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概念建构的基本策略*
——基于情境—价值的视角

2023-11-01郭忠华

江海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建构概念

郭忠华

问题的提出

建立与本民族历史、现实相符合的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近代以降,与中国近代社会、政治转型的步骤相一致,中国的知识转型也较明显。及至19世纪转折时期,以西方社会科学为圭臬的知识体系在中国逐渐成型,体现在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上。此后,外来知识体系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社会学为例,著名社会学家林南指出,从20世纪初社会学发轫到80年代,移植、加工外来社会学理论的简单速成做法在中国较为普遍,中国学者所做的大多数社会学研究也倾向于应用西方社会学知识研究中国社会。(1)林南:《社会学中国化的下一步》,《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1期。

外来知识的引入尽管助推了我国在较短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但也导致照搬外来理论以研究中国社会甚或扭曲中国事实以满足外来理论等问题。与外来知识体系的引入和本土学科的成长相一致,对外来知识效度的反思和对知识本土化的倡导也不绝如缕。尤其近年来,摆脱对外来知识的依附、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声音明显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6页。学术界的反思和国家层面的重视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推到了前台。

概念是承载和建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须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概念体系为出发点。因此,本文从概念问题入手,以情境、价值与概念间的关系为分析框架,分别从“本土情境”“本土价值”角度探讨对外来移植性概念进行改造的策略,并从情境—价值相结合的角度,讨论本土标识性概念的建构策略。本文所讨论的是社会科学概念,但为行文简洁,文中多处省略“社会科学”这一定语。作者希望,本文既能为有关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讨论提供启发,也能助力深化对社会科学概念的理解。

情境、价值与社会科学概念

从学理角度而言,不论是学术界对“生搬硬套”“食洋不化”问题的指责,还是政治高层对“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问题的诊断,实际上皆源于两个问题:一是概念供给的不足;二是概念汇通的缺乏。两者都根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方式——对外来知识的移植。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科学自肇造之初就受到外来移植知识的影响,导致本土原生性概念的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事物,研究者往往也援引外来概念开展研究,导致“生搬硬套”“有理说不出”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近年来尽管不乏本土概念建构的尝试,部分甚至产生过较大影响,但由于这些概念大多表现为“概念孤儿”,不仅没有与其他概念建立起“概念之家”,而且缺乏与世界知识体系进行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导致“说了传不开”的困境。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中国社会科学的产生、发展方式有关,但更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有关。因为人类社会如果存在通用的概念体系,就不会出现概念移植、概念短缺和概念汇通的问题。概念供给、概念汇通属于不同的问题域,本文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概念供给问题上。但在具体探讨本土概念的供给策略之前,有必要阐明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问题:对社会科学概念的理解、概念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情境、价值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何谓概念?概念是对事物“一般”或“本质”特性的概括。(3)[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人类交流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工具。这一点已有许多论述。比如,知名学者萨托利指出:“概念是进行思考的基本单元,它限制了我们对于事物意义的理解。”(4)Giovanni Sartori, “Cuidelines for Concept Analysis”, in Giovanni Sartori, eds., Social Science Concep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Beverly Hilles: Sage, 1984, p.60.英国学者海伍德指出:“概念的形成是推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概念,在此意义上,实际上是构建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石。”(5)[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第5页。德国哲学家石里克指出:“概念只是一种假想物,旨在为达到认识的目的使确切地标示对象成为可能。概念可能类似于分布于地球上使人们得以明确地标示地球表面的任何位置的经纬线。”(6)[德]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页。这些论述表明概念之于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性。如果缺乏概念,交流便只能建立在无限描述的基础上,这不仅浪费精力,而且影响交流质量。有了概念之后,交流便可以通过概念进行,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为探索新知识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概念的独特性在于:它脱离了事物的表象而成为对事物一般特征的概括,它表明认识上的质变——从感性、偶然、片面的认识向理性、抽象、本质认识的转变。概念因此充当了两个世界的联系桥梁:一端连接着经验世界,另一端连接着观念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关联使之表现出“情境性”特征,与观念世界的关联使之表现出“价值性”特征。

概念的情境性和价值性形成社会科学知识的特有性质,并体现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差异上。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和自然事物,其概念具有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的特性,自然科学不承认文化和价值的差异。比如,无论在何种情境—价值体系中,“三角形”的涵义都是一样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本身,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具有不同的价值。由于这些差异,社会科学不存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普遍概念体系:一方面,生活在不同情境—价值下的人们通常就同一种事物形成不同的概念;另一方面,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情境—价值中可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说,社会科学知识是生活在不同情境—价值体系中的人们为自身编织起来的一张张意义之网,概念则是这些网络上的节点。

情境—价值的差异性,使得社会科学概念的争议性变得不可避免。在加利看来,社会科学领域总是存在着一类“本质上有争议的概念”,如民主、自由、正义、公平。此类概念在内涵上指向道德和价值、在含义上具有开放性、在用法上存在竞争性、在描述上存在多样性。(7)W. B. Gallie,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s”,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Vol.56, 1955-1956, pp.167-198.在加利的基础上,约翰·格雷进一步区分出争议性概念的三种类型:事实上引起争议的(contested)概念、可能引起争议的(contestable)概念和本质上存在争议的(essentially contested)概念。(8)[英]约翰·格雷:《论社会政治概念的可争议性》,高奇琦、景跃进主编:《比较政治中的概念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214—220页。这些争议起源于不同的情境和价值。“情境”决定概念所针对的事物、概念生成的资源、概念表达的语词选择等。在这一方面,概念是历史情境、语言习惯和焦点问题的有机统一。如斯金纳所言,任何概念都诞生于特定历史情境、都无法超越构建者所处的时代,超越历史情境来谈论概念是非常天真的。(9)Quentin Skinner, Versions of Politics (Volume 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88.“价值”则是概念所体现的观念和意义。尽管孔德等社会科学的早期建构者怀有将社会科学发展成“价值无涉”的抱负,但韦伯等人的诠释学传统,使得价值、习惯、传统等问题得到了充分重视。(10)Anthony Giddens, In Defence of Sociology: Essays, Interpretations &Rejoinder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6, pp.65-77.因此,概念争议实质上是研究者站在特定价值立场上参与讨论、论争的必然结果。

具体而言,情境、价值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可呈现为图1形式。其中,情境决定概念所能指涉的经验世界的事物范围(extension),即概念能涵盖多少“事物”;价值则是概念所能表达的观念世界的内涵(intension)多少,即概念能表达多少“价值”。情境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概念的抽象化”程度上,两者呈反比例关系:概念涵盖的情境越大,表达的价值便越少,概念的抽象化程度越高;概念表达的价值越多,覆盖的范围便越小,概念的抽象化程度越低。可以将概念的抽象化水平呈现为图2形式。

图1 社会科学概念形成模式 图2 概念的抽象化程度

图1呈现了概念构建的理想类型,即原生性概念类型,此类概念产生于本土情境,与本土情境—价值相符。如果不存在外来影响,概念构建通常遵循此种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民族的知识体系完全是自主的,不会出现“有理说不出”的情况。但如前文指出的,移植性概念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建立发展有重要影响,它的供给不是图1的模式而是图3的模式。

图3 概念的移植性供给模式

与原生性概念供给模式相反,图3中的概念产生于外在(主要是西方)情境—价值体系,然后再以翻译等方式被移植到本土。在作用方向上,移植性概念反作用于我国的情境—价值,而不是像原生性概念那样反映本土情境—价值。更有甚者,因跨文化旅行中受翻译等因素的影响,移植性概念有时还表现出既不完全反映初始情境—价值,也不完全反映本土情境—价值的情况,而是形成一种类似于萨托利所说的“猫狗”(cat-dog)型概念,即“杂交概念”(hybrid concept)。(11)Giovanni Sartori, “Concept Misformatio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4, No.4,1970, pp.1033-1053.概念移植是概念跨文化旅行的体现。在旅行过程中,移植性概念与本土情境—价值形成复杂的张力关系。由于移植性概念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概念总量中占据较大比例,这使得对移植性概念的审查和重构成为本土概念建构的必要步骤。同时,由于本土标识性概念对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关本土概念供给的讨论包括对移植性概念的改造和对本土标识性概念的建构两大主题。

本土情境与移植性概念改造

“情境”是社会科学概念的构成性要素,情境决定概念外延的大小和能指代事物的多少。移植性概念产生于外在情境,然后被移植到本土情境中,从而导致两者出现张力。按照移植性概念在内外范围上的吻合程度,可区分出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基本吻合情形;二是部分吻合情形;三是虚假供给情形。接下来就这些情形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其一,基本吻合情形,主要出现在“描述性概念”上。描述性概念也被称作“实证性概念”。不论何者,“指的是那些被认定为客观且能显示其存在的‘事实’,即指‘是’什么……描述性概念被认为是‘中性的’或价值中立的:它们经得起严格的科学检验”。(12)[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第5—6页。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词汇,apple与苹果、sofa与沙发,在内涵和外延上完全一致。政治学中也不乏类似概念,比如,president与总统、parliament与议会、party与政党,它们没有因为翻译而表示不同意思,因而以对等方式得到移植。不仅世界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大量相同的自然事物,人类政治活动中也存在大量相同的人为之事。这些事实在不同语言中尽管被表述成不同概念,但它们在外延和内涵上彼此等同。由于这种共通性,此类概念在构建民族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尽管不可或缺,但更少反映本土情境的特殊性。

必须注意的是,描述性概念尽管表征客观事实,但不能把事实与价值完全割裂。描述性概念在特定情境下可以转化成规范性概念。一个概念是描述性概念还是规范性概念,主要取决于使用情境。比如,当把“人民”看作是由生活在一起的人们所建立的有机整体时,“人民”表达的是一种事实,属描述性概念。然而,当把“人民”看作应该拥有自由、主权和最高公共权威时,便立刻转变成了荷载特定价值的规范性概念。在这种情形下,对该概念的分析也就归属于下文将要论述到的价值视角。大量政治概念具有这种双重属性,这里的“基本吻合”仅就其表达的“事实”而言。

鉴于描述性概念在主客方语言中的相通性和已形成的概念供给,本土概念供给的第一种策略是:对于已经存在且符合本土情境的描述性概念,本土概念建构无需对其作出改变。

其二,部分吻合情形。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移植性概念的初始外延大于本土对应概念;二是移植性概念的初始外延小于本土对应概念。

不论在何种情境下,概念都必须涵盖对象的全部特征,这是概念建构的一条基本准则。由于移植性概念产生于外在情境,被移植到本土后,很可能出现概念的初始外延大于或小于本土对应概念的情形。前一种情况可以以“政府”概念为例展开讨论,在英语情境中,government和state基本被当作同义词使用,指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解释法律的所有机关的总和,government只有在非常特定的情境下才专指“行政机关”。(13)[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但在本土情境中,两者却存在明显的从属关系:“政权”是由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等组成的国家组织体系,“政府”则只是其中的“行政”分支。在本土情境中,“政府”的外延只有在非常特定的情境下才与“政权”等同,比如外交场合使用的“中国政府”,或学术界使用的“广义政府”概念。(14)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5页。在政治学概念库中,移植性概念的初始外延大于本土对应概念的情形并不少见。再比如citizenship概念,其在西方包括民族国家成员身份、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行为、公民美德、公民认同诸要素,具体选择何种要素由使用者事先界定,但在中国情境下,大部分时候仅被看作“公民权”,外延被明显缩小。

移植性概念的初始外延大于本土对应概念,容易导致本土概念泛化,须对移植性概念进行改造,由此形成本土概念供给的第二种策略,即根据本土情境对外延大于本土对应概念的移植性概念进行要素分拆,使之分别对应本土事物。

与前一种情况相反,也存在移植性概念的初始外延小于本土对应概念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政治学概念库中也不少见。以“国家”概念为例,汉语中的“国家”分别对应英语中的country(领土)、state(政权)、nation(国族、国民)以及nation-state(民族国家、国民国家)等四个概念,属于典型的“一对多”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本土情境中的“国家”概念显得笼统,导致其无法像西方对应概念那样准确地反映国家构成要素。针对这种情况,已有不少学者提出重构设想。比如,在肖滨看来,可以通过“升格”(把汉语中的“国家”升格为统称概念)、“降格”(把state翻译成“政权”,表示国家的构成要素)、“分拆”(把nation概念所表达的“族/民/国”含义分拆成“国族”“国民”和“国家”三个概念,使它们各归其位)和“统合”(把nation-state统称为“现代国家”,而不是现在的国民国家、国族国家和民族国家)等四种策略重构本土情境下的“国家”概念。(15)肖滨:《扩展中国政治学的国家概念》,《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第2期。

这些策略表明移植性概念改造的第三种策略:如果移植性概念的初始外延小于本土对应概念,则以本土概念为基准进行统合和归位,使之成为本土对应概念体系中的家族成员。

其三,虚假供给情形。所谓虚假概念供给,即本土概念库中尽管已存在相关概念,但却无法真正反映本土事物的情形。以“政体”概念为例,政体比较研究滥觞于古希腊,以亚里士多德的比较政体理论为代表,嗣后在西方思想史上得到进一步延续。按照罗斯金等人的政体概念与类型研究,“政体”属于“属概念”层级,可划分成“民主”和“非民主”两种类型。其中,民主政体又可划分成“绝对民主”“民主”(可进一步划分为以美、英、法为代表的三种类型)和“有限民主”(以墨西哥、埃及为代表)等三种类型;“非民主”政体则包括极权主义等类型。(16)[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这种政体划分方式以西方情境—价值作为标准,无法真正涵盖中国的政体类型。但现实中,却常出现以西方政体分类概念来套指中国的情形。这实际上是一种虚假概念供给,需要建构真正反映本土政体类型的新概念来达到名实相符。学界已有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景跃进等人提出,中国政体可被概括成“党政体制”,它与西方政体概念类型中的既有形式都存在差别。(17)景跃进、陈明明、肖滨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页。虚假概念供给既涉及概念的外延,也涉及概念的内涵,有关它的讨论在下一节将更加详细地展开。

虚假概念供给表明移植性概念改造的第四种策略:面对概念移植在本土造成的虚假概念供给,必须在揭露虚假供给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符合本土情境的新概念。

本土价值与移植性概念改造

移植性概念与本土价值的关联引发的主要是“观念”和“意义”层面的问题,它决定本土价值在认知领域能得到多大程度的表达。移植性概念对本土价值所造成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涵义”之争上。如前所述,约翰·格雷将争议性概念划分成三种:事实上引起争议的概念、可能引起争议的概念和本质上存在争议的概念。争议既可能基于对事实的不同价值判断,也可能基于对价值本身的争议(如图4所示)。不论何种情况,价值差异都是导致概念争议的根源,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价值中立、价值同向和价值错位。价值中立由于不涉及价值因素而无须纳入讨论范围,这里主要讨论后两种类型。

图4 概念争议的类型

第一,价值同向,即主客方对同一概念持相同价值取向,这包括两种类型:共同正面取向和共同负面取向。前者指概念在移植前后均表达正面价值,后者则均表达负面价值。本土概念体系中存在大量价值同向的概念。比如,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政治发展”“政治改革”“政治现代化”均表达正面价值,“专制”“独裁”“反叛”均反映负面价值。由于价值同向原因,此类概念较少引起争议,即便有争议也主要是程度而非性质上的。基于此,便形成本土概念构建的第五种策略:对于内外价值同向的概念,在移植性概念清理的过程中可继续延用,无须作出调整。

第二,价值错位,即主客方对同一概念持相反的价值取向,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内正外负”情形,二是“内负外正”情形。

首先,“内正外负”情形,体现为概念在本土价值体系中属正面取向,但在初始情境中却属负面取向。这方面的例子不少,比如,关于“党国体制”(party-state system)概念,在西方学者那里,党国体制表达了一元、威权的含义,体现了负面价值。(18)景跃进:《将政党带进来——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反思与重构》,《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8期。在中国,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术界,都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坚定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根本保证”。(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89页。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也是一种惯常表达,词语组合顺序上都是“党”在“国”前。这说明,中国政界和学界皆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转的轴心这一事实。鉴于“党国体制”在西方负载的负面含义,中国学者更偏向于使用“党政体制”概念,认为这一概念不但在事实上反映中国政治的结构性特征,在价值上也更加客观中立,不像“党国体制”那样已经被西方价值所贬低。(20)景跃进:《导论》,景跃进、陈明明、肖滨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4—8页。

上述情形表明移植性概念改造的第六种策略:对于某些反映本土标识性事实,但在西方却承载负面价值的概念,本土概念清理过程中可对其作出调整以避免落入西方价值的陷阱。

其次,“内负外正”情形,此类概念亦不在少数,如宪政、利益集团、政治献金等。以“宪政”概念为例,“宪政”既是一个描述性概念,也是一个规范性概念。在规范性概念层面上,它强调“个人主义”价值。如卡尔·弗里德里希对“宪政”的定义:“在整个西方宪政史中始终不变的一个观念是:人类的个体具有最高价值,他应当免受其统治者的干预,无论这一统治者为君王、政党还是大多数公众。”(21)[美]卡尔·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页。在西方,宪政是一个具有正面价值的概念。然而,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宪政”则持明确相反的立场,认为资产阶级的议会只是一个“清谈馆”,不仅无法代表真正的民意,甚至践踏民意,掩盖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例如,在对普鲁士制宪议会的立场上,马克思认为,“事实上,这个议会与其说是一个能够代表人民的任何一点利益的机关,不如说是一个供议员们学习议会礼仪的学校”。(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页。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我国对西方宪政概念同样持贬斥的态度。对于西方宪政概念的不同评价表明不同的价值导向。此种情形引出移植性概念改造的第七种策略:对于内负外正的概念,须立足社会科学知识的情境性和价值性,对价值分歧作出学理解释、对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态度进行立场坚定的学理批判。

本土标识性概念的建构策略

前文集中讨论了移植性概念的改造策略,然而,对本土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而言,本土标识性概念的构建更加重要。本土标识性概念属于原生性概念类型,它立足本土的历史与现实,突出反映本土情境—价值中的“特有”事物,因而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就概念类型与知识性质的关系而言,不同类型的概念导致不同性质的知识体系:移植性概念形成依附性知识体系,本土标识性概念则形成自主知识体系。本土标识性概念的建构同时涉及情境—价值因素。只有与本土情境—价值一致且标识本土重要事物的概念,才是真正的本土标识性概念;只有建立在本土标识性概念基础上的知识体系,才是真正的自主知识体系。本土标识性概念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有意识建构的结果。按建构方式划分,包括以下三种策略:一是概念提炼,二是概念发明,三是概念归位。

首先,概念提炼,体现为遵循从经验到概念的路径,将本土典型经验和事实提炼成标识性概念。知识在形态上存在专业知识与日常知识的区分。社会科学概念属于研究者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具有抽象性、体系性和普遍性特征;日常知识属于行动者所拥有的生活知识,具有经验性、零碎性和特殊性特征。标识性概念提炼就是要转化知识范畴,将零碎而特殊的本土经验提炼成专业性概念。这一点不论在理论抑或实践上都已有一定探索。在理论方面,比如,在应星看来,中国社会理论的概念生产存在“发明”和“发现”两种途径:前者指研究者创造崭新的理论术语,以凝练、简明而准确的方式对社会现象的若干规律和实质进行抽象与概括;后者则指研究者对已经存在但原非社会理论术语的用语赋予社会理论含义,将一个非理论术语转化成理论概念。他所说的概念发现大致相当于这里的概念提炼,概念发明则与接下来即将论述的内容密切相关。(23)应星:《从“发明”到“发现”:中国社会理论的两种概念生产方式》,《开放时代》2023年第3期。但必须注意的是,概念提炼并非只是将“原来非社会理论的术语赋予社会理论的含义”,而是会涉及新概念建构,即研究者用新概念来概括典型事物。

概念提炼是本土标识性概念建构的一种重要途径,表明本土概念供给的第八种策略:以本土典型经验和实践为基础,以相应的类型学图谱为坐标,提炼具有本土特色的标识性概念。

其次,概念发明。概念发明在部分学者那里被称作概念建构,但由于概念建构也包括刚刚论述的概念提炼,因此这里沿袭应星的提法以示区别。较之概念提炼,概念发明遵循从理论到现实的路径:研究者基于特定价值和目的而创设概念,并通过概念社会化而在常人世界形成广泛影响。在人类知识史上,概念发明的例子不胜枚举,但真正能够进入常人世界并形成广泛影响者却屈指可数,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比如,新发明的概念是否真正切合常人的利益、是否符合常人的价值、概念社会化是否成功等。成功的概念发明不仅能激起常人的心理共鸣,而且能推动常人的社会实践,也就是马克思的经典论断所表明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在知识社会学领域,概念发明是“知识建构社会”的表现,即认为社会世界不过是知识外化的结果。(25)[美]彼得·L.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吴肃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页。概念属于理论范畴,概念为群众掌握的程度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情境相宜、价值共鸣是核心要求。从历史经验来看,西方现代政治的兴起得益于一系列新概念的发明,如自然状态、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这些概念现在似乎已成为常识,但当时却是唤起强大物质力量的理论武器。

从现实来看,中国具有明显区别于西方的情境—价值体系,但知识界立足本土情境—价值进行概念发明的情况却屈指可数。如徐勇所指出的,中国的学术传统长期延续的是“述而不作”,即以经验思维来描述事实,很少用清晰明确的概念来加以表达,即使进入20世纪社会科学产生之后,亦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著书虽多,“立说”却少。这种观点表明我国概念发明的实际情况。(26)徐勇:《学术创新的基点:概念的解构与建构》,《文史哲》2019年第1期。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敢于发明本土概念,由此形成本土概念供给的第九种策略:立足中国情境—价值和发展目标,有意识地创建切合本土实际和发展导向的标识性概念。

最后,概念归位。概念提炼和概念发明侧重新概念建构,但当前还存在着另一种明显现象——概念孤儿。“概念孤儿”是徐勇所指出的一个问题,即研究者提出的往往只是一些“个别的、零碎的、互不关联的”概念,而“不是由一个个概念相互联结形成的知识体系中的某一个概念,不是概念家族中的成员”。(27)徐勇:《将概念带入学术体系:为“概念孤儿”寻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年第4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界提出了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仅在政治体制方面,就先后出现了全能主义、锦标赛体制、压力型体制、“悬浮型”政权、党政体制等具有较大影响的概念。但这些概念相互独立甚至相互重叠,造成概念的碎片化以及概念的重复供给。本土概念建构如果只停留在“概念孤儿”阶段,就无法建立真正自主的知识体系,因为概念孤儿至多只能对局部领域的知识加以补充和更正。造成概念孤儿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研究者侧重于概念提炼而非概念发明的学术习惯,概念提炼过程中缺乏总体理论自觉等。

任何概念都不能只以“孤儿”的形式存在,而是必须在“概念之树”上占据相应位置。同时,概念建构也不是基于直觉的随意建构,而是必须遵循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四种:第一,“同一性原则”,即概念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性而非偶然性特征;第二,“差异性原则”,即概念必须指向事物的差异性,已经存在概念供给的事物无需进行重复供给;第三,“存在性原则”,即概念必须在概念体系中具有明确的从属关系,在概念体系中占据相应位置;第四,“述谓性原则”,即新概念与既有概念之间存在明确的解释关系,比如种概念解释属概念。本土标识性概念既必须对本土情境—价值有强烈的感受力,又必须对“概念之树”有明确的认知力。只有这样,“概念孤儿”现象才能得以避免。“概念孤儿”问题引致本土概念供给的第十种策略:加强概念建构的理论素养,避免“概念孤儿”现象,使“概念孤儿”在概念体系中归位。

结 语

基于情境—价值理论框架,前文就中国社会科学概念供给的基本策略进行了分析,为接下来的讨论奠定了基础。在这里,有必要就前文已形成的核心观点作出小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时期,以对外来概念和知识体系的移植为基础。当前有关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讨论必须追溯到这一背景。第二,概念是建构知识体系的基石,是连接经验世界和观念世界的桥梁。由于这一性质,社会科学概念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价值性”特征。第三,移植性概念与本土情境—价值之间形成复杂的张力,如生搬硬套、有理说不出等,本土概念体系建构必须以本土情境—价值为标尺,对移植性概念进行系统改造,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本土情境为标尺的移植性概念改造,涉及四种策略;二是以本土价值为标尺的移植性概念改造,涉及三种策略。第四,本土标识性概念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更加重要,标识性概念建构涉及三种策略。可以把上述十种策略总结成表1形式。

表1 情境—价值视角下本土概念供给策略

基于上述小结,本部分讨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概念类型与现代性发展路径之间的关联;二是中国自主概念体系与世界的关联。

其一,概念类型与现代化路径选择。以情境—价值为视角,并以两种类型的概念区分作为基础,前文论证了十种本土概念的供给策略。如果说情境—价值是每一个国家概念建构必然涉及的因素,移植性概念与本土标识性概念的划分则反映出现代化的不同路径。移植性概念和本土标识性概念在一个国家概念体系中的不同比例,反映出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不同现代化道路:本土标识性概念的比例越高,表明现代化动力越来自内部;移植性概念的比例越高,表明现代化动力越来自外部。这一点可以从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中得到印证。当西方国家迈入早期现代性阶段时,广大亚非拉国家依然处于传统阶段。其时,以西方政治学为例,其所建构的大量标识性概念主要立足于西方内部,世界其他国家对其所产生的正面建构作用并不明显。如古迪所指出的,在西方人看来,西方之兴起与其拥有的、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理性”大有关系,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古典人文主义传统,即认定自己是古希腊理性尤其是其所发明的“逻辑”的传承者;二是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助推了理性的发展。理性有可能使西方在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中始终处于现代世界的领先地位。(28)[英]杰克·古迪:《西方中的东方》,沈毅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与西方现代化的内生路径比较,发展中国家主要在西方的影响下走上现代化发展轨道,仿效、学习西方经验成为其路径选择,高比例的移植性概念则是这种仿效和学习的结果。

来自西方的移植性知识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建立与发展有重要影响,这本质上是仿效和学习西方现代化经验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所追求的以本土情境—价值为基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从对西方现代化的模仿转变成自主探索。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等本土性概念在国际场域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并阐明其背后的原因:“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词汇,也是当前以及未来社会各界聚焦研究的词汇。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体现,而建构符合本土情境—价值的概念体系,则构成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出发点。这一工作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既有移植性概念的改造;二是对本土标识性概念的建构。前者着眼于对现有概念体系的反思和清理,后者则着眼于新概念的发现和发明。两者构成本土概念供给的一体两面。

其二,中国自主概念体系与世界的关系。时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体系已成为学界共识,但不能由此走入极端——关起门来进行概念建构。前文提到的“说了传不开”问题尽管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但反映出本土概念建构存在的问题。社会科学尽管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以追求普遍性知识为目的,而是集中于对特定情境—价值下的“意义”作出解释,即使是同一种事物,不同的情境—价值很可能形成不同的知识。如赖特所言:“在自然的研究中我们寻求普遍性和法则,在对人以及人的创造物的研究中我们感兴趣的是个别性和唯一性……自然科学通过把现象置于法则之下来解释现象,在Geisteswissenschaften(精神科学)(即人文和社会科学,引者注)中,我们则试图去理解它们的意义和意谓。”(30)[芬兰]冯·赖特:《知识之树》,陈波、胡泽洪、周祯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8页。社会科学研究正是通过不断累积“个别性”和“唯一性”而达到对一类事物的理解。

这种认识对中国自主概念体系的建构同样重要。中国的经验和实践无论如何特殊,总是可以归属于相应的事物类别,如果发现存在无法进行归类的情况,很可能是源于概念的抽象化程度不够。以“自由”概念家族为例,“自由”在该概念家族中的抽象化程度最高,在绝大部分国家都可以得到承认,但其实自由的含义几乎是空洞的。“个人自由”的抽象程度较低,往往内含特定的情境和价值,亦不被所有国家承认。“个人婚姻自由”的抽象程度更低,对有些国家而言,这种自由完全是不可接受的。假定概念建构只停留在第三个层级,很可能导致无法对它进行恰当定位。在这种情形下,需要通过提高概念层级来找准定位。反映在中国特色概念体系的建构上,不能一味强调特色性的一面而忽视普遍性的一面。实际上,脱离普遍性,特色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国自主概念体系是人类总体概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概念体系建构不是要割断与世界的关联,而是要清理早期概念移植中所存在的概念紊乱和虚假供给,更要立足中国情境—价值建构能够真正标识本土事物的概念体系。中国自主概念体系建构不仅不与世界概念体系相矛盾,反而因其越发具有本土自主性,而越能为世界概念体系提供新的元素。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建构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