专业身份与公共身份的统一体,公共身份的功能发挥和角色承担需以专业知识为前提。一般意义上,乡村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教学知识、教研知识和管理知识等。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是其公共身份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其自我身份的特殊标签。乡村教师新乡贤身份的功能发挥和角色承担,同样需要以专业知识为前提。如果乡村教师缺少专业知识支撑,就会难以达到新乡贤身份所要求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容易导致新乡贤之称名不副实。但是,囊括新乡贤角色的乡村教师专业知识,要契合新乡贤的身份要求,就必须要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专业知识边界。这意味着,专业知识不仅要涉及教育教学领域,还要指向乡村文化领域。因此,以乡土文化为根基的知识特质,成了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的重要特质。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的知识特质,是在了解、熟知乡村学校周边的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乡村精神文化和乡村行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乡土文化涵养。

第一,了解乡村物质文化。乡村物质文化是乡村社会中可以触摸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比如桑麻农事、村容村貌、古建遗存、农业产品、生产资料等。乡村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乡村物质文化,才會对乡村社会有着直观的感受,才会整体把握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问题所在,寻找发展乡村与振兴乡村的切入点,有效发挥新乡贤角色的功能和价值。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如若没有深入了解当地乡村的物质文化,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第二,熟知乡村制度文化。乡村制度文化是乡村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成文的或未成文的规范体系,比如村规村约、家族族谱、礼仪规范、组织方式等。从人的主体间性来看,乡村制度文化是乡村社会成员在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普遍性的效力、公开性的形式、稳定性的性质。正如制度是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习惯的培育,乡村制度文化是调节乡村社会成员行为习惯的重要约束力量。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要发挥提高乡村民众素质、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的作用,熟知乡村社会的制度文化是前提条件。作为乡村社会中稳定长久的规范体系,乡村制度文化是发展乡村和振兴乡村的内在要素。乡村教师在熟知乡村制度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开展各种发展乡村和振兴乡村的社会活动。

第三,理解乡村精神文化。乡村精神文化是乡村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比如家族文化、乡情风俗、人文历史、乡村审美等。但部分乡村地区也存在见利忘义、好逸恶劳、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功能之一,便是开展乡村教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乡村社会淳朴仁厚的价值观念。理解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乡村精神文化,搞清乡村民众的思想观念,是乡村教师强化乡土文化自信、打击歪风邪气、发展精神文明的基础条件。

第四,熟悉乡村行为文化。乡村行为文化是乡村社会成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渐衍生出来的外在行为表现,比如早睡早起、见面问好、跳秧歌舞、聚会聊天等。由于乡村社会相对封闭落后,乡村民众思想较为狭隘,容易导致乡村行为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协调。在乡村社会中,子女定亲高额彩礼、婚庆闹婚低级粗俗、节假归乡赌钱消遣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发挥丰富乡民的业余生活,抵制乡村陋习行为,引领乡民文化生活的作用,而只有熟悉乡村行为文化现象,知道其原因,才能找到驱走乡村不良行为文化的对策。

二、以乡土情怀为内核的情感特质

“人的认识并不一定导致行为。从认识到行为发生,其中介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5]乡村教师虽具备担当新乡贤身份的乡土文化知识特质,并不必然会践行新乡贤角色。许多乡村教师本就出生于乡村、成长于乡村、工作于乡村、生活于乡村,可以说对乡土文化知识了如指掌,但他们不一定能够成为新乡贤。“情感在乡是新乡贤一切行为的出发点。”[6]乡村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乡土情怀,有发自内心担当新乡贤身份的意愿,才有成为新乡贤并使之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以乡土情怀为内核的情感特质,是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的内在特质。乡村教师新乡贤的情感特质,是在爱乡爱土情怀、爱生爱民责任的基础上形成的乡土情怀素养。

一方面,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有爱乡爱土的情怀。爱乡爱土的情怀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主观情感,是对乡村社会的热爱之情和对乡村学校的归属之感,更是情系乡里的自然表达。从乡土中国的传统社会底色讲,对于讲究扎根意识的中国人民,爱乡爱土情怀是一种乡土情结表征,更是挥之不去的血脉之情。乡村教师长年工作于乡村学校、穿梭于乡村社会,只有怀着一颗热爱乡村社会、热爱乡村学校的纯真之心,才能真正关注、关切和关心乡村的发展与未来,为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作出贡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身份,要求其在主观情感上深切热爱乡土,高度关心乡村。浓厚的爱乡爱土情怀,才能够促使乡村教师萌生为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做贡献的内在意识,体现新乡贤角色的责任和使命。反之,如果乡村教师缺少爱乡爱土情怀或爱乡爱土情怀淡薄,就会很容易局限在谋求个体专业身份发展上,对乡村发展淡然面对,更遑论担当新乡贤角色了。

另一方面,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有爱生爱民的责任。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新乡贤乡土情怀视域下的爱生,并不是简单地关心爱护全体乡村学生,尊重乡村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乡村学生,不讽刺挖苦和歧视乡村学生,而是关切乡村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人生理想,引导乡村学生通过上学读书改变命运,乃至学成后反哺乡村,充当乡村学生的人生导师。爱民是乡村教师对乡村民众的关注、关切和关心之情感,是作为乡村社会知识分子的乡村教师指导普通乡村民众生产、引领普通乡村民众生活、教化普通乡村民众思想的关爱之行为。实事求是地说,爱民的责任并不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内,但新乡贤角色赋予了乡村教师关爱乡民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新乡贤是为新时代乡村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贤达,不能为民谋发展、谋幸福、谋未来,则不是真正的新乡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发展要求,需要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关爱乡民发展,具备爱民的情感特质。

三、以留守乡村为定力的意志特质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是认知对象的确定,还是认知手段的选择,以及对认知过程中各种各样困难的克服和认知目的的实现,都需要发挥人的意志的定向、选择和调控作用。”[7]乡村教师新乡贤身份的实践活动,可以看作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意志行动。乡村教师只有付出意志努力,才能达到新乡贤角色的要求。乡村教师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收入低下、工作繁重、孤寂乏味、行动受阻等,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依靠扎根乡村、坚守乡村的顽强意志和强大勇气。没有坚守乡村、沉潜乡里的坚强意志,乡村教师不可能长久任教于乡村学校,稍有机会就会选择逃离。因此,具有留守乡村的意志特质,是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的关键特质。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意志特质,是在扎根乡村而淡泊名利、沉潜乡里而初心不改的基础上形成的矢志不渝精神。

其一,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具有扎根乡村而淡泊名利的坚强意志。扎根乡村是指乡村教师能够“下得去”且“留得住”,具有长期任教于乡村、终身任教于乡村的意志和理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肩负着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责任和使命,需要有扎根乡村的勇气和意志,做乡村教育的领路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成为乡村社会的“在场乡贤”。淡泊名利是指乡村教师能够经受住各种诱惑,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味追求名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任教于乡村学校。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乡村社会成為“贫穷”的代言词。与此同时,乡村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不足,乡村教师工资收入偏低、晋升空间狭窄。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充斥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需要坦然面对个人的生活境遇,葆有乡村教育情怀和乡村振兴愿景,不以金钱多少作为工作的唯一动力,更不能以追逐名利为工作的首要目标。

其二,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具有沉潜乡里而初心不改的坚强意志。沉潜乡里是指乡村教师能够默默耕耘于乡土大地,具有将个人成长融入地方发展的强大意志。乡村教师发展与乡村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同心圆中,两者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乡村教师没有沉潜乡里的意志,对建设乡村与振兴乡村置若罔闻,乡村社会发展就会受到较大影响。乡村社会发展受阻,反过来会影响乡村教育发展。因此,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地方发展的共生关系,以“在场乡贤”的身份沉潜乡里,为建设乡村、振兴乡村想办法、谋出路、献对策,修炼坚守乡村的坚强意志。初心不改是指乡村教师能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受得住寂寞,能将心静下来,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留守乡村意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它时常因为外在环境或个体内在心态的变化而发生转变,比如一些乡村教师留守乡村的意志会因为对乡村社会现实的不满意而产生动摇。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不能因为乡村社会现实的不如意或个人生活状态的不称心而放弃追求新乡贤角色。在面对取舍抉择时,乡村教师要有不忘教育初心的意志,由此才会在困境中不退缩、不放弃,积极承担新乡贤身份的责任和使命。

四、以振兴乡村为指向的行为特质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个体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通过实践改变世界,在实践中完整地把握世界。“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9]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最终要在认识和践行新乡贤身份的过程中改造乡村世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承担新乡贤角色,就是把以乡土文化为根基的知识特质、以乡土情怀为内核的情感特质、以留守乡村为定力的意志特质转化为振兴乡村的外在行为。因此,以振兴乡村为指向的行为特质,是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的必要特质。乡村教师新乡贤的行为特质,是在践行乡土伦理的传承者、乡村事务的参与者、乡村民众的教化者、乡风文明的引领者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首先,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传承乡土伦理。乡土伦理是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行为的秩序规范体系。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把乡土伦理作为一个重要着力点,否则,乡风文明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学识素养高,伦理意识强,肩负着传承乡土伦理的责任。乡村教师不仅要全面深入理解和反思乡土伦理的精神实质,教导乡民与学生追求乡土社会中积极正面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还要构建以孝慈敬悌为核心的亲情伦理、以宽恕敬让为核心的公共伦理、以和谐宜居为核心的生态伦理,从而达成践行乡土伦理传承者的本真角色。

其次,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参与乡村事务。乡村教师参与治理的乡村事务,一般理解为乡村公共事务和乡村公共活动,即公共性乡村事务。绝大多数的乡村公共事务和乡村公共活动是在乡村公共空间中发生的,乡村公共事务和乡村公共活动可谓是乡村文化的鲜活载体。公共性乡村事务不仅涉及公共资源、公共物品和公共空间,还涉及乡村社会的公共性生活,故而成为乡村治理的重点领域。乡村振兴提出“治理有效”的总要求。其中,公共性乡村事务治理有效,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身处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的乡村教师,是参与公共性乡村事务的社会个体,具有参与公共性乡村事务的权利和义务。秉持新乡贤身份的乡村教师,更应该活跃于乡村社会的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之中,维系乡村社会秩序,为乡村治理和乡村政事建言献策,为乡村建设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

再次,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教化乡村民众。乡村社会的结构特征和文化特点决定其是一个天然的教化空间。融合各种风情民俗的乡村,虽然具有教化的价值和功能,但仍存在一些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乡土伦理和乡村规约,比如重男轻女、迷信风水等。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承担着教化乡民的责任,要向乡村民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民智,启民心,让每个乡民发展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最后,作为新乡贤的乡村教师,要引领乡风文明。乡村文明是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指乡村社会发展到具有较高水准的文化状态。在乡村文明发展中,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指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是总要求之一。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想文化杂糅在一起,冲击着乡村社会和乡民生活,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乡风文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其建设需要得到规范和引领。在助力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教师应秉承乡村文化的精神与价值,做到以身作则、言行雅正、示范乡里,以自身的精深学问和高尚品德做乡村社会和乡村民众的道德榜样,成为乡风文明的引领者。

(闫闯,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参考文献:

[1]肖正德.论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J].教育研究,2020(11):135.144.

[2]闫闯.乡村教师乡贤身份自觉:价值、困境与突围[J].当代教育科学,2021(12):3.12.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62.

[4]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01.204.

[5]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第3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9.

[6]刘社瑞.乡村振兴战略中新乡贤文化建构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62.

[7]张明仓.实践意志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258.

[8][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48.

责任编辑:刘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

猜你喜欢

新乡贤乡村教师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如何避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搭便车”
新乡贤治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德润永川“新乡贤”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
沧州七旬老人成“新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