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国际冷链物流衍生风险及其防范
2023-10-30李怀政张洋洋王科欣
李怀政,张洋洋,严 田,王科欣,吴 旭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境外禽肉、奶制品、水产品、水果等新鲜食品和特殊药品的需求逐渐增加,食品、药品消费结构逐渐多元化。 国际冷链物流因为能够在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满足生鲜产品或药品低温保存,保障跨境食品的新鲜度和药品功效,因而在国际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势头迅猛, 预计到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154 亿元。 但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多地在进口水果、食品、 药品等冷链产品的外包装中检测出阳性样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也发现,同等条件下低温会使新冠病毒存活时间延长为几周甚至几个月,低温环境也会降低常温消毒剂的效果,因而导致进口冷链物流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的传播载体,这给国际冷链物流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关联企业与组织面临诸多衍生风险。2021 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构建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推动中国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逐步向国际物流领域渗透,国际冷链物流企业亟待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尤其是面对新冠疫情长期化趋势,在探讨国际冷链物流企业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时,合理防范冷链物流衍生风险,进而促进国际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于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冷链物流衍生风险的研究并不多见, 但关联研究尚较丰富,代表性成果及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冷链物流的内涵、特征、功能及风险评价
冷链物流是指产品经过预冷处理后, 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利用相应的制冷技术保持低温环境,减少产品损耗、保证产品质量的特殊供应链系统①②。 冷链物流不仅适用于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鲜食品的运送,还用于疫苗、血液等特殊药品的运输③④。 基于改进的神经网络算法可用于预测冷链物流的综合风险⑤。 为了提高冷链物流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必须克服传统风险评估模型侧重主观赋权的局限⑥。
(二)中国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一是依托综合性电商销售渠道, 搭建自营冷链物流模式⑦。 二是通过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配送,建立协调供需资源的中间平台⑧。三是采用自营与第三方冷链物流相结合的混合式产品冷链物流模式⑨。总体而言, 中国冷链物流企业亟待创新运营模式,优化管理流程与运营机制,依托冷链技术开发提升国际竞争优势⑩。
(三)中国国际冷链物流发展制约因素
一方面,由于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有限,难以达到国际标准,进而影响冷链产品的出口销售⑪。 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生鲜冷链设备相对不足,冷链技术专业人才较为短缺,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⑫。 另一方面,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区域间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协同性较差,导致冷链物流运输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了冷链产品质量安全⑬。
(四)新冠疫情与国际物流企业经营风险
国际物流活动专业性强, 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与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联系广泛,突发疫情具有扩散边界模糊、情景动态时变等典型非结构化特征⑭-⑯。新冠疫情凸显了中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强链、补链任务十分艰巨⑰化解风险,重点关注物流经济时空结构与时空秩序的合理化⑱,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从而实现应急物流网络优化⑲⑳,进而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 鲜有研究系统探讨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冷链物流衍生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本文尝试就此进行分析。 首先,阐释新冠疫情长期化对国际冷链物流的冲击与溢出效应;其次,剖析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冷链物流的衍生风险;最后,提炼国际冷链物流衍生风险防范对策及政策启示。
三、新冠疫情长期化对国际冷链物流的冲击与溢出效应
疫情长期化趋势下,国际冷链物流受到巨大冲击,但客观上,疫情防控与治理措施的溢出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国际冷链物流企业逐渐加快转型升级,从长远看,倘若合理应对抑或能够促进国际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一)负面影响
1.病毒的链式传播增大防疫压力。 正常来说,与常温链物流相比冷链物流受到疫情污染的风险更低。其原因在于,常温链在运输过程中的各个交接环节更为复杂, 运输的产品更容易接触到环境中的病毒, 因此常温链运输的风险相对而言更大。 与此同时,冷链物流各个运输环节的可控性更强,风险也相对而言更低。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冷链物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多起病毒污染事件。 受病毒污染的原因在于, 全封闭式的冷链环节虽然能减少产品暴露在外部病毒污染环境之中的风险, 但由于全封闭式的特点,冷链内部极易出现病毒交叉污染。冷链物流在运输过程中缺少规范性, 所运输的产品一旦被病毒污染,就会形成链式传播体系。 因此,由于病毒的链式传播问题,中国冷链物流仍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必须加强对物流各个环节的把控力度, 规范运输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冷链物流的防疫优势。
2.供应链中断造成供求不匹配。整体而言,供应链规模庞大、发展速度快,正处于从碎片化向系统化、从节点向网络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而新冠疫情突然暴发所引致的冷链物流渠道受阻、仓储能力不足以及冷链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在短期内直接影响生鲜食品的供给。 新冠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经过上下传导与反复脉冲,这些影响形成了连锁反应。 疫情加剧了消费者的恐慌心理,使得消费者竞相囤积食品,造成各个地区的菜、肉、奶等生鲜食品的供给不足,而随着新冠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全球范围内生鲜食品供应不足,国内居民的恐慌心理进一步蔓延,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生鲜食品抢购现象。 生鲜食品需求侧由于结构性短缺,产品价格一路上涨,而在供给侧方面,道路的封锁造成了物流运输的中断,供给方无法及时将产品运输到需求方,供需两端出现了脱节,产品的价差进一步扩大。
(二)溢出效应
1.借力冷链消费体验扩大冷链市场,化险为夷。在“新基建”等新提议、新概念的支持下,冷链物流在未来有望获得进一步升级。 中国的生鲜电商市场十分庞大,再加上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不少新用户加入了生鲜电商用户行列。 通过线上采购产品,线下无接触收货,给生鲜电商用户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为生鲜电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进一步带动冷链物流的发展。
2.助推冷链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转危为机”。近几年,中国居民消费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相较之前,如今的消费者更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对食品产地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而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进一步规范了食品行业的体系,通过对食品的生产、配送以及运输等环节,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偏好。 由于疫情的影响,加上消费层次的升级,冷链行业的需求逐渐加在大,冷链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中国的冷链行业虽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很多地方仍存在不足之处, 如农批体系待升级、预冷不完善、整个冷链环节易断裂等,相较国外成熟的冷链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完善。
四、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冷链物流的衍生风险
(一)管理衍生风险
目前,中国国际冷链物流行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大多企业是自主经营管理,市场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冷链物流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运作全过程的管理体系难以健全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 此外,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未统一,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的主体责任不明确,各环节监管不到位,冷链物流运作过程潜在较大风险。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多省份报告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这体现出监督管理上的疏漏,一线工作人员从业风险大,国际冷链物流的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
(二)技术衍生风险
国际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制冷、恒温、保鲜等冷链技术的支持, 然而中国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时间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目前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技术不够成熟,缺乏创新能力,所配备的冷藏车大多比较陈旧,功能不完备、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部分冷藏车尚未达到技术标准,而生鲜冷冻食品对运输条件有较高要求,运输过程中这类食品损耗较大, 食品的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障。当下,居民对国外冷链食品、药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和储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国冷链物流技术不及西方,在跨国运输、仓储等过程中损耗严重。
(三)作业衍生风险
作业风险贯穿国际冷链物流全过程。 加工包装环节中,由于测温等设备存在误差,冷却处理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冷链产品的合格率和新鲜度会有所下降。 同时,不同包装的性能存在差异,保鲜作用不同, 选择合理的产品包装需要考虑多层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后续环节的推进。 运输环节中,产品装车及卸货时的温度和湿度未达标准、运输过程中颠簸和震荡、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从业人员未遵守防疫规定, 这些问题都会增加运输环节中的风险。 仓储环节中,对预冷工艺、温度湿度的设定、冷库的定期管理、应急能力均具有较高要求,一旦出现纰漏,就会面临重大损失。 配送环节中,订单信息不准确、配送不及时、货物挤压等都会产生风险。
(四)环境衍生风险
国际冷链物流除了受到内部产生的风险影响,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 主要有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 自然环境风险包含气候条件变化、季节更替、突发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国际冷链物流带来的冲击。社会环境风险中,经济市场的波动是影响冷链物流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会大幅下降。国家政治的动荡也会限制国际冷链物流的发展, 使其暴露在较大的政治风险之中。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既会给冷链物流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隐含较大的风险。此外,政策法规的出台、法律制度的调整、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变化等都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五、衍生风险防范对策及政策启示
(一)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闭环管理
目前,国内疫情风险总体可控,为防止国外疫情通过冷链物流输入国内,保障国际冷链物流安全运转,亟须强化闭环管理。 一方面,采用新型信息网络与数字技术对冷链物流物品进行数字化“画像”,使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可以对国际冷链加工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核心环节进行可视化监控。另一方面,通过对进口冷链物流商品信息进行数字化溯源,进而确定国际冷链物流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关键节点,从而开展网络巡查,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形成责任闭环。
(二)设立集中监管仓,风险排查前置化
集中监管仓的设立能够对国外通过冷链输入的商品进行集中消毒、检测,从而可以实现对受到新冠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快速排查,以达到阻断疫情传播渠道、优化冷链物品处理方法、前移风险排查关口的目的。 此外,特殊时间段,中国应当对冷链物流进口实行“熔断”机制,对检测出病毒的冷链物品进行出口地追溯,并暂停从该地区进口。 促使出口国优化出口产品疫情检测流程,强化风险前置化管控与治理。
(三)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促进冷链物流数字化
一方面,要强化冷链物流的宏观管理,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的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政府应该发挥引导职能,以财政贴息、贷款等方式帮助企业在各大城市周边区域重要的物流节点建立符合储存时效性和储存环境的冷库以及购买专用冷藏车、货架、精密检测仪器等。 另一方面,需要物流企业负责人从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企业部门之间的数字化转型及相关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 同时,加大跨企业的冷链数据整合力度,从而破除企业内部部门间和企业之间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摆脱信息孤岛的束缚。
(四)优化冷链作业流程,健全物流安全规制
首先,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快健全国际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其次,从强化从业人员国际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冷链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以及优化国际冷链物流作业流程等方面着手,完善国际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实现国际冷链物流全过程规范化运营与管理,进而促进中国国际冷链物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周强,傅少川.智能化冷链物流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13):196-201.
②毋庆刚.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02):24-28.
③罗千峰,张利庠.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1(11):3-11.
④杨玮,党培.基于云计算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构建[J].制造业自动化,2014(24):6-9.
⑤Hao Zhang,Bin Qiu,Keming Zhang. A new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17(09):1800-1816.
⑥Xu Weiyang,Zhang Zhenji,Gong Daqing,Guan Xiaolan.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the Risk Prediction in Cold Chain Logist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media and Ubiquitous Engineering,2014(08):111-124.
⑦郑颖.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外贸冷链物流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21(05):138-139.
⑧李莉.中国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纵向联盟研究——以果蔬流通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7(09):135-138.
⑨陈真玲.医药冷链物流运作模式与利益分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
⑩Zhao Xuan,Peng Benhong,Zheng Chaoyu,Wan Anxia.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risk factor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 multiple-case analysi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companies in China[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21(6):2108-2118.
⑪陈勇,于斌,李琰芬.“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升级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2(05):117-119.
⑫Wang Shenxiang. Study on Cold Chain Lo gistics Operation and Risk Control of Fresh e-Commerce Products[J]. Advances in Multimedia,2022(08):11.
⑬赵连明.“互联网+” 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协同运作体系优化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1(10):129-131.
⑭陈彩凤.国际物流业务中的责任划分和风险防范[J].广西社会科学,2013(11):93-99.
⑮宋亚辉.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7(10):136-158.
⑯刘明,曹杰,章定.数据驱动的疫情应急物流网络动态调整优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0(02):437-448.
⑰Zhixuan Guo,Yunjian Tan,Ruiting Ma.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resh Food E-commerce in Post-epidemic Era in China[J]. Journal of Global Economy,Business and Finance,2020(10):111-114.
⑱荣朝和. 交通-物流时间价值及其在经济时空分析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11(08):133-146.
⑲李文莉,李昆鹏,田倩南,李雪松.突发疫情环境下考虑订单释放时间的零售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2(09):195-205.
⑳刘明,李颖祖,曹杰,章定.突发疫情环境下基于服务水平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设计[J].中国管理科学,2020(0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