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算理算法一致性,发展儿童运算能力

2023-10-28吴烨

求知导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算理运算能力计算教学

摘 要:数的运算教学要关注算理与算法的一致性,引导儿童在学习计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加强对数和形、算理和算法的理解,构建数的运算模型,由碎片化的学习向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过渡。文章从素养导向、本质为根、多元表征三个方面,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实例,探究基于算理算法一致性,发展儿童运算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计算教学;算理;算法;运算能力;小学数学

作者简介:吴烨(1984—),女,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一、以素养为导向,定位算理算法的一致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的运算不仅要让儿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更要引导儿童整体上联通算理和算法,从本质上构建计算模型,发展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1]。数的运算教学不仅是算理和算法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加强儿童对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感悟算理和算法的一致性,促进算理和算法融合,实现数的运算的迁移,提升儿童数的运算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设定了如下与核心素养一致的算理算法。

数学核心素养描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算理算法一致的数学表达:借助多元表征(情境图、方格图),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数学抽象,体会小数乘整数的含义,理解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借助整数乘法进行推理,紧扣整数乘法算理的核心和小数加数中的相同计数单位,促进思考,培养分析、推理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利用整数乘法的知识,实现小数乘整数的迁移和计算模型的类比建构。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和算理算法一致的数学表达,精准地确立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在引导儿童经历探索、发现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儿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计算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2]。数学计算的教学,绕不开儿童的学习能力。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主体,考虑到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儿童现有学情,顺应儿童的认知基础,将具体直观的感知与抽象的计算原理和算法联结起来,以素养为导向,基于运算的一致性,强化兒童对于计算过程原理的内化,实现直观感知与抽象思维的对接转换,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二、以本质为根,把握算理算法的一致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计算教学中,应让儿童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感悟计算中计数单位的重要作用,理解加、减、乘、除法的本质就是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运算,以及计数单位个数与计数单位个数之间的运算。

(一)紧扣计算本质,促进算理算法理解

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紧扣数学计算的本质,把握算理算法的一致性。例如,“小数乘整数”一课,阐明了小数与整数相乘可细分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小数两种情况。儿童虽已有乘法交换律的知识,但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儿童的现有经验不能够支撑乘法意义的拓展。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从儿童已有的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背景入手,以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为支架,确定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归纳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

教师先从夏天和冬天购买不同单价的西瓜的问题引入,让学生列出两道小数乘整数的算式,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花多少元?冬天呢?怎样列式?

(教师列式:0.8×3,2.35×3)

师:这两道算式与我们之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1:之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法,今天的算式中有小数。

师:今天学习的小数乘整数,与之前的整数乘法有没有联系呢?能不能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呢?

(在探究两道乘法算式积的计算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

师:怎样计算0.8×3的积是多少呢?

(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用笔写下来,再与同学交流)

生1:0.8×3就是3个0.8相加,0.8+0.8+0.8=2.4。

生2:可以把西瓜的单价由“元”换算成“角”来想。0.8元是8角,8角×3=24角,24角是2.4元。

师:怎样计算2.35×3的积是多少呢?

(学生探究后交流,把2.35×3转化成2.35+2.35+2.35进行计算,得到7.05;或根据问题的特点,利用单位改写,转化成235分×3=705分,得到7.05元)

儿童的两种算法,都是从数学信息出发进行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儿童收集信息,把小数乘整数的新知转化为旧知。方法一是从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出发,用几个相同小数的加法来间接求出积;方法二是通过将元改写成角或分的单位换算,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再进行单位换算,把整数积改写成小数形式的积。

通过计算,在得到两道小数乘整数题的积后,教师组织儿童进行观察比较,说说两道小数乘整数题的积的位数,并猜测积的位数与乘位小数位数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在儿童提出猜想后,教师顺势要求儿童联系计数单位的知识,来阐述猜想的正确性。教师结合0.8×3和2.35×3,说明其实质就是8个0.1×3得到24个0.1,以及235个0.01×3得到705个0.01,阐明乘数是几位小数,小数乘整数的积就是几位小数。这样的教学,就是引导儿童从本质上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法,可以把小数乘整数也归结为整数乘法的计算,有助于儿童经历过程,形成完整、有效的推理路径,在发展儿童的推理意识的同时,培育了儿童探究学习的必备能力。

(二)利用数形结合,促进算理算法融通

数学研究的内容往往离不开“数”与“形”。 “数”是“形”的内核,“形”是“数”的外在。“形”比较直观,而“数”比较抽象,“数”与“形”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兒童深度理解概念,建构知识。在计算教学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算理,就需要直观的图形来进行表征,打破算理与算法之间的理解障碍,使算理和算法更好地融合,建构体系,实现计算教学由教师的教向儿童的学转变,使数学计算的学习从知识本位迈向素养能力本位。

以“小数乘整数”一课为例,教师通过图形来展示小数的意义,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推算,实现算理算法的融通。

教师先把一个长方形平分成10份,涂色表示0.8,再依次出示2个表示0.8的长方形,引导学生指出0.8是8个十分之一,乘以3,得24个十分之一。

师:结合图形想一想,0.8里有几个0.1?可以怎样计算0.8×3?

生:0.8里有8个0.1,0.8×3就是24个0.1,也就是2.4。

师:在写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怎样计算0.8×3?

生:写竖式时,注重数的末尾对齐。按照整数8×3,算出积24,再在积上点一位小数。

师:为什么积上要点出一位小数呢?请与同桌讨论交流。

生1:得数2元4角是2.4元,所以积应是一位小数。

生2:0.8是8个0.1,0.8×3得数是24个0.1,是2.4,所以积就是一位小数。

(在此基础上,依此类推,学生独立计算2.35×3)

在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的探究环节,教师要让儿童学会自己研究,教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儿童利用数形结合,实现“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一致联结,使儿童在具体的形象演示中,理清了先算8×3或235×3的算理,掌握了怎样确定小数数位的方法,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算法。这样的过程,更好地确立了算理和算法的一致性,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利于儿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相应算法[3]。

三、以多元表征,探索算理算法的一致性

(一)创设有效情境,引出内容

儿童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情境的创设。好的数学情境,贴近儿童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能够更好地实现儿童的直观理解,是儿童实现深度学习的必经途径之一。在计算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有利于儿童进行直观的观察,帮助儿童建立直观表象,使儿童探究算理,明晓算法,让数学探究有迹可循。数学思维可视化,能更好地实现算理和算法的融合,发展儿童的数学思考力。

例如,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口算)”时,教师从儿童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引导儿童进行算理的探索,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教师出示情境图:要给儿童活动中心运送400袋大米,每辆卡车可运80袋,一共需要几辆卡车才能一次运完?)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已知两个信息:给儿童活动中心运送400袋大米、每辆卡车能运80袋。

生2: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需要几辆卡车才能一次运完大米。

师:对于这样的问题,你觉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生3:要求一共需要几辆卡车才能一次运完,就是求400里面有多少个80,可以列除法算式400÷80来解决。

师:怎样计算400÷80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教师利用贴近儿童生活的运送物品的情境,引入新知教学,引导儿童学会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建立除法的计算模型。

(二)多元表征,丰富算法、明晰算理

教师应重视利用助学单,引导儿童进行多元表征,探究运算的一致性,提升儿童的运算能力。下面以“400÷80”的计算教学为例。

师:400÷80应该怎样计算?请你拿出助学单思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口算)助学单

1辆卡车→( 80 )袋大米

2辆卡车→(      )袋大米

3辆卡车→(      )袋大米

4辆卡车→(      )袋大米

5辆卡车→(      )袋大米

①依据相关信息,完成填写。你能解决“一共需要几辆卡车才能一次运完”的问题吗?你有什么发现?与你的学习伙伴分享一下吧。

②你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先想一想,再写在助学单上。

(在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交流)

生1:1辆卡车装80袋大米,2辆卡车装160袋大米,多一辆车就多加一个80袋,依次加下去,5辆卡车装400袋大米。可以发现,400袋大米5辆卡车能一次运完。

生2:1辆卡车装80袋大米,就是1个80袋;2辆卡车装160袋大米,就是2个80袋;3辆卡车装240袋大米,就是3个80袋……依次算下去,5辆卡车装400袋大米,也就是5个80袋。

师:像这样从1辆卡车开始写的方法,就是一种列举的方法,是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以后大家也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师:400÷80还可以怎样算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交流自己怎样想的)

生1:80+80+80+80+80=400(袋),我是从加法来想的,5个80袋加起来是400袋,这样,400÷80=5(辆)

生2:我想的是乘法,因为80×5=400(袋),所以400÷80=5(辆)。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总结方法,有通过连加来求的,有通过相乘算除来求的,都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来解决问题)

生3:40÷8=5,400÷80=5(辆),发现400÷80的末尾都有一个0,同时去掉一个0,计算结果不会变化。

生4:我也想说,400÷80,可以看成40捆小棒除以8捆小棒,等于5。

……

教师引导儿童交流自己想到的方法,既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计算的过程进行了表述,又让儿童对自己的探索进行了梳理和提炼。这一语言表述的过程,其实就是儿童进行多元表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经历了思维碰撞、分析评价,在丰富儿童的计算方法的同时,有效地实现了算理和算法的融通,促进了儿童对算理的理解,使其更好地把握运算的一致性。

(三)关联算理算法,提升思维品质

在儿童提出400÷80可以看成40÷8的計算方法后,教师引导儿童观察计算过程,说一说为什么可以去0,去0对于计算有什么好处。

师:刚刚我们已经会计算400÷80的商了。谁来把这个计算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400÷80,把400看成40个十,80看成8个十,用乘法口诀“五八四十”来计算,可以算出400÷80=5)

(教师出示练习:200÷50,480÷80,600÷ 20,让学生使用刚才的方法来计算。教师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与学生交流,并引导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师:在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时,可以按照怎样的方法来计算呢?

生:可以看成“几个十”除以“几个十”,用乘法口诀来计算,得到商。

师:刚刚我们学会了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不能利用这个方法来计算更大的数呢?

生:可以。

(教师出示:810÷90,8100÷900,81000÷ 9000)

师:这三道计算题怎样算呢?

(学生完成后进行交流)

生1:第一道算式,直接用刚才的方法看成81个十除以9个十,得到商是9。

生2:第二道算式,可以看成81个百除以9个百,得到商是9。

生3:第三道算式,可以看成81个千除以9个千,得到商是9。

师:是啊!虽然要计算的题目数位比较多,但我们可以用今天学会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

教师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计算过程,用语言进行表述,把感性的想法逐步提炼为抽象的方法,由形象的表征向抽象的表达过渡。虽然不同计算题的位数不同,但是在计算的算理上有着本质上的关联:把题目看成几个计数单位除以几个同样的计数单位,再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出商。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运算的一致性,不仅让儿童对算理和算法的学习有迹可寻,又使儿童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口算)中实现了算理和算法的融合。教师对于多位数的计算的教学设计,是对新知学习顺理成章的延伸,是恰到好处的知识迁移,使儿童在自然的学习过程中知晓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在发展了儿童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儿童的思维品质。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素养发展导向下,教师要重视计算教学中的算理算法的一致性,从整体上关联计算教学中的算理算法,充分利用多元表征,结合直观的“形”来理解“数”的本质,实现算理算法的融通,引导儿童体验运算的本质。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计算内容的脉络,使儿童从已有认知向新知迁移,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发展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程天君.学生自由发问何以缺失?[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4):13-18.

华应龙,贲友林,张齐华,等.深度学习的模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算理运算能力计算教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