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类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2016-11-25尚平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

尚平

【摘 要】基于工科类课程计算量大,逻辑思维性强的特点, 探索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向多种学习模式相融合转变,包括课前预习、知识点讲授、作业设计、课堂或网络讨论和交流、实验、互评考核、教与学“互动回应”等环节,授课老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设计和选择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和模式。

【关键词】工学类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日益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化环境中,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2010 年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同时也是指导我国未来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我国未来的一项教育工作方针,同时指出: “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工学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大规模扩张。而在工学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相应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内容相对枯燥,逻辑思维性强,导致课堂质量较难保证。另外还有当前高校课堂的一些通病,如缺课率高,学生上课玩手机、看电脑,不认真听课的情况相当普遍。教师不得不降低学业要求,常常连基本的教学目标都无法完成。 大学教学效果不佳,有学生学习动机下降、自律能力不够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大环境和社会现状的反映, 社会浮躁,学生学习功利化。然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对高等学校工学类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更高的要求。近年高等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基于上面的大背景下,提出针对工学类课程的特点,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和环节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模式,是必要和有意义的。

1 教学模式现状的介绍

在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大环境下,国内外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持续有新的教学模式提出,如:(1)最近十年间,提出的翻转课堂(由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翻译而来,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的理念在北美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波新浪潮。特别是在过去的两年间,《华尔街13报》、《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都对翻转课堂给予热烈的关注和积极的报导。与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北美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相比,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也是热门课题。(2)Mooc 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建立Mooc 网络平台,使各种教学资料在在线学习的过程中变得灵动而可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安排学习,并没有时空的约束和限制。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只要有网络条件,就可以免费学习各个国家名牌大学的优质课程,无论是哈佛、耶鲁、可汗学院。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上班族,即使没有学校的学籍,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优质课程进行学习。但是Mooc教学模式的实现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网络平台,教师要上传有价值的资料,学生自觉学习能力需要提供。这些困难会影响此种教学模式的推行。(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是由复旦大学心理学专家张学新教授提出,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 类似传统课堂,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 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 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此种模式的难点在于讨论问题和和作业的设置,以及每个学生掌握内容的差异性。(4)还有其他教学改革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等。

2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建立

基于工学类课程难度大、逻辑性强以及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动机下降、自律能力不够的问题,提出学习模式多样混合的新型方式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所授课程或者章节的不同对应选择某一或某几环节,环节进行的顺序也是可以相应调整的,目的是使得学生由接受知识转向理解及应用。

2.1 课前预习

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课前给学生提供知识点资料,可以是教学视频或者课件,视频可以是优秀品牌大学的相关教学视频,也可以是主讲教师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学生要提前观看教师推荐的教学视频资料,课前进行针对性练习,记录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社交软件等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沟通。如果仍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

2.2 知识点讲授

针对课程章节的设计和内容,抽取其中重点和难点知识,采用少量时间首先进行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建立相辅相成的联系,同时可将课程相关的教师科研成果引进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要处理好主、次关系。

2.3 作业的设计

鉴于学生掌握内容的差异性,合理设计不同难度作业内容,既有基础题又有拔高题,如六题选做四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可采用讨论、查资料和自主方式完成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4 课堂或网络讨论和交流

课后针对上课内容和作业内容进行网上教学平台讨论交流,教师参与监督,然后回到课堂上,分组讨论课后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新的想法,教师随机抽取组中同学回答问题,学生代表全组同学,不是个人答案,消除部分学生不愿表达自己的心理障碍。即改变传统课堂单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将课堂分为两个部分:讲授知识点和讨论。

2.5 节点考核和互评

每个学习节点结束后,请每位同学出一份测试试卷(包括答案),把本章的难点和知识点或者容易出错的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交换测试后,由出卷人负责批改和订正,同时出卷人负责给答题人讲解疑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后,全班同学共同解决,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便于老师发现学生的掌握的情况。测试成绩作为学生期末考核中平时成绩中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出题和做题的积极性。学生最终的总评成绩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互评成绩+和期终成绩。此结构构成保证学生在每个知识点和每个阶段都可以拿到对应的得分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6 实验

对有实验环节的课程,可以与教学环节相结合进行,将实验与对应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而不仅仅是孤立的实验。便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7 教与学“互动回应”

建立顺畅和便利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的渠道和平台,设计课程调查问卷,对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跟踪调查,在后面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通过这样的过程以期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与主动性,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守宏,刘金玲,付文平.“慕课”背景下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大学论坛,2014,12(5).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陈尚怡.基于Mooc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建构[J].林区教学,2015,(5).

[5]李振华.弹幕视频在视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5,14(2).

[责任编辑:李书培]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模式
高中语文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