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分析

2023-10-30徐国祥

今古文创 2023年40期
关键词:斯坦纳译者主体性追风筝的人

【摘要】传统翻译研究中,译文的质量主要由是否“忠实”于源语言和原作者决定的。然而,长期以来,译者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翻译文化转向的出现,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译者主体性在翻译领域的地位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依据,对李继宏翻译的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简体中文译本进行分析,尝试从乔治·斯坦纳提出的四个步骤来探讨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以期对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有更加具体的认识,并为《追风筝的人》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译者主体性;《追风筝的人》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0-010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0.034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所著的《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自问世以来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2007年,《追风筝的人》被美国梦工厂电影工作室改编成电影。直到今天,它仍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集中在阿富汗与美国,站在男主角阿米尔的立场上,讲述了亲情和友情、背叛与救赎。书中阿米尔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往事,并努力实现自我救赎。2006年,译者李继宏将原著翻译成中文版本,让更多的中国读者了解到了这部作品。本文将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出发,以《追风筝的人》为例子,就其主要内容以及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体现进行探讨。

一、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

乔治·斯坦纳在他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解即翻译”的观点,并依据阐释学理论,将翻译划分为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斯坦纳认为,“所有的理解,都始于信赖行为”[1]。译者只有认为原文是合理的、有意义的,才能准确地解读原文。译者对原文本产生信赖之后,在解读和表述原文内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源语与目标语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碰撞,这会给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带来一定的偏差。在这一点上,译者就要努力打破自身文化程度、历史背景等条件的束缚。因此,在翻译原文时,译者会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主观因素侵入到原文当中,并且在翻译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第二个步骤“侵入”。四步骤的第三个阶段是吸收。在这一步中,为了达到翻译目的,译文会有一些变化,有可能打乱或改变原文的自然结构。因此,译者必须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達到目的语和源语之间的平衡,避免完全归化或异化。第三阶段并不意味着结束。从翻译的第一步开始,翻译就失去了平衡。当译者信任源文本时,这意味着译者对源文本有一种偏好。在侵入和吸收的步骤中,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不同,译者也会在翻译过程中造成一些信息的损失。因此,为使翻译达到平衡,第四步“补偿”是必要的[2]。这种方法是产生理想译文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保证对原文的忠实,还可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

二、译者主体性

在传统的西方翻译研究中,“作者中心论”和“原文中心论”占主导地位。译者在翻译中被视为边缘角色,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在中国古代,译者被称为“舌人”[3],意为传递文字的人。根据这个名字,不难发现译者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也相对较低。然而,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出现之后,学者们认为翻译不再是语言迁移的过程,而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活动。既然翻译被视为一种文化交流,译者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再被忽视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译者作为长期被忽视的翻译主体,应该在翻译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4]。从那时起,译者不再被视为照搬原作的低级仆人或模仿者,译者的边缘地位开始发生变化。直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家和学者对译者的角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屠国元[5]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出发,研究了译者的主体性。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有意无意地误读文本,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为这种误读提供了合理的支持。杨洁[6]从理论层面上深化和拓展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强调了译者本身的主体结构对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并对译者主体结构及其相应功能进行了探讨。石红梅[7]从哲学视角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阐明了本体与现象、意义与解读、译者主体性与翻译主体性等与翻译有关的重要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译者显形的社会历史渊源。刘畅[8]将译者主体性与阐释学相结合。他从原文的选择、策略的确定、对原文的理解和语言再创造等方面充分论述了阐释学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作用。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与翻译过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翻译四步骤视角下《追风筝的人》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不同于传统上按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划分翻译的方式,乔治·斯坦纳的阐释步骤将整个翻译过程按时间顺序划分为四个明确的阶段,用阐释学揭示了翻译过程的新角度,这种划分方式为研究一些具体作品的翻译过程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因此,当作者打算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来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时,就优先考虑到了翻译四步骤理论。

(一)信赖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广为人知的作品,一经问世,它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且销量也非常可观。自“9·11”事件之后,阿富汗这个神秘而又动荡的国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译者李继宏对其也颇为关注。这本书也打开了人们深入认识阿富汗世界的大门。在译本的译后记中,译者提到自己在机场候机时曾匆匆浏览过此书,时隔不久能有机会将其翻译成中文,这让他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欣喜。由此可以看出,译者在阅读了原作之后与作者有了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原文产生了信任,使得自己接下来的翻译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二)侵入

在“侵入”环节,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作为读者和阐释者的主体性。作为读者,译者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文学才能,包括情感、审美、想象力等,才能将源语文本生动地传递给读者。作为一名阐释者,译者需要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进行全面的探索,以最大限度地揭示作品的文学和社会意义。在阅读完李继宏的译本之后,发现李继宏的译本中使用了大量的四字格。

例1:The grief-stricken Rostam who tears his clothes and covers his head with ashes,or the dying Sohrab who only longed for his father’s love?[9]

译文: 为那个泪满衣襟、埋首尘灰、悲恸难当的罗斯坦,还是为即将断气、渴望得到父爱的索拉博呢?[10]

例2:The water was deep blue and the sunlight glittered on its glass-clear surface.[9]

译文: 湖水澄蓝,波平如镜,阳光照在湖上熠熠生辉。[10]

在例1中,可以发现译者使用了几个紧凑的四字成语“泪满衣襟”“埋首尘灰”“悲恸难当”来翻译结构相对松散的短语和短句。在例2中,最后一句话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作者似乎只是用非常轻微的笔触描绘了这一场景,但如果参照上下文,就会深深体会到行文之间隐含的温暖和喜悦,因为对于年轻的主人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时刻,因为他可以单独和严肃的父亲待在一起,而没有其他人在一旁,特别是哈桑。因此,译者在一个句子中使用了三个四字成语“湖水澄蓝”“波平如镜”“熠熠生辉”,这样一来,连续使用这些字所产生的优美节奏和舒缓气氛,就能引起中国读者更强烈的共鸣。众所周知,四字格因其结构整齐、内涵丰富而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中。用四字格来描写一系列动作和感情,不仅使描写更加生动、简洁,而且创造了一种特定的气氛和节奏,此外,单句中的一串四字短语更是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作为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化和文学特别感兴趣并深受其熏陶的中国译者,李继宏的翻译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本土文化和语言的烙印,四字格的大量使用使其译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减少了译作给读者带来的陌生感和异国情调。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尝试引入大量的汉语四字成语,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的一大体现。

(三)吸收

根据斯坦纳的描述,吸收阶段是“意义和形式的输入”[1]。从传统的划分来看,吸收阶段是翻译实践过程中的输出或表达阶段。如果说侵入阶段是源语导向和过程导向的,那么吸收阶段则是目的语导向和结果导向的。译者对他们从源语中提取的内容进行編码,在这一阶段,译者的立足点从源语社会转向了目的语社会。他们必须在意义和形式上把提取的精髓用目的语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对原文的态度将证明译者的主体性。“吸收”是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译者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主要阶段。

例3:Their sons go out to nightclubs looking for meat and get their girlfriends pregnant,they have kids out of wedlock and no one says a goddamn thing.[9]

译文: 她们的儿子晚上到酒吧鬼混,寻欢作乐,搞大女朋友的肚子,未婚生子,没有人会说半句闲话。[10]

在这句话中,主人公的妻子索拉雅倾诉了被周围人八卦的愤怒。由于焦躁和悲痛,索拉雅说的话有点极端,甚至有一些咒骂的话,比如“no one says a goddamn thing”。译者在全面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传达了这种强烈的情感震撼。在李继宏的译文中,索拉雅的脏话被省略了,翻译成了具有中国口语特色的短句“没有人会说半句闲话”,而不是直译,原文的精髓在译文中以创新的方式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在这部小说中,索拉雅是一个善良、温柔但名誉扫地的阿富汗女孩,也是阿米尔未来的妻子,在原著的后半部分,索拉雅被描绘成一个积极的形象,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开放。因此,译者选择不直接字面地翻译这些咒骂语,而是用一种更保守的方式来塑造她的语言,目的是使这个女性角色更符合中国读者眼中的好女人形象。

例4:I found it frightening,invigorating,daunting,and exhilarating all at the same time.What sort of father would I make,I wondered.I wanted to be just like Baba and I wanted to be nothing like him.

译文: 我又害怕又开心,又沮丧又兴奋。我在想,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亲呢?我既想成为爸爸那样的父亲,又希望自己一点都不像他。

原文描述了主人公复杂而对比强烈的感情。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作者使用了一系列与情感有关的形容词来构成并列结构,以及平行结构“I found”“I wondered”和两次“I wanted”。为了将其引入目标文本,译者在译文中加入了连接词“又……又……”和“既……又……”,以实现与原文在形式上的对等,达到“吸收”的目的。

(四)补偿

在执行上述三个步骤时,受到源语和目标语差异的影响,每个步骤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断裂和损失。正如斯坦纳所主张的“阐释行为必须补偿”[1],补偿阶段是达到平衡的重要一步。在补偿过程中,译者创造性地寻求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平衡,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刘军平[11]认为,补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原文中的不可译因素(如语言、风格、句法等)进行补偿;另一种是通过翻译增强原文的力量来进行补偿。最为常见的补偿方式是增译和注释,这在李继宏的译文中也有所体现。

例4:But no one woke up and in the silence that followed,I understood the nature of my new curse:I was going to get away with it.[9]

译文: 但没有人醒来,在随后而来的寂静中,我明白这是个下在我身上的咒语,终此一生,我将背负着这个谎言。[10]

例5:I’d asked Baba once why General Taheri’s daughter hadn’t married yet.No suitors,Baba said.No suitable suitors,he amended.[9]

译文: 有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塔赫里将军的女儿还没有嫁出去。“没有追求者,”爸爸说,“没有门当户对的追求者。”他补充说。[10]

例4中,李继宏在他的译文中添加了一个四字词语“终此一生”,在原文中,作者没有想表达终此一生的意思,但李继宏在译文中添加了这个词语,体现出了译者作为读者和阐释者的主体性。自从哈桑被阿瑟夫侵犯之后,阿米尔一直对哈桑感到内疚,因为他当时没有救哈桑。此外,阿米尔不敢告诉任何人,当他成年之后,阿米尔仍然忘不了自己的罪行,他一生都被这一罪行折磨着。因此,“终此一生”这一词适用于这句话和整本书所要表达的主题。此外,在例5中,“suitable”的意思是“合适的”,但在译文中,李继宏把它翻译成了“门当户对的”,这补充了该词背后的文化因素。阿富汗是一个等级意识很强的国家,由于索拉雅家族的地位很高,因此他们想找一个和索拉雅地位相同的男人来娶索拉雅,而普通中国读者对阿富汗的这种传统并不了解,李继宏用中国人熟悉的词汇“门当户对”概括性地解释了这一传统,从而达到了补偿的目的,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到了这些译入语当中缺失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贯穿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四个环节,不管是选择文本,理解文本,还是对文本进行阐释和补偿,都能反映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很显然,将一部文学作品由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过渡,同时也牵涉到译者艰难的、创造性的工作。根据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本文对李继宏《追风筝的人》译本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剖析,希望能给广大读者在品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从事翻译研究的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Steiner,G.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12-319.

[2]侯琪玥,李俠.阐释学视角下《孙子兵法》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海外英语,2021,(09):170-171.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3):74-78.

[5]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06):10-16.

[6]杨洁.论翻译创造的内在理据:译者的主体结构及其功能[J].外国语文,2014,30(02):129-133.

[7]石红梅.论译者的显形——对后现代语境下译者主体性的哲学反思[J].中国翻译,2016,37(03):15-19.

[8]刘畅.阐释学理论视野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J].上海翻译,2016,(04):15-20.

[9]Hosseini,K.The Kite Runner[M].New York:Penguin Group,2007.

[10]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徐国祥,男,山东日照人,山东科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斯坦纳译者主体性追风筝的人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Faster Approximation for Rectilinear Bottleneck Steiner Tree Problem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