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协同:低段学生童话阅读兴趣的培养

2023-10-31赵娣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童话协同读书

赵娣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阅读童话有助于培养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的要求就有“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童话故事被放在了阅读第一位,后面附录部分推荐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叶圣陶童话等。在低年级教材中,童话类文本更是占据半壁江山。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同和个人经济条件的差异,有些孩子缺乏阅读童话的机会和资源。

近年来,各类家庭教育重磅文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要协同育人。但是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我们往往存在着重家庭、轻社区等问题。2023年1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帮助低段学生培养童话阅读兴趣,助力语文课堂教学。

一、低段学生童话阅读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内外活动的结合可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童话,并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实施,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童话阅读基本情况。教师必须永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宗旨,并重视学生全面的成长与发展。唯有如此,课外的童话阅读才可以对课内童话教学起到辅助效果。

(一)教师忽视学生天然的童话阅读兴趣

不管是学什么,都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参与学习兴趣。兴趣是学海里的灯塔,是书山里的幽幽小径,可以使学习者有效地顺利完成各项任务,顺利实现学习目标。儿童天生爱幻想,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而活泼有趣的童话正好为他们营造了神秘美好的世界。部分老师只顾着课内的“一亩三分地”,没有细心挑选课外童话,也鲜少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看童话书。选择童话书对于部分年轻教师而言是一种很大的考验,有的教师甚至干脆跳过这一环节,导致部分孩子对于童话故事阅读的兴趣大大降低。

(二)学生很难感悟童话语言的魅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者在基本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能力、提高文化素质。所以,许多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展示文字魅力,并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童话。但是部分教师对童话功能的理解有偏差,注重思想价值而忽略了童话本身的审美价值,甚至是把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没有深入挖掘童话语言的精髓。这种对童话教学错误的目标定位,导致教师在教学童话时与其他文体教学时的思路基本一致,缺乏变通。

忽视了对学习者童话阅读方向上的正确引导,学习者往往只习得皮毛。他们无法全身心地倾注其间,深入感受童话语言魅力,而读书趣味更无从谈起。受限于课堂时间,教师没法腾出时间让孩子自己消化和表达,因此,孩子对童话语言的认识也就无法全面和深入。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就失去了童话阅读的动力和信心。

(三)缺乏童话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孩子的童话阅读习惯必须训练。他们面临着童话阅读技巧欠缺、读书数量较少的情况。这和他们的年龄阶段有着必然的关系,有的人不能集中精力,有的人汉语拼音掌握得不好,有的人认字量小。所以,童话阅读经历较少、对读书技能和阅读方式的掌握也不深入。另外,他们很少能从纷繁芜杂的浩瀚书籍中为自己撷取优秀的童话,受制于年龄,更是很难做到阅读文本和写作行为间的有机融合,阅读质量比较低。

二、家校社协同在低段学生童话阅读兴趣培养中的实践

低段学生年纪尚小,求学生涯刚刚起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可以明晰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职责范围,并紧密联动,为他们打造健康成长的清朗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生态。学校是孩子重要的学习场所,教师应该给孩子提供多元化、趣味化、互动化的童话阅读体验。

(一)教师主导,燃起童话阅读激情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朗读和演绎来展示童话的魅力,也可以指导童话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少走弯路。

1.声情并茂,朗读熏陶

读书方法包括朗读与默读。对注意力偏弱的一二年级儿童而言,大声诵读无疑是较为理想的读书方法。在课外读书指导的开始阶段,通过老师的示范诵读,使学生先会读,并从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以及示范者复杂多变、极其夸张的语言表情和身躯体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早读课上,教师声情并茂地给小学生诵读童话故事,有时候为了一套童话故事要读上好几节早读课,下面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希望了解童话的进展状况,便向老师借书去读。逐渐地,教师邀请学生来当小老师,接着给同学诵读尚未读完的童话故事,诵读者乐在其中,而下面的小观众也都沉醉其间,课后更是跃跃欲试。在这一流程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诚挚的鼓励。这种每天短短十几分钟的连环故事会和古诗词朗诵会,既扩大了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又训练了学生的倾听能力,更使之受到了情感陶冶,大大调动了他们读书的兴致。

2.读写结合,积累知识

学习目标要有三到:心到、目到、口到。课外阅读是将众多知识点累积起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他们达到上述的“三到”目标,还要使他们动动自己神奇的小手。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每次阅读时,教师都应该指导孩子备好摘录本,每次读到优美诗句或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后,就把它记到摘要本上,阅读时所出现的想法、问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别小看这么一些不起眼的环节,日积月累,它终将给予学生不小的助益,甚至使他們获益终身。

3.课堂延伸,兴趣盎然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重写”已知的故事,并与同学分享。以一年级小学生为例,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童话,他们对童话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能运用自己的想象,从仿写到创作,口头编出许多充满童心童趣的小故事。

新课标倡导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反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阅读完《小蝌蚪找妈妈》《纸船和风筝》等童话故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记住内容,同时也引导他们画出自己的想法和收获。之后教师及时点评,并将优秀作品拍照分享至家长群或朋友圈,每个月给童话故事绘制者颁发小奖状。在教室门口放上几张桌子,贴上“学生童话故事创作展”大标题,让学生写信邀请自己喜欢的老师来参观,使学生的成就感得到了满足。

(二)家长尽责,照亮童话阅读之路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场所,家长应该给一二年级孩子创造阅读童话的环境和条件。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帮助子女培养阅读习惯,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家风。父母参与到童话阅读的过程,不仅仅可以掌握孩子的读书学习状况,更可以使子女体验到浓厚的读书气氛。

1.选择好书,用好工具

书籍的正确选取对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可以在家中建立一个小“图书馆”,收集一些适合低年段学生阅读的童话书籍。由于低段学生识字数量较小,关注力也相对较为简单发散,建议选用配有注音,同时附有适当插画的书籍,这类书籍既让人没有阅读压力,又可以使他们在阅读的同时通过观察插画来想象,进而形成读书趣味。而在孩子会查字典之后,父母还可以引导子女挑选篇幅较小的文章去用拼音阅读,如果出现了不理解的生字时,就去询问这位无声的“小老师”。这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巩固、提高了孩子查字典的能力。

2.设置悬念,感悟魅力

家长可以在晚上睡前为孩子讲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在讲故事时,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提问和讨论。例如,家长可以讲述《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一些内容:“‘巴学园’是个与众不同的场所。它除了有着与众不同的校园班级外,在‘巴学园’还有着与众不同的班主任,你们了解这所学校老师与众不同在哪儿吗?”设计一个小的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读书愿望,促使孩子把读书落实到生活行为中去,从而品味到自己读书的快乐,并感受书籍的吸引力。

3.家校互动,协同阅读

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自觉学习指导低年级孩子童话阅读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引下给孩子介绍一些优秀的童话作家和插画家,激发孩子对童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要向学校及时反馈子女在家中的阅读表现,形成良性双向互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认为,读书是学习者的个性化活动。家长应该积极执行老师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自身的感知、体验与认知过程,不以成人的主观分析来取代学习者自身的读书经验,应尊重孩子的想法。

(三)社会支持,共享童话阅读资源

社会资源是宝贵的教育资源,社会应该为低段学生的童话阅读提供更多关注。最是书香能致远,2023年3月,国家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对孩子读书的激励,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就需要社会广泛的参与和支持。

1.开放资源,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童话书籍的采购和管理,并通过推广活动吸引更多孩子参与阅读。社区要面对小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质的课外实践活动,用排练社区童话剧、欣赏童话故事影视等多种形式,提升孩子阅读兴致。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要面向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资源。

2.优化出版,助力阅读

儿童文学出版社应该出版更适合低段学生阅读的优秀童话作品,并通过网络宣传推广,不传播妨碍孩子成长的负面有害信息。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儿童图书、音像出版物清理整顿,久久为功,督促出版企业严格落实社会责任。这样形成一个社会协同、共同发力的机制,必将净化阅读环境,全面提升儿童素质。

3.社校互动,加强实践

爱心人士也可以积极参与到低段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来,将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故事读物义捐给图书馆或学校等。学校可以举办校园童话艺术节,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欣赏一二年级学生自己演绎的童话故事短剧。我们还可以借助智慧校园系统办好智慧校园读书会,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新样态。当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关怀、激励,自然会燃起持续阅读童话的信心。

读书是一个需要认真用心的活动,唯有真正想读书,方可把书籍的韵味散发得淋漓尽致。唯有使学生对童话形成强烈的兴趣,才能慢慢带动孩子把读童话变成一个自发的活动,变成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家校社协同助力童话阅读的未来展望

童话是儿童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智慧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未来童话阅读的教育教学方法会越来越先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去助力童话阅读的途径会越来越多样。

(一)技术赋能,丰富故事内涵

随着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童话故事将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给儿童。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实验室里,通过电子设备与故事里的角色進行互动,增强参与感和沉浸式体验感。这可以将复杂的知识和概念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意义。

(二)多样化写作,激发创造力

未来,学生“重写”已知故事或二次写作的方式会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图本,孩子们还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写作和阅读。他们可以自由发散思维,将故事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联系起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写作方式,这将大大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三)个性化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家校社协同机制的不断健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教师借助家校社协同机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依托儿童的需求去传授童话阅读的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大数据加持,增强读书效果

未来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家校社三方协同去帮助学生阅读的方式会更加丰富。随着数字中国的建设和智慧校园系统的不断完善,家长可帮助儿童在线上校园图书馆实现一键借阅,并参与线上的阅读小游戏,增加阅读趣味性。为了精准分析阅读效果,校园图书馆可以把家长和孩子的阅读情况以大数据的形式进行呈现并分析。家长通过线上数据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学校图书馆的借书频次和借书种类,对孩子的爱好和发展倾向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家校社协同是培养低段学生阅读童话兴趣的有效机制,它将为孩子打造更加清朗的阅读生态,并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更加生动、个性化以及合作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主体的共同努力,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童话世界中找到自己独特的成长路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山阳湖小学

猜你喜欢

童话协同读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