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精神何以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

2023-11-01潘熙庆杨德才

江海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企业家效应

潘熙庆 杨德才

问题提出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以来,如何稳步推进共同富裕,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议题。作为驱动创新发展、激发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企业家精神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从实践发展来看,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为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673页。正是基于企业家精神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方面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并就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出指导建议。其次,从理论研究来看,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企业家精神的优化配置、(2)胡永刚、石崇:《扭曲、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效应(3)[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蔡文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等方面,关于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且尚未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加剧居民收入差距、阻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根源所在;(4)Halvarsson D., Korpi M., Wennberg K., “Entrepreneurship and Income Inequ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145, 2018, pp.275-293.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企业家精神拓宽了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通道,使更多低收入群体有机会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Lippmann S., Davis A., Aldrich H. 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equality”,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Work, Vol.15, 2005, pp. 3-31.鉴于此,本文拟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以期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政策依据。

企业家精神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设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区别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共同富裕的核心不是以分配手段为主的“均贫富”,而是“共发展”,共同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硬道理。(6)金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富裕路径逻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作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蕴含着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差距的缩小;二是发展成果的共享。换言之,缩小收入差距、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发展与共享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协同,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要义所在。

从共同富裕的实现机理来看,共同富裕强调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企业家需要在共同富裕的建设道路上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自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的创新者角色以及企业家精神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以来,企业家精神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要素。在共同富裕的战略视野下,企业家精神被赋予了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敢于冒险、勇于担当等内涵,其中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据此,本文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限定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家创业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反映了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识别利用以及敢于冒险的价值观念等特质,这些特质集中体现在各种建立新企业的行为过程中。二是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作为企业家精神最本质的特征要求,是企业家从事“创造性破坏”活动的重要基础。企业家创新精神集中体现在其创新活动中,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重要提供者、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企业家及其承载的企业家精神是共同富裕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得以实现的关键力量。除了凭借自身特征对共同富裕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以外,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区域空间关联网络也会呈现空间溢出效应,间接促进共同富裕。为此,本文将从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等视角分析企业家精神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一)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

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是在全社会富裕的基础上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主要涵盖提高收入水平与缩小收入差距两个方面。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家精神具有的创业性、创新性等特征,既为宏观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机制,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行路径。具体而言,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可以细化为知识溢出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

1.知识溢出效应

根据罗默的人力资本分级思想,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7)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5, 1990, pp.S71-S102.相较于只掌握单一生产要素的一般人力资本,企业家通常在知识信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既体现在核心技术、专利许可、生产流程等显性知识方面的绝对优势,也包括在组织文化、发展战略、竞争策略等隐性知识方面的比较优势。(8)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企业家精神的释放使得一般人力资本有机会通过观察、学习、模仿获取企业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进而缩小与领先企业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种知识溢出机制。

一是来自企业家精神的直接示范效应。在企业家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对企业家特别是优秀企业家的培育存在一定的难度,领先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成功会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吸引大批潜在创新创业者学习模仿。这种示范效应既可能成为当地“集体企业家精神”的催化剂,也可能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随着企业家精神示范效应的不断增强,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创业跟进者,提升地区创业活动的普惠性和正外部性,有助于提高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加快促进全体居民共同富裕。

二是基于人力资本流动的知识溢出效应。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视作经济增长的引擎,强调人力资本的“干中学”及其外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作用。(9)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22, No.1, 1988, pp.3-42.人力资本流动作为知识溢出的重要载体,通过企业家精神共享劳动力市场,使得隐性知识能够在不同区域和群体之间传递、交流,不同区域和群体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学习模仿效应,带动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当流入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选择回乡就业或创业时,会将他们所习得的生产技术、知识经验带回农村,这既能帮助落后地区快速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模式,也有助于有效弥补落后地区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上的欠缺,进而帮助落后地区实现“蛙跳型经济增长”。

2.资源配置效应

资源配置失衡是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而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能力就是“成功应对经济体系中发生的各种失衡”,即“重新配置资源,以获得各种可观察到的报酬”,(10)[美]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姚志勇、刘群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企业家精神通过不断纠正市场的不均衡,推动资源配置向更有效的方向发展,为共同富裕实现提供了客观的可行性条件。

一方面,企业家精神通过发挥劳动力池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等,提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的适配程度,有效缓解了劳动力资源错配对共同富裕的不利影响。劳动力有效配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大量具备企业家才能的个体,其工作岗位与先天禀赋存在错配,表现为高技能劳动力从事低技术工作岗位,个体的生产率特征未得到合理定价与充分回报。当企业家精神推动这部分人群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转向创业活动时,企业家能力得到充分释放,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整体收入不平等状况、提升共同富裕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家创业精神不仅推动潜在企业家实现自我就业,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使更多剩余劳动力有机会从低生产率、低收益率的农业部门抽离出来,流向高生产率、高收益率的现代产业部门,在提高自身收入水平的同时,推动地区经济规模扩张、产业升级,进而释放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如果某个地区企业家精神较为活跃,往往意味着该地区在空间情境上具备了公平的市场经营环境、良好的社会网络效应以及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力跨部门转移成本。已有文献证明,劳动力资源在地区间的优化配置对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11)伍山林:《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现代产业部门集聚的同时,其所获得的收入也会通过多种形式流回农村,进而提高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收入水平,实现居民共同富裕。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企业家精神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

假设2:企业家精神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二)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

企业家精神在集聚过程中会在产业层面实现规模报酬递增,进而形成产业集聚。而无论是企业集聚还是产业集聚,各地区因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区域空间关联网络,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外溢效应,势必成为共同富裕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一,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不仅因企业家精神对当地转移就业环境的优化,直接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计状况,也因为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农民有机会进入其他区域工作,拓宽了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渠道。其二,企业家精神形成的空间溢出效应会加速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推动城乡居民在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的均等化、统一化。人力资本差异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家精神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必然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三,企业家精神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外部的网络连接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会对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形成拉动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高周边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企业家精神可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产生正向影响。

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一)模型设定

为考察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直接影响,基准回归模型设定如下:

Theili,t=β0+β1Entrei,t+βkControli,t+μi+θt+εi,t

(1)

其中,Theili,t为共同富裕水平,Entrei,t为企业家精神,Control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下标i表示样本省份,t表示相应年份。模型中同时控制省份固定效应μi及年份固定效应θt,用以控制各省份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以及各年度宏观经济冲击对于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的系统性影响。εi,t为随机扰动项。

为探究企业家精神影响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本文参考江艇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12)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5期。由于在理论分析部分探讨了知识溢出和资源配置两个中介变量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因而在实证部分只重点考察企业家精神对中介变量的影响,以避免传统中介效应分析中存在的渠道识别不清等问题。模型设定如下:

Spilloveri,t=η0+η1Entrei,t+ηkControli,t+μi+θt+εi,t

(2)

Transferi,t=α0+α1Entrei,t+αkControli,t+μi+θt+εi,t

(3)

为进一步讨论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式(1)中引入共同富裕水平、企业家精神以及控制变量的空间交互项,将其拓展为空间计量模型:

Theili,t=β0+ρωTheili,t+β1Entrei,t+βkControli,t+φ1ωEntrei,t+φkωControli,t+μi+θt+εi,t

(4)

其中,ρ为空间自回归系数,ω为空间权重矩阵,φ1、φk为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空间交互项系数。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共同富裕水平(Theil)。已有研究对共同富裕水平的测度多以收入差距为核心,鉴于泰尔指数既反映人口结构变化,又考虑了收入分布状况,本文最终选择泰尔指数表示共同富裕水平。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企业家精神(Entre)。由于其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至今尚无一致衡量标准。本文依照李宏彬等提出的划分标准,将企业家精神界定为企业家创业精神和企业家创新精神。(13)李宏彬等:《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其中,企业家创业精神(Entre_Pre)用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表示,企业家创新精神(Entre_Inno)用发明专利申请量(取对数)表示。

3.中介变量

基于前文理论分析,选取知识溢出(Spillover)和资源配置(Transfer)作为中介变量。其中知识溢出程度使用各省份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测度;(14)潘文卿、李子奈、刘强:《中国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35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资源配置程度使用乡村从业人员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量之差与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比值测度。

4.控制变量

为确保因果识别的可靠性,本文引入如下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Eco),取各省份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表示;基础设施水平(Road),取各省份人均公路里程数表示;政府财政支出(Gov),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表示;产业结构(Stru),取各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表示;对外开放度(FDI),取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表示;物质资本存量(Cap),采用永续盘存法核算各省份物质资本存量;(15)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人力资本水平(Hum),取各省份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表示。

(三)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2—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分析数据。(16)由于考察期内中国港澳台地区和重庆的数据存在明显缺失,故做了剔除处理。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年鉴。

(四)实证结果分析

1.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表1从收入差距层面报告了企业家精神影响共同富裕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I和模型II仅控制省份、年份固定效应,未加入任何控制变量,模型III和模型IV中则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结果显示,无论是否纳入控制变量,企业家创业精神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企业家精神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假设1得以验证。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家创业精神通过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为不同群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实现多元增收致富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地区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在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双重作用下,低收入群体得以享受更高的增长红利,进而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家创新精神通过推进创新活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家创新精神“红利”得以充分释放,财富创造效应和共享发展效应也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为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持续动力。

表1 基准回归模型结果

2.机制检验

表2报告了企业家精神影响共同富裕的机制检验结果。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对知识溢出和资源配置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家精神有助于促进知识溢出、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假设2成立。

表2 机制检验结果

一方面,企业家精神通过创办新企业、开拓新市场、开展创新活动,降低知识过滤器对知识转化的阻碍作用,增强知识的流动性、促进知识共享和溢出。而知识溢出既有利于增进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能够强化不同区域创新创业主体之间的借鉴模仿行为,使不同社会群体(尤其低收入群体)都能从外界知识溢出中受益,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的释放,有助于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打破资源配置僵化格局、创造新的劳动力配置空间,并通过其带来的劳动力配置红利缓解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

3.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的前提是存在空间相关性,为此,本文采用Moran’s I指数法计算地理距离矩阵下各年度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992—2017年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的Moran指数均显著为正,表明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空间正相关(限于篇幅,Moran指数检验结果省略备索)。

空间相关性的存在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方法。为此,本文借鉴Elhorst的检验思路,依次进行LM检验、SDM固定效应检验、Hausman检验、SDM模型简化检验,(17)Elhorst J. P., “Matlab Software for Spatial Panel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Vol.37, No.3, 2014, pp.389-405.结果显示,采用时间空间双重固定效应的SDM模型为最优选择。表3模型I和模型II报告了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影响的估计结果。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还构建了经济空间权重矩阵进行估计,结果见模型III和模型IV。可以看出,无论在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还是经济空间权重矩阵下,空间自回归系数、空间交互项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各省份在空间上不仅存在外生的企业家精神交互效应,共同富裕水平之间也存在内生交互效应。

表3 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

基于简单的点估计结果来分析空间溢出效应可能会产生估计偏误,需要将其影响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表4显示,在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企业家精神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表明企业家精神不仅能有效缓解本地居民收入差距,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缩小周边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亦有显著促进作用,假设3得以验证。可能的解释:一是企业家精神以产业匹配、商业联盟等多种形式建立外部关系网络,并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产业关系网络、技术关系网络等渠道,将创业经验和创新知识传递给周边地区居民,带动周边地区居民开展创新创业行为、改善周边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二是企业家精神依托地区间经济联系与产业内分工合作,促进生产要素与研发要素跨区域流动,在优化本地区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会带动周边地区通过学习模仿改善其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观察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可以发现,企业家精神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的50%以上,且与表1中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结果相比,SDM模型的直接效应更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将会低估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总体影响。

表4 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

(五)稳健性检验

1.缩尾处理。考虑到样本异常值可能会影响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缩尾处理。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的估计系数均未发生符号和显著性的变化,进一步印证了基准回归结论的稳健性(限于篇幅,结果省略备索,下同)。

2.替换企业家创业精神指标。鉴于前文使用的企业家创业精神指标不仅包含私营企业投资者,也包含被雇佣者,而将被雇佣者纳入统计可能会高估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因此参考蔡庆丰等的研究,(18)蔡庆丰、田霖、林志伟:《地区融资模式与创业创新——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发现》,《财贸经济》2017年第7期。使用私营企业投资者数量占比替换企业家创业精神指标。回归结果显示,研究结论未发生明显变化。

3.替换企业家创新精神指标。为避免部分关键数据遗漏,使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专利申请量之和衡量企业家创新精神,估计结果依然稳健。

4.替换被解释变量。为避免被解释变量选取造成估计偏误,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城乡收入比后重新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的系数显著为负,与基本结论保持一致。

5.工具变量法。本文参考潘健平等的研究,(19)潘健平、潘越、马奕涵:《以“合”为贵?合作文化与企业创新》,《金融研究》2019年第1期。选取1978年各省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和相应年份的交互项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工具变量。一方面,1978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农业生产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各省份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反映了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厚程度,而自然资源丰厚与否直接影响到当地企业家精神的成长,满足相关性要求。另一方面,1978年各省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很难对近年来共同富裕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满足外生性假定。工具变量法的回归结果显示,在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系数依旧显著为负,与之前的研究结论相吻合。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深入分析了企业家精神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并且基于199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家精神能够显著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共同富裕水平;第二,企业家精神通过促进知识溢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第三,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企业家精神不仅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共同富裕水平,也对周边地区共同富裕水平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更大范围培育、配置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在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指向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包括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平等有效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等,引导企业家将更多资源和精力配置到创新创业等生产性活动之中,减少企业家在寻租等非生产性活动中的无谓消耗,以便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第二,立足知识溢出和资源配置两大作用渠道,探索企业家精神驱动共同富裕的多维路径。一方面,积极搭建知识产出协作平台,推动区域间潜在的知识溢出向实际的知识生产合作转化,同时,通过区域合作强化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对知识溢出效应的有效吸收和利用。对于目前尚难以开展知识生产合作的区域,要建立相应的扶持与补贴机制,促进知识溢出效应的扩散,进而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努力消除区域之间、部门之间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壁垒,降低要素流动的制度性成本,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跨部门充分、有序、高效流动,助力共同富裕。第三,各地区在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时,要统筹考虑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因素,构建区域联动机制、优化区域互助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影响空间溢出效应的制度约束和地理障碍,以便更有效地发挥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企业家效应
共同富裕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懒马效应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