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3-10-30王思平朱伯会

中成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奥司热毒证候

侯 军,王思平,朱伯会,李 宾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医院) 儿二科,山东 滕州 27759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原体侵犯鼻部、咽部、喉部等部位所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多发于免疫低下儿童,其中90% 由病毒感染所致,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1-2]。临床上大多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可促使病毒脱离宿主细胞,抑制病毒对正常细胞的进一步侵袭,但远期效果仍不理想[3]。

中医认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侵害肺部,影响肺脏功能,以高热为主要特点,属风温肺热病范畴,素体本虚弱,又外感六淫邪毒或温热疫毒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应以疏风清热、解毒为治则。热毒宁注射液是一种具有解毒、疏风、清热功效的中药类注射剂,可治疗微恶风寒、高热,特别是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有较强的作用[4],目前已应用于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具体机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考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7 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0 例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2 组一般资料见表1,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JYHDGSD-202006132)。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n=40)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组别性别/[例(%)]男女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d平均体温/℃平均体质量/kg平均身高/cm对照组23(57.50)17(42.50)5.31±1.142.21±0.7838.75±0.3220.13±2.43105.63±9.12观察组21(52.50)19(47.50)5.36±1.252.24±0.6938.68±0.3520.20±2.38105.77±9.89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 符合《儿科学》[5]中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伴随流涕、发热、咳嗽等症状及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肺部听诊正常,经病原学检查显示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性上呼吸道感染; (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6]中的中风热证辨证标准,主证发热、鼻塞、出汗、微恶风、咽干咽疼、脉浮数,次证头痛、咳嗽、口干、咳黄痰,舌苔黄白; (3) 年龄3 ~8 岁; (4)患者家属了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 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2) 存在其他部位感染,如肺部感染; (3) 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4) 有先天免疫异常; (5)有先天代谢性疾病; (6) 存在非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流涕; (7) 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3 治疗手段 对照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63,15 mg×10 袋) 口服,体质量≤15 kg 者每次30 mg,15 kg<体质量≤23 kg 者每次45 mg,23 kg<体质量≤40 kg 者每次60 mg,体质量≥40 kg 者每次75 mg,每天2 次,同时采用温水浴或退热贴辅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10 mL/支) 静脉滴注,3 ~5 岁每次用量<10 mL,6~10 岁每次用量10 mL,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每天1 次。2 组均连续治疗5 d。

1.4 指标检测 (1) 记录流涕、发热、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消失时间; (2) 记录体温变化; (3) 根据文献[6] 报道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包括主证(发热、鼻塞、出汗、微恶风、咽干咽疼、脉浮数)、次证(头痛、咳嗽、口干、咳黄痰、舌苔黄白),前者根据严重程度 (无、轻、中、重度) 分别计为0、2、4、6 分,后者分别计为0、1、2、3 分; (4)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在罗氏cobas80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罗氏公司) 上采用比浊法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 (IgM)、补体C3 和C4 水平; (5)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检测炎症指标,其中血沉(ESR) 采用魏氏法检测,白介素-2 (IL-2)、白介素-6 (IL-6)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 (6)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Accurl C6 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 公司) 上检测Th1/Th2 免疫应答状态,包括Th1、Th2 细胞比例,并计算Th1/Th2。

1.5 疗效评价 根据文献[6] 报道,(1) 痊愈,发热、流涕等症状完全消失,中医证候评分降低≥95%; (2) 显效,发热、流涕等症状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70% ~95%; (3) 有效,发热、流涕等症状有所改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30% ~70%;(4)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n=40)Tab.2 Comparison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s,n=40)

表2 2 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n=40)Tab.2 Comparison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s,n=40)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流涕发热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对照组3.51±0.782.53±0.223.34±0.713.90±0.673.76±0.21观察组2.34±0.69*1.87±0.31*2.87±0.65*3.12±0.52*2.98±0.37*

2.2 体温 治疗后,2 组体温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 组体温比较(℃,±s,n=40)Tab.3 Comparison of body tempera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表3 2 组体温比较(℃,±s,n=40)Tab.3 Comparison of body tempera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8.75±0.3236.76±0.45#观察组38.68±0.3536.12±0.56#*

2.3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n=40)Tab.4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core,±s,n=40)

表4 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n=40)Tab.4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core,±s,n=40)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指标组别治疗前治疗后主证对照组18.89±2.137.54±1.12#观察组18.76±2.343.41±0.67#*次证对照组10.12±1.453.86±0.79#观察组10.18±1.611.36±0.21#*

2.4 免疫指标 治疗后,2 组IgA、IgG、IgM、补体C3 和C4 水平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5。

表5 2 组免疫指标比较(±s,n=40)Tab.5 Comparison of immune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表5 2 组免疫指标比较(±s,n=40)Tab.5 Comparison of immune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指标组别治疗前治疗后IgA/(g·L-1)对照组1.43±0.292.29±0.47#观察组1.45±0.233.44±0.54#*IgG/(g·L-1)对照组2.12±0.458.75±1.12#观察组2.20±0.3410.97±1.34#*IgM/(g·L-1)对照组1.65±0.215.62±1.54#观察组1.56±0.207.85±1.12#*补体C3/(g·L-1)对照组0.64±0.100.98±0.11#观察组0.67±0.121.23±0.10#*补体C4/(g·L-1)对照组0.19±0.050.30±0.06#观察组0.18±0.040.45±0.09#*

2.5 炎症指标 治疗后,2 组ESR、IL-2、IL-6 水平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6。

表6 2 组炎症指标比较(±s,n=40)Tab.6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表6 2 组炎症指标比较(±s,n=40)Tab.6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指标组别治疗前治疗后ESR/(mm·h-1)对照组35.75±5.8427.95±3.22#观察组35.92±7.8020.31±2.15#*IL-2/(pg·mL-1)对照组45.64±3.4234.52±3.61#观察组45.71±3.5528.90±3.44#*IL-6/(pg·mL-1)对照组3.13±0.672.23±0.45#观察组3.19±0.711.12±0.23#*

2.6 Th1/Th2 免疫应答状态 治疗后,2 组Th1细胞比例、Th1/Th2 升高(P<0.05),Th2 细胞比例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7。

表7 2 组Th1/Th2 免疫应答状态比较(±s,n=40)Tab.6 Comparison of Th1/Th2 immune response st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表7 2 组Th1/Th2 免疫应答状态比较(±s,n=40)Tab.6 Comparison of Th1/Th2 immune response st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0)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指标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h1 细胞比例/%对照组0.32±0.080.50±0.07#观察组0.34±0.090.67±0.10#*Th2 细胞比例/%对照组0.76±0.120.48±0.06#观察组0.78±0.100.30±0.05#*Th1/Th2对照组0.78±0.161.21±0.19#观察组0.76±0.141.78±0.23#*

2.7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8。

表8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n=40]Tab.8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n=40]

3 讨论

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于3 ~6 岁儿童,是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既往大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作为高选择性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改变病毒复制所需的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结构啦阻止病毒复制,但单用效果不理想[7-8]。

中医根据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将其归于风“风温” “感冒” 范畴,认为时行疫毒、风邪等从皮毛、口鼻而入,犯邪卫表,肺卫失调,肺失宣肃,属表实证,治法以疏风解毒、宣肺清热为关键[9-10]。热毒宁注射液中青蒿性苦、寒而辛,具有清热解表、宣郁散热之功,为君药;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表之功,可辅以青蒿增强清热作用,为臣药;栀子具有清热、清泻三焦之火之功,可辅以金银花增强清热解毒作用,为佐药,三药合用,共奏清热、祛风、解毒之功[11-1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中内环烯醚萜苷类、有机酸类成分具有较强的解毒、抗炎作用; 金银花中有机酸类、三萜类成分具有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的作用,可抵抗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侵袭; 青蒿中黄酮类、萜类成分具有抑制炎症级联的作用[13],可使热毒宁注射液发挥抗病毒、抗炎、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更快,有效率更高,提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用于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可行性。

机体免疫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机制,患儿Thl 细胞功能抑制、Th2 细胞功能过强,Thl/Th2 免疫应答失衡,故在病原菌侵袭呼吸道黏膜上皮后由于自身免疫的限制,机体自身防御系统无法迅速将其清除[14-16]。当发生免疫系统异常时,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具有介导作用,病毒入侵后IgA 最先反应,随后IgG 中和病菌毒性,IgM 激活免疫系统,抵抗外界病原菌侵袭[17-18],而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后补体会介导局部炎症,同时炎症会暴发,ESR、IL-2、IL-6 等炎性介质分泌急剧增加,从而促进病情发展,故积极调节机体免疫紊乱、减轻局部炎症对促进转归具有重要意义[19-21]。本研究发现,观察组Thl 细胞比例、免疫指标升高,Th2 细胞比例、炎症指标降低,表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纠正Thl/Th2 免疫应答失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转归,可能与该中药制剂中栀子、金银花、青蒿较强强的抗免疫、抗炎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能通过纠正Thl/Th2 免疫应答失衡、增强Thl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局部炎症来发挥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猜你喜欢

奥司热毒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Calcium channel α2δ1 subunit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不同剂量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疑似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75例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清疣汤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跖疣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