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2023-11-01杨菲
杨 菲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期刊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其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单位的科研实力和作者个人的科研水平[1]。2019 年3 月29 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正式启动[2],同年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3],56 所学校入围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名单,其中A 档学校10 所(以下简称“10 所A 档学校”)。本文以10 所A 档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其期刊论文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探寻趋势、总结规律、发现问题,为进一步破除“五唯”、推动“双高计划”建设、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升期刊论文质量提供对策建议。
一、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模糊匹配的方式,分别从发文量、核心论文和基金论文等维度进行检索与统计,分析了2022年10所A档高水平高职学校发表期刊论文总量、核心论文量、被引论文量、发文量趋势、“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基金项目论文等情况,以及关键词的分布等多项数据指标。
二、统计与分析
(一)总体发文情况
在56 所中国高水平高职学校中,一类A 档学校10 所,占比17.86%。通过检索发现,2022 年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发表科研论文共计13249 篇,其中10 所A 档学校发表期刊论文合计3017 篇,占比22.77%,论文总量贡献度较大,展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如表1所示。
表1 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论文总量排名
(二)核心论文情况
统计显示,2022 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共计593篇,校均59.3 篇,如表2 所示。排名后6 位的学校发表核心论文的数量没有达到A档校均水平。
表2 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量排名
(三)重要论文比重
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占论文总量比例的统计中,校均核心论文率是19.66%。仅有4 所学校超过校均数量,如表3所示。
表3 2022年10所A档学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占论文总量比例的排名
(四)发文数量趋势
1.近五年发文总量
统计显示,2018-2022 近五年10 所A 档学校发表论文合计19975 篇,校均发表论文1997.5 篇,如表4 所示。
表4 2018-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论文总量情况(篇)
统计数据分析可见,2020 年10 所A 档学校发文总量合计4649 篇,达到发文峰值,多数学校这一年的发文数量也是历年之最。但是2020年之后,发文整体趋势呈逐年下降态势,数量较前几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详见图1所示。
图1 2018-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论文总量趋势图
2.近五年发表核心论文量
表5是近五年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10所A档学校发表核心论文数量情况。五年间,10 所A 档学校的核心论文量并非简单的单调变化,而是在“双高计划”启动实施的第二年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表5 2018-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核心论文数量情况(篇)
统计发现,排名后3位的学校发表核心论文总量不到200篇,与头部学校有着明显的差距。需要注意的是,论文总量和核心总量数据排名靠前的学校,其核心发文趋势存在逐年递减的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2018-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趋势图
(五)CSSCI论文收录情况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目前南大核心来源期刊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近五年发表CSSCI 论文总量排名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2018-2022年10所A档学校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论文情况排名
(六)项目基金资助情况
10 所A 档学校发表国家级基金论文共213 篇,省部级及以下629 篇,总计842 篇,校均84.2 篇,如表7所示。
表7 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基金论文情况
(七)论文被引情况
被引频次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表8分别统计了被引频次和被引篇数两项指标。排名前三的3 所学校合计被引频次235 次(用底纹标注),占10所A档学校被引频次总量的45%。
表8 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论文被引情况
(八)学科分布情况
对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建设单位发表论文量排前五名的学科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表9所示。论文涉及学科领域共21个,提取总排名前十的学科领域,如图3所示。根据不同学科发文量的数据指征,分别总结出10所A档学校各自的特色学科,在表9中用底纹标注显示。
图3 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建设单位发表论文量排名前十的学科分布情况
表9 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论文学科分布统计
续表9 2022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A档学校发表论文学科分布统计
(九)关键词的统计
对2022 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 所A 档学校发表论文的前5位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0 所示。在统计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人工挖掘和整理,近义词进行合并处理,比如高职学校和高职,高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对无实质意义的词汇进行剔除筛选,例如对策、策略、应用等,如图4所示。
图4 2022年10所A档学校发表论文高频关键词统计云图
表10 2022年10所A档学校发表论文高频关键词统计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论文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相对集中
本文对10所高水平高职A档学校在7个指标方面进行排序,表11显示进入到7项统计排序前3名的学校。通过统计各学校进入榜单前3名(或并列前3名)的次数,以反映部分学校在科研方面的综合实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实力突出,在各项指标统计中综合排名靠前。
表11 10所A档学校各项统计指标排名TOP3的学校
2.近五年发文总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
总体上,2018-2022年多数10所A档学校的论文产出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20 年之后,部分学校发文量大幅减少,相较发文量最多的年份减少了大约300多篇。10所A档学校之间的期刊论文数量差距明显,排序首末间的数量差距达300余篇,仅3所学校期刊论文数量超过10所A档双高校的校均期刊论文数量。部分发文总量排名靠前的院校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却偏低,部分学校在追求论文数量的同时,还应大力提升论文的质量[4]。
3.“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发文数量占优
对10 所A 档学校发表论文所占前五名的学科领域分别统计分析,各校发文量最多的学科均是教育领域,高等职业教育发文量占绝对优势,“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文量远远超过其他学科领域的发文量,大约占比发文量的一半,有51%,表明在如何实施“双高计划”的进程中,各高职学校正在下大力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目标[5]。10所A档学校发文总量排第三的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占比16%;排名第四的学科是建筑科学与工程,占总量的10%,排在后面的是自动化技术(8%)和农业经济(4%)。
4.研究的热点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
近几年,10 所A 档学校期刊论文研究主题与国家政策相呼应,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彰显着职业教育研究的时代特征。统计整理出10 所A 档学校发表论文总量中出现频次超过5 篇的关键词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教学模式”“计算机”“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专业群”等。对关键词的提炼能够揭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 所A 档学校的科学研究动态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在“双高计划”建设的环境下,对于职业教育和课程的改革以及人才的培养始终是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另外,5G 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机器人也体现着“互联网+”时代下的热点追踪。
(二)建议
1.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当前存在一种现象,即部分教师只看重科研论文在职称评审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获得职称后,继续发表论文的动力有所减退。因此,高职院校应将科研产出的质和量同步作为绩效评价的指标,防止其自身出现科研惰性,调动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抑制低水平重复研究,对高产出量、高引用率、高质量的核心作者加大奖励的力度,鼓励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生,是当下高职科研管理的重要工作。建立切实有效的科研激励制度,加强对于科研申报的引导,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多多提供机会,加强科研成果的积累,提升科研能力。
2.吸引人才,增加科研实力
高职院校可借助稳步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加大高学历、科研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增强学校自身的科研实力。一方面,通过加强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培养、引进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高精尖人才;另一方面,努力优化内设机构,通过校内精准选拔、培养学术领军人物。同时,重点支持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鼓励对跨领域、跨学科、新兴学科等前沿问题的探索,重视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培养与考查,增强其责任感与进取心,使他们成为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逐渐培养一批科研拔尖的青年科研队伍,提升学校科研竞争力。
3.突出特色,加强创新性研究
专业建设不仅能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而且高水平特色专业建设还能帮助院校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6],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加快“双高计划”建设的步伐。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集中资源打造“高峰”专业,加强新型和交叉专业建设,通过巩固自身专业优势迈向国际。同时,应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鼓励高职院校开展地方特色的原创性研究,在学校层面加强期刊论文及学术成果发表的引导与指导,紧随“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步伐,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和科研课题的申报,激发办学活力,带动校内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解决国家亟需的、被“卡脖子”的技术等关键问题,使高职教育的发展能够很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4.多元协同,拓宽科研合作面
高职院校要把与其合作能否有助于提升科研产出的质量或者数量作为一个重要标准,[7]科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迫使科学家逐渐放弃了原有的单兵作战模式,合作趋势日渐明朗化,并迅速成为科研活动的主流。科研合作能够提高科研个体的科研能力,弥补个体知识不足,在增强个体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科研合力。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对外合作,深化高水平、大范围、多层次的科研合作。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全方位的协同创新,拓宽科研合作范围,推动高职院校间的深入合作。特别是加强对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和科研选题,重视技术研究的先进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