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很奇妙”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的长寿经

2023-11-02王明洪

保健医苑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能物理叶老对撞机

◎文/王明洪

著名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今年已是98 岁的高龄,但在耄耋之年仍坚持工作,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把他喻为“一头具有巨大内在力量的‘野牛’”。多年来,叶老一直从事粒子物理实验、核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如何制造能量更高、探测更精准的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是叶老毕生的工作。叶老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等。“物理很奇妙,可以探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叶老说。他的高寿,和他的淡泊名利以及热爱学习、老有所为等有关。

叶铭汉

“对于名和利上的事情从来不计较”

叶老是一个谦和的人。平易近人、温文儒雅是他给同事留下的共同印象。多年来,叶老不管走到哪里,总能跟周围的人融洽相处,把大家都团结起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前常务副所长张厚英说:“老叶的特点就是特别不要权。”实际上,正是这种“向下放权”的领导方式,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那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后来对撞机升级改造工程以及其他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中坚力量。叶老在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也有为难的事,那就是让他主持职称评定。在他眼里,每个参评者都很优秀,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虽然是所长,但并没比任何人高多少,要充分发挥大家的才能。”他表示:“我们这一代人,只知道老老实实地做事情,提高业务水平,对于名和利上的事情从来不计较、不争抢。”叶老的家离工作单位有两站路,80 岁后,他一直坚持步行上下班。“我生活上不太计较,平时吃得很简单,奢侈的东西不追求,衣服要很破了才换掉。”

“发展不是遥遥无期”

1949 年,叶老考取了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1950 年,钱三强告诉他,发展原子核物理要有电子加速器,而这种大型设备当时只能在中国科学院制造,钱老让叶老转入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当年11 月,叶老被分配在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领导的静电加速器组,参与研制我国第一台带电粒子加速器——700 千伏静电加速器的研制。在赵老的帮助下,叶老进步很快。1953 年,700 千伏静电加速器建成。1954 年初,研究所迁往中关村,叶老负责静电加速器的搬迁、重新安装等工作。刚建成时,加速器绝缘体支柱经常出现电火花,导致加速器电压不稳。于是,叶老改进了绝缘体支柱的电压分配系统,同时添加电晕针对高压电电极放电的电压稳定装置,提高了加速器的稳定性。1957年,叶老参加第二台静电加速器——2.5 兆电子伏静电加速器的调试。年底时,加速器初步建成。1959 年,经过长时间实验和改进,这台加速器的能量达到设计值2.5 兆伏,比第一台增加了300 余倍,赶上了当时国际同类型设备。“(当时)我们刚入门,与国际差距还很大。但是我们看到了希望,发展不是遥遥无期。”叶老说。

“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也能做到”

1978 年,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建造中国高能加速器也被重新提上日程,这让叶老感到“科学的春天”来了。然而,由于十年浩劫,中国的科研举步维艰。是先建“十拿九稳”的质子加速器,还是将目光瞄准国际先进但国内却是一片空白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各方莫衷一是。但叶老还是赞成对撞机方案。为此,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还设立了一个访问学者项目,叶老因该项目于1979 年特意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81 年又到犹他大学做访问教授。期间,他感受到中美之间的学术差距,但他确信“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一样也能做到”。1982 年,叶老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一室主任,全面负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眼睛”——大型粒子探测器“北京谱仪”的研制。两年后,他升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领导全所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于1988 年10 月16 日首次实现正负电子束对撞,中国终于拥有了最先进的研究物质微观世界的“武器”,这项成果被人们称作“中国继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1990 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与北京谱仪”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人一辈子都要学习”

叶老在小学时,成绩属中下水平,唯独喜欢“翻家里的书,乱看一气”。初二那年,因一次作文表现出色,意外受到老师表扬,于是“不知不觉对念书专心起来”,学期末还考了全班第一。大学时,爱国心切的叶老加入了青年远征军抗日,认识了不少物理系的学生,受其影响,他对物理也产生了兴趣。几个月后,战争结束,叶老转入叔父叶企孙(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主持的清华物理系学习。后来,他发现自己对物理学的部分课程有兴趣,对一些纯理论内容没什么兴趣,曾一度萌生转学气象学的念头。大三时,听了钱三强在清华大学做的有关原子核物理的学术报告,才促使他决定继续留在物理系。考入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后,由于在量子物理等学科中表现优异,他被钱三强称为是“同学中学得最好的学生”。其实,叶老自懂事起,读书思考的步伐就没停过。在他家中,占地最大的家具是书柜。由于常年在国外交流,叶老还养成了阅读外国文学的习惯,《哈利·波特》系列丛书是他休闲时的最佳读物。“人一辈子都要学习。技术发展很快,问题摆在面前,新东西、新发现会不断出现。”晚年时,他还买了一个智能手机,“不过,我不喜欢一天到晚总是看手机,因为我工作时不希望被打扰”,叶老说。

“如今这‘一席之地’已稳稳占住”

1995 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叶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 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直到耄耋之年仍坚持工作。他最关心的,始终是中国粒子物理的发展。在他看来,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粒子物理的发展史是实验与理论不断相互促进的历史,也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粒子物理学看似离人们的生活较远,但物质微观结构的研究是各学科研究的基础,激光、新材料、生物、医学、农业等学科的许多新技术都由原子物理学的成果转化而来。如万维网最早就诞生于高能物理领域,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科学家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查询的工具。当年,邓小平在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曾说“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叶老表示:“这‘一席之地’已稳稳占住。”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自建成运行以来,已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经过持续改造,已成为国际最先进的对撞机之一。“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机构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未来中国的粒子物理如何发展,是否要建一个类似规模的中心,以及如何合理改进基础研究的评审方法和管理体制等,是中国物理学界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叶老说。

猜你喜欢

高能物理叶老对撞机
盛宴已经结束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欧洲大型对撞机为巴黎居民供暖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大型强子对撞机检测到B介子衰变等
超大型强子对撞机
科学家在对撞机碰撞试验中意外发现新物质
记录
请叶圣陶先生题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