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岁游泳运动员技术训练方法共通性探讨
2023-10-29张家旭
张家旭
摘要:随着科技科研探索的进步有关于竞技体育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在高水平竞技体育竞赛当中,我们总是能看到在顶尖运动员群体中,在技术层面更全面、更优秀的运动员往往会在最终比赛结果上略胜其他对手一筹,因此在众多竞技体育项目当中,除评分、命中、致胜、得分类项目以外,测量类项目的技术要求同样占据很高的比例,7-11岁这一阶段青少年运动员处于非专项竞技时期,为了运动员长足的发展,现有的运动训练理念倡导教练员在执教这一阶段运动员时需要了解他们的身体特点、心理特点安排合理的技术性训练使运动员各个泳姿得到全面的提高,教练员需要在日常训练过程当中格外的重视技术层面的训练手段与要求,本文探讨与分析游泳项目技术训练方面四项泳姿的技术特点以及之间共通性,归纳青少年游泳训练的方法和创新性手段,为广大教练员提供训练计划安排的思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竞技体育训练;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手段;训练方法
1.研究目的
为帮助运动员能够在这一阶段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布置与安排训练计划前,教练员需要做到充分了解组内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心理特点,分析影响训练计划的因素,结合的理论知识和教练员的执教经验以及对技术的理解,才能制定出适合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本文归纳游泳四项泳姿技术特点,总结技术训练的方法与创新性训练手段,通过探讨与分享的形式拓展思路,期以达到丰富教练员技术性训练的手段和提高教练员对于训练组织的能力,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的目的提供相应参考
2.研究对象
非专项竞技阶段(7-11岁)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
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
4.分析
4.1 7-11岁青少年运动员现有能力与身体素质因素
基于对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对于竞技游泳这个项目的选材理解,游泳项目运动员选材较其他项目来说普遍偏早,一般在运动员幼儿时期便接受了基础的游泳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教练员执教七周岁到十一周岁这个年龄区间的运动员时,运动员大多已经基本掌握四项泳姿基本技术也具备一定的训练基础,结合运动训练理论,青少年运动员在这一阶段应以柔韧性、协调性、节奏感等方面以及对动作模型的认知训练为主要内容,游泳运动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运动,对运动员的节奏感要求以及柔韧性方面要求较高,应安排部分功能性的训练内容来帮助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加强对自身在水中的身体的控制能力以及浮力的感觉,所以相关训练应穿插在训练课的陆上、水上环节、与准备活动中。在陆上训练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适合运动员的自重力量练习内容,要遵循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情况依次训练,循序渐进。训练内容的安排要水陆结合,手段要有趣味性且多样化,避免运动员在这一阶段的训练过程中不会感到内容过于单一,避免运动员对于训练的情绪抵触,教练员在面对这一阶段运动员时要先评估运动的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及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分析并把控青少年游泳運动员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变化,因人而异的制定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训练进行合理的规划,整体把控训练周期的组织与安排,促使运动员的能力与素质的整体提高。
4.2 7-11岁青少年运动员对于游泳技术的认知与理解
在注重身体素质和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并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游泳的技巧,才能更有效的掌握游泳技术。因此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对于游泳技术的认知与理解是非常重要并且有必要的,在教练员安排技术课开始前,在开始阶段也就是下水之前要穿插进行一些理论的讲解以及对技术动作的要求给队员建立短暂的动作表象模型,对于理论层面的技术讲解与要求要尽可能的详细,并且考虑运动员的年龄特征与理解能力,将一些难懂的技术要点尽量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也可以使用一些器材或者大年龄优秀运动员进行动作模仿来帮助这一阶段运动员更好的去理解技术要点,明白其中原理,提高游速的因素无外乎两点一是减小阻力,二是增加推进力。在非专项竞技阶段(7-11岁)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对于泳姿掌握和动作技术训练的过程当中,要让运动员明白安排技术训练的首要的目标是做到有效减小游进过程中带来的阻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教练员引导运动员在水中的身体位置以及身体姿态的调整,保持两头尖中间平的流线型身体形态,尽量减小在水中的阻力,长轴泳姿(自由泳与仰泳)与短轴泳姿(蛙泳与蝶泳)的身体位置以及发力技巧需要教练员进行更细制的要求,生动讲解使学生了解其共通之处,如仰泳与爬泳的“滚筒转动”蝶泳与蛙泳的腰部发力等技术特点,通过教练员的讲解与组织练习加强青少年运动员对于技术动作的理解,达到运动表现显著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
4.3长轴泳姿的技术动作特点的共通处分析与训练方法
(1)长轴泳姿的技术特点与共通处
有关于长轴泳姿和短轴泳姿这一开创性的概念由比尔?布默(Bill?Boomer)根据人体的水中的身体形态动作姿势提出,,所谓长轴泳姿是沿着身体长轴转动发力,身体从一侧转向另一侧,爬泳与仰泳属于长轴泳姿,在游进过程中髋部推动躯干绕长轴转动为主,利用手臂移臂的惯性帮助躯干进行转动,在执教过程中教练员可以根据这一点特点并结合运动员的生理特点来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
(2)结合长轴泳姿技术特点的训练方法与要求
面对7-11岁年龄段的运动员身体控制能力的尤为重要,教练员首先应安排运动员进行陆上的动作模仿练习,在这一练习过程中引导运动员控制头部稳找到躯干转动的感觉,在这一前提下可加入手臂出水移臂的动作,想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有力的打腿来进行驱动,因此,在长轴泳姿当中打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练员可根据运动员的能力水平,因人而异的有倾向性的安排打腿的模仿练习,在陆上模仿动作趋于稳定后进行水中的分解动作练习,运动员双臂置于身体两侧,保持流线型,头部颈部背部平行,由大腿发力打腿带动髋部转动,这一练习能够更好的帮助运动员感受“滚筒转动"的感觉,由于考虑到水中阻力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可以借助器材和场地如环抱浮板、双手扶池壁等方式帮助运动员完成训练,在长轴泳姿中由划手带来的动力能够帮助身体更有力的转动从而带来更多的动力,运动员在保证身体在水中的位置和身体流线型的前提下,可以将划手的练习加入分解练习当中,体会通过单臂推水保持合适的打腿节奏带动身体转动,使躯干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
4.4短轴泳姿的技术动作特点的共通处分析与训练方法
(1)短轴泳姿的技术特点与共通处
蝶泳与蛙泳属于短轴泳姿,短轴泳姿是绕着髋部前后转动,身体位置平,这样可以帮助减小阻力利用核心肌肉群与背部集群和髋部的力驱动身体向前,那么教练员可以结合这一动作的特点对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柔韧性、协调性、节奏感等身体素质能力水平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估,适当加入一些符合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力量性训练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完成技术动作,教练员要结合自身的经验以及理论知识储备并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征以及能力,有针对性因人而异的来制定训练计划,找到适合现阶段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2)结合短轴泳姿技术特点训练方法与要求
短轴泳姿对于运动员的核心肌肉力量要求比较高,在陆地上難以模仿水中阻力的感觉,在陆上模仿阶段教练员可以借助场地环境安排一些拟态训练,运动员爬扶于岸边或长椅上,髋关节以上位置悬空做动作模仿,蝶泳腿部练习可以安排运动员双臂支撑于垫上腹部悬空利用核心、背部肌群发力与腿部发力配合带动躯干呈波浪状鞭打,收紧核心控制身体形态,体会核心发力的感觉,蛙泳的腿部练习要区别与初学者蛙泳的腿部模仿练习,可以借助弹力带或者悬垂吊环,曲肘小臂支撑于地面,身体与地面平行,双脚置于吊环内,髋关节悬空,核心肌群收紧做蛙泳蹬腿的动作模仿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格外主要年龄较小运动员的安全适当减小难度,重点在于培养运动员核心与背部肌群发力的概念,在动作趋于稳定后进行水中动作分解练习,短轴泳姿中髋部带动发力尤其重要,运动员可以双腿夹浮板进行划手练习,髋部在水中位于较高位置,在这一练习过程中手臂部分动作入水后应充分伸展身体躯干部位保持平直以保持流线型身体形态减小阻力,体会核心背部肌群发力与腿部动作配合髋部前送的感觉,节奏感在游泳运动中十分重要也是决定一名运动员游进效果的重要因素,节奏感的练习在短轴泳姿中的练习可以采用分解节奏游的练习方法,运动员以左单臂两次划手打腿,右单臂两次划手打腿,配合动作的节奏游进,注意抱推水加速度以及移臂入水点的问题,控制节奏,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贯彻因人而异原则,发现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的纠正以及指导。
4.5四项泳姿之间的共同处以及训练方法探讨
游泳泳姿技术动作实际上在技术特点上还有很多其他共通之处,绕开长轴与短轴泳姿的分类来看,仍然存在很多的共通点,从爬泳和蝶泳划手技术上来看,它们都是采用“高肘抱水”的技术动作,在抱水后同样需要进行推水的加速度来产生向前的动力。教练员可以借助场地、器材安排相关练习,例如让运动员爬扶于垫上接近池壁边,胸椎以上部位探出池壁,手臂置于水中前伸,而后做抱水动作后小臂与手掌贴于池壁,推动池壁使身体向泳池方向滑动,来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建立“高肘抱水”技术动作的模型,还可以借助等动拉力器、瑞士球、水瓶、等物品进行推水加速度的练习,运动员单手支撑于地面,脚尖支撑躯干,头部与躯干平行,瑞士球置于另一侧手臂下做抱水动作,而后加速将球向后推动,帮助运动员找到推水加速度的发力感觉,练习过程中注意抱水动作稍慢,推水加速度的动作节奏。爬泳打腿以及蝶泳打腿的发力模型也十分类似,如爬泳打腿中要求到的鞭打状打腿,由大腿发力将力量传导到小腿最后至脚尖发力,和蝶泳上身带动传导发力打腿都是通过由大肌肉群带动来进行发力,通过此类特点教练员可以安排运动员在陆上借助器材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比如使用瑞士球进行训练,运动员双臂垂直撑于地面,面向地面方向,核心悬空,身体与地面平行,瑞士球置于运动员脚背下,通过大肌肉群带动以及核心肌群的控制,以打腿的发力方法击打瑞士球,这个练习可以帮助运动员体会发力的顺序以及对于核心肌群的控制。因此在动作的练习过程中教练员可以将此类内容穿插在训练计划以内,通过有针对性的计划与组织训练安排有效的提升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达到提高训练成绩的目的。
4.6针对不同运动员训练方法的选择与组织安排
考虑到青少年运动员年龄、性别、水平的同以及发展规划不同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安排是十分重要的,大周期的训练计划以及不同阶段的训练安排主要是根据运动员的自身能力水平以及实际情况有直接的联系,比如低年级的运动员往往比赛时间较少,文化课不那么紧张,训练时间比较充分,可以在训练周期中进行技术训练比重相对较多的训练计划安排;而高年级运动员往往文化课方面比较紧张,比赛任务也相对较多,技术训练计划应根据实际时间安排尽可能的穿插在周期调整阶段或准备阶段进行,也可以采取小周期训练目的是更够更好的平衡训练、比赛、文化课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教练员对训练进程的把控以及运动员赛后的总结与恢复。因此对于不同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发展规划不同的青少年运动员采取不同的训练计划安排是很有效的,也是整个训练系统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5.建议与结论
5.1建议
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以及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要关注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训练内容的技术特点紧密结合,严密把控训练进度,根据运动员训练表现与状态灵活调整训练要求,帮助运动员建立初步动作概念和模式,这其中包括长轴泳姿的“滚筒式转动”发力、短轴泳姿中的髋部带动发力、身体平直保持流线型等多个要求。教练员要发展思路发现训练当中的技术共通点,灵活运动训练手段期以达到相应的训练效果,为运动员之后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在教练员制定计划之前首要工作是对运动员进行现有运动水平、身体素质、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尊重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发现薄弱点和缺陷,安排有针对性的的补充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保障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健康成长
本研究根据游泳运动两种姿态分类以及技术特点和共通之处与教练员思路上的探讨,模拟训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训练方法与手段的设想,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进步运动训练手段与方法的更新,对于基层教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基层教练员应不断加强学习,拓展思路。7-11岁青少年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和认知提高的关键期,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技术训练应占主要部分,教练员应灵活运用各种训练组织方法,结合对动作的理解安排低负荷,符合适宜,趣味性强的练习,激发运动员对技术训练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合理的安排相关体能方面的练习,做好训练进度的把控与监测。
5.2结论
7-11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处于非专业竞技阶段,那么这一阶段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应以技术性训练为主,能力性训练为辅安排训练内容,讲解与帮助队员建立长轴与短轴泳姿的概念激发队员对训练过程中技术学习的兴趣,灵活的运动各种训练方法,组织进行有趣味性的训练内容安排。广大基层教练员要不断开拓思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身训练经验开发更多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斌.柳州市业余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仰泳训练技术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32-34.
[2]杨二民.浅谈13—14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 [J].训练百科,2018.
[3]李海源.浅析现代蛙泳技术风格特点与个性化[J].科技信息,2010.
[4]陈秀华.青少年游泳技巧训练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8,48-50.
[5]陈小雪.青少年游泳选材“流线型体型”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22(30)2,77-78.
[6]卫树东.青少年游泳训练方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