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教材《登泰山记》两处注释献疑

2023-10-31代燕玲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天门山崖作品选

代燕玲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所作的游记散文,该文践行了桐城派“雅洁”的文学主张,以作者冒雪登山、观赏日出的游踪为主线,描写了泰山之雄浑壮美,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王先谦高度评价为:“世多有登岳,辄作,读此当为搁笔。”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将其编入必修上册,并对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了注释。但在一些注本中,部分词条的注解与教材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之处。本文拟对《登泰山记》教材中两处存疑的字词注解“崖限”“若偻”进行探讨,汇集各家对二词的注解,并借助训诂学“据文证义”理论,引证辞典解释、古代典籍进行考辨,提出修改建议,以期纠正教材注释的相关偏误。

一、“崖限”

姚鼐《登泰山記》:“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统编教材将“崖限当道”注为:“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限,门槛。”从内容大意来看,《教师教学用书》解释为:“从‘天门溪水’带出自己所经过的‘险峻天门’”。“门槛”偏向脚下的阻碍,但“天门”偏向于整个视线之内规模宏大的门户,可见,教材注释与教师用书中的解释似乎有矛盾之处。

“限”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是 。在《说文解字·阜部》中将“限”解释为:“限,阻也。一曰门榍。从阜,艮声”(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5年,第324页)。在金文中,“限”字形左边为“阜”,看上去像是高高的山丘;右上方是一只眼睛的形状,右下方则是一个面向右侧站立的人形。整体所观字形的含义是:一个人在回头看时,被后边的高丘阻挡了视线,无法眺望远处事物。历经文字演变后,写作“限”。因此,“限”的本义是阻隔。现今既能单用,又能作偏旁。不在《说文》部首类,今归入阜(左阝)部。凡从限取义的字皆与阻隔等义有关。

(一)“崖限”用法汇释

在文字演变发展过程中,“限”的释义也发生变化。《新华字典》收录其三个含义:①指定的范围;②限制(范围);③(古)门槛。可见“限”由阻隔引申为限制,由限制又引申为界限。“限”又引申指门槛,如孟郊《征妇怨》:“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依据王力《古代汉语字典》,“限”释为“险阻”,如《三国志·陆逊传》“夷陵要害,国之关限”,引申为界限、范围之内。又如《韩非子·解老》“嗜欲无限,动静不节”用作动词,限制。释为“腰”,如《周易·爻辞》:“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限”在文学创作中为迎合作者表辞达意又有了新含义,不同版本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对该文该字解释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1.户限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80页)中将“崖限”释为:“像户限一样的山崖。”将其等同于“户限”又何意?所指不明。回顾该书前文对“越长城之限”的注文,言:“限,户限(门下横木)。长城横过泰山,像一条门槛。”才明晰“户限”谓之门槛。

2.门户

刘盼遂、郭项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756页)中记载:“崖限:山崖对峙,有如门户。”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也对“崖限”注释为:“像门户一样的山崖。限,门槛。”为何单解释“限”为“门槛”,但“崖限”就是“像门户一样”呢?此处存疑,编者也未解答。王力《古汉语词典》辨其意义:《说文》户字云“半门曰户”,即“门”字“从二户”。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一四引字书云:“一扇曰户,两扉曰门。”可见“门户”之称源于建筑构造方式的不同。

3.门槛

这也是最主流的说法,与教材解释相同。其他如《古文鉴赏辞典》、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刘松来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注释大致相同:“限:门槛”。

(二)《登泰山记》中“崖限”用法考辨

崖限,在本文中所指应是视线上方“门户”状的山崖。由于山势险峻,形成了山崖陡峭险阻之景,故言“崖限”。限,取险阻之义,如《朱子全书》卷一:“如攻寨须出万死一生之计,攻破了关限始得。”关限意为关隘险阻。准同此例,崖限,即山崖险阻。所谓“崖限当道”,是姚鼐在爬山过程中所见山岭奇险,此又称“天门”。既然被称为天门,就应是横亘于道路尽头的崖口,由后向前或从上往下望去,两边的悬崖就像两扇“户”,在两“户”构成的“门”中央,则是一片狭小的天空。登山而上,视点上移,小片天空逐渐阔大,放眼望去,风景一览无余。登山路线通常由下往上,山景愈发惊险,视线重点保持在上方。若将“崖限”释为像门槛一样阻隔脚步的山崖,视线重点却在脚下,不合常理。

从历代文人对泰山的描绘中,也可知天门奇险。李白《游泰山六首》:“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萧协中《泰山小史》记:“在十八盘上,高插霄汉,两山对峙,万初中鸟道百折,危级千盘。”以天门形成突破霄汉的对峙之势,造成飞鸟航道曲折、行人耳晕目眩来写泰山南天门的高危。嘉庆《泰山志》中也记载:“磴道盘空,一关独启。”由此可见泰山天门“崖限当道”之势。

综上所述,作者在登山途中,抬头见一山崖夹峙耸立,此奇景险境俨如自然门户,“崖限”既是视线上前方宛若门户的山崖,“当道”就不应释为“横在路上、像门槛一样阻挡脚步”,位于道路前方的位置才更为妥当。因此笔者建议应把教材中“崖限”的注释改为“道路前方像门户一样的山崖”。

二、“偻”

姚鼐《登泰山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统编教材将“偻”注为:“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说‘若偻’。”从内容大意看,《教师教学用书》解释为:“以‘若偻’的比喻写群峰拱绕日观峰的样子。”“偻”是一个形声字,繁体“僂”,说文小篆为。人(亻)表意,篆书之形像人,娄(娄lóu)表声。声旁简化,表示人背脊弯曲。

(一)“偻”用法汇释

在文字演变过程中,“偻”有三种读音:lóu、lǚ、liǔ,释义也不尽相同。

“偻”(lóu)一般作动词。《白虎通》:周公背偻,是为强后。此字本训背曲。如《礼记·问丧》:“偻者不担。”如《庄子·列御寇》:“正考父一命而伛,再命而偻。”还泛指弯曲,如《荀子·儒效》:“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新华字典》记载了两层含义:1.偻:旧同“喽啰”;2.佝偻:一种病名,症状是鸡胸、驼背。《说文解字》未曾收录“偻”字头,只能参照“僂”:尫也。从人娄声。周公袜偻,或言背偻。力主切。

“偻”(lǚ)一般作名词,指驼背的人。如《谷梁传》:“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醉翁亭记》:“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还能用作形容词为疾速,速度快。如《公羊传》:“夫人不偻,不可使入。”王力《古汉语字典》:力主切,上,广韵,来。侯部。收录了两种含义:一是曲背,如《史记·荆轲列传》“(田光)偻行见荆轲。”二是偻句,即叠韵联绵字,龟的别名。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臧会窃其宝龟偻句”,以“偻句”称龟。

偻(liǔ),通“柳”,意为古代饰棺的帷盖之物。宋刻《集韵》(中华书局,2005年,第186页)中:“蒌,力九切,音柳。丧车饰也,或作偻。”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德充符第五》也记载:“僂(同“偻”),蓋也。翣,棺飾也。”清代训诂大师王念孙也在考证《礼记·檀弓》《荀子·礼论》《吕氏春秋·节丧》后指出:“柳、篓、偻、缕,并字异而义同”,其义为“柩车饰也”。此外,《辞源》的“偻”和《现代汉语大字典》的“蒌”也分别将“偻翣”“蒌翣”作为义项之一。查阅《辞源》关于“柳”(即偻)的解释,其二曰:“古代装饰棺车的帷盖。饰物在旁曰帷,在上曰荒。”《礼记·檀弓上》中也有“池视重霤”,孔颖达疏:“池者,柳车之池也。”这里的池指古代飾棺象征重霤的编竹;柳指古代饰棺的帷盖。

(二)《登泰山记》中“偻”用法考辩

对姚鼐《登泰山记》中“若偻”的解释,除了教材注释以外,笔者翻阅了目前学界通行且较为权威的文学作品选,均注为“弯腰曲背的样子”: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释为“弯腰屈背的样子”;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释为“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但通过上文对该词词义的汇释,结合文意和主旨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这个解释讲不通,理由有二:

第一,将“偻”解作“弯腰曲(或屈)背的样子”,于情理难通,与文辞不符。文章该部分是作者在日观亭看日出时,对太阳东升照耀群峰之景的描绘。在描写日出气象的语句中,一个连词值得注意——“而”。“而”置于句中一般表递进,即“绛皓驳色”与“皆若偻”为递进关系,说明二者必定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通过审察文意,我们不难看出:日观峰以西诸峰,在日出时产生了“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的现象,形成了“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驳杂)之景,接着诸峰“皆若偻”;反之,若“绛皓驳色”的诸峰未形成,“皆若偻”的景象也就不会出现。若按教材释文将“若偻”理解为“脊背弯曲(鞠躬)的样子”,又如何与“绛皓驳色”产生递进联系呢?而教材解释的“日观峰以西诸峰,都比日观峰低”,并不能阐释其中的关联。以生活常理而言,无论何时位于高处俯睥山峰,只要视线不被遮蔽,诸峰都可以描述为“像弯腰曲背的样子”,并不仅限于日出之景。由此观之,作者若在此将它描绘成红日初升时的特定景象,岂不成了徒劳无用的闲笔了吗?

第二,只有把“偻”字解释成“棺罩”,才符合原文之意。关于“棺罩”形貌的描述,在王念孙疏《庄子集解·外篇达生》(《广雅疏证》,中华书局,2004年)中:“聚偻,谓柩车饰也。众饰所聚(横线为笔者所加,下同),故曰聚偻,亦以其形中高而四下,故言偻也。”唐·贾公彦在《周礼·天官·缝人》疏“衣翣柳之材”为:“翣、柳二者皆有材,缝人以采缯衣缠之,乃后张饰于其上。”刘熙著《释名·卷四释丧制》也有:“舆棺之车,其盖曰柳。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由此便足以通晓“偻”之外表与形状:外表为“众饰所聚”“采缯衣缠”;形状为“其形偻也”“中高而四下”。其表“众饰所聚”“采缯衣缠”的斑斓聚合、色彩缤纷,恰与“绛皓驳色”呼应;其状“其形偻也”“中高而四下”的伞盖之貌,正对应了日观峰西面较为低矮、绵延相拱的诸峰形象。概而述之,那五彩缤纷、覆于棺上的伞盖,像极了一群被“绛皓驳色”覆盖的山峰,这也是作者用此比喻的缘由。

综上所述,“若偻”就应是朝阳照耀下的群峰,被红白驳杂的颜色所盖,好似花色斑驳、状如伞盖的棺罩,故作者如此设喻。因此,笔者建议把教材中对“若偻”的注释改为“像棺罩一样。偻,音liǔ,棺罩。”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天门山崖作品选
洞开天门
天门
故乡槐花满山崖
孤独的麦田(外一首)
张欣欣作品选
天门石
天门石
卿可均作品选
山海经
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