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财经类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探究

2023-11-01徐建群侯婷婷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赛岗课赛证财经类

徐建群 侯婷婷

(四川开放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7)

在2021 年4 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首次提出“岗课赛证”的综合育人模式,要求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办法[1]。2021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2021 年5 月,教育部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原来的会计、财务管理两个专业分别被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改革势在必行,主要以当前财务行业的新标准和财务岗位的新要求为主导,注重培养财经类专业学生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财务及税务的实操能力,以及综合的职业素养,而“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模式无疑是实现本目的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逻辑内涵与时代价值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新时代的产物,它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要,解决时代课题,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什么”指明了方向,也为“怎么学”提供了途径。

(一)逻辑内涵

“岗课赛证”中“岗”指职业岗位,“课”指专业课程,“赛”指技能竞赛,“竞赛是以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展示高端技能,引领教学改革”[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展现学生职业能力。“证”指证书,包括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是学生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证明,可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将职业标准、课程标准、竞赛标准以及证书标准四项育人要素充分融合;将企业培训内容、院校教学内容、行业竞赛内容、证书考试内容充分融合;将工作过程、教学过程、赛训过程、证书考试过程充分融合;将职业考核方式、课程评价方法、竞赛评分标准与证书鉴定形式充分融合。随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逐步推进,必然推动企业资源、学校资源、大赛资源、证书资源的充分融合,四大主体联合发力,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财经类技术技能人才[4]。“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先从人才需求侧入手,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再将需求和供给两侧联结起来,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同时借助竞赛和证书的促进与推动,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二)时代价值

1.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新的实施路径

企业与学校是产教融合的主体,校企合作需要两主体双向发力,通过“岗课赛证”这种极具操作性的综合育人模式,使企业、学校、学生皆能从中共同受益。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财务行业的企业人才需求,厘清财务岗位核心技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同时企业用竞赛标准和竞赛内容作引领和促进,用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练习与检验,模糊职业与教育、工作与学习的边界,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完美结合。

2.强化职业教育特点,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职业教育实质是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强化职业教育重实践的鲜明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深化企业参与、加强技能实践的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职业教育需“增强适应性”,旨在解决职业学生学用脱节、技能滞后、现有课程教学内容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等问题。“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改“学问思行”的知识育人方式为“学练赛考”技能育人方式,通过政、行、企、校等各方的协同,适时更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及时将新标准、新技能、新应用纳入教学内容,把职业岗位、技能大赛、职业证书中的先进标准恰当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让产业、学业、就业无缝联结。

二、财经类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专业课程设置与财税岗位要求脱节,课程资源滞后

在传统的高职财经类课程体系中,包括公共课、专业通识课、专业技能课等板块。在专业课板块中,理论课程占了大部分,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而实践课程只开设了财务软件实训、VBSE 综合实训、税务综合实训等为数不多的课程,这样培养出的财经类人才技能性差强人意,而社会需要的是不仅理论知识过硬、实操能力强,而且综合素质优良的财经类人才。由此可见,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企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之间的矛盾较为明显,学生找不到对口的财税类工作,单位招不到合格的财经类人才。目前的课程设置不能有效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未能契合新的财经类岗位技能要求,不能满足社会对财税类人才的要求。

目前,随着科技领域的发展,智能化、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广泛运用,财税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方式方法、工作程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需要有已掌握这些高端应用技术的财务人才。但在人才的供给端,即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和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加入财务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在财务中的应用、财务机器人等这类承载当前新技术的课程与实训,对应的教材资源没有或缺乏与时俱进,教师的思想意识和对新技术、新技能的充电学习也没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更谈不上契合企业需求的教学设计。最终,由于信息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广泛运用,自然产生了对财经类人才提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要求,造成财经类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脱节的现象。

(二)竞赛与考证内容未能恰当融入课程

财经类专业每年都举办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旨在通过竞赛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操作技能,并在专业的宽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技能竞赛的竞技项目和标准紧密对接产业岗位需求与技术需求,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风向标”[5]。但在长期的竞赛中,由于功利心的存在,致使参赛学校唯大赛成绩论现象众生。相关竞赛教师及其专业领导也未曾将竞赛内容恰当地、系统地融入课程设置,未能让所有学生都拓宽眼界、得以训练,接触专业前沿技术,未能真正充分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强技。

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疑是就业的敲门砖,在某一程度上是其职业能力的证明。高职学生除了可以有学历毕业证书,还可以考取初级会计师证书和相关的各种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教育部已推出了432 个,其中与财经类专业相关的有十余个。但由于各种因素,这些依托各类先进平台的X证书实践操作内容并没有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只有极少数学生才有机会单独参与个别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辅导培训和考核,受众人数少,学生选择范围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方面闲置了优良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财经类专业学子没有触摸到财经前沿技术技能。

(三)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由于财税类岗位的特点,其一是企业对自身财务数据这些重要信息很谨慎,不愿让外人轻易接触;其二是每个企业需要的财务人员有限,一次接收的学生不多;其三是用人单位想直接使用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把财务工作交给新手不放心,且还有培养成本,由此校企的深度合作难度较大。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协议,其合作也仅限于大三毕业学生顶岗实习时才可以去实训基地实习,企业没有参与前期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班”的合作企业,企业也多是提出自己的需求,对前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

三、新时代财经类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目标与路径

(一)目标

1.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岗位需求

财经类专业职业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财务领域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财经类职业和财经人才供求双方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财经类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财税类岗位职责、工作要求、职业能力为导向,从财经类企业的需求归纳出岗位群(如图1 所示),并分析出对应职业能力,将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以岗定课,岗变课变,育人为本,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财经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图1 财经类专业岗位群

2.强化技能实践,提升综合能力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在以岗定课的基础上,通过课与赛、课与证的相辅相融,用赛为引领和激励,加强技能训练,增强共同竞争性学习的趣味性。用证为驱动和检验,增强学习源动力,通过参与各类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训练提高各专项操作技能,通过考取初级会计师证书巩固财务和法律法规相关知识,通过学历教育的系统学习获取专业学历证书,在获取财经类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是通过校内实训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课程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诸如细心、耐心、热心、踏实等专业综合素养,在整个实训体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德技双修,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路径

1.根据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

财经类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专业技能必修课、专业技能选修课,对应相关的通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等板块。随着新时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财经类专业岗位群也有了新的工作要求、流程及内容,职业教育应根据专业岗位群的发展变化,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在专业课中需加入承载新技术新技能的课程,诸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化、区块链在财务中的应用、电子票据、数字安全、财务机器人等相关新兴技术类课程,加强学生对社会新要求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需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加大实训实践课程的占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

2.结合赛、证考核标准,重构课程内容

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途径共同培养。职业院校的竞赛项目丰富多样,财经类专业的大赛有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智能财税大赛、大数据智能决策大赛、大学生银行技能大赛、区块链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等。学校可充分利用大赛平台,毕竟大赛内容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都是企业邀请来自行业的专家经过论证后研究制定的竞赛方案、竞赛内容以及考核标准,完全对接企业中财经类岗位的要求,高度与宽度皆具,教师可根据学校学生水平,将竞赛中的内容与考核标准整理出来,巧妙、恰当融入相关课程,重构专业课程内容。将考点知识细化到课堂,可以让全体学生了解财经领域最新知识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竞争意识,培养工匠精神以及创新思维。

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考取的证书也较多,除了财经类专业的毕业证,还可考取初级会计师证以及各种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适合财经类专业考取的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大数据财务分析、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数字化管理会计、金税财务应用、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政府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智能审计、审计信息化应用、家庭理财规划、薪酬管理、个税计算、企业纳税精细化管理、业财税融合大数据投融资分析、业财税融合成本管控等16个[6]。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课程体系,从中选择适合的技能证书,鼓励学生考证的同时,将其考核内容和标准融入专业课程,结合具体内容采取补充、加强或替换的方法,充实、丰富、弥补、更新相关教学内容,并借助考证平台,巩固知识,提升技能,为零距离上网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发配套资源,提升教师能力,优化教学模式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岗为导向,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载体。根据更新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按照新时代新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由行业专家、企业财务精英以及校内教师联合编制新型活页式、或纸质、或数字化教材,以及实训手册、项目实训书等。并引进相关实训平台或练习软件,搭建充足的校内实训室、建立足够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寻找代理记账公司作为突破口,一是代理记账公司可消化较多的实习生,二是可提供的实习岗位有前端的财务顾问、奔波于银行税务公司的外勤会计以及对原始凭证进行处理的做账会计,三是可以在里边接触到服务类、建筑类、商贸类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业务,让学生体验更多。有了新颖的与时俱进的教材,再配上各类实训软件平台以及现成的实习基地,为财经类专业综合育人模式提供够用的软硬配套资源,使职业教育教有所依,教有所地,教有所法。

做好职业教育,教师是关键。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实操能力,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优良的品质,有正确的“三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职业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不断更新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技术,让自己与时俱进的同时,还得随着教学时代与教育对象的不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只有拥有这样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成功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重在职业教育方式的有效性,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传授、技能导向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向以目标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分离,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转变。职业教育强调工学结合,手脑并用。在教学过程中,健全基础训练、仿真实训、顶岗实习三层递进的能力培养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推行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大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加快建设科技化、智能化的教学支持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构建“岗课赛证”的融通机制,健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动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课赛岗课赛证财经类
“岗课赛证”融通在职业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