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温催化剂CT6-13在硫磺回收尾气加氢反应器中的应用

2023-10-30张玉显卓英玺王文华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负荷床层硫磺

张玉显,张 磊,王 微,卓英玺,王文华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8)

1 装置概况

由于炼厂加工的原油日益高硫化,硫磺回收装置得到大规模使用。为了满足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烟气SO2排放标准,硫磺回收装置的尾气加氢净化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硫回收技术的发展,石化行业中硫磺回收尾气低温加氢催化剂的应用越来越多,装置能耗也较原来的高温尾气加氢催化剂大大降低。

某石化公司20万t·a-1硫磺回收装置采用美国B&V工艺包,制硫部分为两级克劳斯转化回收技术,尾气部分为常规的尾气加氢还原吸收工艺。处理后的净化尾气进入焚烧炉焚烧后,经烟囱高空排放。该装置于2014年8月投入运行,原尾气加氢催化剂采用B&V推荐的进口催化剂。2020年5月大检修时,对尾气加氢催化剂进行了首次更换,采用了国产的低温尾气加氢催化剂CT6-13,目前已连续高负荷(大于70%)运行3年。

2 尾气处理

尾气处理主要是采用尾气加氢还原吸收工艺,在0.02~0.03MPa的操作压力、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硫磺回收尾气中的S、SO2、COS和CS2等,加氢还原或水解为H2S,再用吸收塔中的醇胺溶液将H2S吸收。净化后的尾气经焚烧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硫磺回收率可达到99.95%以上,并确保烟气中的SO2排放满足小于400mg·m-3的国家标准。

传统的高温尾气加氢催化剂要求进入反应器的尾气温度要达到280℃以上,本装置选用的CT6-13低温尾气加氢催化剂,在尾气进入反应器的温度达到220℃以上时,即可满足生产要求,且能获得高温尾气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水解效果。同时,尾气的加热可利用装置自产的4.0MPa饱和蒸汽,极大降低了装置的能耗。

3 CT6-13的技术性能指标及装填

3.1 CT6-13的技术指标

低温催化剂CT6-13适用于硫磺尾气加氢反应器的入口温度为220~240℃(耐温界限450℃)、尾气加氢反应器的出口尾气中H2含量不小于2.0%(v/v)的SCOT类尾气。相关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CT6-13催化剂的技术指标

3.2 CT6-13的性能指标

在满足装置操作规程、PFD和工艺卡片的操作参数范围的工况下,CT6-13加氢催化剂的标准状态体积空速不小于1200h-1。硫磺回收装置正常运行时,加氢反应器出口的S、SO2的加氢转化率为100%。在加氢反应器入口制硫尾气中的有机硫不大于2000×10-6的条件下,加氢反应器出口的有机硫含量要小于20×10-6。在催化剂的寿命期内(连续运行不小于4年),急冷塔的急冷水pH值为6.5~9.0,急冷水中不出现硫磺粉末或固体硫磺。催化剂床层使用初期和末期的阻力降不大于2kPa。

3.3 CT6-13的装填

根据本硫磺回收装置的特点及催化剂厂家的指导和推荐,CT6-13的装填方式见表2。装填时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条:1)催化剂装填时,一定要除去催化剂的粉尘,装填过程要缓慢,避免催化剂破裂;2)装填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床层表面要平整;3)催化剂最上方要铺压单层不锈钢丝网,以避免运行过程中受到气流的冲击而发生沟流现象;4)催化剂装填完成后,一定要对系统进行吹扫,以确保整个系统不存在粉尘。

表2 低温催化剂CT6-13的装填方案

4 CT6-13的装置应用

4.1 CT6-13的预硫化

为了便于运输及现场装填,CT6-13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组分钴和钼都是氧化态。催化剂完成装填后,需要将稳定的氧化态活化为硫化态,以使其具有良好的加氢活性和热稳定性。炼厂通常会采用酸性气或克劳斯尾气作为预硫化介质。采用酸性气作为预硫化介质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含NH3的酸性气。采用克劳斯尾气进行预硫化时,需要注意尾气中的SO2含量[1]。本装置使用溶剂再生装置生产的不含NH3的清洁酸性气以及管网提供的氢气进行预硫化,不推荐使用酸性水汽提装置的清洁酸性气。在预硫化前,要先用氮气进行系统循环置换空气,预硫化的相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预硫化的主要操作如下:1)尾气系统建立氮气循环,置换系统中的氧,确保O2含量小于0.5%。2)控制加热蒸汽量,按照不大于20℃·h-1的升温速度,将加氢催化剂的床层温度升至200℃。3)加氢反应器同时引入H2和清洁酸性气,反应器入口的H2含量控制在3%~4%,H2S含量控制在1%~2%。4)当硫化氢穿透反应器床层,并检测到硫化氢含量大于0.2%后,缓慢将反应器入口的H2S含量提高至3%,反应器的入口温度按20℃·h-1的速度升温至230℃,继续进行硫化。在整个预硫化期间,床层温度应控制在不高于300℃。当反应器入口、出口的H2S浓度达到平衡,床层温度不再上升或略有下降时,催化剂的预硫化完成,待引入制硫尾气进行生产。

4.2 CT6-13运行分析

自2020年5月大检修换剂后开工运行至今,装置已连续高负荷(>70%)运行3年。近期随着全厂的加工负荷增加,原油的硫含量增大,20万t·a-1硫磺回收装置的加工负荷最高达到89.8%,为此,对CT6-13催化剂在高负荷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数据见表3。

表3 2023年5月尾气加氢系统高负荷下的运行参数

由表3可以看出,经过连续3年的运行,反应器的最上层温升约1℃,催化剂的活性完全无降低。反应器的中部床层温升在4℃左右,催化剂活性处于下降阶段;反应器最下层温升在8℃左右,催化剂的活性良好。制硫尾气得到有效的加氢和水解,无穿透床层的现象,末期的催化剂活性表现相对较好。由于目前处于催化剂寿命末期,反应器入口的制硫尾气按照H2S∶SO2=4∶1进行控制,SO2含量的减少对床层的温升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有效避免床层穿透。

4.3 CT6-13的活性效果

CT6-13在加氢反应器中的主要反应如下。从相关反应可知,尾气在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直接决定了整个装置的总硫回收率,以及排放烟气中的SO2含量。

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结合目前的高负荷工况,对加氢反应器入口和出口的H2S、SO2、COS、CS2、CO2等进行了采样化验,以分析催化剂的加氢还原和水解能力,相关数据见表4。

表4 2023年5月尾气加氢反应器出入口气体的分析数据/ v %

由表4可知,高负荷生产工况下,20万t·a-1硫磺回收装置的加氢反应器入口,含有少量的SO2、COS、CS2,出口基本未检测到SO2、COS、CS2。反应器出口的H2较入口有所降低,H2S含量较入口有所增加,表明制硫尾气中的SO2、COS、CS2在CT6-13催化剂的作用下,已被加氢还原或水解成了H2S。整个高负荷生产期间,急冷水的pH始终保持在7.9~8.3之间。现场对急冷水进行采样观察,未见有发黄发黑等现象,表明没有出现穿透床层的情况,催化剂的反应效果良好。

5 总结

1)尾气加氢催化剂CT6-13在入口温度为230℃时,即能起到良好的加氢还原效果。与传统的高温加氢催化剂需要280℃以上的温度相比,减少了能耗,节能效果明显。

2)在装置生产负荷大于85%的工况下,CT6-13在运行末期仍表现出较好的低温加氢活性及有机硫水解活性,加氢反应器中的SO2、COS、CS2等非H2S含硫化合物,基本转化成了H2S。

3)目前催化剂处于活性末期,在确保后部吸收系统不超出负荷的前提下,要获得较高的硫回收率,加氢反应器入口的制硫尾气中H2S∶SO2的比值,应控制尽量大于4∶1,从而有效避免因催化剂处于末期而导致的加氢反应器床层穿透。

猜你喜欢

高负荷床层硫磺
径向分层对随机堆积固定床内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二季度全球硫磺合同确定
面向感知的短时高负荷定位研究与应用
基于感知高负荷小区的快速响应策略研究
SiCl4冷氢化反应器床层密度的计算
加工不同原料时润滑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床层的变化
微纤维- 活性炭双床层对苯蒸汽吸附动力学研究
多彩硫磺沟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巴西签订三季度硫磺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