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看《狼图腾》英译本在国外的传播
2023-10-30蒋旭东
【摘要】长篇小说《狼图腾》的英译本Wolf Totem在国外的出版与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英文网站亚马逊Amazon的国外读者对Wolf Totem的评价较高,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与环保、历史与文化等方面对其予以肯定,但同时也指出该作存在内容重复、篇幅太长、说教内容太多和文学表现手段欠佳等问题。对照原著和译本可以发现,重复、说教和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内容在译本中被大量删除,体现了译者、译本编辑与读者比较一致的审美取向。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要被读者接纳,必须满足他们的需要,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以《狼图腾》英译本的接受为借鉴,对外翻译应该遵循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充分了解和适应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应尽量删除重复啰唆、说教的内容,减少某些细节描写的内容。
【关键词】《狼图腾》;译文;删除;接受美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39-01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9.033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葛浩文英译《狼图腾》的美学研究”(17WLH24)。
作家姜戎的长篇小说《狼图腾》于2004年出版,在中国大陆再版150多次,发行近500万册,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前十名。
2006年5月,《狼图腾》的海外版权已成功签约24种语言,覆盖了几乎所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其英文版Wolf Totem由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譯,获得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该英译本于2008年在110个国家同时出版发行,其规模可与英文小说《哈利·波特》相媲美[1]。据调查,截至2017年,Wolf Totem在全球英语国家的馆藏量达937本,超过同样由葛浩文翻译的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2]。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角度,通过亚马逊网站的读者评价以及译文中删除的内容分析《狼图腾》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一、亚马逊网站英语读者评价
笔者搜索美国亚马逊网站发现,截至2022年2月8日,该网站关于Wolf Totem的评价共225条,其中正面评价(positive review,包括五星级和四星级)占85%,批评性评价(critical review,三星级及以下)占总评价数的15%。从中我们可看出,亚马逊网站读者对Wolf Totem总体评价较高。这些评价中,有些只有评分没有评论,有些既有评分也有评论,带评论的共151条,下面就这些评论进行分析。
(一)正面评价
读者的正面评价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保、政治、历史与文化等方面对该英译本进行评价。
“该小说提出了保护环境和本地文化的问题,这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该书有助于理解肉食动物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与它们相处,特别是它与目前美国西部有争议的屠狼活动有联系。”
“这是一部精彩感人的小说,它描写了内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及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毁灭……同时该书与美国也有关系,因为美国人从过去到现在还一直在毁灭一些地区不可替代的动植物,也因此无情地使得土著美国人边缘化。”
“该书对蒙古大草原生活的描绘,堪比国家地理杂志的精彩照片。”
“人类的理性与科技不但不能拯救反而会毁灭自己。”
“这本书使我立刻就喜欢上了蒙古人和他们的草原,并进而崇拜伟大的成吉思汗,该书值得历史爱好者珍藏。”
“该小说使我对历史、文化、情感和生态有了新的认识。”
“很少有人像《狼图腾》一样详细说明了令人尊敬的狼和贪婪自私的狼之间的细微差别。”
(二)批评性评价
批评性评价主要是读者认为该小说存在内容重复、篇幅太长、说教内容太多和文学表现手段欠佳等问题。
亚马逊网站上共36条批评性评价,提到重复的10条。如:
“写作太拖沓了……每一项新内容之前都有很多重复的内容。”
“如果把重复的内容砍掉,我会给这本书五星好评。”
“它可以减少150—200页的篇幅。”“如果该书缩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可能要好很多。”
“它如果只保留原来的一半长度就好了。”
读者评价中直接或间接提到“说教”内容的多达12条。如:
“可以很容易地去掉100页说教内容。”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慢如蜗牛,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说教内容。”
“人物经常通过对话教育读者。”
部分读者认为原著在人物塑造、用词和写作风格等方面不令人满意,如:
“陈阵这个人物缺乏起码的能让读者真正同情的内在深度。”
“人物讲话时就像是在逐段地引述百科全书。”
“他们的对话、行动或思考过程都没有深度。”
“可能除了毕力格之外,所有人物都是一维的,呆板的。”
“人物形象是扁平的,似乎只有一种性格。”
“写作风格直白,几近幼稚。”
二、译本中的删除
据统计,《狼图腾》原著共45.89万汉字,葛浩文的英译本20.1万单词[3],说明译作对原著内容有大量删除。不过,根据葛浩文的描述,该译作中的大部分删除是出版社编辑的主张。[4]作为世界最著名的英语图书出版商,企鹅出版集团在出版《狼图腾》英译本时,会将读者的接受效果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他们在译本中删除的内容肯定是基于对读者审美的比较准确的判断,因此,对译本中删除内容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读者的审美期待,为今后的对外翻译提供借鉴。具体而言,该译本中的删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重复啰唆的内容
……你看,狼懂气象,懂地形,懂选择时机……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还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全歼马群的战役意图。这个战例简直可以上军事教科书了。[5]
……以前的教科书认为,游牧民族卓越的军事技能来源于打猎——陈阵已在心里否定了这种说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5]62
以上两段内容作者不厌其烦地叙述狼如何像人一样懂战略战术,内容上有重复,并且主观臆想的成分较多,其中后一段内容在译文中被删除了。
此外,原著中还有多处重复内容(见原著第61、62、112、135、250页)在译文中被删。
(二)说教的内容
陈阵又想:狗之所以被人驯服成家畜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远古狗群的通讯落后……仰人鼻息。草原狼的自由独立、勇猛顽强的性格,是有其超强本领作为基础的。人也是这样……[5]241
以上是一段主观想象的说教内容,在译作中全部被删除。
此外,原著中第110、197、203、253页有多段说教内容被删。
(三)细节描写
小说中大量描写细节的内容被删除,如:
原文:……巴图的大黑马噗噗地喷着鼻孔,瞪大眼睛,勇猛地蹬、踢、尥、咬,不顾咬伤抓伤拼死反抗。狼越围越多,前扑后冲……巴图也扔掉了自己的宝贝套马杆,他在剧烈颠颇的马背上,用一只手紧紧扶住前鞍桥,另一只手悄悄解开拴在鞍条上的箍铁马棒,把马棒一头的牛皮条套在手腕上,再把马棒沉沉地拿在手。他横下一条心……[5]48
译文:Batu, now alone, was surrounded. Acting out of desperation, he transformed himself from a herdsman into a Mongol warrior. He and the wolves were in a fight to the death...[6]
該段原文内容主要叙述巴图下决心与狼决一死战以及为此而做的准备,画线部分的描写是为巴图下决心所做的铺垫,很细致。译文将划线部分内容删除。
此外,原著中还有其他许多细节描写被删,如第229、230-231、258-259、280、280-283页。
三、接受美学分析
(一)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伊塞尔,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要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情况为基础,是对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一种批判和颠覆。[7]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要被读者接纳,必须满足他们的需要,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8]。接受美学所说的“期待视野”,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式或先在结构,涉及读者既有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人生经验,这些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式或先在结构,决定着读者接受能否实现,以何种方式、何种面貌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效果如何。[9]
(二)对《狼图腾》英译本的接受美学分析
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狼图腾》中涉及这些主题,当然符合英语世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他们在评论中加以肯定。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蒙古人曾经凭武力征服世界的历史,容易引起英语世界读者的兴趣,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因而对这方面的内容给出了正面的评价。
总体而言,译文中被删除的内容,体现了中西之间的审美差异。原文中重复、说教和细节描写的内容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但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
中西文化的某些审美差异不利于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传播:比如中国小说往往篇幅太长,而西方读者喜欢简洁明快的作品;中国读者喜欢情感上非常打动人的作品,但西方读者却会对过于煽情的作品表示怀疑。[10]而中国人讲话和写文章,往往注重语言形式,喜用华丽辞藻和排比句,讲究以情动人。如《狼图腾》原著第48—49页有一段[5]48-49主要叙述了被打掉牙齿的一条狼即将面临的种种困难和结局,强调狼牙对于狼的重要性,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四百多字,运用了一系列表示假设的排比句,兼以华丽辞藻的堆砌,“狼所有的”后面一共用了14个并列的二字词语,其中有些是同义或近义词,有语义上的重复,而后面部分一连用了5个“死”,显得啰唆。但是作者可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其目的不仅仅是陈述简单的事实,而是通过排比句和华丽辞藻的堆砌,营造一种铿锵有力的音韵效果,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这是中文表达的一大特色。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字的较大差异,如果用英语表达,这种音韵效果就难以复制,而在内容方面显得空洞而啰唆。英语虽然也用排比,但使用的频率要小得多,叙事与写景状物一般讲究直白简洁。上述原文的叙事方法不符合英美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原作在国外的传播,因此以上画线部分的内容在译文中全被删除。
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常被用作教化工具。陈美林等人认为,强烈的教化意识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主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1]。今天,有些文学作品的教化意图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少儿动画片《熊熊乐园》。《狼图腾》作者姜戎在内蒙古大草原生活的年代,受环境影响,作品难免页带有说教的特点。而西方读者喜欢的是“展现出来,而不是说出来”(“Show, don't tell”),即用事实说话,因此,译本中多处说教内容被删除。
虽然细节描写在交代故事背景、烘托气氛等方面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并且描写的语言也往往比较优美,但是它的缺点是拉长了篇幅,减慢了叙事节奏,读者期待的故事情节不时地被细节描写打断,接受效果就打了折扣,因此原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内容在译文中被删除。
四、结语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审美取向也不同。通过对《狼图腾》及其英译本的分析,我们可从一定程度上看出中西文化的审美异同。从亚马逊网站的读者评价可知,虽然《狼图腾》英译本已删除了大量重复、说教和细节描写的内容,这些方面的内容在余下的译文中依然存在,这说明了以上内容极不符合英语读者的期待视野,是他们不想看到的。一种文化里认为是天经地义、美好的事物,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可能是不可忍受的。
美国于1952—1978年针对中东及东南亚地区推行的富兰克林图书项目,立足对象国当地的市场化运行机制[12],可为我们提供某些启示与借鉴。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崛起,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国家提出了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而对外翻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过去几十年的翻译实践说明,由官方机构一手包办的对外翻译出版模式已不太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狼图腾》英译本在海外的出版与传播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其翻译与出版的过程告诉我们,对外翻译必须遵循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充分了解和适应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在翻译小说这一类文学作品时,篇幅不要太长,应尽量删除重复啰唆、说教等不符合西方读者期待视野的内容,减少细节描写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安波舜.当我独自面对世界——《狼图腾》版权输出过程[J].出版参考,2006,(9):5-6.
[2]鲍晓英,游春艳.《狼图腾》英语世界译介效果研究[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7,(1):121.
[3]侯羽,刘泽全,刘鼎甲.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译者风格分析——以莫言小说英译本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2):73.
[4]李文静.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
汉英翻译家葛浩文林丽君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1): 59.
[5]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61.
[6]Howard Goldblatt.Wolf Totem[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78-79.
[7]王亚平.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作品翻译研究[J].语文建设,2016,(8):89.
[8]林一樵,范武邱.模糊语言与翻译(II)[J].科技英语学习,2003,(11):42.
[9]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24.
[10]王祥兵.中国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人民文学》英文版Pathlight编辑总监艾瑞克笔访录[J].东方翻译,2014,(2):34.
[11]陈美林,李忠明.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化意识[J].明清小说研究,1993,(3):50.
[12]吴赟.图书外译传播的公共外交实践研究——美国富兰克林图书项目的解析与启示[J].外语教學与研究, 2020,(4):598-601.
作者简介:
蒋旭东,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