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3-10-29刘伟贺

体育风尚 2023年4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刘伟贺

摘要:传统单向度的体育教学以线下实践为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存在诸多局限性,2020年体育课开始了大范围的线上教学推广实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诸多经验。后疫情时代,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形成深度融通的学习模式,释放体育课线上教学优势,需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合力效能,以推动体育课教学发展。文章立足高校公共体育课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并就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建构策略、评价机制进行探究,以此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鼓励高校建设开发具有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学习模式。[1]

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混合将是新常态,是未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体育课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积极适应时代趋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亟需搭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1.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在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就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时强调到:学习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是老师的一个新的能力,教师的“教”要用新技术,学生的“学”要通过新的技术来学习。技术与教学教育新的融合将引发一场新的学习革命。混合式教学要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学新常态。为此,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体育教学应该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迈进。然而,对比之下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

1.1教学目标设置需因势利导

当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目标大多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片面强调短时间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对高校体育的思政价值和育人价值挖掘不够深入。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紧密结合国家体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注重体育的育人价值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

1.2教学内容应突破旧范式

高校公共体育课虽然项目众多,但常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范式,大体包括热身阶段、动作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总结。墨守陈规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难以锻造养成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基于此前大规模的线上教学经验总结,目前也有部分高校在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混合式教学强调的是混而不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更合理的设置线上及线下的教学内容。

1.3教学实施需保质保量

公共体育课与专业体育课存在显著的区别,由此也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加之学生自身体育意识淡化,消极对待体育锻炼,导致高校公共体育课大多处于“放羊”模式,进而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体育教学内容的正常推进,而国家体育强国目标的建设、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公共体育课的普及和实施,唯有保质保量开展好体育课,才能使国家体育发展各项顶层设计的落实掷地有声。

1.4教学资源要持续优化

教学资源涵盖公共体育课开展过程中的所有人力和物力,具体说来应该包括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械、教学资料等等。随着国家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单纯依靠原有的教学资源不足以支撑当下新的教学需要。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各类教学资源的配备和质量也要随之更新到位,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加强培训更新知识体系,新型的场地器械需要及时投入,教学资料也不应只拘泥于传统的纸质形式,信息化的电子教学平台也需要不断搭建。体育教学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需要体育教学资源守正创新。

1.5考核方式待进一步改革

传统体育课程考核注重单次期末考试结果,对学生的平时表现有所考量,但占比不高,体育教学的目标应注重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应该改变原有的平时成绩和末考成绩按一定比例分配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保证学生体育学习质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成绩考核权重,构建完整的混合体育教学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2.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及优势

2.1契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当下,线上体育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危机应对之中,将高校公共体育课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催生出高校体育教学的新形态,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新型教育方法及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单一的模式,创新体育教学新形态,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2弥合单一课堂体育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一是对于一些身体有疾病的学生,比如患有哮喘病的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场参加正常的体育课上课,体育课只能选择办理免修,缺少多元化的体育学习渠道。二是学生多,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在进行动作分解教学过程中,因精力有限,无法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正确的掌握所有示范动作。三是课堂时间有限且无法保留教学痕迹。学生对于未掌握的动作和知识点在课下无法再次进行查阅巩固,缺少相应的纪实和回放功能。

线上教学能够很好地填補线下教学所具有的诸多不足。首先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可以通过线上体育课的理论修读,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体育发展史、体育竞赛规则、体育人文精神等内涵式的体育知识,进而根据学生对体育理论的修读给定学生分数,避免学生体育课缺失。其次,线上体育课可以利用AR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和展示,可以更加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掌握情况。再次,线上教学具有一定的记录保存功能,可以方便学生随时调取教师的授课内容,以增加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进而培养学生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

2.3强化体育育人价值导向

线下体育教学的大体模式是教师引领式教学,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简单练习,这种授课模式之下,教师是在主动输出,学生是在被动接收,比较而言,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途径较少。

线上教学会极大地突破以教为主的传统模式,并向以学为主转变,回归了学生本位的教育功能。高校公共体育混合式教学的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带来了育人方式和育人过程的改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学的宗旨,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较之教师的单向度输出,能够真正的达到育人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学业水平提高。

3.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不是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更加合理和完善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体育以“教”为主的主流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校园体育教学创新,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将更具普适性,而要更好的推广实践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式教学,需要建立良好的保障条件、建构好新型教学模式、设置好教学评价机制。

3.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

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混合,它还可以整合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场景的混合。线下教学因沿用时间长,相关教学保障较为完善,而线上教学平台的大范围使用最初只是应对突发情境的权宜之计,今后要将其打造为教学新常态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全方位的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

线上教学的优势在实践中已经不断凸显,但要将其获得更大范围的普及不仅需要一定范围内突破固有的师生关系,还需要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这既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重塑,也是对师资力量的再调整,更是教学硬件条件的再投入。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线上教学的管理,由此会涉及到学校、教师、学生、课程平台和行政管理部门,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要解决好、平稳运行好,需要诸多的顶层设计协同发力,以最大的政策支持保驾护航混合式教学。

(2)平台保障

公共体育课线上教学平台主要有:中国大学MOOC、腾讯会议、QQ群直播、钉钉直播等等,公共体育课教学实践性较强,课程教学需要有大量的动作示范,因而线上平台打造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生硬的文字表达,在线上课程录制过程中对网络通信技术、虚拟技术和录制设备的加持需要更加专业化。与此同时由于教师精力有限,也为了更好的统一学生学习平台选择,需要对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大力整合。建立统一、完善的线上教学平台,以及综合教学管理系统。它的建立

首先是由教育部牵头,各地高校组成体育教学的全国大联盟与区域的小联盟,在此基础上共同建立统一的线上教学平台,这是实施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的物质基础。[2]打造具有针对学生学习层次和特点的自主研发平台将是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必经之路。

3.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通过可视化的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达成隐性的学生终身体育精神的养成。

(1)线上预习+线下学习+线上模仿的显性学习模式

对于教学内容的分配,体育基本理论、体育项目发展史和体育运动保健等相关知识完全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来实现,对于实践部分的教学依然需要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实训时间,保证体育运动效果的达成,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初步形成线上理论、线下实践的第一层显性学习模式。从体育教学的过程来看,对于预习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先行建立即将学习的动作轨迹和技战术的轮廓,适当了解体育专项运动的历史,为后续的动作技能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环节转移到线上学习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利用率。教师线下授课过程中,利用专业的技能和教学经验能够更好的进行示范教学,纠正学生运动偏差,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一次体育课程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束,体育运动水平的增长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强化练习,对于练习部分,为了减少教师工作量,学生可以自行通过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模仿练习。由此也就形成了线上预习+线下学习+线上模仿的第二层显性学习模式。

(2)线上素养+线下技术的隐性助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身份得到了突显,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也增强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将其转化为持续学习意愿。[3]高校公共体育课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释放混合式教学的多种优势。诸如: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不必固化学习时间,让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变得更具自主选择性。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辅之以得当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学的选择也由之前的单一式变成了多元式,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对于家长来说,线上教学也可以使之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监督和引导。依托混合式教学方式,学生、教师、家长能够更好地实现三位一体合力发挥作用,这是单向度的线下体育教学无法达到的。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开设的好坏对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坚持锻炼的重要影响因素。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搭建过程中,线上体育学习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推动高校体育向好发展,为学生养成体育学习习惯提供动力支持,有利于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精神。而对于学生体育技术乃至技能的提高又无法通过线上教学来实现,此时依托线下教学,尤其是多人参与类的体育项目,利用多人配合练习达成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可以磨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顺势融入体育思政建设,由此也达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素养+线下技术的隐性助学模式。

3.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过程中,课堂纪律、课程考核、教学绩效评价等都尚未形成较为成熟且有效的管理体系,因此也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过程控制的弱化,常用教学方法变得难以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教学质量的把握更加模糊。[4]评价监督机制的形成既需要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又要科学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实效。?

(1)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

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中还包括对教师网络教学的评价,混合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不意味着学生线上学习期间,任课教师可以不参与,线上教学环节依然需要纳入到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中。以教师对线上教学期间教学资料的筹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智慧平台的运用、学生答疑的质量、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目标的实现度等等作为指标,综合监督检验教师教学质量。

(2)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

传统的学习效果检验中,会出现很多学生考前“临阵抱佛脚”的现象,学生分数的取得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经常会出现与平时学习付出和学习成效脱离的现象。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固有评价体系的禁锢,充分考量素质教育之下体育教学的目标、学生的资源利用情况、线上线下学习参与程度、具体的知识掌握情形、学习中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效果等等,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的掌握學生能力水平,多元评价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360A10-04-2018-0024-1

[2]刘金洋.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研究[D].导师:蔡兴林.西南财经大学,2021

[3]宫正.智慧教育视域下如何运用混合式教学让学习“活”起来.[EB/OL].光明网.https://reader.gmw.cn/2022-10/27/ content_36119303.htm

[4]姜玉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高校公共体育在线教学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6):141-146.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工学类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女大学生的“厌学”现象研究及探讨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