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高校校园公示语翻译的研究

2023-10-30舒杨

今古文创 2023年41期
关键词: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

舒杨

【摘要】公示语翻译有国家规定的标准与规范,本文拟研究高校校园公示语的翻译,力求为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高校校园内,正确、规范的中英双语公示语,不仅能为外籍教师、留学生提供方便,也能体现高校严谨治学的形象和人文精神。高校的形象立起来,则我国的大国风采得以展示。生态翻译学是由中国人提出、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翻译理论。用本土翻译理论分析国内翻译案例,具备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搜集到的公示语译例进行分析与评判,总结公示语翻译中的要点。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公示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1-010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1.032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提出:“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国家形象,包含国家的文化符号、认知体系、民族特色等内涵,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体现。以小见大,公示语除了具备规劝、提醒等基本功能,本身也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国家标准委自2013年始,相继发布10则《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2]在此基础上,各省市先后补充了中英公示语在地方上的写作规范。武汉市也于2019年在全市进行公示语翻译的抽查、改良工作,并取得积极的成果。管中窥豹,本文重点研究高校校园中公示语的翻译,以期为促进公示语的规范性提供参考,以严谨治学的校园形象,助力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

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是由我国翻译学家胡庚申教授,最早于2001年提出的。包元丽指出:“2001年12月,胡庚申在亚洲翻译家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的论文。”[3]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生态翻译理论的初步框架已开始构筑,亦为生态翻译二十年研究之起点。2004年,胡庚申教授从“适应”“选择”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理论问题。[4]这是翻译学一个全新的视角,其观点可总结为,处于各自翻译生态下的原文与译者,互相适应与选择,最终产生译文。“适应选择论”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译文产出的过程。

2011年,胡教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九大研究视角。[5]九大视角的总结,是胡教授过去十年生态翻译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的关联序链、生态翻译环境、“三维”转换等概念,具备极大的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时至今日,胡教授依然在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土地上耕耘。2022年,胡教授再论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6]在生态翻译学诞生20年之际,将东方翻译理论汇入世界格局。

目前,生态翻译学在国内翻译界非常受重视。高校教师、学者及研究人员借助生态翻译学,在各领域展开研究。张玲娟提出,“教师要整合多维度的生态翻译教学元素,提高相关课程资源的适应性”。[7]该研究体现了生态翻译学与翻译教学的融合,这是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演变和进化。

张媛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研究天津地铁公示语翻译。[8]这项研究运用量化分析法,角度新颖,研究结果也颇具启发性。

综上,生态翻译学发展至今,已受到翻译学界的认可。近两年,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研究具备较高的热度,而高校校园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主要参考生态翻译学理论下的“三维”转换,即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通过译文“三维”转换的完成度来评判语料翻译质量,从而总结公示语翻译规律。

三、校园公示语“三维”转换完成度分析

笔者在武汉市数所高校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记录的重心放在各级院系及机构名称、指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以及路标等常见公示语上。本次实地考察,共记录102条中文公示语及其译文。一些公示语的翻译乍一看质量很高,但是不能仅凭主观感受将其定性。因此,笔者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标准,将其译文分为四类:完全实现三维转换;实现语言、文化二维转换;实现语言一维转换;未实现语言维度转换。以统一的标准、客观的评价,分析其译文质量。

(一)完全实现三维转换

例1: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

译文:IAFS International Asia Folklore Society

与民俗有关的词汇有:民俗(folklore),民俗学(folkloristics),民俗文化(folk culture),译者准确选择了词汇“folklore”来翻译民俗。而学会有“society”,“association”以及“institute”三种译法,译者采用了society,强调该学会的社会性与公益性。语言维的转换十分到位。

除了原文翻译,译者还提供了原文的缩略语“IAFS”,其中字母I单独使用红色印刷。这样的设计寓意深刻,红色既是中国红,也是公益的紅色。既表明该学会以我为主,主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以及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又展示了我国勇于担当的大国风范,在亚细亚民俗研究中的奉献与责任。总之,这条公示语的翻译完全实现了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

例2:无障碍通道

译文:Wheelchair Accessible

根据《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三部分:旅游》中的示例,无障碍通道属于游步道,具备功能设施信息。无障碍坡道译为“Wheelchair Accessible Ramp”(Ramp可以省略),无障碍通道译为“Wheelchair Accessible Passage”(Passage可以省略)。此例中的翻译从语言维度来讲是完全正确的。同时,该通道的服务对象十分明确,就是给轮椅使用者设计的。此处容易误译为“Accessible Passage”,错误的根源在于过度强调译语与源语的完全对应,而忽略了真正的交际对象。最后,此译文旁还附有轮椅图案,使不懂中文、英文的来访者能够正确理解公示语信息,体现了高校兼容并蓄的态度及人文关怀的精神。因此,该译例也是三维转换的体现。

例3:非洲研究中心

译文:Centre de Recherche surl’Afrique

此处,译者选择法语作为译出语,是十分适宜的。译者充分考虑到历史渊源,即法语不仅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通用语言,甚至是作为工作语言使用。非洲留学生、学者来到中国高校,看到我们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法语公示语,会感受到中国高校的认真、细致和人文精神。这样的译例毫无疑问实现了文化维度与交际维度的功能,有利于展现中国开放、融合、有责任感的大国形象。

例4:自动体外除颤仪

译文: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自动体外除颤仪,缩写为“AED”,通过电击除颤防止猝死,是可进行有效自救或他救的医疗设备。高校内配置该设备,本身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和公益心的体现。此处的翻译也很好地体现了三维转换。译文本身实现了语言维度的转换。此外,“AED”的盖子上用中文写着“紧急时取用”以及“非紧急情况下开门将负法律责任”字样。译者选择对其进行省译,同时在文字旁配有指示图案,引导使用者正确将“AED”取出。盖子下面还有一行字“红十字会”,译者也进行了省译,既节约了有限的文字空间,又体现了红十字会幕后英雄的默默付出。因此,该译例也很好地展现了三维转换。

(二)实现语言、文化二维转换

例5: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译文:Research Center of Hubei Micro & small Enterprises’Development

英语中,多个表示形状、大小的形容词出现作定语时,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虽然原文写的是小微企业,译者选择先译“微”字再译“小”字。这样的译法展现了该研究中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实现了语言、文化维度的功能。然而,该译文有一处明显的大小写错误,“small”应首字母大写,改为“Small”为宜。积微成著,一条公示语的翻译,在大小写问题上出现问题,积累多了也会带来负面的交际效果。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公示语翻译中的大小写问题,试以下列几例进行分析。

例6: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译文:HUBEI PROVINCIAL KEY RESEARCH BASE FOR HUMAN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例7:美术与设计学院

译文:SCHOOL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例8:您已进入电子监控区域

译文:YOU HAVE ENTERED ELECTRONIC MONITORING AREA

因以上三例的问题具有统一性,在此作统一说明。此三例从词汇、语义、文化层面都没有问题,而大小写的选择有待商榷。根据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唯一必须全部大写的公示语只有警示语,比如禁止通行的译文为“STOP”,小心的译文为“CAUTION”,当心的译文为“DANGER”或者“WARNING”,等等。机构名称及提示性公示语,是没有必要全体大写的。这三处全体大写的译例,并不符合译写规范。同时,指示牌、标牌及门牌的尺寸是有限的。这三处译例中,英文译文的篇幅明显大于源语,这样既影响美观,又不利于来访者看清译文内容。因此,大小写用法的错误,虽不涉及语义本身,但直接导致公示语的交际功能大打折扣。以上三例,都未能完成交际维度的转换。

(三)实现语言一维转换

例9: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门牌)

译文:LITERATURE & JOURNALISM SCHOOL

例10: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路标)

译文: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此译例中,两种译法从语言角度都没有问题,大小写的问题就不再赘述。此译例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翻译标准未能固定。同一个学院名称,在门牌上的译法和在路标上的译法出现了不一致。并且,这种情况较为普遍,笔者调研的某高校,学院名称译法不一致的现象反复出现。在进行翻译任务时,翻译团队内部以及不同译者之间须就最基本的翻译标准达成一致,这是翻译界的常识。高校学院名称翻译中,出现标准不一致的现象,会令访客感到困惑,访客甚至会怀疑路标的准确性。翻译标准的统一,可以使访客更加便捷地找到目的地,对高校的治学精神和科研氛围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反之,则未能实现公示语的文化功能和交际功能,仅完成了语言维度的转换。

(四)未实现语言维度转换

例11:民俗文化研究促进会

译文:Folk Culture Research & Advancement Association

此處译文看似语义与原文完全对应,其实值得商榷。研究译为“Research”没问题,促进译为“Advancement”是比较勉强的。“Advancement”在牛津词典上的意思为进步或提升,“Promotion”更符合促进的意思。而这个例子当中最大的问题在于逻辑关系,译者将研究与促进视作并列关系,而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是动宾关系,即该学会的设立是为了促进民俗文化的研究。笔者查询到一个类似的译例,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其官方英文名称为“The Association for Promotion of West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也印证了笔者对研究与促进二者关系的看法。此译例若改为“The Association for Promotion of Folk Culture Research”,则能打消可能存在的歧义。这样的译例,是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翻译存在词汇、逻辑上的错误,因此此译例未实现语言维度的转换。

例12: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基地

译文: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BASE FOR COLLEGE STUDENTS

例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译文: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r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此译例再次证明了翻译标准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大小写的使用对观感的影响。大学生的常见译法是“undergraduate”或者“undergraduate student”,这里的译法也可行。关键还是在于称谓的统一,该基地或中心主要是为本校学生服务的,因此这里“college students”或“university students”的选择,取决于这所学校本身的英文校名用的是“university”还是“college”,如果二者不一致,就存在逻辑问题。该译例在词汇和逻辑上存在问题,也未能实现语言维度的转换。

四、结语

生态翻译观着眼于整体翻译生态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强调原文、译者及译文之间的相互选择与适应,追求翻译生态的和谐。笔者收录的高校公示语中,部分译例翻译准确,体现了公示语的文化与交际功能,实为三维转换之典范,值得推广。

还有一部分译例,能够基本还原语义、传递信息,但未考虑到大小写等细节,或者未能形成统一的翻译标准,因此只能转换三维当中的一维或二维。

最后,有些译例看似翻译正确,实际上在意思理解或翻译逻辑上存在问题,未能完成语言层面的基本转换。

本文总结了高校公示语翻译中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推广其精华,修缮其中容易避免的问题,杜绝最低级的失误,方能提高高校公示语翻译质量,最终以点及面,展现我国可信、可敬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21-12/14/

content_5660780.htm,2021-12-14.

[2]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1部分:通则[EB/OL].https://www.gov.cn/gzdt/2014-01/09/content_2563179.htm,2014-01-09.

[3]包元丽.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荷塘月色》英译研究[J].今古文创,2023,(25):97-99.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04):1-5.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5-9.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话语体系的比较研究——再论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J].中国外语,2022,(01):98-104.

[7]张玲娟.基于生态翻译观的翻译教学[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03):49-51.

[8]张媛.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天津市公示语英译规范研究——以天津地铁为例[J].河南理工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5):79-84.

猜你喜欢

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
从《老炮儿》中粗俗语英译再看生态翻译三维转换
译员角色空间内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从生态翻译学看翟理斯《罗刹海市》英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经典台词翻译
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