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背景下中国油气发展战略思考

2023-10-30李福仁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双碳可持续发展

李福仁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双碳”理念逐渐成为全球主流,探索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发展的方向。本文以中国油气行业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在“双碳”背景下中国油气发展问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结合国内外典型油气产业发展案例,深入剖析了“双碳”背景下中国油气行业面临的挑战。同时,还探讨了“双碳”背景下中国油气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包括加快天然气替代煤炭、油气资源调整及布局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进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等。本文旨在为中国油气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双碳”背景;中国油气;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03

1 “双碳”的历史背景

1.1 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加剧。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从1950年的92亿吨上升至2019年的396亿吨,同比增长16%。而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已经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影响了地球的温度和大气循环,加剧了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1.2 《巴黎协定》的签署与“双碳”目标的提出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變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COP21)在法国巴黎达成了《巴黎协定》。该协定规定,全球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力争使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幅度控制在1.5℃以内,并且到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即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趋于稳定或逐步降低,以达到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目的。这个目标也被称为“双碳”目标,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重目标。

1.3 中国政府针对“双碳”提出的规划

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中国政府对“双碳”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规划。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碳中和行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等,提出了包括加快发展新能源、普及节能技术、加强碳排放监管等措施,以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2 “双碳”背景下典型国家油气发展策略

2.1 欧洲国家的新能源转型和石油化工行业升级

欧洲国家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主要通过加快新能源转型和石油化工行业升级来推进油气产业的发展。欧盟制定了《欧洲绿色协议》,旨在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包括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等多项措施。在新能源方面,欧洲国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据欧洲统计局数据,202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到20.8%,其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传统能源。另外,欧洲国家也在加强石油化工行业升级,以提高其环保性和能效性。例如,德国的石化行业正在推进绿色化改造,实现“绿色乙烯”生产,采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以替代传统石化生产中的煤炭消耗,实现碳中和。

2.2 美国页岩油革命和清洁能源发展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美国在2019年的石油产量达到了1.22×107桶/天,其中页岩油产量占比超过一半,比2010年增长了4倍以上。这种石油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美国的能源自给自足率,还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富。同时,美国也在加速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战略性的产业发展方向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2015年的《美国清洁能源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在2025年前将美国碳排放量降至2005年的水平,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此外,美国政府还加强了对新能源技术的支持和研发,通过减税和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于清洁能源领域。例如,美国政府在2015年签署了联邦太阳能税收抵免,为居民和企业安装太阳能设备提供财政补贴,以此促进太阳能发电的普及。

2.3 中东国家的油气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

中东国家一直是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国,而在应对“双碳”的挑战时,中东国家的油气产业仍持续加大对油气的投资力度,维持其强大的油气生产能力。同时,为了应对“双碳”的挑战,中东国家还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积极延伸相关的油气产业价值链,实现多元化发展。以沙特阿拉伯为例,该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之一,其油气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在应对“双碳”的挑战时,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向东看”战略,尤其增加对亚太地区的中国和印度市场的关注,力图实现其油气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沙特阿拉伯还在国内大力推进油气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通过降低油气产业的碳排放来应对“双碳”挑战。

3 中国油气资源发展现状

3.1 油气储量、产量和消费量的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油气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2021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受益于大力度的勘探开发活动,截至2020年底,中国石油储量为36.2亿吨,同比增长1.8%,仍保持在全球第13位;天然气储量为7万亿立方米,增加5.2%。在年产量方面,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91亿吨,天然气产量为1956亿立方米。在消费量方面,2020年中国原油消费量为6.76亿吨,天然气消费量为3255亿立方米。尽管中国拥有庞大的储量,但其油气资源的自给率较低。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原油自给率为约16.6%,天然气自给率为约48.3%。由于油气资源自给率低,中国需要依赖进口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3.2 “双碳”背景下中国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双碳”理念的深入推广,中国油气行业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第一,资源劣质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油气资源的储量总量很大,但大多数是较难开采的劣质资源,例如页岩气、煤层气等。这些资源的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第二,技术瓶颈也是中国油气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虽然中国在油气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仍存在許多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例如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地下储气设施建设等。第三,体制机制方面也需要不断优化。油气资源开采具有很高的投资风险和技术门槛,需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但是,在现行的政策体制下,油气企业面临许多制约和限制,例如市场准入、定价机制等。第四,资源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许多政策来鼓励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例如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鼓励油气企业加强技术研发等。但是,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例如政策的配套措施不完善、政策执行的局限性等。此外,减排降碳和绿色转型也是中国油气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在“双碳”目标下,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油气行业的减排工作,探索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发展。

4 “双碳”背景下中国油气发展前景展望

4.1 加快天然气替代煤炭

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长期以来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煤炭消费面临诸多限制。相比之下,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天然气替代煤炭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型方向。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已经达到了3258.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7.1%。然而,天然气替代煤炭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天然气资源的开采难度相对较高,使得天然气的采购成本相对较高。其次,天然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管道和储罐建设、运输和存储设备升级等方面的工作。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天然气替代煤炭,需要在技术研发、资源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

4.2 油气资源的调整和布局优化

油气资源的合理调整和布局优化,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可以降低环境风险和碳排放量,为中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我国油气资源分布和利用效率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中国的油气资源大多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却是能源消费大区,存在着明显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和设备水平的限制,部分油气田的开采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加强油气资源的调整和布局优化,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油气资源的储量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计划,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优化油气产业布局,加强东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加大新能源的投入和推广力度,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促进油气产业的市场化和规范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3 油气行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中国油气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资源开采利用效率低下,环保治理难度较大。因此,推进油气行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油气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近年来,中国油气行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天然气为例,中国在天然气深度加工技术、特高压输气技术、液化天然气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而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国也注重科技创新,积极引入先进的油气勘探技术和设备,如3D地震勘探、多相流技术等。但是,在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中国油气行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油气行业的技术研发投入较低,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另一方面,油气行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需要面对环保压力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为了推进油气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可以加大对油气行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治理能力;引入和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油气勘探和开发效率。中国可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设备,加速油气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治理水平;加强行业合作,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共享和人才培养,促进油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4.4 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将成为中国油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清洁能源则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对于降低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能源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协同发展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首先,中国油气行业应当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1亿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和水电分别占比27.4%、26.6%和22.1%。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清洁能源的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未来能源的主要来源。其次,传统能源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清洁高效。例如,石油行业可以推广低硫燃料和脱硫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天然气行业可以开发LNG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最后,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协同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补贴等政策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等政策促进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发展。

4.5 “双碳”背景下的国际油气市场机遇与挑战

在“双碳”背景下,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逐渐减少,这给中国油气行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需求面临下滑压力,对传统油气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新兴领域的清洁能源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为油气企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机遇。

在国际市场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下降,油气市场逐渐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全球各国对碳中和的承诺促使清洁能源市场逐渐兴起,风电、光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中国油气企业应该在市场竞争中寻求自身差异化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此外,中俄、中亚、中东等地的能源战略地位对中国油气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油气企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加快国际化进程,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进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发挥双方互补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总之,“双碳”背景下的中国油气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潘继平,焦中良.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油气发展战略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22,30(8):115.

[2]樊大磊,李富兵,王宗礼,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國能源矿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矿业,2021,30(6):18.

[3]王小林,张国生,唐玮,等.碳中和愿景下典型国家油气发展策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22,30(10):4047.

[4]刘朝全,姜学峰,吴谋远,等.202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21:107108.

[5]周淑慧,王军,梁严,等.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十四五”天然气行业发展[J].天然气工业,2021,41(2):171182.

[6]邹才能,何东博,贾成业,等.世界能源转型内涵,路径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J].石油学报,2021,42(2):233247.

[7]贾承造.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技术攻关方向[J].石油学报,2020,41(12):14451462.

[8]孙海萍,张胜军,徐立昊,等.“双碳”目标下中国油气行业低碳发展措施与路径探讨[J].油气与新能源,2021,33(6):2731.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双碳可持续发展
“双碳”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转型金融路径探索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