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会参与素养的革命传统作品教学
2023-10-31陈雯宇
陈雯宇
语文课程标准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对促进学生社会参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有着显著而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参与核心素养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社会参与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内容之一,由责任担当和创新实践两部分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科核心素养层面明确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素养要求和“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的课程目标,这些内容恰恰是对社会参与素养的语文学科化诠释。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对提升当代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研习也是立足语文学科特点,促进当代中学生社会参与核心素养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语文学科要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深入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体认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陶冶性情、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鉴于以上认识,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妨在紧扣语文学科要素,提升学生社会参与素养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笔者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直接对应的教学单元有两个,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其中之一。这一单元以政论性、实用性作品为主,共有四组六篇文章,分别是党史的不同阶段的代表性文章,表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研习本单元,聚焦学生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从语文的视角带领学生了解革命人物、革命事迹,理解作品内涵,从而体会革命精神、革命情怀、革命人格,获得崇高体验,进而关注现实,理性分析看待社会现象。
(一)回归历史现场,打破时空隔阂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集中展现了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选文时间跨度大,集中关注重大历史事件、革命领袖、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党员干部等,作品的产生都有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些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有较远的距离,学生在理解“那些人”“那些事”的思想感情和做法上有难度,深入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对阅读文本至关重要。教学时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勾连已知、查阅资料、拓展阅读,回到历史脉络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背景,还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实感知历史情境。在此过程中,为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素养,可以通过跨媒介阅读筑牢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网络。
在任务群教学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三篇文章都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中或伟大、或细微的场景。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伟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理解小事中体现的崇高之所在,体会革命精神、感受革命情怀、体认高尚人格,因此,对作家本人和写作背景的了解非常必要。鉴于此,笔者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
任务1:推荐收看纪录片《100秒回顾百年党史》1—4集;推荐收看网络上优秀的回顾百年党史的影视作品混剪短视频,如《超燃混剪!回顾百年党史》;推荐收看《党的精神百年传承》《百年红船》之类说唱、歌曲的MV等。
任务2:结合历史学科知识,以“从‘觉醒年代’到‘站起来了’”为主题,画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维简图。
任务3:利用网络平台,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尽可能多地了解长征、百团大战、1946年1月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以及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以任务1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同时帮助提炼梳理任务2的思维简图要点,经过前两项任务,学生基本完成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面上的回顾,任务3则是针对教材上三篇文章背景的“点”的聚焦。通过以上三项任务,学生在资料查阅、要点梳理、重点了解中还原历史情境,夯实了学习基础。
(二)紧扣语文元素,循序披文入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历史、政治学科的学习经验,助力作品的研读理解,要始终立足语文学科的课程本质、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展开教学,让革命传统教育不失“语文味”。革命传统作品的研习也要从作品的语文元素出发,将社会参与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相融合,披文入情、以文悟道,循序渐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涉及政论文(演讲)、革命回忆录、消息、通讯等多种体式,逻辑性和崇高性并存,理性思考和深沉情感兼美,在任务群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品词析句,强化文本阅读,欣赏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从而理解革命精神,提升理性思维能力,感受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例,文章是一篇政论文,又是一篇演讲稿、开幕词。政论文对中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但学生对演讲稿、开幕词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研习时笔者就从“开幕词”入手让学生走近、走进文本,品读、理解文本。主要设计相关学习任务如下。
任务1: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健康节即将开幕,如果你是校长,要在开幕式上致辞,你会说些什么?
任务2:本文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结合你对开幕词的了解,阅读文本,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
任务3:开幕词是面向听众的,你认为一篇优秀的开幕词要具备哪些要素?再次朗读这篇文章,结合你对优秀开幕词的认识,选择2~3个语段,从具体词句分析入手,以读书笔记的方式对文章进行赏析。
任务4:有感情地朗读这篇开幕词,将自己最喜欢或演绎得最好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
任务1让学生明确开幕词的写法及其基本作用,为任务2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核心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任务3列出了开幕词的基本要素,并在教师点拨和指导中思考本篇开幕词的“亮点”,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选择性赏析,品味理性思辨分析之美与感情深沉之美。最后通过任务4让学生感受文章中洋溢着的在伟大历史时刻的强烈感情,体会伟大革命领袖的胸襟和情怀,通过演绎交流加深这种体认和领会。
(三)有机融合拓展,设计主题阅读
对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开掘,“使这一任务群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这种丰富一方面可以统整教材,对教材上“反映革命传统”和“关于革命传统”的作品做全面把握,前后勾连贯通,以点带面,设计主题,整合阅读;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学生学情、学校资源、地方资源等丰富阅读形式、补充阅读内容,由已知拓展未知,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革命精神的连续性、延展性、时代性,促进学生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是人物通讯,虽然作品写于20世纪60年代,语言表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文章本身阅读难度不大,作品所展现的优秀干部焦裕禄无私忘我的奋斗精神学生能很好地把握。但正因为时间的久远和时代环境的不同,要求学生从理解感受到认同赞颂,再到努力追求焦裕禄精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正如对“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的当下意义的思考一样,“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在哪里是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的。鉴于此,笔者围绕“时代楷模”的大主题设计了以下两项任务。
任务1:阅读教材上《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祿》和补充资料《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1995年《人民日报》长篇通讯)、《黄文秀: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青年共产党员》(2019年新华社长篇通讯)两篇文章,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观看电影《焦裕禄》《孔繁森》等相关影视作品。结合“焦裕禄们”的事迹,以“焦裕禄精神在当下”为话题写一段自己的思考或感受。
任务2:时代的发展,需要党的好干部,还需要各行各业的“焦裕禄们”。回顾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课三篇文章中的三位楷模,或者另选你所熟悉的本地区的其他时代楷模,特别是以诗歌或颁奖词的形式展现你心中英雄模范的形象。
以上两项任务主要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更多地了解榜样们的作为,理解革命传统的丰富内涵和时代表现,感受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红色血脉生生不息,扛起继承弘扬优良传统的重大责任。
(四)组织学科活动,促进沉浸体验
在革命传统作品学习过程中,通过开展研讨活动,组织跨学科、跨媒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获得沉浸式体验,更有效地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责任担当等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活动组织上,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三”以“家乡的英雄”为主题进行创作就是学生参加学科实践活动、展示学习成果的一项任务。除此之外,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以下几类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任务在创设沉浸式体验情境,提升教学效果上实用性较强。
朗诵演讲类。选择相关文章组织朗读、演讲比赛等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活动中配以相应的音乐、PPT或视频素材。
配音表演类。精选与单元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的经典片段,组织学生开展配音比赛。如《觉醒年代》中经典演讲的配音活动深受学生追捧。
创作表演类。鼓励学生组建团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收集相关素材,在此基础上创作剧本并进行表演。
在活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革命文化作为“整个民族的产物”,有着“共性化”的解读和意义,但教师也要尊重当代青年作为个体存在的个性化体验,允许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表达。正如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的,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深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切身体验”,“力求有自己的独到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