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优化策略研究

2023-10-28张佳宾丰爱珍梁志强张瑞英李玉倩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

张佳宾 丰爱珍 梁志强 张瑞英 李玉倩

摘   要: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对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进行分析,从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对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展开研究,厘清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等因素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网站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获取有关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第一手工作资料和统计数据,并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透过现象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分析结果以及当前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从内部、外部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关键词:统计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8-0019-03

引言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一方面,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时间短,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近年来,为补齐三农“短板”,承德市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源投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得到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供给不充足、不平衡的问题。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承德市城乡差距日渐凸显,其中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可为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承德市农村公共设施供给体系提供实践经验,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提供理论依据。

一、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近年来,承德市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其农村公共產品供给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农村教育的发展使得所有农村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使得人们可以看病就医;社保的完善使得农村居民可以有养老的保障等等。但由于资源禀赋、人才结构等原因,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存在诸多问题,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

承德市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目前落实到位,用于教育的基础设施及教学条件都能达到我国平均教育水平,且实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全覆盖。从表1可以看出,2019—2021年间,承德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小学学校数从259增加到263所,初中学校数从21所增加至23所;小学在校生数在73 251—80 657人之间,初中在校生数维持在11 000人以上;小学教师数2021年为7 654人,初中教师数由841增加到890人。承德市农村中小学数量和城镇人口发展水平基本持平。在市政府主导下,承德市建立了匹配度较高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截至2021年末,农村高中数量为2所,相比于初中小学,高中数量基数很小,说明绝大多数的孩子在九年义务教育后无法就近接受更高的教育。

2020年,“十三五”设定的承德市教育各项目标顺利完成,取得良好成效,其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据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承德市以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全力发展公办幼儿园;2022年,承德市80%的农村幼儿园达到农村二类园以上标准。同时,扩大了城市地区基础教育用地面积,基本取消了义务教育大班制,有效提升了义务教育质量;增强了教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质量管理,推进了农村学校“厕所革命”,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差距。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 %,巩固率达到98.6%,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

(二)农村医疗及公共卫生现状

2018年以来,承德市大力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2021年,乡镇卫生院和乡镇卫生室数量逐年稳步增加,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就医条件,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得以保证。为了实现农村基本医疗有保障,从2018年起,承德市启动实施“雨润工程”。该工程选派1 000名医师下基层,精准帮扶2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3 000名卫生专业人才,推广应用200项新技术、新项目,补充更新5 000元以上医疗设备1 000台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农村居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县级以上专家诊治的愿望,就医费用明显降低,群众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21年,创建国家卫生乡镇5个、省级卫生乡镇6个、卫生村121个。

(三)农村基础道路建设不断完善

农村道路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农村的主要道路分为三级,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完善交通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的关键要素,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数字乡村高速发展阶段,基础道路的完善也为运输条件改善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目前,承德市基本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体系,所有县级地区都已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基本形成,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中等路比例达84%。

据承德市经济发展公报数据显示,2021和2022年,承德市农村公路新改建分别为1 827公里和1 363.4公里,总量全省第一;两年间建成美丽农村路分别为149.9公里和221公里;干线公路技术状况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推进,全市县城3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已从2021年的90%增加到2022年的全覆盖;全市208个乡镇和2 456个行政村全部开通班车(公交车),通车率达到100%,55.3%的乡镇基本完成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平泉市获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隆化县、双滦区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双桥区、兴隆县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示范县,金山岭长城旅游公路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双滦区乡道大王线等6条段68.2公里路线被评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九华山大桥建成通车。

(四)农村基本社会保障现状

近几年,承德市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网络建设,以乡镇层面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层面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和邻里互助点等为基础辐射带动互助性养老体系,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建设,让城乡老年人共享幸福晚年。截至2022年末,全市已为1.05万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建立了信息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进行定期探访和关爱服务制度全覆盖;完成农村居家适老化改造2 576户。预计到2025年,60%以上乡镇建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二、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化策略

(一)坚持政府为主导,持续加大财政支出

一是要完善城市反哺农村的农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利用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进步,并将剩余的工业发展资金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开发和农村供应的改善。二是调整公共资金投向农村的比例,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增加紧缺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尽量减少企业管理成本,避免因企业需要支出高而过度支出,造成政府产品短缺。

(二)缩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区域性差异

承德市各地区之间具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差异,要因地制宜地采取财政支出措施,制定不同的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策略。首先,可以向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提供财政金融支持,通过降低利息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可以延长还款期限,减轻支付压力。其次,当地政府应加大对落后地区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吸引新企业入驻,进一步促进居民就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促进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水平提高。落后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支持,只有解决好落后地区资金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村公共产品得到充分供给,使不同地区达到相对均衡状态。

(三)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供给体系建设,促进供给结构平衡

长期以来,受“重城市轻农村”发展战略影响,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承德市作为农村众多的城市,同样有着这种困扰。政府在财政投入中,应扩大资金支持范围、加大农村地区扶持力度,实现城乡居民在享有公共产品的数量、质量上的平等化。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优势互补。由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比农村完善,因此导致大量的人才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地区人才短缺的局面。政府只有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制定人才战略规划,加大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力度,才能使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心甘情愿留在农村。这样就能使得农村地区发展得更好,使医疗保障、基础教育都可以得到提升。

(四)建立并完善需求表达机制,提高供给效率

为真正了解农村居民的诉求,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电子调查问卷,汇集市长邮箱、政府电文等一系列栏目,为农村居民敞开心扉表达诉求提供便利的通道,主动收集民众诉求。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收集、传递舆论信息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农村工作经验,能够了解到最真实农村居民需求。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向上级组织反映当代农村居民的现实需要,协助上级政府开展研究工作,积极落实农村居民的利益诉求,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答复或转达,提供因地制宜式的供给,并保证供给有效,而不是重复供给,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农民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五)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目前承德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靠基层政府主导。而构建多中心的供给主体有利于缓解基层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能帮政府提升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也能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如何在缓解基层政府资金不足的同时,又能完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体系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要做的是拓宽资金渠道,增加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具体来说,按照不同的筹资方式可以把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分为政府、非营利性民间机构、私人投资和农村合作社。

参考文献:

[1]   邓蒙芝.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基于100个行政村的跟踪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3):16-25.

[2]   刘凤伟.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公私合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4):105-107.

[3]   严宏,田红宇,祝志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农村经济,2017(2):25-31.

[4]   宋熙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5]   张安毅.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转变的对策思考[J].中州学刊,2020(9):34-38.

[6]   李金龙,武俊伟.前瞻性政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J].理论与改革,2016(2):87-93.

[7]   钟裕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与实现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17(11):48-53.

[8]   夏午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三重困境及其现实进路[J].河北农机,2021(11):107-108,110.

[9]   李丽莉,张忠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与经济效应:国内研究进展与深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103.

[10]   史俊菲.壽光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民满意度与其对产品重要性评价调查分析[D].寿光:寿光农业大学,2020.

[责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
SPSS软件在教学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近年退役士兵培训研究内容的数据统计与评析
SQL生成器设计与实现
2004—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项目的计量研究
2015年各省区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的统计研究
叩诊质量,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