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2023-10-28施丁琪马晶梅胡婧怡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施丁琪 马晶梅 胡婧怡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分析鄂伦春族民间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工艺美术和民俗文化遗产四大鄂伦春族非遗类目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鄂伦春族非遗文化保护的优化对策,以进一步推动鄂伦春族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發展,同时也为其他少数民族的非遗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

中图分类号:G112;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8-0047-03

引言

黑龙江流域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作为繁衍生息黑龙江省的“四小”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意为“使用驯鹿的人们”,体现出其生活与游猎文化息息相关。鄂伦春族拥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民族文字,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口口相传持续传承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审美艺术资源、经济资源,记载着本族历史变迁,折射出不同时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历史价值,在白山黑水环境下和人民劳动实践中孕育出独具魅力的文化价值,结合东北原始森林独特的龙江地域文化、游猎民族特色、传统民俗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审美艺术价值。鄂伦春民族聚居地建设各具特色的风情园和展览馆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在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之下,许多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衰退甚至消亡的境遇。因此,将民族文化元素与鄂伦春族非遗文创产品有机融合,与时俱进地优化鄂伦春族非遗保护形式,对于加强鄂伦春族非遗保护和发展,激发少数民族非遗产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鄂伦春族非遗概况

鄂伦春族非遗文化具有浓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主要包括民间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工艺美术和民俗文化遗产[1]。其中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黑龙江省省级非遗项目3项。

(一)民间舞蹈艺术遗产

“萨满”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形式。传统鄂伦春族人信奉萨满教,认为萨满是神的使者和人神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祈祷神灵能给族人带来好运。20世纪70年代,鄂伦春族的文艺爱好者在萨满跳神和祭祀活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继承跳神的舞蹈动作和曲调旋律的内容,结合“空中画圈”“三拍跺步”“碎步原地转”“原地双跳步”“移动双跳步”等动作设计成为现今手持神鼓和鼓槌的萨满舞。目前萨满舞已成为鄂伦春族举行盛大节日和活动的主流歌舞形式。萨满服饰包括神帽、披肩、神衣和神裙等,并经常通过佩戴鹿角或鹿皮制品表示对鹿的崇敬之意,既是祭神驱鬼、消灾治病、祈求丰收的特别仪式,也是表达鄂伦春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传统音乐艺术遗产

“赞达仁”属于鄂伦春族的“民歌”,是鄂伦春族歌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真实写照。赞达仁大多是即兴填词,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常用“那依耶”“希那耶”“鄂乎兰”“德乎兰”等衬词。赞达仁的代表作品有《别喝醉了》《打猎送行》《祝酒歌》等。通过代代传唱的形式打破地域的限制,让全国各地的人都感受到鄂伦春族人的热情好客和风俗习惯,同时也保留着鄂伦春族人对本民族历史的记忆,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传统工艺美术遗产

鄂伦春族人世代以狩猎为生,以兽肉为食、兽皮为衣,在此过程中创造了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狍皮手工技艺。其工艺流程包括兽皮采集、槌搓筋线、凃肝脱脂、鞣搓梳皮、朽木染色、平板贴边、剪皮花、镂空镶嵌等。通过鞣制使狍皮变得柔软耐用,然后将狍、鹿、犴筋晾干用木锤砸成纤维,用以搓线缝纫。季节不同狍皮的制作方法和选料也不同:冬季使用毛长皮厚、保暖性强的狍皮,鄂伦春语称作“苏恩”;夏季使用皮薄、毛短的红杠子皮或刮掉毛的狍皮,鄂伦春语称作“古拉米”;春秋则使用短狍皮,鄂伦春语称作“卡热莫纳”。总之,狍皮手工技艺是鄂伦春民族充分利用自身创造的兽皮文化来抵御寒冷、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积极生存的创举,是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的传播载体。

(四)民俗文化遗产

“古伦木沓”为鄂伦春语,意为祭祀火神。古伦木沓节由祭祀火神的仪式演变而来。古伦木沓节活动习惯在每年的春季举行,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到年节或吉日,人们带着好酒好肉及帐篷等物,举家骑马到预定地点参加活动,夜间家家户户都要在篝火周围请萨满跳舞,祭神祭祖以求平安;白天则举行赛马、射箭、射击、摔跤及唱歌、跳舞、讲故事、下棋、玩木牌等文体活动;饭前还要向火塘洒酒抛肉,以示供奉。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习俗。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古伦木沓节有很长时间停止活动,近几年虽然有群众自发性地加以恢复,但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鄂伦春族非遗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化对鄂伦春族非遗发展冲击强烈

近几十年,由于城镇化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到鄂伦春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现代城镇化改变了原有生态环境,导致鄂伦春族文化自身内质异化[2]。当鄂伦春族人民放下猎枪开始务农之时,所有依托山林产生的鄂伦春族非遗文化就失去了实质的内涵,成为旅游景点盈利的噱头,成为只有形式、没有宗教内涵的文化空壳。并且现代化的新文明、新观念对原始宗教观念产生冲击,使信仰萨满教者寥寥无几,跳神、祭神仪式活动早已绝迹,年轻一代很少能接触到鄂伦春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此外,在现代化工业市场中,因狍皮手工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工艺复杂无法大量生产,而批量化工业生产的快速、方便等优势使得许多传统技艺无法在现代生活中满足鄂伦春族人民的需求。

(二)鄂伦春族非遗传承在断层

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鄂伦春族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鄂伦春族人从原有的游猎生活转变为下山务农定居的生活,导致民族传统的手工艺无用武之地,成为鄂伦春族老一辈人追忆过去的精神寄托,甚至出现鄂伦春族非遗发展消亡的危机[3]。此外,鄂伦春族非遗发展大多依靠老一辈口传心授给传承人的方式,但是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广泛使用汉语,年轻人不再重视本民族语言以至于鄂伦春语缺乏传承载体,造成传统音乐艺术、民俗文化等遗产大多濒临灭绝。同时年轻的鄂伦春族人因为升学、就业等原因离开本地,导致鄂伦春族非遗发展人老龄化严重,从而缩小了鄂伦春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并且鄂伦春族非遗发展一般采取“传内不传外”的形式,致使民族非遗发展断层现象愈发严重。

(三)鄂伦春族非遗保护重形式轻内涵

由于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传承形式日益丰富。不仅通过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还采取了“非遗+直播”的形式进行非遗发展。2022年10月,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活动线上观看人数达近万人,有7万多点赞量。市场上大多是手工艺品和纪念品为主的鄂伦春族非遗产品,由于政府加大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孕育而生。但是目前仍处于非遗文创开发阶段,大部分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单一,以单纯的鄂伦春族非遗元素的复制粘贴为主,缺乏产品研发和文化内涵理念,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不足,从而导致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意识淡薄,目前仍未出现最具代表性的鄂伦春族非遗文创产品品牌,也没有可以进行良性循环的传承模式。

三、鄂伦春族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鄂伦春族非遗发展梯队

鄂伦春族非遗作为一种活态传承,传承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目前的迫切任务是如何更全面地构建非遗发展梯队,使鄂伦春族非遗文化“有代可传”“代代相传”。鄂伦春族非遗手艺人应打开固有思维,扩大传承可选范围,打破近亲传授的界限,让对于非遗文化感兴趣的有志青年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4]。应通过新媒体方式大范围宣传鄂伦春族非遗文化,吸引各地对于非遗发展感兴趣的人才;联合当地各高校采取让鄂伦春族非遗走进教科书的方式进行启蒙式教学;创建民族非遗发展学院,采取“双元双创”的教学模式;开拓非遗传承人的创新思维,立足于民族特色,充分培养好鄂伦春族非遗发展的后备军,让非遗文化的精神历久弥新留存于后代人的心中。同时,还可以与时俱进,结合当下比较热门的鄂伦春族非遗发展形式,如“非遗+直播”“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元宇宙”等形式,以帮助非遗手艺人们提高收入,同时也将鄂伦春族非遗的文化内涵输出到世界各国和各个民族。

(二)丰富鄂伦春族非遗文创内涵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创”的概念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仿佛只要产品贴上“文创”的包装之后就变得更具有商业价值[5]。但是我们在给产品赋予价值意义的背后所需要仔细思考的是如何打造具备文化内涵、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通过找准产品定位和民族特色,结合民族文化元素和民族符号,叙述背后的历史故事。通过大数据调查深入了解消费群体的真实需求,从实际出发,在创新中找到民族文化的延伸和融合,实现活态化传承。同时,还可以采取打造鄂伦春族非遗品牌,进行品牌差异化定位,突出表现地域特色。通过塑造非遗IP,让“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财产”,扩大受众群体,推动鄂伦春族非遗IP以全产业链资源的形式进行良性循环运营,进而丰富鄂伦春族非遗文创内涵和价值兑现。

(三)加强政府对鄂伦春族非遗的支持与引导

立法保护是对濒危文化遗产保存的根本保障,政府应根据鄂伦春族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特色制定相关的保护立法措施,在无形中强化人们的法律保护意识,确保鄂伦春族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支持,设立保护与抢救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基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在推行“输血”式帮扶的同时,更应该从根本上对鄂伦春族非遗保护与发展进行“造血”式援助,将优惠的、特殊性的福利政策转变为并纳入具有普遍性质的一般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还要强化宣传教育力度,用舆论引导鄂伦春族发展“非遗+”的民族特色产业,激发鄂伦春族人民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刘晓春,关小云.鄂伦春非遗项目及传承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4):121-125.

[2]   邹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100-107.

[3]   黎琴.文化自觉视角下的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以鄂伦春族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5):70-72.

[4]   汤洋.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发展研究[J].满族研究,2020(4):113-116.

[5]   范铁明,蒋晓虎.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天工,2022(13):34-36.

[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研究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浅谈北京玉雕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传承
倾情浇灌艺术花:记鄂伦春族老教师陈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